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毛主席写祭黄帝陵文,为何被称作抗日“出师表”?

作者:佚名 来源:封面中国 2023-04-20 1080

19361225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随即,国共两党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进行多次会谈,商讨合作抗日等问题。

193745日,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为唤起四万万同胞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分别派代表,共同赴位于陕西黄陵县桥山黄帝陵,公祭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两党代表在公祭仪式上分别宣读了《祭黄帝陵文》。中国共产党的《祭黄帝陵文》是毛泽东亲笔撰写的。

1937年毛主席写祭黄帝陵文,为何被称作抗日“出师表”?

毛泽东撰写的《祭黄帝陵文》,除在公祭黄帝陵仪式上庄重宣读外,还在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上公开刊登发表,任弼时指出这篇祭文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奔赴前线誓死抗日的出师表

毛泽东非常重视祭拜黄帝陵,3月下旬就起草好了这篇祭文,并经过周恩来、朱德等同志讨论修改。329日,毛泽东致信新闻界名人范长江,请范设法发表这篇祭文。信中说:

长江先生:

那次很简慢你,对不住得很!你的文章我们都看过了,深致谢意!

寄上谈话一份,祭黄陵文一纸,借供参考,可能时祈为发布。甚盼时赐教言,匡我不逮。

敬颂撰祺!

弟毛泽东

三月二十九日二十四时

19372月,范长江以《大公报》记者身份到西安和延安采访,和毛泽东有过深入接触。信中说的简慢,指的是毛泽东在延安约谈范长江一事,这里是谦辞。文章指的是范长江根据在延安访问记录写成的长篇通讯《西北近影》《陕北之行》,这两篇报道发表在当年3月份的上海《大公报》,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都读到过。

范长江的报道,真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问题上的政策,有力地驳斥了国民党对共产党的种种污蔑和不实之辞。毛泽东比范长江大16岁,在信中谦称自己为,足可见对范长江的尊敬。

《大公报》那时在全国声望很高,是国内非官方的最大媒体,毛泽东想在该报上发表这篇祭文,其目的是借此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以巩固联合抗日的根基。因此,毛泽东在此提及范的文章,也是想表达对范报道西安事变真相和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感谢之情。

信中所说的谈话,是指193731日毛泽东同美国作家史沫特莱的谈话。这个谈话发表于同年329日至43日延安《新中华报》,题为《中日问题与西安事变》。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拜祭黄帝陵,因此非常重视,希望借此机会,尽快促成国共合作,共击日寇,挽救中华民族。共产党的这个想法,代表了民众的呼声。值此国难之际,全国人民都期盼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这次拜祭活动所代表的意义,早已超出了仪式本身。

祭文全文如下: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这篇《祭黄帝陵文》,采用汉语四言古体,共56句。内容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高度精辟概括了轩辕黄帝的伟业;第二部分追溯了自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发动和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境界;第三部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北上抗日,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行程二万五千里,万里崎岖,为国效命,历经艰险,来到抗日前线,志在还我河山,卫我国权的抗日决心,提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的抗日主张,号召和呼吁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共商抗日国是,共谋抗日大计,共同抗日救国。中国必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1937年毛主席写祭黄帝陵文,为何被称作抗日“出师表”?

193745日清明节,国共两党首次共祭轩辕黄帝。图为国共两党代表及各界人士在黄帝陵前合影

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同毛泽东《祭黄帝陵文》中所言之事虽异,但情志相类。视毛泽东《祭黄帝陵文》为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师表》,是准确的定位,其在当时发挥的巨大鼓舞作用毋庸置疑。如今,毛泽东撰写的《祭黄帝陵文》已勒石立碑,耸立在黄帝陵轩辕庙碑亭,每天接受数以万计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和国际友人的瞻仰。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网、山西日报、网络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11
0
1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