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放下乌克兰,美国又瞄向中国?

作者:宋鲁郑 来源:观察者网 2014-04-14 444

  2014年最令人关注的全球地缘政治事件就是乌克兰危机。俄罗斯和西方也瞬间从过去的“友好”演变成激烈的对抗。一般都认为,置身事外的中国是这场危机的最大得利者。甚至认为将如同二十一世纪初的“9•11”一样,这次事件改变了美国的对外战略,为中国赢得新的发展历史机遇。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美国一方面持续和俄罗斯过招,另一方面却屡屡剑指中国:3月30日,在中菲仁爱岛争端问题上,美国公开支持菲律宾的军舰补给,国务院发表声明重申支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海洋争端,相关国家不用担心遭到打击报复,包括恐吓和胁迫。

  4月1日,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在国会听证时,把中国力压朝鲜作为美国从中国周边减少驻军的交换条件。他还声称,克里米亚模式可能成为中国在南海通过武力或胁迫手段获取领土的先例,东南亚国家对此感到担忧。中方不应误判美协防盟友的决心,应承诺和平解决领土争议。

  4月5日,美国副总统拜登会见香港反对派时称,美国将持续支持香港的民主和高度自治。

  

还没放下乌克兰,美国又瞄向中国?

拜登(资料图)日前会见香港反对派时称,美国将继续支持香港的民主和高度自治。

  6日,美防长哈格尔在与日本防相小野寺五典及安倍首相举行的会谈中,一再强调美方认为钓鱼岛在日本的实效控制下,是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范围。美国反对任何以力量对抗改变现状的做法,将履行承诺,协助日本抵御任何的军事侵略,保护日本的安全。双方还表示,要共同牵制中国。

  7日,美国联邦众议院通过“确认《与台湾关系法》重要性和向台转让海军舰只”议案,再度要求奥巴马政府对台出售四艘护卫舰。又一次违反中美在冷战时达成的“八一七公报”。

  事情到了这一步,美国似乎认为还不够,还把剑锋指到经济领域:4月7日,美国财政部称,美国正密切关注中国政府对汇率政策的立场,若近期的人民币贬值暗示了中国将背离向市场汇率机制转变,将引发“严重关切”。又把操纵汇率的帽子抛向中国。就是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耶鲁大学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都公开认为美国财政部警告中国进入操纵汇率的新阶段是完全错误的(其另一句话则是:美国存在着自己的问题,它不能拿自己的问题再责怪中国)。

  应该说,中美在上述领域的冲突和博弈过去一直都存在。只是世人无法理解的是,何以乌克兰危机不但没有令美国的立场软化相反更是密集地出手?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美国把中国当作头号竞争对手和遏制目标的战略并没有因为乌克兰危机而动摇,相反更为加强。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一直在遏制和接触政策中摇摆,一方面是中国韬光养晦,另一方面国际上流行的(也是海内外自由派强力鼓吹的)“中国崩溃论”对美国决策者还是具有较大的影响。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的蓬勃发展终于令美国醒悟。只是针对中国的战略刚刚确立,便发生了“9•11”。由于这是美国独立战争后,第一次本土遭到袭击,而且是经济和军事的象征——纽约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顿时令一触即爆、牛仔性格的美国人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结果送给中国一个非常难得的长达十年的战略机遇期。有了这次教训,乌克兰危机便无法起到当年“9•11”的“成效”。

  要想理解美国的战略坚定性,必须要明白中美之间究竟存在何种不可化解的矛盾。

  从宏观上讲,西方之所以崛起后统治世界,并不是依靠它的所谓普世价值,而是三样硬实力:资本的垄断权、工业技术及产品的垄断权、原材料的定价权。没有了这三样,西方在世界上就无法维持现有的地位。而中国仅仅用了三十五年,就大有取代之势。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外贷款总量超过世界银行。仅2013年,中国对外投资就超过900亿美元,对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的投资分别实现685%、232.2%、109.3%、89.9%的高速增长。中国对外投资的存量2003年仅有330亿美元,2011年就达到了4247.8亿美元,辐射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发展中国家的存量占89%。完全打破了西方过去在全球的垄断性地位。

  另外,2012年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使美国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失去这顶骄人的桂冠。目前在工业制成品中,中国已经有超过130种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和西方比起来,中国不仅效率高,而且价格更具竞争力。2014年2月19日,美国国会竟出现这样罕见的一幕:国会议员迈克•汤普森提出议案,要求国防部采购的国旗百分之百是“美国制造”。因为他发现美军士兵们带着国旗进行战斗,在境外基地中升起美国国旗,怀着胜利的喜悦在队伍中高举国旗,但令人讽刺的是这些星条旗往往是在中国制造的。当然,如果说国旗只和士气与荣誉有关的话,那么美国B-1轰炸机和F-16、F-35战斗机中也违反美国法律使用中国造的原材料和配件,则真真切切地让美国感到了威胁。

  至于全球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则和正在进行人类史上最大规模工业化的中国密切相关。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已成为决定全球原材料价格最主要的因素。

  应该说,站在西方的立场上,中国的崛起确实是威胁。对于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当然是难得的机遇。

  中美之间除了普遍性还有特殊性。这就是双方存在的结构性矛盾:美国不甘心失去全球老大的地位,而中国也不会仅仅满足于世界老二的位置。全球货币地位也只有一家。这是零和游戏,不会有双赢。

  和过去美国取代英国不同,中国的制度和西方完全迥异,中国的成功在世界上意味着政治制度层面还有另外一种选择。然而,政治制度就怕有可替代性。当年封闭自成体系的苏联对西方的最大威胁就在于它提供了另外一种制度发展模式。

  我们不妨想想,西方之所以没有在2008年号称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中倒掉,不就是依赖于它们在政治制度模式上的霸权地位吗?美国之所以能挺到现在,还不是因为它同时拥有美元全球货币地位吗?假如失去这一切,当下一场危机来临时,西方还凭什么度过危机?

  世人常讲,中国的崛起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现在这个地缘效应通过乌克兰危机得到了强烈的显现。众所周知,苏联解体后,不管是叶利钦还是普京执政,西方从未放弃过一切打压的机会。但和叶利钦的逆来顺受不同,普京是强硬以对。这一次更是令西方颜面扫地。普京之所以能够如此,除了经济恢复和能源武器之外,根本的还是中国崛起。西方任何反制措施都由于中国的存在而失去了意义。对于西方而言,乌克兰危机并没有令它们感到俄罗斯多么可怕,而是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中国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前文认为,乌克兰危机反而更加强化了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

  如果这种分析是正确的,那么乌克兰将成为俄罗斯和西方博弈的牺牲品。毕竟从西方的角度看,俄罗斯别说吞并克里米亚,就是吞掉整个乌克兰,其实力也没有挑战和取代西方的可能性。现在的乌克兰,失去克里米亚之后局势仍然未能稳定。东部亲俄城市又开始上演克里米亚的戏码:民众上街、占领政府机关、宣布独立、提出加入俄罗斯的公投。虽然面对乌克兰和西方的指责,俄罗斯均否认这些活动是它指使的。但假如俄罗斯识破西方目前的战略,吞并克里米亚后再染指乌克兰东部地区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它知道,西方的头号对手是中国,而不是自己,西方也不会为了乌克兰再犯“9•11”时的错误。这对俄罗斯来说实在是天赐良机。

  当然,美国此时对中国不软反硬还有一种可能性,即担心中国借乌克兰危机出现的历史机遇,也向西方发难。比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菲越的南海之争。甚至人民币突然持续贬值也有可能认为是中国借助西方聚焦乌克兰乱局而刻意为之。所以为了避免两线做战,美国便以进为退,采取预防性措施。这就是为什么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拉塞尔提出,中国会用克里米亚模式处理在亚洲的领土争端。

  美国的“反常”还有一种解读,即美国不满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中立,借上述问题敲打中国。假如中国在未来继续不合作,美国还是有办法给中国颜色看看。

  不管美国是出于何种目的,面对它的挑衅中国还是要十分谨慎地应对。因为美国想要达到或者客观上会产生的效果有二:一是给中国制造麻烦,让中国穷于应付,减缓中国崛起的势头。二是美国的挑衅会引发中国民意的反弹。假如中国政府处理不好,将导致国际问题国内化。进而影响到中国的稳定和发展。

  对于中国而言,最重要的一点是,此时和美国摊牌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一方面要有分寸地反击,另一方面还是要静观其变。因为美国国内外都面临着许多挑战,随时都会引爆。比如美国国会今天就要举行中期选举,两党将围绕奥巴马的医疗法案再次斗得你死我活。2013年双方就曾为此导致联邦政府关门大吉。更何况选举年,选民重视的是国内问题,比如就业、失业保险和财政问题(7000亿财政赤字,18万亿债务),奥巴马的精力也会转向国内,无法分心与中俄缠斗不休。

  另外,除了俄罗斯抓住机遇对乌克兰步步进逼——染指东部、提高天然气价格、逼迫乌克兰还债务,令西方休战不得之外,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巴以谈判、埃及大选都是一个个定时炸弹。而这些也都不是美国能够坐视不管的。所以,以本人预测,这一波风浪过后,中美又会平静下来。不是美国想如此,而是实在是形势比人强。只是有一点,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还要更猛烈一些,继续让普京乘胜追击吧。或许乌克兰被西方抛弃的命运,会令哪些被美国利用的小国醒悟过来,去务实地面对中国。

  最后要说的是,美国面临俄罗斯肆无忌惮的挑战,宁可在全球失掉面子也不改变中国是头号竞争对手的战略,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中国模式的成功以及美国对中国制度模式未来发展的判断——至少自由派唱衰和否定中国制度模式的观点和理论没有被美国所接受。美国的立场,已成为中国“三个自信”最好、最有力的外部支撑和证明。本来,美国的制度软实力对中国还是有一定压力的,只是这样一来,反而(一定程度地)被自我化解。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1
2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