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张核子

作者:欧洲金靴 来源:金靴主义 2024-03-05 2818

近来又见张核子,真是不禁感叹其能量......

又见张核子

上一次听闻张核子的新闻还是半年前:

又见张核子

又见张核子

1、就着张核子,先聊聊始终话题度拉满的预制菜争议。

去年9月21日,新华社深度栏目“新华视点”发布报道《“预制菜进校园”争议的背后》,记者采访了深圳、广州、济南、海口、赣州等地学校和家长,以及三甲医院医生、食品加工研究专家、教育专家、公共管理专家、预制菜企业,综合了各方的审慎观点。

次日晚,该栏目记者采访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回应社会关切,并再发文《教育部:对“预制菜进校园”持审慎态度》,最后一段为:

这位负责人指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十分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广大家长期望孩子在学校吃得既绿色安全又营养健康。经研究,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预制菜的本质并非纯粹的餐饮问题,而是工业与文明问题。

它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行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物资快速集中化之后,原料成本和生产成本开始无限向销售渠道成本妥协之后的结果。

原本各路胡同、星罗棋布的弄堂小巷里遍布着的夫妻老婆店与苍蝇馆子,每天都用最新鲜的食材制作饭菜,但是渐渐的这些弄堂一点一点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庞然大物的商超,将所有餐饮、购物、娱乐全部聚集一体。

与之相伴的就是商超开店的高昂地租,这瞬间压榨了购买食材和制作食材的成本空间,包括某些看似高大上的高档餐厅同样躲不过选择售卖预制菜。

又见张核子

这就是马克思说的:

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

又见张核子

这种现象与困在外卖(平台)系统里的骑手、商家、消费者是一个道理,所有人的成本都成为了外卖平台的利润。

同时,随着我国中青年人群的社会生态(996、内卷、恐怖快节奏的生活)的逐步成熟,根本无法避免、无法拒绝。

预制菜只是当前社会形态的某种细分领域衍生,除非对整体土壤进行手术,否则每个领域、每个行业、每个人群都会迎来各自的工业预制菜。

ChatGPT,短视频,“一分钟看一部电影”的抖音电影院,女生们流行的“三分钟化妆术”……这些某种意义上都是一道道香喷喷的预制菜,都是工业化以流水线工程形式孵育的城市节奏怪胎。

所以可以这么理解,预制菜其本质是让人“牲畜化”,让菜肴“饲料化”——这其实和抖音短视频每天向市井阶层投喂精神食粮(或许也是精神垃圾)是一个道理。

在精神垃圾食粮不断灌输之下,人的大脑会逐渐丧失思考能力,只乐于依赖投喂而不愿自主酝酿观点——想一想,许多人看那种“一分钟看一部电影”的短视频多了,是不是已经不爱花两三个小时去看一部电影了?长此以往,会失去主动理解与形成自我观点的意识和能力。

同理,预制菜的攻势一旦铺开,所有人的胃口会被打造成万众一体,失去个性化。

这种现象直接冲击的就是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饮食文化,特别是由于幅员辽阔而造就的各地不同的独特的差异化地域饮食文明,都会在资本打造的预制菜入侵浪潮中被抹平的干干净净。

中国饮食的口味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正是中餐的一大魅力。

拿最简单的家常菜番茄炒蛋来说,就有“南甜北咸”的差别,甚至即便是同一地区口味也可能不一样。包括非常普通的鱼香肉丝,在四川地区的东南西北中都有各自的特点,绝非流水线可以制作。

又见张核子

国内知名预制菜企业“味知香”在招股书中就透露出对于产品口味以及迭代速度的担忧。目前该公司的产品销售主要覆盖江浙沪地区,虽然已逐步在重庆、成都、武汉等地展开布局,但是,由于进入不同地域的市场需要考虑到不同区域消费者饮食习惯、消费能力等多种因素,味知香承认,在短时间内,很难针对特定区域迅速做出调整与改变。

那么解决方案也很简单,既然资本在短时间内不愿意去迎合服务食客,莫不如就用统一化的预制菜风味去“调教”“教育”“改变”万千食客的味蕾……

一旦从千人千口变成万人一味,如此一来,各菜系(中国远远不止“八大菜系”)的从业钻营人员将会渐趋减少,中国饮食的文化生机将面临萎缩,像《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等文化纪录片恐也将沦为历史资料片……

所以我毫不怀疑,待预制菜真的大面积铺开、成为所有人餐桌躲避不掉的唯一选品时,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我们熟知的西方餐饮巨头、国际垄断资本力量一定会在国内买办集团的配合下陆续进入中国的预制菜产业。

就在去年年中,国际糖果巨头玛氏(益达、绿箭、士力架、德芙等食品品牌背后的母企)已签署协议,收购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预制菜企业Kevin's Natural Foods,计划将其作为为玛氏食品与营养业务下一个独立业务来运营。

又见张核子

成立于2019年的Kevin's主营业务为预制菜,旗下预制菜包括各类鸡肉、牛肉主菜,以及意面、各类调味品等,并以不含精制糖、麸质、激素和抗生素等健康理念为产品卖点。

根据美国媒体透露,玛氏此次的收购,后续市场将主要放在美国,但不排除未来也会在中国预制菜市场上发力。

这已经不是玛氏首次入局预制菜。据相关媒体报道,玛氏的食品与营养部门旗下已拥有印度预制菜品牌Tasty Bite。目前在玛氏的官方公众号内,玛氏已以将Tasty Bite称为天然素食品牌。

按照国内媒体的预测,2021年到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将以年复合增长率19.7%的速度稳定增长,2026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7691亿元。

在庞大的市场规模下,在中国已有诸多布局的玛氏,包括美国另一预制菜巨头Sysco,乃至于麦当劳等早已经略中国多年的国际巨头是否会考虑将预制菜产业链引入中国,这无需疑问。

再看国内买办的动作——去年11月22日,杭州大井头贰拾贰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孵化的新子公司,杭州马家厨房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这家食品行业入局者,是马云的公司。

马云的布局并非心血来潮,在2020年秋天被一步步驱逐出金融领域后,他一直在构建自己的农业与食品帝国。

推荐阅读:十三年巨变,支付宝从私有化到“无控化”(阅读请加微信:jinxue2049通过后私信;加过我其他号的无需再加,直接私信即可)

从杭州云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到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再到大井头贰拾贰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孵化的一系列农业技术、食品生产相关子公司以及渔业技术孙公司——这一连串的资本生根,市场怎可能不扩大。

从种子行业到预制菜行业,中西方于餐桌上的战争,无声却剧烈。

2、再从赚钱的角度看,张核子、罗敏等势力会挤进这个产业一点不让人奇怪,因为它在眼下的环境里一定是会赚钱的。

随着就业压力、生存压力、工作压力等进一步膨胀,都市打工人对一顿早饭/午饭/晚饭/夜宵的时间需求很可能会压缩到10分钟以内,这时候预制菜必然登堂入室。

健康?卫生?干净?新鲜?……抱歉,对一个“只求生存不求生活”、甚至“稍微渴望一下正常时间下班和周末双休都要被定义为躺平摆烂”的主流价值观所浸淫的社会里,那些东西早已是奢侈品。吃饱肚子就完了,扯什么淡呀。

是不是挺无奈的…

又见张核子

不过纵使无奈,这个话题之下,在早已“认命”的公众心中也依然会“留有余地”,那就是孩子。

在中国,儿童是最后的净土,儿童无小事,一旦涉及到「祖国的花朵」的新闻,统统一律引爆舆情、惹得全民共鸣共情。

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伦理观,“再苦不能苦孩子”、“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但俺娃不能遭罪”……这种意识形态谁都动摇不得。

因而,近一年的这一轮就预制菜的滔天声讨,主要也是针对「预制菜进校园」的问题。

让孩子们吃预制菜,这直接激怒了亿万家长,没有妥协的可能。

又见张核子

很多时候,真的不是那一道菜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长年累月以来,人们对许多东西早已是不信任,湖南隆回的“倒牛奶”风波,江西某校的“鼠头鸭脖”事件,都令预制菜这等更进一步模糊化流程的事物无法搏得安全感。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也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可一旦涉及到孩子,家长们不可能去赌,只能一刀切的抵制。这没办法。

一个并不算完全成熟的产业,刚刚冒头就想把触角伸向孩子、蔓延进校园,这无疑是吃相太过难看,资本逐利也不必这么心急吧。

还是那个症结:不是菜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拥护预制菜的声音往往都是在背诵台面上的理论,但反对预制菜的观点几乎都是基于执行一侧的诸多现实……

又见张核子

关于这个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倒是想给出一个方子:让领导们先吃。

凡是进校园食堂的预制菜,可以让该校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首的行政管理层以及当地市场监管局、教育局的领导们先吃,即所在机关食堂率先引进,并全程透明公示食用情况,为期不少于两个月。

这样,我想家长们的抵制浪潮至少会平息七成,也有利于当地就这个议题而“头疼不已”的维稳。

就现实而论,“预制菜进机关”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浙江瑞安、河南信阳、湖北武汉、江西赣县、广西贵港、山东济宁等多地的事业单位或机关部门,此前都搞过引进预制菜作为公务用餐的试点,这值得点赞。

你让老百姓吃什么,自己就先尝试,率物垂范,才能够真正让预制菜产业在民间落地生花。

就好比昔日高铁增速,铁道口领导回回第一个上,众目睽睽之下体验第一趟列车,包括国产大飞机C919也是领导试飞第一班,这就是体现了自信,预制菜的推广同样应当照此思路。

又见张核子

当然,这里面同样有一个必然的要求,即“你吃的预制菜和我吃的预制菜必须是一样的”……否则就又成了那一幅“明星富豪们代言的产品自己却根本不用”的熟悉场景。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方法就是这么简单的方法。

只不过,再把话说回来,这显然也是下策……

因为,恐怕没有人能保证或认为领导们会天天、顿顿都吃预制菜,且即便领导们的机关食堂实现了顿顿供应预制菜且菜品与学校的学生食堂一模一样,那么领导也是可以选择走出食堂的——但是学生们及其背后大部分普通家庭的选择面就狭窄太多了。

这其实还是一个阶层与权力不对等的老生常谈了。

预制菜不论是突破外卖还是入侵校园食堂,都让中低层的消费人群根本没的选择,他们只能一边做无谓的抱怨一边又无奈的接受。

这,其实才是诸多社会议题无法根解、公众情绪难以消释的深层缘由…

正如《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明文出示:

保障师生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然而本文开篇所陈新华社的最新报道中却展示了如下段落:

江西赣州一些家长反映,当地启用中央厨房配餐模式前,学校并未征求家长意见,这意味着配餐方并未向家长充分告知其菜品生产方式,至于配餐是否为预制菜,家长们无从知晓。

还是那句话:不是菜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3、说回张核子其人。

1990年,张核子离开湖南永州,进入中国医科大学学医,并成为中国第一批“DNA鉴定研究生”。

在这所大学里,他结识了日后的妻子,核子帝国的另一个创始人兼控股人——巴颖。

在央视《超越》栏目的访谈中,他透露,由于父亲是一个理工科的中学老师,希望孩子成为一名科学家,于是给三兄弟取名为:核子、电子和原子。

张核子称,毕业后,他以高新技术人才身份被深圳市公安局引进,并筹办了中国最早的DNA鉴定中心。

据了解他的一个朋友透露,在深圳市公安局,张核子从事法医鉴定工作。

或许是有一张法医鉴定资格证书,这让张核子在离开深圳市公安局下海创办别墅装饰公司之后,转身拥抱当时最火的基因检测领域。

在2012年,张核子和巴颖共同创立了核子基因集团。

2013年,张核子在深圳成立了第一个“具有司法鉴定许可证资质”的实验室——广东华曦法医物证司法鉴定所。

随后几年,他们在长沙、深圳、广州、重庆、成都、杭州、贵阳、海口、武汉等多个地区成立了医学检验所,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其中一些地区,他创立的实验室还取得了司法鉴定资质。

随后,全国共有三十多家“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拔地而起,控股公司基本都是张核子的核子基因。

一家深圳基因检测公司创始人透露,核子基因在业界的口碑一般,在深圳做得马马虎虎。在他印象里,这个公司的主要业务除了亲子鉴定之外,还有关于喝酒会不会脸红、瞳孔颜色会是怎样等等这类门槛不高、市场不大的基因检测,而这是很多基因检测公司都不做的业务。

例如,在新冠疫情开始之前,核子华曦的主要业务是“儿童天赋基因检测”:通过检测,来“预测”儿童的智商、情商、身体综合素质、性格等多种特质。这一业务的科学性一直被业内严重质疑。核子华曦也曾因该业务涉嫌虚假宣传和违规使用广告宣传被长沙市雨花区市场局立案调查。

可以说,张核子是依靠着基因产业起家的,而关于国内民营资本涉足基因产业其背后危害,我此前已写过太多了。

又见张核子

2020年,一直被认为“不够高大上”的核子基因选择了“降维”,进入技术含量不高的核酸检测领域。

现在回过头来看,从核酸到统租房,再到预制菜,张核子每一步都能踩在产业风口上,“春江水暖鸭先知”。

又见张核子

不妨来瞅瞅这个张核子是怎么“春江水暖鸭先知”的。

又见张核子

在2022年年中公众舆论关于核酸公司的种种可疑迹象已经表达了质疑之际,张核子的核子华曦依旧安心的扩张:5月份注册了内蒙公司,8月份注册了兰州公司,9月份注册了北京公司和贵州公司,10月份批量注册了珠海、泉州、厦门、银川、太原、青岛、大连、海口八家公司……

张核子的底气在哪?

2022年10月11日,答案揭晓: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发表评论文章《“动态清零”可持续而且必须坚持》。

全国哗然,业界侧目,由衷佩服张核子的“嗅觉”。

又见张核子

四年前湖北疫情最危急时,湖北统一规范了核酸和抗体检测服务价格,当时最高限价分别为核酸检测180元/次和抗体检测50元/项,即便后续有降价,第三方检测机构核酸检测的利润仍可达到约155元/人份。

而根据核子基因的加盟资料显示,2020年3月到9月,核子的核酸检测业务的营业额就达到了4.5亿元,逾百位合作代理商获得的利润超百万,这就是核子此后两年疯狂扩张的第一桶“核酸金”。

核子基因官网显示:湖北疫情发生后,核子基因第一时间展开核酸检测业务研发与筹备,2020年2月4日线上会议发起动员,核酸检测超7亿人次!……

又见张核子

2020年,张核子开了五家核酸检测实验室;2021年,又开了八家;2022年疫情第三年,张核子疯狂注册了多达十六家核子华曦实验室,注册时间大多集中在9月份之后。

那个阶段仍然处在一个被张核子“恣意把控”的时期,即“核子华曦开到哪儿,哪儿就会成为重灾区”,所在城市阳性不断,核子华曦财源滚滚——

北京核子华曦未来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注册于去年9月份,随后北京在10至11月份就出现月均新增千例的情况;

太原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注册于去年10月21日,11月太原市部分区域就开始静默管理;

泉州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厦门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珠海核子华曦医学检验有限公司,这三家公司都注册于去年10月25日,随后本地的疫情均出现了新增病例数量上升,并都开展了全民大规模核酸;

2022年11月24日,兰州市七里河区依据核酸检测结果组织转运阳性感染者时,发现个别待转运群众健康码显示核酸检测阴性,后经查明,是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工作人员“误”将个别核酸检测异常人员名单信息录入阴性人员信息包中上传至工作系统,使个别待转运人员健康码显示核酸检测阴性……且这个兰州核子华曦公司,去年8月8日才成立,公司的主要人员仅两人,即执行董事兼经理崔连和监事张姗姗(张核子女儿)……

这里想提一个地儿——反观始终没有被核子基因等核酸公司过分染指的广西省柳州市,2022年11月时开始成了舆论焦点,格外引人注目:

又见张核子

当时很多人赞叹柳州“不做核酸也能防疫成功”,这其实倒非事实。

柳州市2022年的防疫政策事实上极为严格,从高速进出口到市内查检都异常苛刻,才造就了城市规模的抗疫得体,并且拒绝了核酸巨头们的黑手插入——而不是“不做核酸就能消灭病毒”这等自欺欺人之语。

核酸是无罪且必要的,需要抵制和清除的资本搅局造成的无休止的无效核酸。

同时更为许多人忽视的则是彼时中医药在柳州乃至广西自治区抗疫中的作用。

2021年自治区中医药局就曾组织召开新冠肺炎疫情座谈会,制定《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试行)》,印发《关于在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坚持“预防为主、全程参与、一人一方、应服尽服”,对新冠肺炎患者实行“一人一策一方一治”中医辨证论治,并在近期开展中药冲鼻、中药漱口、中药壮瑶药香囊等创新应用,效果显著。

又见张核子

4、说回核子公司。

2022年12月初,核子华曦曾公然“入驻”武汉市常青街富豪社区,遭到业主强烈反对,但其检测资质由武汉市区卫健局审核认定,街道社区无权变更……

又见张核子

更让人惊叹的是,核子华曦还是2022年初北京冬奥会的核酸承包商,包括2020年8月在香港成立的香港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也承接了香港特区政府当时组织的全民核酸检测业务。

甚至,在2021年初隆尧县谎报核酸结果事件中,涉事的济南华曦虽然被暂停检测业务,但实际上不到一年就又开始继续提供核酸服务——在2021年12月9日济南卫健委更新的名单中,济南华曦赫然在列。

很难想象,这家企业背后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张核子、张原子等人究竟从何处获取的掘金能量……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有一家名为希华检测(国际)有限公司的医检机构,与香港核子基因同在2020年8月注册成立——这家公司,正是由核子基因旗下的深圳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以及一位叫“林顺潮”的人士共同创立。

公开资料显示,林顺潮其人为香港立法院议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2022年底时,张核子仍通过香港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股份,妻子巴颖则担任该公司董事。

一般来说,招投标都会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还会要求投标人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和业绩情况,多次受过行政处罚的企业,通常情况下连投标资格都没有,遑论连续席卷多地、形成垄断态势。

即使有准入资格,最终也会影响评分。

早在2020年4月,张核子、张原子等持有的核子基因集团分公司就因“未将感染性医疗废物置于专用包装物内”,被济南市卫健委警告、罚款;2021年1月17日,河北省邢台市卫健委通报隆尧县核酸检测结果谎报一事,舆论哗然,凶手依然是核子华曦。

但是我们看到的是,核子华曦至2022年末仍然将触手伸向了全国,在核酸产业成就骇然规模。

又见张核子

像这般多次被罚还能屡屡中标的,要么就是干这行的太稀缺了(是个公司投标就能中标),要么恐怕招投标就只是走个过场的形式。

然而,张核子牛逼的地方不止于此,风向来时之际他能嗅到,风向去时之前他亦能感知:

西宁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去年11月12日成立,突然在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发布注销公告;

泉州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去年10月25日成立,突然在不到两个月后的12月15日发布注销公告;

长春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去年11月2日成立,突然在一个月后的12月15日发布注销公告;

厦门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去年10月25日成立,不到两个月后的12月初被发现其注册地址“厦门市思明区莲坂商业广场西区323号之7”竟然实际上是一家商家商铺区的一间铺面,且据周边的商家了解,从来就没有什么实验公司在这儿,况且在商业广场西区根本从来就没有“之7”这样的划分地;

银川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2022年10月25日成立,突然在不到两个月后的12月7日发布公告:大股东「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不再控股…………

核子华曦2022年12月上中旬突然大规模的跑路,业界错愕之时,不出半个月后,2022年12月27日,答案再次揭晓:人民日报第二版发表文章《新冠病毒感染将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随即,三年抗疫算是官方性质的正式宣告落幕,核酸时代彻底终结。

又见张核子

对比一众同样大发国难财、但是“收手过晚”导致后续成本积压、至去年以来一度不得不向政府讨债的其他核酸公司,看看稳坐钓鱼台的张核子的核子华曦,什么才叫“春江水暖鸭先知”啊(战术后仰)。

核酸检测公司过去三年表面光鲜,大多被人们认为是“暴利”,但实际上也分为三六九等。

布局核酸检测公司大致分为四类,一类是本身就是做供应链上下游的公司,比如华大基因(高通量筛选)、华银康(气模实验室),以及近期风口浪尖上的翌圣(PCR仪器);一类是本身在这个赛道耕耘的,比如金域、迪安、宝腾等;再远一些则是和基因测序打交道的公司,最后一类则是完全靠人脉和资源半路杀进来的掘金者。

后两类,核子华曦当属典型。

随着2022年核酸检测的价格不断降低,在多人混检的情况下,非上游的核酸检测企业毛利润则更少。曾有医疗研究人员测算,混检的核酸试剂盒每份平均生产成本在3~5元的区间。如果以不高于每人份3.5元的标准计费,毛利润微乎其微,稍不注意控制,利润就可能为零。

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各地政府财政危机下的回款问题,亦成为压垮核酸检测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每个地方的回款速度不一样,即便在同一个城市,不同区的回款速度也不一样。

一位核酸检测企业人士曾谈到,例如北京,某区 90天账期(90天才回款);但另一个区,例如比较富裕的朝阳区,每个月都能打款。

一家国内业内知名的基因检测公司也在政府全民核酸检测的时候参与了检测服务,但据管理人员透露,它们只做两个城市,不像核子华曦一样在超过三十个城市开展业务:

必须政府关系够强,财力雄厚到在各地开实验室,回款时间不能长到超过三个月,涉及到利润稳定的上游产业链,才能保证能赚钱不赔本。

90天账期是极限,不管买卖多大,人员、开支和物流耗材各个方面都得采购,都是成本。”正因为回款难题,一家基因检测公司在战略部署之初就放弃了核酸检测业务。

从2022年开始,张核子陆续完成法律层面上的退出手续,不再担任福建、云南、长沙、合肥核子的法人。

踩着风口而来,伴着潮水而退。

春江水暖鸭先知,又见张核子。

又见张核子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7
1
1
10
2
7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