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王冠宙等七位同学来信对学习《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的体悟》的体悟.

作者:王冠宙等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5-11-19 1273

编者按:李慎明同志今年5月26日到中央民族大学做题为《中国梦,我的梦——信仰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后,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大家纷纷写信畅谈学习心得和感受,我们将陆续刊登这些来信和心得。希望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

 

尊敬的李慎明老师:

您好!

我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13级硕士研究生王冠宙。最近听了您526号在中央民族大学所做的报告《中国梦,我的梦——信仰的机遇与挑战》,很受教育。因此和几个同学,抓紧端午节这段时间,重新学习了您在民大的讲座,大家感触和收获非常多。从老师的话语内外,我们感受您对青年一代是寄托着沉甸甸的希望的,也能感受到您对我们真切的关心,我记得您在结束的时候还语重心长的说青年人要锻炼身体,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您心里的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老师身居要职,但却是少有的站在人民立场看待历史的老师。我们觉得非常幸运能够遇到您这样对青年人充满正能量的老师,您的讲话让我们更加深切的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于是我们尝试整理了一个PPT形式的学习总结汇报(附件1);我们还认真研读和讨论了您的书《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的体悟》,写了一些总结和感想(附件2),希望能和老师进一步交流;同学们都非常期盼能再次听到您的精彩讲座,希望更多的同学在我们的观念还不甚反动的年纪,接受李老师这样优秀的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和引导,使我们这些还有一点热血、有一点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人都能够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和真正的希望!真诚地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心!端午节安康!

学生:王冠宙

201463

汇报一:

学习《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的体悟》一书的感悟

五一期间,我读到了李慎明老师《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的体悟》。这本书,我是从后向前读的。在我还没有开始仔细阅读这本书时,一位同学将书中的一段话读给我听,“现在,有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的高中生还比较单纯,有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起码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但大学毕业后,一些人思想起了变化,硕士、博士毕业了,反而竭力替美国制度和价值观念辩护了。”我急忙将书翻到这一页,可浮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熟悉的身影。这身影里,有我的同学、有我的朋友、有我的亲人,曾经,也有一个我。

李老师的话让我深思良久,也让我豁然明白,在年少之时,我们受到外界的侵染还比较少,能够用自己的良知和内心感受世界、表达心声,然而,当我们逐渐步入大学,甚至获得硕士、博士的学历后,自己“智力资本”不断增加,随着头脑中“封妻荫子”、“光耀门楣”的思想的作祟,开始利用自己“小资产阶级”的身份向既得利益者们邀宠献媚,谋求个人利益,曾经的理想便大多被看作年少时的梦——“后来大半忘却了”。这其中,也有不少人背离了自己生长的土地、背离了养育自己的父母。没有坚定的信仰作支撑,走向只为自己谋利益的路、走向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断改变自己的路,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

我的父亲是农村农民的儿子,少不更事的我曾经将农村的奶奶家当作儿时的天堂。可当我长大一些、接触了更多的人和事后,却逐渐产生了“农民是愚昧的”、“劳动是可耻的”的观念,开始刻意回避、忘却自己是农民的子孙的事实,强调自己是个“城里人”,强调自己成长在所谓的“知识分子”家庭,向往大城市的生活……然而,最近几年,我发现我错了,这些我曾经让我引以为豪的东西并没有教给我更多,反而让我产生了“自己是与别人不同”的想法——洁癖、自以为是、不愿过集体生活、自由散漫……李老师的书震醒了我,让我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也让我认识到,出生在什么家庭、从事什么职业、拥有多少知识,这些并不能够让人引以为豪,真正能够让人自豪、自傲、自尊的是我们究竟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为他人做了些什么。

在当今的社会中,农民确实沦为社会的底层。我们的祖辈多是农民,忘记自己曾经是农民的现实就是忘记自己的过去、背叛家族的历史,同样,也就会慢慢忘记我们民族曾经经历的苦难,忘记英雄为我们浴血奋战带来的幸福生活。如果不是一位又一位有民族责任感、自尊心的老师的提醒,我可能真的会忘记自己是听着《欧阳海之歌》的故事长大,是写着“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作文长大,是在争抢着去为烈士扫墓中长大,是每天喊着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口号长大……

毛主席曾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中国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农村仍然是最为广阔的成长天地。尽管,现在的我对于农村、对于劳动还是没有更多、更深入的认识,但是我渐渐理解不在实际生产中、实际生活中锻炼,所谓的能力、素质不过是一纸空文,所学得东西不能为人所用、不能为民谋福,要之又有何用?很多知识分子在接触了工人农民之后尚且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永远与工人农民相脱离,或许就永远没有认识自己错误的可能。当反观我的家庭时,我开始承认,知识分子是的确需要经过劳动改造的,是的确需要经过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开始感叹“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的战略壮举。

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远离农民是不幸的,而农民自身背离自己更是可悲的。反观作为农民的子孙的我们自身,也将远离了家乡、远离土地,看作是真正“有出息”的表现,这种观念或许使我们自身获得了诸多利益,但却使广大的农民成为了被嫌弃的对象——我们有着劳动人民的出身,却用剥削者的观念坑害我们自己。

诚如李老师所言,“形成了好的世界观,是一个人毕生的巨大财富。”观念不正确,终究无法脱离害人害己的境地,即使自己主观上不愿,客观行为仍然会做出损人未必利己的事情。然而,也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的可能。我们自身应该从改造自己的观念开始,学习的目的不再是仅仅为了个人、为了家庭、为了光宗耀祖,而是将个人成长与祖国的命运相联系,将个人利益与民族安危相联系,用自己的所思所学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融入广大劳动人民群体(这也是在践行群众路线),做一名有觉悟有理想的知识分子、做一名懂理论会实践的劳动者。在后工业的社会里,痛苦、忧愁似乎是谁都难以回避的事实。但是,有的人因为自己而忧愁,有的人因为家人而忧愁,有的人因为天下百姓而忧愁,既然是否痛苦与是否忧愁并不能为我们所选择,那么我们只好去选择痛苦与忧愁的内容和层次,选择那些更值得我们付出心血和精力的事业,接受她带给我们的磨砺,也接受她带给我们的幸福。

在我们的观念还不甚扭曲、思想还不甚反动的年纪,接受李老师等优秀教师对于我们的教育和引导,使我们这些还有一点热血、有一点责任感的青年人都能够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感受到人生的价值、感受到真正的希望!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级博士吴俊

汇报二:学习《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的体悟》的一点感想

读完李慎明老师的这本书,有两种感情很强烈。一种是沉重。书中系统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在世界范围内的挫折与教训,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遭到了重大的挫折,给这些国家的人们带来惨重的灾难。苏东剧变后,年俄国内生产总值比年下降了。美国运用金融“改革”洗劫了苏联人民多年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财富,俄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院士多博林科夫说“实际上,所谓的‘改革’是俄罗斯倒退了年。”面对俄罗斯普通老百姓承受的这场大灾难,著名作家、前持不同政见者马克西莫夫去世前躺在病床上对《真理报》记者谈到:“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对现在发生的一切感到如此痛心,自己的祖国被糟蹋成这个样子,好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母亲被强奸一样。再没有比这更难受的了。”这一句句血泪之声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至今,成绩很突出,但是问题也很严重,可谓内忧外患。这本书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晰的介绍了中国所面临一系列的危机。第一次如此集中和全面的接触中国问题,我受到的冲击是不小的。另一种感情是感动。李老师在书中批驳了“人是自私的”这一观点,举了毛泽东、蔡和森、贺龙、何长工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例子,他们为革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和许多亲人的生命。这些前辈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新中国,有了他们的奉献,才有我们今天的安定生活。看到前辈们的壮举,我感到惭愧,但也感动。

感情的冲击是催人深思的。今天的中国到底面临怎样的内外形势,处在怎样的历史阶段。金融安全问题、国家制度安全问题、周边安全问题、民族基因安全问题、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还有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知识产权问题、人口问题···这些问题中,哪些为本,哪些为末,哪些是急,哪些是缓。仔细一想,再回过头翻翻书,书中对这些问题是有分类和排序的。如论本末,我理解,意识形态的安全是根本。西方世界千方百计的想腐蚀我们的青年人,搞乱青年人的思想,他们“和平演变”的阴险图谋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着。对于党员队伍来说,意识形态的建设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没有先进意识形态武装的缺乏信仰的党是没有战斗力的,在糖衣炮弹面前很容易腐败。邓小平曾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意识形态是解决党建问题的关键。如论急缓,我理解,金融问题最为急。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城市职工下岗失业、三农、腐败、环境等问题,虽然都很严重,但整个社会形势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点时间的余地。可是大的金融问题一旦发生,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有可能中国人民辛辛苦苦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财富全部被洗劫一空。

面对这些社会问题,再联系现实和自身来思考,不难发现书中指出的问题不断的在现实中和自己身边得到验证。钱理群老师所指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林语堂先生所指出的“最怪的物种”,不正是说的自己吗,还有身边的许多同学。如果一个民族的年轻人是这样的风貌,那这个民族的前途是令人堪忧的。国家的前途在哪里,出路又在何方?书中有一段启发我了思考,“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产生的名中央委员中,有人有过上山下乡知青的经历,占这个群体的·。其中,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有位是上山下乡知青,占比。而最高层的名政治局常委中,有位就有着上山下乡的经历,占比·。总书记习近平在西北黄土高原一待就是七年。当年上山下乡的一大批知识青年,现在正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岗位上和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习总书记这一代人经历过大风大浪的锻炼。他们深入基层,走群众路线,和底层农民建立了血肉之情,对广大中国农村有深刻的认识。国家在他们的带领之下,广大群众是放心得。新一代的年轻人也需要去大风大浪中历练,我们的党和国家才能永葆青春、永不变质。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级硕士王冠宙 

汇报三:对李慎明老师《体悟》的体悟

作为一个年轻人,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看了李老师的这本书,深想下去,感触颇多。

首先,有一个感受,就是我们同学里面真正像李老师这样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人很少了,更不用说还能把学习之后的体悟写出一本书来。我们学校开学的时候发了一本《入学教育学习文件》,这个学习文件编入了一些国家领导人的文章和讲话,但看的人并不多,学校也没有组织相关的学习,即使有的同学看了,可能也就是翻一翻,或是为了应付一下上级的要求。现代大学生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大部分同学不再像过去的人那样关心国家大事,也不关心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即使学习了习总书记的讲话,可能也很难进入内心并深入思考。李老师在本书中提到的习总书记在日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事关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一系列根本问题的马克思注意的理论文献,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行动指南。”他认为:“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做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但‘·’讲话最为重要。这一讲话,是顶层理论的,是纲领性的。”可见李老师一直很关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关注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关注习总书记在十八大之后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并做了认真系统的思考。这是我们年轻人需要学习的地方。

其次,李老师在本书第三章中详细论述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各种机遇和挑战,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西化、分化我国的战略企图决不会改变,它们会通过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信仰自由等西化分化我国这一国际挑战给我很深的震撼。如李老师例举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利用广播、卫星、电视等传统媒体,对我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包围;利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与我们抢占思想文化新阵地;搞垮我国年轻的网络一代;抢占我国文化市场,挤压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利用各种基金会、非政府组织、外交学术交流等手段对我国进行渗透;李老师认为,他们攻击的重点是我们的领袖,比如对毛泽东的污蔑,而掩盖了他们自身的残忍;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上明确提出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特有危害,李老师认为国际垄断资本在贩卖“历史虚无主义”之时,把主要矛头集中放在攻击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组织上在社会主义国家领导层培养亲西方的接班人等等。这一挑战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极深极重的危机,而且现实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在这里,我主要谈一下年轻人对毛主席的态度。很多年轻人向往西方生活,对我们自己的历史了解甚少,对我们自己的民族英雄知之甚少,对祖国没有太多的感情。有的同学只凭着自己那点可怜的零星知识张口就说:“毛泽东是犯过错误的。”李老师在他的另一本著作《忧患百姓忧患党》中提到,一定要把伟人的错误和普通人的错误区分开来。同时我们自己也要理性的思考,要珍惜自己的评价权,不是任何一个人我们都是有资格有能力去评价的,更何况对毛主席的评价涉及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民族命运发展的战略问题。李老师对如何评价毛主席这个问题的清晰认识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正如我们一个师兄说的,毛主席是我们民族的一把钥匙,把这把钥匙丢了,我们就找不到在精神家园上回家的路了。所以我们年轻人加紧学习毛泽东传和毛泽东思想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也是对西方势力文化战上的一个有力反击。

再次,我们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真正树立起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李老师在第四章中从全党全国的角度、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角度提出了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重要性,但任何一个有志于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年轻人,就必须要把社会主义的理论认真学好,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李老师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紧密结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中国的实际,坚持创新符合我们自己实际、国情、道路和利益的理论,我们才能一直走在阳光灿烂的大道上。”现代社会流行这样一个说法,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了,有不少人崇尚西方的什么自由主义等等,我认为,这些观点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很肤浅,因为他们并未真正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没有认真学习和思考马克思主义,也并不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中国的近代史是一个救亡图存的历史阶段,他们并不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另一方面,李老师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都在直接或间接地讲述着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讲述的往往都是几百甚至上千上万年的事,决不能仅凭以十或数十为单位的短暂时间来评判其正确与否和功过是非。”这也可以说明,否定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人的眼光是短浅无识的。李老师在这一章说“正确的理想信仰绝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和理论。它是被一种理论所征服,并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依然自觉自愿、斗志昂扬、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地去为之奋斗。”可见正确的理论对一个人理想信仰的树立是极其重要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理论一定要和实践相结合。在校的大部分大学生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的现象是很严重的,可谓是丑陋的小资分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古人有言:“百无一用是书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校大学生自以为拿了一个文凭就是有知识了,就跟农民工人不一样了,就要和生养自己的农村或是小城镇的家乡脱离关系了,甚至是背叛了自己的家乡。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爱了,还会爱自己的祖国吗?这些人远离农村,远离土地,远离劳动,以在大城市给别人打工为荣,以出国为荣,可怕啊。李老师说:“我国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必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与中国人口最多的最底层农民的朝夕相处,对中国这一特有国情的亲身突兀,已经是这批知识青年终生极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而我们现在也正急需这样一笔宝贵的财富,一定要深入中国的实际,认真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学习中改造我们的人民观,世界观。

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级硕士杨文云

汇报四:

信仰与人生——李老师民大讲座感悟在听李老师讲座之前,我看了《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的体悟》一书,并做了全书的框架图和重点标记。虽然去年看了两遍纪录片《居安思危》,《较量无声》刚在网上出现的时候就下载了和同学一起看,但是最近看了《体悟》一书还是很震惊,里面详实得写出了中国当前面临的危机,非常全面,也比较客观,没有激烈的言语和哗众取宠的辞藻,娓娓道来,字里行间透漏出国内外的紧张局势。李老师的讲座很出乎我的意料,看书的时候感觉老师应该是一位激情澎湃的学者,然而现场聆听讲座才发现李老师更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耐心、细致,对于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对于青年学生信仰和人生选择的关怀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作为高校的研究生,很早之前就看过一些关于信仰和责任的书,也自认为比较关心国家大事和民族命运。但是这些东西都是非常空的,并没有和自己的人生选择和内心世界结合起来,更多地是将这些东西当作知识和谈资。当夜深人静或一个人独处时充斥内心最多的还是对于个人前途的忧虑、对于陌生世界的恐惧,或者是充满小资情调的伤感、喜悦、小清新。当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自顾不暇,将关心民族国家大事当作杞人忧天。

经常会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惶惑。李老师的讲座或许告诉我一个答案,就是“不接地气”,学生这个群体对于现实社会了解太少了,就像毛主席说的学经济学的不知道商品是如何交换的,学农业的不知道粮食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读书十几年时间,我们脱离了生产、远离了真实的生活,我们并没有因为埋头书本而学到了更多的学问,反而成为高校培养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有的迷茫和痛苦都来源于我们的自私和狭隘,我们学习知识不是为了追求真理,不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建设国家,而是为了成为脱离工人、农民的精英。然而我们的国家、工人和农民不需要这样的精英,走精英路线的人不会得到理想信念带来的崇高感和精神享受,必然会感到痛苦和无助。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我们脱离了普通人的实际生活,而长期出入于学校的教室、食堂和宿舍,就会忘掉“道之所存,每况愈下”的古训。

高尔基说劳动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然而现在的学生基本脱离了劳动,不参加劳动生活就会减少很多乐趣,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也是体会真实的生活、劳动人民的情感的最根本的途径。劳动能够塑造人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避免青年人沦为食利者。反观当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不失为改造青年学生培养方法的大胆尝试。

拥有崇高的信仰的人生是非常幸福的,而信仰要通过学习、劳动和深入工农群众来获得。

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级博士李荣

汇报五:

学习李慎明老师报告的启发

最近读了李老师的《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的体悟》、《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不变质思想探寻》,听了李老师在民大做得报告,并在读的中央文献出版社出得建国后的《毛泽东传》,这几本书和报告给我了许多的触动和思考,以前对理论学习我一直是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但是通过这一段时间对李老师书的讨论学习,及现在的人生处境,让我意识到了学习理论,提高思想水平对人生道路探索的重要性了。

李老师《体悟》中讲的伏尔加格勒大学年轻女教师的反思让人震动——“过去我总认为,‘理想、信念、主义、道路’这些东西虚无缥缈,与我相距甚远甚至没有任何关系。我的理想一是有个好工作,二是有个好家庭。但俄罗斯近几十年社会发展实践的惨痛教训告诉我,那些似乎虚无缥缈的‘理想、信念、主义、道路’,实际上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于我们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命运都息息相关”。我们后的这代青年人,从小在小我小家的教育观念下,常常想着是如何为一个好工作拼搏,为有个好家庭而奋斗,很少会认真的把自己当作祖国的一份子,思考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总将之摔到离自己十万八千里远的地方,但这个例子,以及俄罗斯国内有识之士的反思让人辛酸之余,也让人警醒不已——苏联的惨痛经历会不会在中国重演?西方国家坚定不移的对我们的和平演变,到了何种程度了?这些都不仅是大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的切身问题,有越多的人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国家的大问题越能得到好的解决,反之,可能就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局面了。

这场对人的争夺战,在意识形态领域早已激烈的打响了,李老师讲,敌人将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第三、第四代人身上,也就是我们父母和我们这两代人身上了,通过对传媒的操纵和控制,尤其是对互联网的操纵和控制,从攻击伟人毛主席开始,丑化我们民族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模糊人们的历史观,以达到他们文化战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相应于杜勒斯兄弟的和平演变战略,毛主席高瞻远瞩的提出了反和平演变的战略对策,成为党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多万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也就在这一国际历史背景下展开了。这一运动对我们国家的发展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毛主席在意识到“学生最严重、最严重的缺点,就是脱离农民,脱离工人,脱离军队,脱离工农兵,就是脱离生产者”后,作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战略安排,李老师在讲座中说,“父母教育不了你们,让农民教育你们”,毛主席知道会有许多的人不理解他,会有许多的人骂他,但为了民族的长远利益,他甘愿背此骂名。事后,有不少人也不理解,也怨恨毛主席,但有更多的人,却在这伟大的历史实践中,得到了真正的锻炼,习书记在黄土高原一待就是七年,当年上山下乡的一大批知识分子正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岗位上和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自己一辈子都好!”

现在国家内忧外患的形势也越来越严重,我们这代人,甚至李老师认为自己的晚年都可能会赶上世界历史重新进入大动荡周期中,战争、侵略,杀戮、鲜血,饥饿、贫穷这些灾难会蒙上我们的双眼,但我们这代人准备好了吗?我们从小在安逸的不能在安逸的环境下成长,没有经历过什么重大的苦难,也就丧失了历练成才的机会,能担起重任吗?李老师在讲座的结尾也强调青年人有机会要去底层和老百姓生活在一起,与老百姓同甘共苦过,才能真正理解和了解他们,才能将老百姓的冷暖挂在心头,也才能锻炼起真才实学和应对任何困难的坚强素质。

中国人民大学科技哲学专业级博士尹晶晶

 

汇报六《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的体悟》读后感

读完李慎明老师的这本书后有两点感受非常强烈,一是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句话的体悟,二是对我们国家当前面临的危机的又一次深刻的认识。

先说第一方面,从小我们就听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句话,也在很多影视作品和课堂上听到过无数革命先辈一生都为之而奋斗,还有我们小时候唱《我们是社会接班人》这首歌。可是直到今天读这本书,才忽然觉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绝非一句空话。李慎明老师在书中第一部分回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精神实质和诞生的时代背景,读完这部分后让我看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绝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坐在书房里面空想出来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与社会背景,因此它就能解释以往社会形态中的问题和指导建立新的社会。书中第二部分回顾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与发展、挫折与教训、现状与前景,这进一步让我看到上个世纪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运动,进而由这些运动带来的世界格局的深刻而又广泛的变化。书中第三部分讲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机遇与挑战,然后认真回想一下我国当下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等等制度的建立背后都有一个理论的总源头以及对这个源头的理解与应用。因此回顾历史,对照当下以及展望未来,我们都离不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些问题的回答。

第二方面是从书中又一次看到当下中国危机重重,可是自己反思一下对这些问题是否自己主动去关注过,思考过?顿时心里惭愧万分!当下不乏谈社会危机的书,可是这些都是别人在说,自己在听,这样就和自身有了距离,自己不免又成为看客。李慎明老师在书中谈到苏联解体后他们的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乃至于至今仍然还未走出这场灾难。然后想到我们中国现在也面临帝国主义对我们的和平演变问题。我们面临的危机是多层面全方位的,比如最深层次的文化战的问题。孔庆东老师多次谈到文化战争早已打响,而保卫民族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后一道屏障。比如我们面临的网络安全的问题,美国可以通过网络窃取我们的重要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控制我们的大脑。然后再看看身边的同学每天都在浏览的网页,关心的话题,思想状况就知道我们的危机已经深重到何种程度!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产生到实践,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其中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同时也暴露出新的问题。作为一名年轻人我们要主动去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关心研究我们国家面临的危机,带着这些问题再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往理论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中国如何从新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样既能避免读死书的问题又能找到读书的方向与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级硕士杨丽丽汇报七:

读书心得

最近读了李慎明老师的《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的体悟》一书,感触颇多。之前就看过李老师参与制作的纪录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受了不小的震撼,这一次读了这本书,对历史和现状有了更多的感触,对自身也有一些反思。

作为一个后,我们这一代人处在一个新的时代当中,记得有人说,有两个方面能很好的反映一个时代:一是这个时代发生的大事,一是这个时代的流行歌曲。我们这一代人,对大事关注不算多,理解也谈不上深刻,但对流行歌曲,很大部分人都如数家珍。我小时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闪闪的红星》,也听过《水手》《小芳》,“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到了后来,就是《很受伤》“爱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能相逢”等等港台歌曲,这些伴随我成长的歌声,更多的是关于个人情感的歌,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抒发都是局限在自己个人狭小的圈子里,这也造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自私、狭隘,对民族和祖国的情感淡漠甚至苍白。今天这些被冠以“红歌”的称呼,在一些人看来,就是在唱高调,假大空。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关于民族国家的书也不再受我们这一代人欢迎,很多人对这些问题根本不感兴趣,也不知道这些问题跟自己有什么关系,我们更关心上一个好学校,找一个好工作,过自己的小日子。我在李老师的书中感受到了他对祖国和民族的深厚的真诚的感情,就像一个孩子在谈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母亲,这一点让我感到有点愧疚。作为年轻一代,我们缺乏这样的感情,甚至羞于谈到这些感情,我们把谈自己的小事认为正常,把谈国家的大事认为无聊甚至“有病”。李老师书中谈到杜勒斯兄弟的和平演变,这些现在在我身上起到了不小的影响。我们往往关注个人和家庭的情感,对社会上的人冷漠,书中谈到的苏联解体后一些俄罗斯人的谈话,他们对祖国的一种难以抑制的悲愤和痛苦,对自己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同情和愧疚,我体会到了他们对大多数人的关切之心,也透过他们的描述感受到了苏联解体后老百姓的痛苦,当我读到一个卫国战争老兵加别伊娜的信:“现在的情况是,我们身处国外,生活在不同国家,与亲友无法相见、无法交谈,我越来越感觉到强烈的寒风,我们像赤裸着身体,站在刺骨的寒风中。”这短短的几句话,已经把她内心的痛苦和生活对她的煎熬表现了出来,我们可以想象苏联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痛苦、悲凉,能够感受到这个历史的悲剧所造成的满目疮痍。在今天,我们已经丧失了体会社会大多数人内心欢乐与悲伤的能力,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我们已经只能听而很难真实感受到了,这样,我们都是一些“小我”的人,缺乏“大我”。我不知道我们这一代人在面对将来祖国可能的苦难时,会是一种什么心境,是一种像屈原一样的悲愤,还是无动于衷只顾自己,甚至发国难财?我们应该对大多数人的喜怒哀乐更加深切的去感受,尝试把对他们的关心作为自己前进进步的动力,这应该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做的,这样也是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

书中不仅有历史,有理论,也有详实可靠的各种事件和相关数据,这样历史就和现实结合了,理论也和现实结合了,这样的历史和理论才更鲜活。我自己也读过一些历史,但是要想和现实结合,却是难上加难,一个是上面提到的情感动力的缺乏,关注的更多的是自己和周围的小圈子,一个是自身的学习和理解还很不够。如果能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自然就会感兴趣,就会受益。书中把对毛泽东时代和苏联时期的历史和现实做了很好的结合,比如谈到上山下乡,从毛主席的话谈起,然后结合当时的情况,最后从战略上分析了上山下乡的意义,又转到了今天,我们的中央领导,特别谈了习近平总书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伟人的深思熟虑,感受到了历史一代代的传承,然后再反观我们自己,思考年、年之后可能的未来,感受到祖国的危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李老师的这种方式对于我们将历史、理论和现实甚至未来结合起来思考很有帮助,这也是促进我们打开眼界,开阔心胸,实实在在的理解历史、理论和现实。

李老师这本书我会多读、多思考,这个读书心得还很肤浅,期望自己能通过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也有更广大深厚的情感世界。

北京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级硕士智宁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2
12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