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浩荡春潮涌 浙江不负总书记嘱托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纪实

作者:佚名 来源:浙江在线 2021-04-01 1154

  浙江在线4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裘一佼 毛传来 翁浩浩 王世琪 陈宁)天地转,光阴迫。转眼间,春风又绿江南岸。

  2020年春天,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对这片曾经工作过、始终寄予厚望的热土,总书记赋予新目标新定位——“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重要窗口”,这份重托与期许,镌刻在浙江发展史上,铭记于浙江人民心中。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浙江争当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排头兵,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浙江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开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局面。

  极不平凡的一年,建设“重要窗口”在浙江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破难题、解困局的一次次攻坚中,在开新篇、探新路的一次次冲锋里,浙江努力将“重要窗口”的美好愿景变成美丽风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生根开花、枝繁叶茂。人们从“浙江之窗”瞻望中国未来,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行稳致远的内在逻辑。

  风帆正扬,征程未已,之江两岸再起春潮。

  新目标

  锚定“重要窗口”的历史方位

  号角声声催征人。

  肩负着“重要窗口”的历史使命,浙江省委吹响了新的冲锋号,开启新的征途:

  在春风化雨、播种希望与力量的时刻——2020年4月2日上午,省委常委会立即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在热火朝天的夏日,在奋力实现“二季红、半年正”的重要关口——6月17日至18日,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决议》,系统部署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浙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思路举措;

  在继续进击的收获季节——9月10日上午,省委党校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省委书记袁家军上了开学第一课。他强调,不管形势怎么变、任务怎么变,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浙江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战略定力不能变,续写“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的战略意志不能变,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战略目标不能变。我们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新篇章;

  在蓄势待发的时节,在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收官之时——11月18日至19日,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提出新发展阶段浙江必须担负起“五大历史使命”,即书写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的新篇章、展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新成果、展现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的新担当、开启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新征程、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能力。

  岁月更替,四季轮回,浙江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不懈怠,不蹉跎,不舍昼夜,不待扬鞭自奋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曾经创造了无数奇迹的浙江,能否经受住这一场历史性的大考?能否交出一份经受得起历史考验和人民检验的答卷?

  浙江前行的脚步,书写着答案。

  省委始终坚持践行“总书记有号令、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回答新阶段“十大新课题”,交出“十张高分报表”,创新“五种思维”,瞄准“十个先行”,抓牢“十三项战略抓手”,形成了系列“组合拳”。“五大历史使命”更是以“重要窗口”的担当,探索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用省域实践来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执行成果,让世界从“窗口”内外的治乱对比、良莠之分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过去这一年里,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迎着建设“重要窗口”的新使命和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新目标,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三大科创高地、改革开放新高地、新时代文化高地、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省域现代治理先行示范区、人民幸福美好家园的“四高地两区一园”宏伟蓝图正在徐徐铺展开来……透过这一份“浙江答卷”,世界解码“为什么能”。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作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浙江的实践证明了“八八战略”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浙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指引浙江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作为浙江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谋划和系统部署,“八八战略”是了解新世纪以来浙江新发展的一把总钥匙,也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把金钥匙。从这个续写了10多年的重大战略,世界读懂“为什么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环球同此凉热的当今世界,正当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仍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沼泽里苦苦挣扎之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东海之滨的浙江,在大战大考中“两手硬、两战赢”,也交出了高分报表,充分彰显了作为“重要窗口”的担当和作为。从这一扇“窗口”,世界看清“为什么好”。

  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是浙江各项工作一以贯之的主题、一贯到底的主线。 (下转第三版)

  “在新时代,浙江必须紧紧围绕‘打铁必须自身硬’,咬定目标、敢于担当、迎难而上、越挫越勇、越险越进、勇于奋斗、久久为功,真正建成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韩庆祥评价,“八八战略”与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是一脉相承的。

  在新起点上扛起使命和责任,追求新时代的大担当、大作为。以“浙江之窗”展示“中国之治”,以“浙江之答”回应“时代之问”,浙江全力以赴,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力量提供一个“重要窗口”。

  新突破

  勇担“重要窗口”的使命责任

  极不平凡的2020年,浙江的一张成绩单,客观诠释了高质量发展的特征,也展现出“重要窗口”在大战大考中的风采——

  经济运行二季红、半年正、三季进、全年赢,主要指标好于全国、领先东部;

  全年生产总值64613亿元,增长3.6%,增速高出全国1.3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分别连续20年、36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的基础上,收入比降至2以内……

  “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为浙江长足发展标注了崭新起点,同时也意味着浙江要走他人未走之路、闯他人未闯之关、建他人未建之功。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坚持平战结合,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总书记的叮咛与嘱托,犹在耳边。

  率先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浙江,如今“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机制环环相扣,并在全国率先上线冷链食品追溯系统“浙冷链”,截至今年3月30日,浙江已连续287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

  率先在全省推广应用“健康码”、率先形成“一图一码一指数”的浙江,如今健康码更精准有效,应用于更多民生场景,数字化精准防控筑起一道道“铜墙铁壁”;

  率先向国家卫健委“请战”驰援武汉的浙江,2018名勇士白衣为甲、逆行出征,60余万名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救治防护第一线,如今正加速补齐公共卫生防控救治短板弱项,出台《浙江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

  把“重要窗口”的使命责任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才能深刻感悟其意义和分量。“两手硬、两战赢”,浙江干部群众谨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以浙江的“稳”和“进”,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宁波市北仑区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总书记曾评价这里的企业“有活力、有灵性”。去年,这个全国最大的压铸模具园区,工业总产值增长7.6%;今年,它向着“全球高端汽配模具全产业链高地”和“中国工业社区治理现代化示范区”的目标进发,每个人都充满干劲。

  园区内的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去年下半年以来投资1.5亿元建厂房、购设备,在模具加工轻量化、规模化上实现技术破题,“我们的制造工艺,在全球细分领域市场有核心竞争力!”该公司总经理张群峰说,企业要在技术自强上寻求突破。

  园区管理服务中心也想方设法为企业畅通高端要素循环,建起产学研用联盟,建立集群式服务联盟,去年累计引进大专院校共建人才培养平台62个,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12个,提供各类创新成果30项以上。

  一家企业的努力,一个园区的作为,是浙江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缩影。“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进入新发展阶段,挑战前所未有,浙江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新机遇,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不动摇,提出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不管是加快建设“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还是努力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不管是加快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还是加快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不管是以数字生活新消费挖掘消费潜力,还是建设自贸试验区2.0版,更高水平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浙江用实际行动诠释开路先锋的担当。

  宁波舟山港,昼夜吞吐不息。去年,总书记在浙江考察的第一站就到了这里。彼时,疫情对港口集装箱业务冲击巨大,总书记鼓励“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今天的宁波舟山港,不负期望,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铁路穿山港站启用了,“千万级”集装箱码头整体接入海铁联运网络,运输效率从一天一列增至四列,货物源源不断地奔向国内腹地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鼠浪湖磨矿中心建成投产了,这是巴西淡水河谷在中国建设的首个磨矿中心,全球最大港与最大矿企的合作,成为双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金砖国家合作双赢的生动写照;

  与沪苏皖港航企业合资合作更多了,从宁波舟山港到上海港,再到长江内河港,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发展的梦想已经逐渐化作现实的场景;

  航线和班列更密集了,截至今年2月,海向集装箱航线总数增至262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海铁联运班列增至19条,覆盖全国15个省、56个地级市。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宁波舟山港展现着“硬核”力量。2020年,宁波舟山港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72亿吨,同比增长4.7%,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2872万标箱,同比增长4.3%,继续位居全球第三。

  同样令人振奋的消息,从义乌传来——去年10月21日,第1000列“义新欧”中欧班列从义乌西站鸣笛发车,驶往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2020年,“义新欧”中欧班列发送集装箱比上年增长90%。

  作为众多国家战略的交汇之地,以义乌为起点,义新欧、义甬舟海陆双向通道建设,不断为浙江融入国家大发展赋能。去年11月,浙江发布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西延行动方案,东向依港出海、西向依陆出境,联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通道呼之欲出。

  细细打量每一个部署、每一项工作,浙江都全力以赴,担当国家重任、落实国家战略——

  举办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推动成立长三角企业家联盟;率先出台支持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政策意见,举全省之力支持示范区嘉善片区建设;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赋权扩区取得重大进展,新增宁波、杭州、金义3个片区;深入开展长江经济带环境问题整治;结对帮扶的80个贫困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以省域发展促全国发展,将省域发展与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浙江全省域、全方位服务全国一盘棋,为改革多探路、创新多闯关、发展多破题。

  新探索

  构建“重要窗口”的鲜明标识

  2月18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浙江用一场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开启新局。

  这是一项重大集成创新的硬核改革,浙江沿着“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的总时间表,奋力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要让数字化改革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闪亮招牌和“重要窗口”重大标志性成果。

  “数字化”“改革”,都是支撑浙江发展的关键词,两个词的叠加,足见其深远意义。

  总书记去年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改革举措,加快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系统性成果,为全国改革探索路子、贡献经验。正如总书记期望的,浙江把“改革突破争先”列为“三个争先”之首,使改革成为“重要窗口”最鲜明的标识。

  改革的总抓手,浙江瞄准了数字化改革。“数字化改革是‘数字浙江’建设的新阶段,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一次拓展和升级,是浙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省委主要领导在多个场合表示。

  今年年初,50个来自全省各地的项目入选2020年度浙江省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它们或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或是打破制约创新发展、现代化建设的瓶颈。相同的是,每个案例里或多或少都带有数字化的“因子”,可以说,它们正是浙江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

  数字化改革,助力城乡的美好生活——

  去年3月31日,总书记到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考察时,希望杭州在建设城市大脑方面继续探索创新,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为全国创造更多可推广的经验。

  春节期间,人们已经从细节里看到一个更“智慧”的杭州:暂不实施错峰限行措施,人们出行更方便,作出这一决策的依据是城市大脑提供的数据分析;80多万留杭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无需申报,就收到了杭州市政府发放的红包,借助的就是城市大脑支撑的“亲清在线”平台。杭州作出《关于做强做优城市大脑打造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窗口”的决定》,颁布《杭州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促进条例》,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不仅如此,浙江的百姓,办事都可以通过“浙里办”APP掌上办理,读书可以通过“学在浙江”全民数字学习平台在线学习,健身可以通过全民健身地图就近锻炼,旅游可以通过“E游浙江”文旅公共服务系统便捷游玩,哪怕遇到不满意不顺心的地方,也可以通过“浙里督”平台提出问题。

  数字化改革,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作为浙江多年培育的“一号工程”,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继续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淘宝近日发布的首批百亿数字化产业带中,覆盖4省12市的23条百亿级产业带里,浙江9条产业带榜上有名。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浙江重磅举措频出:去年3月,浙江启动“超级工厂”计划,瞄准产业带上的制造业企业,以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分析预测能力,精准连接制造商和消费者,传统企业抓住新消费商机;去年年底,浙江又推出首批12家“未来工厂”,涉及数字安防、网络通信、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领域,将其作为智能制造的“皇冠”来打造,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展示窗口。

  数字化改革,赋能省域治理现代化——

  面对群众和企业对政府高效服务的需求,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现代政府,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81.6%,56件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实现“一件事”全流程办理,“掌上办事之省”“掌上办公之省”初步建成。调查显示,2020年,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率95.1%,满意率98.4%。

  应对公共场所精准治理的需要,浙江创新实施服务大提升行动。以数字化手段推动全省交通设施、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商圈、市场、公共体育场馆、医疗场所、车辆检测站、城乡公共厕所等9类13万个公共场所强群众体验、优服务环境、提治理效能。杭州火车东站推出人脸识别进站、厕所智能引导、临时身份证自助办理、出租车智慧调度、应急救援在线协同等场景应用,着力打造数字治理“第一站”。

  针对基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治理困境,浙江通过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为乡镇赋能。在省级试点衢州市衢江区,“点兵点将”区级线上平台上,从为村民聘请一名广场舞老师,到找农业技术专家指导种菜,再到一起复杂矛盾纠纷化解,基层的各项需求都可以通过该平台发送清单,从而得到县级部门支持。县与乡、乡与乡、部门与部门之间那条看不见的界线被打破,基层治理更高效。

  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眼下,数字化改革为全省党政机关、群众企业、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机构等带来深刻的影响,浙江不断打开发展新空间。

  新作为

  永葆“重要窗口”的奋进姿态

  一切时代的荣光始于实干,唯有奋进不息才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面对“肩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怎样实现历史使命”的重大课题,浙江明确了新发展阶段必须扛起的“五大历史使命”,开启了一场新时代的“赶考”。

  大战大考中,有三种意识,已深深扎根于浙江干部群众的心里——

  一种是攻坚意识。建设“重要窗口”,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艰辛历程,必须以“满格”的精神状态迎难而上,拼出来、干出来。

  另一种是忧患意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是浙江精神的重要概括,当下,在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外部环境严峻复杂、自身发展仍存在不少短板的背景下,浙江已意识到,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

  还有一种是学习意识。不管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数字化改革,还是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必须自觉赶上时代潮流,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创造性张力,真正面向现代化、适应现代化、引领现代化。

  他们的名字,叫服务者。

  2021年第一个工作日,“‘三服务’2.0版”成了浙江当日最热火的词。省领导率先行动,集中奔赴全省各地,走村入户访民生、深入一线看发展、走进基层问改革,开展全程服务、精准服务、联动服务;各地迅速形成比学赶超的火热氛围,帮扶最困难的群众、解决最突出的问题。

  “人民”二字,重如千钧。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时,浙江作为“红色根脉”,提出做到“九学九新”,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抓好中央和省委关于改善民生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积极投身“三服务”2.0版,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浙江各级干部感悟初心使命、感悟为民宗旨。

  他们的名字,叫实干家。

  新春伊始,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就以“新春第一会”吹响改革发展号角。在民营经济发祥地台州,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提出要在今年实施十大标志性工程,掀起“营商环境革命”;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绍兴,对人才的渴望极为迫切,越城区提出要将绍兴滨海新区率先建成长三角产才融合引领区;在温州、宁波等地的民营经济重镇,镇干部邀请村社、企业负责人交流复工复产中的难题,共同解决问题。

  他们的名字,叫探路者。

  “四省通衢”的衢州,在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中,率全省之先探索“专班工作制”,在重大改革创新、重大项目推进、重大专项工作落实、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上,寻找破题的“金钥匙”。

  32个专班、260余名专班干部,面对的都是难度大、时间紧或亟须创新突破,且单个部门难以完成的事项。市委及时从全市优秀干部和年轻干部人才库里匹配人选,并把专班干部培训纳入干部年度培训计划,提升专业能力。

  一个专班就如同一个“尖刀连”“突击队”,仅去年下半年,各专班共推进市级以上重大项目41个。其中,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县乡一体、条抓块统”试点等一批重大改革破题见效;四省边际中心医院、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创成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一批重大专项工作成效明显,饮用水源地牛头湾自然村整村搬迁、斗潭危旧房整体改造等一批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成功处置。

  他们的名字,叫带头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党建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把党员、干部的经常性教育管理抓实,把基层党组织这个基础夯实,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位。

  全面从严治党,浙江持续深化政治监督,巡视“利剑”进一步擦亮,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作风建设巩固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制度创新旗帜鲜明推动干部担当作为,营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团队文化。

  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浙江深入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部署实施“百县争创、千乡晋位、万村过硬”工程,不断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截至今年1月中旬,2.4万个村(社区)组织换届工作圆满完成,新一届“两委”班子更年轻,致富带头人、回引人才、大专以上学历、全日制大学生占比更高,他们敢于担当,基层干事创业氛围浓厚。

  97.2%,这是民众评价2020年浙江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度。人们盼望的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正逐渐变成现实。清廉浙江,为建设“重要窗口”提供着坚强保障。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服务者、实干家、探路者、带头人……从他们争先创优、克难攻坚的身影中,看到“重要窗口”的美好未来。

  新成效

  擦亮“重要窗口”的亮丽底色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补齐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率先突破”“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等7个方面任务,正是浙江在新时代面临的考题。

  如何做到“率先”,怎样实现“先行”?展望“十四五”和未来15年远景时,浙江提出新的奋斗目标——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通过省域治理现代化先行、生态文明现代化先行、人的现代化先行等“十个现代化先行”,浙江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在“高原”之上筑“高峰”。

  人们期待,一个更均衡的浙江。

  安吉余村,又变了。

  “相信余村的明天会更美好,祝乡亲们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总书记去年在余村时勉励村民们的话语,源源不断地为余村注入动力。

  这里,各家各户试着拆掉家里的围墙,打开庭院,老胡的酒、张家的蜜、村口的学堂、荷塘的藕,村民创业由此起步,一户一景更是融入村庄大景区;这里,全村成为浙江首个乡村类未来社区试点,乡村旅游14个新项目建设热火朝天;这里,225户村民入股村集体项目,去年分红近90万元,把乡村振兴的甜头尝个够。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24万元,比上年增长26.9%,村民人均收入达5.6万元,比上年增长12.3%。

  在浙江,像余村一样“让城市更向往”的乡村越来越多,项目、人才、资本不断地向农村汇聚。去年,浙江建成美丽乡村示范县11个、示范乡镇100个、特色精品村300个,农村人居环境测评全国第一,老家令人心驰神往。

  作为城乡差距最小的省份,浙江鲜明提出,到2035年“共同富裕率先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里,提出要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浙江不断深化“山”与“海”的协作、城与乡的融合、重点人群的帮扶,实现共享发展、共同富裕——

  山海协作工程有了升级版,合作项目去年达450个,到位资金550亿元。结对双方共推42个“飞地”园区建设,截至目前,30个“消薄飞地”对2500多个村已返利2亿元以上。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市场、资金等要素循环更畅通,26个山区县内生动力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成为全省发展的新引擎。

  城乡融合有了“加速器”,浙江开启“村”变“城”的探索,东阳花园村成为全省首个“村域小城市”培育试点,探索如何把农村打造成为新型城镇化的节点,进一步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嘉兴和湖州入围国家11个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嘉湖片区正加紧突破城乡融合改革瓶颈,穿越改革深水区,在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破题。

  低收入农户有了“定心丸”,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为年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的农户落实帮扶计划;救助保障有兜底,率先实行低保城乡同标,全省平均达到每人每月886元,位居全国省区第一;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政策性保险实现全覆盖。去年,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5元,增幅14%。

  人们期待,一个更美丽的浙江。

  西溪湿地,又“扩容”了。

  总书记去年走过的绿堤,在当年10月底已免费向公众开放,西溪免票开放区域由原来的2平方公里,增加到5.79平方公里;总书记关心西溪水质,公园正在试点通过暗管将湿地内的野塘连通,增加水的流动性,提高观感度,并通过电子设备对水质进行24小时监测;总书记嘱咐“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杭州正式启动西湖西溪一体化发展,“双西合璧”使西湖西溪的游客量再攀新高。

  打造一片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西湖西溪如此,浙江全域也是如此。作为全国首个通过生态省验收的省份,去年,浙江划出两条优美弧线:一条是金线,经济指标持续上扬;一条是绿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3.3%,地表水省控断面Ⅰ至Ⅲ类水质比例达到94.6%,公众满意度连续9年持续提升。

  绿色,正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衢丽大花园最美核心区风貌加速呈现,新建30个大花园示范县(市、区),绿水青山越来越美,金山银山也做得更大。经过丽水两年多的试点探索,浙江发布全国首部省级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标准,“两山”转换从此有了省域标准;安吉开展“两山银行”试点,对生态资源进行收储和交易,打造地域特色公用品牌体系,生态资源逐步转化成生态产品,直接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收入。

  人们期待,一个更和谐的浙江。

  县级矛调中心,又迭代升级了。

  如果群众遇到问题要“找个说法”,到全省任何一家矛调中心窗口刷身份证,系统就会根据相关信息分析研判,一般纠纷流转到镇村解决,“难啃”的旧案则会显示背景资料。更方便的是,系统会自动生成二维码,当事人可实时扫码查看办理进展,真正做到“一案一码、全程可溯”。

  “老百姓都能够顺心满意,我们这个国家才能越来越好。”浙江下足绣花功夫,打造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社会治理体系。在全省层面,加快县级矛调中心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协同对接,加强全科网格规范化建设,浙江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协同应用系统已经上线;在11个设区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实现全覆盖。去年,全省县级矛调中心受理矛盾纠纷66.2万件,化解成功率达94.9%。

  人们期待,一个更具魅力的浙江。

  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我在之江学新语”、“新时代文明生活”行动……这些热门的活动,“刷屏”了;大运河、唐诗之路、横店……这些熟悉的地标,有了新花样。

  去年,浙江召开文化研究工程实施15周年座谈会,提出全面实施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吹响了加快打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地的号角。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在新时期不断发扬光大,凝聚起创业创新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亮点纷呈,农村文化礼堂功能更多、效能更高;浙产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影响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之江文化中心等一批文化地标呼之欲出;11个设区市全部跻身全国文明城市、全部创成全国双拥模范城……文化建设,既给“重要窗口”提供澎湃动力,本身也成了“闪亮窗眼”。

  放眼浙江,大运河(浙江)文化带铺开“活化”的文化地图,之江文化产业带集成多个百亿能级产业集群聚势腾飞,“四条诗路”文化带诠释“诗和远方”,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逐梦“全球最强的影视产业基地”,文化的力量正全面融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脚步,越过一道道坡,爬过一道道坎,描绘出盎然的气象。新时代文化高地、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省域现代治理先行示范区、人民幸福美好家园……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涌动着澎湃的浪潮,到处都跃动着勃发的生机。

  早在2005年4月,习近平同志就指出,“浙江作为我国发展较快、实力较强的省份,也为世界所关注。世界通过我们浙江看到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政党和一个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全景中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15年后,“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是总书记对浙江的肯定、激励,更是鞭策。

  这份期许,激励着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这份期许,鞭策着浙江,勇挑重担、勇开新局、勇往直前。

  时间的意义,远不止长度可以衡量。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浙江开启了传承历史也必将开辟历史的壮阔征程!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