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重出江湖”?其实供销社一直都在

作者:星话大白 来源:大白话时事 2022-11-03 1419

最近,关于供销社重出江湖重启供销社的话题上了热搜,引发人们热议。

然后很多人对供销社的印象停留在了计划经济时代。

但实际上供销社一直都在,并未消失过,只不过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时代,供销社相比上世纪,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十几年前,供销社的存在感确实很弱。

但在2014年开始,在乡村振兴的战略指导下,过去这8年,供销社一直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如果非要说重启供销社,准确说应该是2014年就开始启动了,而不是今年才重启。

其实我在2019年就分析过供销社这件事情。

2018年供销社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5.9万亿元。

其中,农资、农产品、消费品、再生资源构成供销社的主要收入来源。

供销社“重出江湖”?其实供销社一直都在

此外,2018年供销社全系统电子商务销售额2998亿元。

并且,供销社的这个营业规模还在增长。

2021年,供销社全年销售总额创历史新高,达6.26万亿元。

这是一个什么水平?

A4700家企业里,营业收入最高的石化双雄,2021年的营业收入是2.61万亿元和2.74万亿元。

卖石油的收入,都远低于供销社。

但就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却被互联网很多人当做不存在,最近开始炒作起重启供销社

这个主要是因为,供销社的面向对象是农民,城市里的人,确实很少能接触到供销社,还以为是已经沦为历史。

但供销社其实一直都在,只是不怎么被城市里的人们所知。

这件事情也充分说明了沉默的大多数

其实只要稍微有关注政策动向的人,应该很清楚,供销社很早就在加速发展。

200911月,《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

2013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产品流通,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在这之后,每年的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多次提到了供销社。

比如,2021年的一号文件就提到,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明确提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

所以,供销社的加速发展,是2014年就开始了。

另外,在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是集资成立的超级连锁店,当时供销社几乎包揽了我们几亿农民的买与卖,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再到化肥种子燃料,还有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但随着现在经济发展,大型商超和便利店早已经满足了人们日常零售购物需求,而且在物资富足的现在,也确实不怎么需要供销社提供这样的零售服务。

但现在的供销社定位,更多是在于助农上。

供销社现在的全称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营业务是农产品流通,比如帮农民收粮卖粮。

此外,供销社现在还提供保姆式”“菜单式土地托管服务,包括了耕、种、管、收、售全产业链服务。

说白了,供销社这是在帮助农民整合资源,避免农民分散经营比较低效化,也是为了解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

比如说,最近这半年,有一个很热议的话题就是,虽然一些粮价在上涨,玉米在一些电商平台都能卖得很贵,但农民的收入却依然很低。

农民卖粮的价格提不上去,更多的利润是被流通端和销售端赚走。

这是因为农民都是比较分散,没办法拧成一股绳,所以在面对一些资本的时候,农民是比较势单力薄,很容易被压低价格。

而供销社的作用,就是去帮助农民把资源整合,让农民拧成一股绳。

此外,近两年,社区团购兴起,资本开始涉足买菜卖菜业务。

然而资本在无序扩张的时候,往往通过各类补贴,疯狂扩张市场,把一些小商贩挤垮后,这类烧钱模式却又支撑不下去,就会给我们农贸物资的供应链体系,带来一些混乱。

所以,如何规范农贸物资流转,是需要有一个统筹规划,不能把这样的民生大计,完全交给资本去扩张。

再比如,最近某家主营农副产品的采购和销售,是某大城市最大的食堂食品供应链综合服务供应商、保供企业,跑去港股上市,然后披露的财报令人咋舌。

该农贸企业的毛利率达到惊人的53.4%,并且今年1-5月,该企业毛利率更是高达69.6%

这个毛利水平是远高于行业正常的20%水平。

诸如此类的一些问题显示,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就一定得统筹整合农贸物资的流转体系,这样的事情只能由国家牵头。

所以,供销社当前的定位仍然还是在助农上,围绕着帮农民,这是我们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环。

这件事情,本来就跟计划经济没有什么关系。

只不过,在当前比较特殊的一个时间阶段,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试图把各种话题,引导到重回计划经济上。

不过我们走的,一直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前面,还有社会主义。

我们当前,既不是计划经济,也不是西方那种有些自由泛滥的市场经济。

我们即不会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也不会被西方忽悠变成自由泛滥的市场经济。

事实上,欧美等国最近这些年,也越来越不像是完全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不如美国最近通过的芯片法案和减通胀法案里,都是大量用补贴来吸引制造业回流,是典型的行政干预经济的手段。

再比如,德国在921日,宣布对天然气巨头Uniper实行国有化。

都是西方国家面对危机时,不得不出手对经济进行调控。

随着我们的发展,我们这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实已经正在被西方学习,只是西方明面上不好意思这么说而已。

事实也证明,市场并不是万能的,不能什么事情都只交给市场解决,自由主义经济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通胀高企、全球供应链紊乱的情况下,市场经济所谓看不见的手,并不一定能把经济往好的地方拨,也可能是往糟糕的方向拨。这个时候经济仍然需要国家调控。

要是市场如此万能,那么经济危机就不会周期性出现。

凡事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没有十全十美的经济模式,只有最适合自己国情的经济模式,这是一个摸索的动态过程,要不断优化,不会是永远一成不变的。

我们还是得用这种辩证和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6
0
0
0
4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