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船精神” 推进伟大事业

作者:佚名 来源:光明日报 2018-08-02 606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代名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红船精神”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建党时就具有的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今天,虽然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没有变,仍然需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动力之源、胜利之基和价值之魂。

1、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推进伟大事业的动力之源

首创的核心要义在于创新。首创精神深刻揭示了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一科学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进步、要发展,须臾不能离开创新,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的结果只有落后挨打。中国近代以来兴衰沉浮的历史,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此予以了明证。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对于我们党及党的事业发展至关重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紧密结合,创造出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才能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根本任务,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取得伟大胜利,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人民实现由站起来向富起来的伟大转变。历史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初步实现了中国人民强起来的历史夙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没有先例可循的伟大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走好这条道路,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拥有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之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它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新时代,面对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党必须赓续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使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进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巨轮劈波斩浪,奋勇向前。

2、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推进伟大事业的胜利之基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生动体现。奋斗精神充分诠释了主体对于客观世界的能动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客观规律,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发展,人的自觉的活动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反映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就是要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基础上不懈奋斗,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坚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挠不断奋斗进取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奋勇向前,谱写出一部彪炳千秋的光荣史诗。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对久经战乱重建家园的历史重任,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艰苦奋斗,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通过艰苦奋斗,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可以说,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没有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就不会取得今天这样巨大的历史性成就。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一项极其艰巨的系统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时代熔铸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全党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确定的蓝图,按照“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迈向“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推动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推进伟大事业的价值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概括为“红船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从理论实质来说,奉献精神是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所有阶级社会最终将过渡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这里的各尽所能其实就包含着奉献的深刻内涵。奉献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为国家统一、民族发展、人民幸福作出巨大奉献的人物层出不穷,史不绝书。正如鲁迅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其灵魂深处既浸润着数千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同时又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奉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中华民族具有的根深蒂固的奉献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包含和推崇的奉献精神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实现了完美结合、高度统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无私奉献的历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前赴后继,艰苦奋斗,默默奉献。

值得指出的是,奉献精神既是一种高尚的思想情操,同时也是一种平凡的力量,它包含着不同的层次,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在国家、民族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慷慨赴义,是一种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也是一种奉献。

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涵养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就要坚持人民立场,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谋幸福。

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顺应人民的期待,发挥人民的干劲,我们党才能获得最深厚的勇气,党的事业才能获得最磅礴的伟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斗争的领导者、伟大工程的建设者、伟大事业的推动者、伟大梦想的实践者,必须始终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崇尚奉献、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朝着胜利的方向不断前进。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