做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三个关键环节

作者:张国祚 来源:红旗文稿 2014-06-27 354

  任何国家都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物质硬实力,一条腿是文化软实力。物质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文化软实力不行,则可能不打自败。怎样才能做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呢?至少需要在以下三个逻辑贯通、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上下功夫。

  一、稳固基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大厦的基石。只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层含义拆开解读,就不难清楚这个道理。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可以确保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不迷失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以种种形式表现出来,集中到一点,就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如何使这一科学真理性令人信服呢?主要靠实践来回答,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瓜分和凌辱。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在国际上没有任何地位和尊严,被人称为“东亚病夫”、“一盘散沙”,许多人担心20世纪中国会亡国灭族。但是,当20世纪过去以后,中国不但没有亡国灭族,反而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并使之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进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在这些理论成果指引下,赢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历史实践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来说就是科学真理,只有使这一科学真理深入人心,中国文化软实力才能方向更明,根基更牢。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可以使中国文化软实力形成凝神聚气的最大磁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正在实践中。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尽善尽美,总需要一个艰难成长的过程。在人口众多、国情复杂、基础落后、矛盾纷繁、挑战严峻的中国开拓和创新社会主义,更需要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改革中逐步完善。在此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消极的、负面的、不和谐的、甚至令人担忧和困惑的现象。但是,只要从大局看、从总体看、从发展态势看,只要把当代中国放在历史发展的长过程中进行纵向比较,放在当今世界格局下进行横向比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可度,必然是中华民族理想信念的最大公约数。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人民的吃穿住用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方便,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享有这么广泛的自由、民主、人权;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而广受尊重。凡是了解中国近代以来苦难历史的人,无不为中国的飞速发展和巨大进步感到赞佩,真是令国人欣慰,令世界惊叹。只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深入人心,中国文化软实力才能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切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可以使中国文化软实力骨气更硬、底气更足。当代中国民族众多,国情复杂,发展不平衡,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亟须靠民族精神来增强凝聚力,靠时代精神来增强创造力。一个民族不管有多么健壮的体格,只要没有强大的民族精神,那就“只配做看客”。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生产方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价值取向也日趋多样化,而互联网在改变人们交往方式的同时,使本已复杂多样的意识形态领域变得更加复杂,统一思想和凝聚力量的任务更加艰巨。激烈的国际竞争,使我国对改革创新的要求更加紧迫,仅有传统的民族精神已无法团结振奋全国人民,必须使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而具有当代价值。只有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弘扬,中国文化软实力才能更加独特而强大。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夯实中国文化软实力大厦的道德基础。荣辱观是个道德范畴,是判别有无道德的重要的试金石。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正确的荣辱观,不能区分荣辱,失去道德的辨别力,就会丧失心理道德底线;没有心理道德底线,就不懂得尊敬崇高、畏惧堕落,就会世风日下、罪恶丛生,国家文化软实力就会迷失价值导向,不能鼓励真善美,不能鞭挞假丑恶,因而失去正义原则,失去凝聚力和竞争力。如果一个国家能够树立和弘扬正确的荣辱观,就会营造出风清气正、蓬勃向上、重德尚礼的社会,就会有更多的人自觉树立和践行正确荣辱观,激发出更多的精神领域的正能量,就会不断涌现出道德楷模。由此可见,能否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事关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事关文化软实力的道德底线,事关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道德基础。我们党立足当代中国国情,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弘扬高尚道德品质,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思想道德领域全方位明确了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只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使中国文化软实力蕴含强大的思想道德潜能。

  二、构建经纬: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贯穿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

  核心价值观是贯穿文化软实力大厦的灵魂。任何国家要政权巩固、社会和谐、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都必须使国家主导的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融入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大厦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发乎基石并贯穿大厦每条经纬结构的灵魂。灵魂把握方向,灵魂左右一切。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因此,上层建筑各个领域都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融合,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相协调。

  当我们强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时,必须明确,这个科学理论必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必须是能够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的理论,必须是能够引领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必须是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价值目标的理论。

  当我们强调“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时,必须明确,这个舆论引导必须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必须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价值引导,必须是有利于推动社会朝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方向迈进的价值引导,必须是有利于人们培养爱国热情、敬业觉悟、诚信品格、友善情怀的价值引导。

  当我们强调“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时,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作为衡量“高尚的精神”和“优秀的作品”的标尺。只有符合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才能称之为“高尚的精神”和“优秀的作品”并予以倡导和推广。反之,不但不能称之为“高尚”和“优秀”,而且要加以抵制或限制。

  当我们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紧紧围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来开展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成为人们言行的自觉遵循?应成为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

  当我们强调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时,必须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核心价值观培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因此,要善于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忠勇、廉洁、敬孝、礼仪等思想观念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

  当我们强调开展全民教育、推进终身教育时,必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融入进去。要在国民教育、党校教育、大中小学教育、甚至学前教育中,在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过程中,区分层次,区别方式,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以其引领社会思潮及社会风尚,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

  当我们强调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时,必须正确处理好文化产业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关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要始终不忘意识形态属性的重要性,始终不忘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和载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

  当我们强调要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从严治党时,必须标本兼治。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重点就是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做表率,用自己的远大理想、崇高追求、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

  当我们强调要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时,必须注意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在制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改革政策时,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各种法律法规的制定,各种章程规范的出台,都要有利于鼓励人们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各级党政部门、各类学校、各种企事业单位,在社会管理和日常管理中都要体现上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规章制度的鼓励和保障。

  总之,只有通过细心教育引导、从一点一滴做起,加强舆论宣传、普及文化熏陶、完善制度保障,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成为国人普遍的实践养成,真正做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大厦挺起坚固的精神支柱,构建起关联一切的价值经纬。

  三、筑牢防线:让主流意识形态清醒开放、警钟长鸣

  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厦最重要的内容结构,它不仅决定着文化软实力的强弱,而且事关国家政权的安危。“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这些话所以能令人警醒,因为它们是建立在令人触目惊心的教训之上。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的发生,无不令人惊愕,且令人深思。虽然这些重大国际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各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因,皆起因于意识形态防线崩溃、文化软实力大厦坍塌——反对派首先发动“街头革命”,利用各类媒体,宣传造势,发起意识形态进攻,搅乱社会价值认同,抹黑执政团体,使当局丧失人心,从而导致社会动乱、族群分裂,使反对派乱中夺权,国家陷入政治动荡、经济混乱、人民生命财产随时受到威胁。由意识形态为支撑的文化软实力大厦,虽然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关系国家的价值认同、政权认同、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团结、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宁,对于国家的兴衰成败真是生死攸关。

  当今世界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相互较量、相互交流、相互交融。任何国家想要封闭自我、独善其身,都是无法做到的。只能顺势而为,采取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加以正确的引导,借鉴优长,扬弃劣短,批判敌意,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占领思潮引领的制高点。近年来,在国际敌对势力的支持下,国内外自由化论者、疆独、藏独、法轮功有合流之势,他们否定我国的革命历史、丑化共产党形象、消解人们的理想信念、无视中国成就、夸大负面、鼓吹新自由主义的思潮,试图以所谓“普世价值”取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所谓“宪政”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各种蛊惑人心的手法制造理论混乱、历史认知混乱、事实真相混乱、价值判断混乱,并在网络上进行有组织的炒作和传播,妄图动摇人们的理想信念,动摇人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动摇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尖锐复杂的局面,我们必须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以维护中国文化软实力大厦的安全。只要稳固基石、构建经纬、筑牢防线,中国文化软实力就会循序渐进、越做越强。

  (作者: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