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帮扶下姜村纪实:心无百姓莫为官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2017-12-28 252

今年金秋,记者来到下姜村时,恰逢一场秋雨不期而至。

似乎约好了一般,一夜间,家家门前的桂花争相绽放。浓浓的香味在村舍里巷恣肆荡漾。雨后的青山,青翠欲滴。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一栋栋或三层、或四层的乳白色楼房,也显得更加洁净端庄。

下姜村,隶属浙江省淳安县枫树岭镇。在浙西,下姜村一直很有名。过去出名,是因为“穷”——有这样一句民谣:“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

现在的下姜村,依然有名:村名前常被人们冠以“最美”“最富”这样的形容词。

说起下姜的“翻身记”,村民们会不约而同提到浙江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2003年至2007年,习书记多次来到下姜村实地考察,无数次担当了下姜村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党的干部,一定要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凤林港涨了水,一湾清流欢快地流淌。溪两岸的石板路,一尘不染。每家房前的花圃里都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上世纪80年代初,急于摆脱贫困的村民,纷纷扛着斧头上山砍树。40多座木炭窑同时开烧,整个村庄烟雾缭绕。短短几年间,6000多亩林子不见了,群山成了瘌痢头……”随下姜村老支书姜银祥漫步街巷,他口中的下姜村,昔日是另一番模样:“街道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家家住着土坯房,院坝里养着猪,污水到处流……”

“说起来脸红哦!我们当时就在这种环境下迎来了习书记。”说起往事,姜银祥至今仍觉得不好意思。

2003424日上午,习近平辗转来到下姜村——从淳安县城颠簸了60多公里的“搓板路”,又坐了半小时轮渡,再绕100多个盘山弯道才到了村里。

顾不上休息,他立刻开始走访调研。

调研结束,习书记召集村干部到简陋的村委会办公室开会。姜银祥拿出事先准备的材料准备汇报。习近平和颜悦色地说:“不要用材料。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我们是下来听真话的。放开了讲。”

姜银祥一下子放松了,倒了半天苦水。末了,还又提了个要求:“习书记,有件小事不知该不该说?想请省里帮我们建沼气。否则,山就要砍光了……”

“这个提议好!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生活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正像人的身体一样,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习近平请随行的同志记下来,并叮嘱:“资金由省财政解决。”

几天之后,省农村能源办公室便派专家入村进行指导。资金也很快落实。

村民姜祖海在全村第一个用上了沼气。

沼气建成后,习近平再一次来到下姜村。这是个春雨天,远山雾气如岚。习近平穿着雨鞋,兴致勃勃地听姜祖海谈沼气使用情况。他说:“20多年前我在陕北农村当支部书记时,建起了陕西第一个沼气村。”他幽默地补充:“要论建沼气,我也算得上是半个专家。沼气建好了,还要维护好、使用好。”他又布置了农户厨房改造、太阳能利用等配套工作。

10多年后的今天,记者走进姜祖海的家里,当年建的沼气还用着呢。姜祖海正在炖肉,灶底,蓝色的火苗呼呼响。“这火劲足得很!”姜祖海一脸的满足。屋里弥漫着肉香。

“有了沼气,厕所、猪圈、鸡舍里的脏水就都流进了密封的沼气池子里。不但干净了,村里的生态也好了起来。”姜祖海家的院坝地势较高,他指着绿油油的群山说:“你瞧,山上的林子茂密得无法下脚。野猪一群一群的。为了生态平衡,镇上每年冬天都得组织狩猎队打掉一些。”

69岁的姜胡家老人来姜祖海家串门,笑眯眯将起了记者的军:“现在我们农村人可比你们城里人滋润:住得宽敞;蔬菜自己种,新鲜;村里树多,空气好,水也干净。女儿要接我去城里住,我才不稀罕呢!”

目前,下姜村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7%

()我们强调重视“三农”工作,就是要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三农”。形成全社会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三农”工作要想有突破,“明白人”是关键。我们要不断完善特派员、指导员制度,真正做到重心下移。

随着原村党总支书记杨红马登上了村里的观景平台:“瞧,那片是150亩水蜜桃园;那片是500亩中药材黄栀花;那片是220亩紫葡萄园;脚底下那片带塑料棚的是60亩草莓园……这些产业能发展起来,倾注了近平书记的心血。”杨红马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

下姜村,周围群山高耸,人均不足一亩耕地。发展空间狭小是造成贫困的原因之一。

2003424日上午,习近平在种茶大户姜德明家召开座谈会,详细询问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他扳着指头一笔笔和大家算着投入和产出账:“大家还有哪些发展困难?全讲出来。咱们一起商量对策。”

有的村民说:“缺人才!”有的说:“缺资金!”还有的说:“缺技术!”

习近平说,从大家讲的情况看,蚕桑、茶叶、早稻的产量都不算低。那么,为什么辛苦一年,收获不理想呢?种的全是大路货。没有做到优质高效和错位发展。没有优质,就没有市场竞争力。而没有错位发展,就不可能做到人无我有。

“你们村有没有科技特派员?”习近平问。

姜银祥摇摇头。

“省里研究一下,给你们村派一个科技特派员来。”习近平说:目前的“三农”工作面临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和农产品流通方式落后的制约。我们要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抓住当前科技进步的机遇,建立现代生产要素流向农业的机制,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在习近平的关怀下,浙江省中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俞旭平进驻下姜村。有村民起初信不过:“之前扶贫,是发钱发粮发农具。现在‘发’来个专家!他能让地里长出‘金疙瘩’?”

俞旭平在村里“待”了一个月,认为:“村里的低坑坞最适合种中药材黄栀子。”

于是,以前只能长杂草、灌木的低坑坞种上了500亩黄栀子。

两年后,当村民们数着厚厚的钞票时,发自内心地说:“服了!”

“习书记全省那么多大事要操心,没想到我到下姜村驻村指导这件小事,也始终惦记着呢。”依然在村里忙碌的俞旭平,向记者感慨道。

那是2005322日,习近平又一次来到下姜村。他提出,要看黄栀子基地。

习近平来到地里,一边看黄栀子的长势,一边问俞旭平:“这个药材的品质如何?”“村民们学得难不难?”“销售情况好不好?”……

知道每户农民通过药材种植,能收入4000多元后,习近平拍了拍俞旭平的肩膀:“做得好!你有功啊!”

习近平对省里随行的同志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不断完善特派员、指导员制度,真正做到重心下移。今后,驻村指导员,全省要做到每个村一个。”

不久,驻村指导员走进了浙江的3万多个村庄。

在驻村指导员帮助下,下姜村将“渔业”这台大戏唱得风风火火——

走进村北头的百亩葡萄园,门口4米多高的巨型木牌上,醒目地写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葡萄示范基地”“技术依托葡萄首席专家:吴江研究员”。

进入园区,园主吕承利给记者展示了吴江带来的高科技:手机一按,葡萄大棚自动卷膜。吕承利说:“人工来做,至少要3小时。”手机点开“环境”选项,大棚的温度、湿度等数据一目了然。“温度、湿度不适宜的时候,手机上可以直接操控调节。吴江研究员还指导我们进行了多品种种植,现在葡萄采摘能从7月一直持续到11月,大大拉长了采摘游的时间。”

如今,下姜村不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种源优选、种植基地、外销渠道,还形成较为系统的结对帮扶制度。

在村里的石拱桥旁,有位年轻人正给一群戴红帽的游客介绍凤林港的传说。他叫解林昊,是淳安县千岛湖风景旅游委员会下派到下姜村开展一对一帮扶的驻村第一副书记。农家乐老板沈绍楠告诉记者:“解书记熟悉旅游营销,每个月都给村里带来许多游客。”

记者了解到,解林昊去年一年带给下姜村的游客已有上万人。

葡萄园里,最后一茬葡萄即将下架,姜露花的表情也随之轻松了许多。作为县农业局水果站帮扶下姜村的一员,姜露花主要职责是帮助果农与市场对接。“有了姜指导,村里的葡萄年年销售一空。”在葡萄园工作的村民陈干娜说。

()心无百姓莫为官。党员干部要做生产发展的带头人,要做新风尚的示范人,要做和谐的引领人,要做群众的贴心人。

“对人真和蔼!就像我们的大哥一样。”这是村民们对习书记的印象。

“习书记第一次到我家里,我真的紧张得不行。哪里见过这么大的领导哟?!他坐在凳子上,我给他倒水,不小心手抖了一下,水就泼到了他身上。热水哦,我不知道咋办才好……谁知习书记呵呵一笑,‘不要紧,不要紧,我的衣服穿得比较厚’。”姜德明说。

“热水烫了书记。我怎么会这么笨呢!一直到座谈会结束,我还觉得不好意思。估计习书记看出了我的心思,离开我家时,主动过来叫我和他拍照留念。”听过了姜德明的“囧事”,大家都乐不可支。

“习书记是真真切切用心对待我们老百姓、尊重我们老百姓的。”老支书姜银祥和习近平的交流最多,他也谈了一个与习近平近距离接触的事:

2004104日,习近平陪同中央领导同志到淳安县考察。尽管已是晚上9点,他仍放弃休息,抽空召开下姜村下一步工作“问诊会”。

人都到齐后,他首先表示歉意:“不好意思,这么晚了还把大家找来谈工作。”

因为县里和镇里的主要领导都参加了,姜银祥和几个村干部习惯性地坐在后面。习书记见状,亲切地招呼说:“坐过来,坐过来。你们几个才是今天会议的主角,应该坐到中间来。大伙靠得近一些,说话方便。”

姜银祥说:“我当时只觉心头一热,说不出的感动。”

2006525日,迎着蒙蒙细雨,习近平又一次来到下姜村。

在村里的养蚕室,他详细了解村民养蚕情况。这时,有的记者为了抢拍镜头,脚步踏进了蚕室的桑叶空隙间。习近平见状连忙说:“小伙子,当心把人家的蚕踩坏了。农民养点蚕不容易!”

在村党员活动室,习近平与大家谈了基层党建工作。他首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因为他们的支部书记生病了,一天之内村民自发筹集了数万元手术费为他治病,村民们说‘就是讨饭也要救他’。他就是永嘉县的一位党支部书记郑九万同志。当地就有一些干部不由地发出了‘假如我病倒了,会有多少村民来救我’这样的感慨!”

习近平环顾着大家继续说:“可以说,郑九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揭示了‘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的丰富内涵。一个地方要发展,没有一个战斗堡垒是不行的,干部不为民办事是不行的。因此,广大农村党员要做生产发展的带头人,要做新风尚的示范人,要做和谐的引领人,要做群众的贴心人。”

习近平的谆谆教诲,为下姜村的党员干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四种人’,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杨红马说:“譬如,村容村貌改变后,大家认为下一步发展农家乐是一条不错的路子。可办农家乐,大家都没经验,谁第一个‘吃螃蟹’?老党员姜祖海站了起来:‘习近平同志要党员干部做发展生产的带头人。我先办一个看看,给大家探探路。’他筹了6万元钱搞装修、买家具、扩厨房。建好了,可大半个月没有一单生意,天天亏着钱。村里的党员干部便一起帮他拉客源、介绍生意。他终于坚持了下来。现在,村里农家乐一户挨着一户。而且,家家游客爆满。村里的党员分片联系群众制度,也是实践‘四种人’的具体体现。”

“党员分片联系制度,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民姜丽红这样评价。原来,她办农家乐要花100万元,想尽各种办法,最后还缺30万元。村会计姜国炳闻讯后,陪她一起去县里的银行协调。没多久,30万元信用贷款就办好了。现在,她的农家乐办得红红火火。

村民汪代斌身体不好,有些医疗费单据常要送到镇上报销。驻村的大学生村官方琳知悉后,就主动揽了过来……

“全村200多户人家有41名党员,加上驻村干部,每人分包5户,正好一户也不遗漏。哪一户有问题,都可以找到分包的党员去解决。”杨红马介绍。

要成为“和谐的引领人,群众的贴心人”,就必须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下姜村的党员干部躬身践行。

村民江顺祥家门前,围了很多人。原来是游客正在这里体验打麻糍。“旺季的时候,最多一天能打200斤麻糍,收入很可观。”江顺祥很开心,“点子是村支部出的。但是村里规定,这些来钱容易的项目,先尽着村里的困难户。”

走进下姜村村委会,记者发现,下姜村维护群众利益的制度严之又严:结对扶贫资金由市县两级农办委托第三方每年进行一次专题审计,立查立纠;所有用扶贫资金实施的项目,必须在村里公示公告;所有扶贫资金一律纳入县乡两级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并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

在下姜村文化礼堂大门口,一边挂着鲜艳的党徽,一边印着习近平在下姜村关于做“四种人”的论述。“我们一有空就会来这里走一走、想一想。”杨红马说,“习书记多次来村里帮扶,他的一言一行饱含着爱民情怀,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决不辜负他对我们的期望。”

()小康,是惠及到每个人的小康;扶贫,是一个都不能掉队的扶贫。帮扶,既要看大多数,也要看到极少数——要让最弱势的人群,也要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左拐右拐,记者随杨红马来到了66岁的聋哑人姜山后的家里。

姜山后正在院坝里晒稻谷。他的身后是一座朴素大方的三层小楼。

杨红马通过比划和姜山后进行着交流。交流完毕,他告诉记者:“姜山后是村里的低保户。刚才问了,说最近生活没啥困难。”

“每次习书记到下姜村走访,无论时间多紧张,都要去看看村里的贫困户。2005322日下午,习近平书记一连走访了4户贫困户。详细询问各家的生产、生活情况。回到村委会会议室,他叮嘱大家:我们的小康是惠及到每个人的小康。我们的扶贫是一个都不能掉队的扶贫。共产党人闹革命的宗旨,就是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因此,一定要加大对困难户的帮扶力度,要格外重视那些最贫困、最弱势的人,确保他们一样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谈到下姜村对贫困户的帮扶,杨红马说:“我们基本实现了习书记的嘱托。在下姜村,不仅做到了老有所养,贫有所助,还做到了人尽其能。有能力就业的,我们想尽办法扶持他们就业。村里的盲人王建发就是其中的例子。他眼睛看不见,但身体还不错,村支部就推荐他参加了盲人按摩培训,如今一个月能拿到五六千元呢。村里一些以工代赈项目,也多安排困难户参与。”

尽管秋雨下个不停,下姜村的大街小巷都是操着外地口音的游客。卖特产的铺子里,民俗表演的摊档前,人头攒动。杨红马兴奋地说:“现在,我真想告诉习书记,村子里已经没有绝对的贫困户了。村民人均纯收入年年大跨越。家家都是一砖到顶的楼房,有一多半人家买了小汽车。”

这一切,凝聚着习书记的心血。下姜村口的廊桥边上,如今建了一座“思源亭”。姜银祥胸前经常挂个小喇叭,给游客当义务讲解员——

“习书记虽然离开了浙江,但一直惦记、关心着下姜村。2007325日,他刚到上海工作,就抽空给下姜村写了一封信:‘下姜村是我的基层联系点。这几年,我心里一直惦记着下姜村的建设和发展,挂念着村民们的生产和生活。基本上我每年都回到村里去,通过与村民拉拉家常,听你们说说心里话,了解了不少农村情况,也结交了不少农民朋友。淳安县及枫树岭镇党委、政府和下姜村党支部、村委会,对我的工作一直非常支持,在此深表感谢。日前中央决定调我到上海任职,因时间紧,未能再次前往看一看并与村民朋友们话别,甚为遗憾和牵挂……’

“在上海,习书记也没有忘记下姜村的父老乡亲。他专门电告浙江省委办公厅,下姜村还有一些项目没有落实,能否组织相关部门对下姜村各项工作及建设项目进行调研,确保项目落地。这一年,我们下姜村成立党总支。

2011年春节前夕,乡亲们饱含深情给习书记写了封信,诚邀老领导再来走走下姜村的山间小道,坐坐百姓农家的小板凳,听听父老乡亲们的心里话。

“很快,村党总支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信——习近平同志给下姜村回信了!

“‘下姜村党总支、村两委:来信收到,读来十分亲切。我在浙江工作期间曾4次到下姜村调研,与村里结下了不解之缘。转眼间,我离开浙江已经4年了。4年来,在村党总支、村委会带领下,在广大村民共同努力下,下姜村又有了新变化,经济持续发展,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越来越好。对此,我感到由衷高兴……请转达我对全村干部群众的问候,祝愿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瞧!如今,这封饱含着习近平同志浓浓爱民情怀的信件,就端端正正刻在思源亭这块石碑上呢!”

秋雨潇潇下着,笑从正在讲解的姜银祥脸上流进了心里!

本报记者 王慧敏 方 敏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1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