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推荐一部抢救革命历史的好书:《亲历者口述战争》

作者:陈先义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2-06-14 2199

抢救性开掘的一座革命历史富矿

——评韩申国编著《亲历者口述战争》

陈先义

陈先义:推荐一部抢救革命历史的好书:《亲历者口述战争》

当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当上甘岭、长津湖一个个战役成为久远的故事,当战场上的英雄成为课本上的文字,我们似乎离战争已经非常遥远。屈指一算,如果以参加过1955年授衔的1614名开国将军们计算,中将以上的将军早已归零,至今少将据说已经寥寥无几,是个位数了。回忆我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参军时,那时候还是将星云集的年代,不仅开国元帅、大将、上将们都在,那些被授予少将以上的将军们在部队还率领我们训练作战。但是,岁月就是这样无情。老将军们就这样一个个远离我们而去。

怎样留住英雄的故事?怎样传承好我们共产党人的红色家谱?怎样让英雄之师的精神血脉和红色基因赓续不绝?这便成为当下我们这一代人的一项光荣使命和责任。正是从这个目的出发,河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副主任韩申国同志披阅数载,遍访数十位还在世的战斗英雄,沙里淘金,进行了抢救性开掘,完成了这本浩浩数十万言的《亲历者口述战争》。亲历者,顾名思义,就是亲自参加过那些战争的老人,这就不是像我们今天一些人凭借资料东拼西凑的材料荟萃,而是我所经历的那些往事,那些战役战斗

为了编写这样一部厚重的史料性的著作,韩申国同志行程2万余公里,足迹遍布全国18个省市,对话34位参战老兵,采写口述材料十几万字,收集历史图片200余幅,拍摄照片1000余张,先后有20余人参与了这一浩大工程,终于使这样一部沉甸甸的属于我们军队的一部红色家谱类的著述展示在世人面前。

《亲历者口述战争》其实更是一部英雄的群像,收入书中的34位老兵,不仅参加了当年的战争,而且都是战争中的英雄,其中年龄最大者99岁,最小的也已经是86岁,平均年令92岁。他们中,有枪林弹雨中的钢铁硬汉,也有无所畏惧英勇拼杀的巾帼英雄。如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人物原型郭兴,电影《上甘岭》中钢八连连长张忠发的生活原型张计发。有四次受到毛主席接见,曾经在金日成家吃过饺子的战斗英雄王占山,有受邀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新四军老兵钟飞、抗战老兵刘德山和安文远,还有黄继光生前所在团副团长贾福林。这三十四个被收入书中的英雄,每一个人都是一部大书,每一个人都有气壮山河的战争故事。我们或许记住了电影中的李向阳、张忠发等等这些电影人物,如今这些艺术英雄的真实人物站立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让我们不由得怦然心动,那种对英雄主义的向往而产生的敬重之情,一瞬间油然而生。

现在我们有些电影电视作品,在表现我们的战士奋不顾身赴汤蹈火方面觉得满是感人,但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缺什么呢?缺少对我们英雄精神来源的表现。这部书关于英雄们的描写在这个问题上叙述得特别详尽。他们说,我们是带着阶级仇民族恨走向战场的。收入书中的如老兵郭天木,当年看到日本鬼子放火焚烧自己家乡,一次就烧死村民46人,其中就包括他的亲姐姐、外甥和外甥女。出生在山西沁源的英雄张计发,他的家乡全县8万人,就有3万人死在了日寇铁蹄之下,其中就包括张计发的父亲、两个弟弟、婶婶和一个堂妹,他们都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之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仇国恨,所以,这些英雄们有一句共同的话,上了战场,命就交给了共产党和国家。

所以张计发在上甘岭整整坚守24天,枪筒打得烧红了,耳朵震聋了,身体受伤了,但依然坚持一点:人在阵地在。这种英雄主义精神就来源于国恨家仇。他们都是真正带着阶级仇民族恨走向战场的。这就是部队英雄主义精神的源头。不像有些影视作品,仅仅把战场写的很热闹,打得很火爆,从头到尾就是砰砰啪啪枪炮响,就不知道我们的战士为什么那样英雄。这部作品应该是对那些为市场写作的影视作家们一个很大的教育和启示。

这部《亲历者口述战争》,如果说对当下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话,这是一部非常难得的教材。英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需要代代传承的。如今很多老同志担心,现在的部队都是和平年代的新生代,都是90后,零零后的独生子,即使带兵的人,也都是7080后的年轻人,如今他们上了战场,还能像前辈们一样,那样无所畏惧视死如归吗?还能像老一代那样英勇善战吗?因为他们实际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没有经历过那些被帝国主义欺凌压迫日子的痛苦。

但是依我看来,还有比这些更加重要的是,他们生活的年代,正是文化多元、各种思潮纷至沓来的思想比较复杂的年代,是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与我们争夺下一代最为激烈的年代,这是比缺吃少喝更艰巨的思想意识形态考验。年轻人能不能在思想上继承先辈们一切为了人民的高尚情操,才是摆在第一位的。所以这一部书,如果说他的思想意义,摆在第一位的,是她的红色革命基因的传承意义。从老一辈那些朴素的简洁的口述中,我们或许看不到什么高深的价值观和理论阐述,但是他们身上所表现的爱党、爱国、爱军、爱人民的情怀,读之觉得高尚、亲切、可学、可敬。书中字里行间饱含的精神,对今天的读者是最为重要的精神食粮。家谱是需要赓续的,红色基因是要传承的,老一辈的传统是需要不断讲不断学习的。常讲常新,才能够成为一种精神血脉,代代延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如何发扬革命传统,继承先辈作风方面,先后颁发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将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很好的发扬广大,作为我们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要求我们各级政府和党组织在弘扬红色文化方面有所作为。党的20大前夕,宣传革命老区,讲好红色故事再次成为全国革命传统教育的一个热潮。从这个意义上说,《亲历者口述战争》是一部应时而作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至为生动的优秀教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又是一项抢救性的文化工程,因为这些英雄们毕竟都是近百岁的老人,稍微年纪小一点的也都是耄耋老者。他们终将离我们而去,到那时再去挖掘这些由当事人口述的史料,就已经晚了。韩申国副主任为了不给历史留下遗憾,为了把这些属于历史的活化石生动的记录下来,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特别重要的是,眼下我们正处在历史的关键期。过去我们讲危机,讲敌人对我们的和平演变,好像觉得是喊狼来了的空洞的呼喊口号。今天,经历了这个长达三年的新冠疫情,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势力对我们进行着一场又一场和平演变。文化的不行经济的,经济的不行科技的,科技的效果不佳就来军事围堵。在四面围堵的喧嚣中,中国十四亿人民受到了最为现实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特别是年轻人,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思想变化,这个变化,归结起来,是比来比去,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还是我们中国好。在这样一个时候,我们最为迫切需要的是对我们的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年轻人知道,我们的前辈为什么那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党,爱我们的人民军队,为什么为了人民可以抛头洒血,不惜牺牲。在极为激烈的意识形态领域思想争夺战中,出版这样一部由英雄们口述的历史,着实是在为我们输送最为有用的精神弹药,是真正的应时而作。为此,我们应该对作者、编者这样一种功在千秋的家国情怀表示敬佩,也对这样一部有思想价值的书的出版而由衷祝贺。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陈先义
陈先义
11
1
0
2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