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九大】献“智”国际规则 中国融入世界舞台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08-03 178

回眸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十五载光阴,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说,中国从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步步担负起世界负责任大国的重任。

1986年7月10日复关到2001年12月11日入世,中国经历了15年零五个月的努力。而今入世也已15年有余,周汉民说,WTO所有的部长级会议、重要协定谈判,中国不仅全部参加,而且积极推进。

以信息技术协定(ITA)的达成为例,周汉民指出,中国的贡献是最巨大的,“正是由于中国决定将例外产品名单大幅缩减,世贸组织成立以来的这第一份关税减让协议才得以达成。世界赞赏中国有言有行。”

在周汉民看来,中国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义务,更是一个古老民族的担当。

据他介绍,在双边和多边领域,中国同样在做出努力。比如,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的达成,中国正在力推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以及中日韩三国自贸协定的谈判、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等。“小而言之,促进了中国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大而言之,为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完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百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参与。2016年11月17日联合国大会决议和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第2344号决议,分别载入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内容,“这是中国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并优化全球治理机制的重要举措,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同”。

周汉民强调:“只有在国际规则制定中,才能实现中国价值和中国价值观与世界的高度融合。”

除了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中国这几年还积极参与新领域的国际规则制定。2015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积极参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国际规则制定。

《极地水域船舶作业国际规则》(简称“极地规则”)及其相关国际公约修正案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此次极地规则制定过程中,上海海事大学代表中国政府向IMO(国际海事组织)提交了两份相关提案,被采纳写入相关修正案中。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副院长陈宇里说,这两份提案内容主要涉及航行在极地水域船舶上的海员培训和发证。“两份提案很好地展示了中国对海员队伍的关心。”

陈宇里说,极地规则从开始制定到通过历时6年,内容涉及安全和环保等各个方面。中国全面参与了这些内容的讨论和跟踪,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航海各个方面的成就,为中国未来在相关领域发挥作用奠定了积极基础。

在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看来,与人类目前活动的其他主要领域相比,网络空间存在显著的独特性,“网络空间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海’,更多表现为所有权和管辖权的重叠,空间边界与地理边界的模糊,以及多种规则的交织。总体来看,现有的网络空间规则是国家、企业、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共同作用形成的‘规则集合’”。

他指出,在参与全球网络空间规则制定的进展上,以阿里、腾讯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开始在全球扩展自己的产品和影响力,将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模式提供给全世界。

沈逸认为,未来要加强在国际网络规则中的话语权,中国不仅要巩固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架构,实质性地推进网络空间的国家能力建设,还要挖掘中国的实践经验形成案例,鼓励中国企业、人员走出去贡献“中国智慧”。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