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关税惊雷”,美企这次真要被逼哭了

作者:有里儿有面 来源:有理儿有面 2024-11-22 242

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竞选期间声称要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60%的关税。这声惊雷,已震得美国企业措手不及。

​面对“关税惊雷”,美企这次真要被逼哭了

于是许多企业开始重拾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的“土办法”——囤货。

据《华尔街日报》11月20日报道,美国企业正在关税生效前囤积中国的商品。与此同时,美国企业还在考虑其他应对措施,包括提高产品价格、转移供应链等。有美国企业哀叹,特朗普提议的关税是对他们的惩罚,“我们别无选择”。

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供应链专家克里斯·唐直接点评:“囤货是短期解决方案,长期看根本没用。”这话糙理不糙,因为就算堆满了仓库,接下来四年的供应链问题仍然是个死结。

回想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时,美国企业就经历过类似的戏码。彼时,进口企业的成本大增,只能转嫁给消费者。沃尔玛、福特、苹果这些巨头一边哭穷,一边暗自涨价,最后逼得美国普通人多掏腰包。结果呢?中国出口数据只是小幅震荡,整体却依然稳步增长。

现在,剧情似乎又要重演。今年10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2.7%,远超市场预期。《华尔街日报》认为,这很可能与美国企业抢在新关税生效前“囤货”有关。换句话说,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没让中国伤筋动骨,反倒帮中国企业清了一波库存。

更尴尬的是,特朗普政府2018年的“金奖券”操作被翻了出来——企业若想获得关税豁免,竟要靠找政治捐款公司游说才行。这波“你行贿,我放行”,堪称美国关税政策的灰色双标。如今,美国企业又开始涌向游说公司,电话都被“打爆”了,美企只为再拿到一张“金奖券”。

​面对“关税惊雷”,美企这次真要被逼哭了

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分析,关税成本最终由美国进口商承担,约92%的关税费用转嫁给美国企业。这意味着,出口商没出血,美国消费者却直接感受到了涨价的痛苦。数据显示,美国通胀率在2019年贸易战升级期间显著攀升,其中涉及中国进口商品的领域尤为明显。

特朗普政府宣称要减少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但结果却是:2018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反而扩大到4190亿美元,比2017年增加了约100亿美元。尽管2019年略有下降,但中美贸易总量依然稳居全球最大双边贸易体量之一。

2018年后,许多美企尝试将制造业转移至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地,但现实很快打脸。美国咨询公司安永的研究显示,转移成本高昂且质量难以保证,导致超过85%的企业依然依赖中国供应链。

拜登上台后,美国企业本以为新政府能给点喘息机会,结果拜登政府一看:关税好像挺赚钱?于是继续打着“打击中国”的旗号收关税。问题是,企业早就看穿了套路:别说中国不行,是离开中国根本没法行。

2023年,《纽约时报》一篇报道就直接点破:“美国企业根本离不开中国。”某些企业高管一边在记者面前吐槽“我们真的没办法”,一边继续在中国下订单。美其名曰:我们不是靠中国,是“全球合作”。

​面对“关税惊雷”,美企这次真要被逼哭了

如今特朗普要重新上台,面对新一轮关税威胁,美国企业为了应对,采取了一些看似“自救”的措施。

比如护肤品制造商Bare Botanics创始人杰森·朱诺德(Jason Junod)在选举之夜就紧急联系中国供应商,下单了身体刷和去角质手套,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

再比如一些企业尝试将生产迁至东南亚或拉丁美洲,照明产品制造商Lucidity Lights已在东南亚设厂,但该公司CEO坦言,目前只有约15%的产量可以离开中国,远未达到预期。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工业体系,从基础设施到劳动力效率,其他国家都无法复制。

​面对“关税惊雷”,美企这次真要被逼哭了

许多企业已经做好通过涨价转嫁成本的准备。但正如某个天然石材批发商所言:“最终消费者会为关税买单,我们只能接受这一点。”

尽管特朗普政府试图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但现实却是: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和吸引力依然强大。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中国对美出口额仍高达4300亿美元,其中电子产品占比最大。这表明,即便美国尝试脱钩,但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核心角色没有改变。

​面对“关税惊雷”,美企这次真要被逼哭了

《华尔街日报》援引供应链专家乔·尤尔肯(Joe Jurken)的观点:中国在基础设施、通信网络和制造效率上的优势无可匹敌。比如,越南的工业用电供应不足,印度在物流和工人技术培训上欠缺经验,这些都让替代中国的尝试止步于“愿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分析指出,尽管关税使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从2017年的22%下降到2023年的14%,但这种下降并没有带来贸易逆差的改善。相反,美国的贸易逆差已扩大至944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面对“关税惊雷”,美企这次真要被逼哭了

更现实的是,不仅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没减,倒是让美国企业陷入了囤货、涨价、转移供应链的“三重内卷”。而美国消费者呢?面对被转嫁的高成本,只能默默掏空钱包。

可以说,特朗普时代的“贸易战”成了个笑话,美国企业的“别无选择”,实际上是对其政府政策失误的最大控诉。

有网友的评论很到位:“特朗普这一波,又是教美国人做人。”“别无选择?不如说是政府逼着企业跳坑。”“用60%关税搞死自己,这难道不是‘美国梦’的一部分?”

图片源自网络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