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毛泽东心目中的大同世界

作者:张兴德 来源:党史博采 2024-02-03 608

(一)

《念奴娇·昆仑》在毛泽东诗词中,是不被一些研究者看好的一首。我们正确解读这首词,首先应掌握两个要点,一是了解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和歌咏描写的对象;二是同毛泽东本人对此词批注及其他的一些诗词联系起来解读。

毛泽东从遵义会议之后领导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红军冲破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从极度危险中走出来,胜利到达陕北。这期间,也是毛泽东一生诗词创作高峰之一。共有8首之多,都是从各个不同视角描写红军官兵作战行军的。唯有这首《念奴娇·昆仑》的主题不是直接描写作战行军的。我们先看此词: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毛泽东心目中的大同世界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此诗写作时间是1935年10月,可能是长征到达陕北之后。但其背景则是长征途中过雪山时引发出的感慨(自注中有 “夏日登岷山远望” 句,见后文) ,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登岷山畅想曲。毛泽东的诗词中,对祖国的山水,情有独钟,这不是一般文人雅士的寄情山水。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从井冈山开始,为革命而同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有的山水(如井冈山),保存了革命的火种;有的山水(如白云山),成为歼敌的战场;也有的山水(如长征中的山水),虽然给红军的活动造成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也正是这些山水给红军以躲开敌人“围剿”的空间和时间,使红军得以生存和发展。作为一个大军的统帅和诗人,钟情山水就是自然的了。正所谓“登山情满于山”。 而昆仑山在中国的远古传说中,是神仙们居住的地方,是神山的代名词。晋代张华《博物志》载:“昆仑山广万里,高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屈原也曾畅想道:“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中国古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就是在昆仑山奉师命下山封神的。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毛泽东心目中的大同世界

岷山山脉。

熟读中国文史的毛泽东,对这些典故自然是十分熟悉的。毛泽东率领部队攀越雪山时,自然会引起他的无限遐想。他遐想的是什么呢?这是诗的关节点和“诗眼”。毛泽东作为一个一向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革命家,其遐想自然会充满了常人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浪漫主义情怀。此词发表以来,许多人忽略了上述这些背景,对其主题和思想艺术,作出种种离开毛泽东词中原意的解释。例如,有人就认为诗中表现的是改造祖国河山的气魄。对此,1958年,毛泽东加了这样一段自注:“《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了日本人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别的解释不合实际。”又注“前人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这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说,当年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宋人咏雪诗云:‘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昆仑山脉之雪,积世不灭,登高远望,白龙万千,纵横飞舞,并非败鳞残甲。夏日部分消溶,危害中国,好看不好吃,试为评之”。作者这些注释是我们解读此词的重要依据。

(二)

纵观此词,热情奔放,气势磅礴,想象奇伟,夸张独特,意境辽阔高远,可谓大手笔,充分展现了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革命家、哲学家、诗人特有的胸怀和风采。“更喜岷山千里雪”(岷山是昆仑山的一部分)。他似乎是站在莽莽的高山雪原之颠,尽情地欣赏连绵雪山上的奇伟景象并俯瞰天下,正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由雄伟的昆仑山,展开了哲理性的想象翅膀,抒发自己的理想。现在有些否定毛泽东诗词思想艺术价值的人,对昆仑山是否夏天有水患,水患是否到了“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的程度提出质疑,对作者“倚天抽宝剑”句的合理性、可能性提出否定。持此论者,不是有意贬低毛泽东诗词,就是读诗词、懂诗词不多。其实,作为文艺作品的诗歌,夸张、比喻是它的两个翅膀,想象是其动力。它不是严格的科普或学术论文,对事件的描述并不要求像照片那样同客观事物绝对精准无误。如果用此要求,也就没有“斗酒诗百篇”“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燕山雪花大如席”之类的千古名句了。

现在回到原词。上阕,“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首句“横空出世”出语惊人,突兀峥嵘!极写莽莽昆仑山犹如横在空中的古老的巨龙一样,高出尘寰,昂首天外,看尽了人世间沧桑变化。夸张地概括了昆仑山的高大、广袤、奇寒、古老的特点。这实际是在讴歌昆仑山雄伟,它养育了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毛泽东心目中的大同世界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写昆仑山的另外一面。夏天部分冰雪融化,汇成巨流,使江河水暴涨而泛滥,为祸人民。 结句是顺势而问:“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我国的大好河山很多,多留有名人吟咏的诗文,或赞或叹、或借景抒怀。可是,作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山,在古代小说和诗文中,虽有涉及,却不见有以此山为直接地描述对象和评论,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作者在此一问,语出惊人、含义深远!

下阕,借评论昆仑山的“功过”而言志。抒发自己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实现“大同世界”的革命理想。

首句“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以拟人化的手法,作者直接与昆仑山对话,提出具体意见也是要求。即两个“不要”, 口气斩钉截铁,坚定不移,这样的“评说”显出作者的高度自信。而“这高”“这多雪”,又说得相当有分寸,表现了作者看问题的全面性,坚持两分法即坚持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科学精神。辩证地看昆仑山的雪和高,不是全盘地反对和否定昆仑山的“高”与“多雪”,这就在实际上客观、公正地肯定了其“功”。从古以来,昆仑山孕育了长江黄河,也就孕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是“亚洲的脊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那么,对其多余出来的“高”“雪”该怎样处理呢? 读者正在这样想的时候,作者紧接着一句,语出惊人:“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这是何等的奇幻想象!令人叹为观止!读了并不感到荒唐,反而有一种浩浩然的美感满足。“裁为三截”,又该如何处理呢?“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这样的回答还是没有揭出最后的答案,读者会问:“拿昆仑山送人,这礼物是够‘重’的了,但用意是什么呢?”紧接着的一句结尾,画龙点睛,也是全词的主旨和高潮:“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是作者“夏日登岷山远望”引发的感慨的本意,前面所有的描述、诘问等等,全为此句作铺垫。这句诗,明指自然气候,实际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方面。作者的真意是要使世界成为没有巨大贫富差距、没有阶级压迫和奴役、没有贫穷和饥饿的“大同的世界”即共产主义社会。而这些都同现实还存在着帝国主义是完全对立的。而我们现在进行的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及封建主义势力的革命斗争。我们正在进行的长征和革命,正是为了实现这个宏愿而作的努力。──这样,这首词就艺术地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这样的一个重大主题思想。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毛泽东心目中的大同世界

油画《万水千山只等闲》(冼小前)。

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写下了一首《七绝·试仿陆放翁》的诗:

“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

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

我们把这首《昆仑》同这首小诗中所明确表达的“五洲同”的思想联系起来读,可以更好地解读这首《昆仑》。

读罢全词,掩卷沉思,过雪山,是长征途中遇到的重大困难之一。由山下炎热的夏季到山上寒风卷雪的“冬季”,对当时缺少御寒棉衣的红军战士来说,在过此山时要经过怎样的艰难困苦的斗争和考验。身在困境,心怀天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想到的是“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是怎样一种高瞻远瞩的乐观主义情怀!

(三)

《念奴娇·昆仑》是当代诗词创作中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之一。

从登上昆仑、雄视天下,讴歌昆仑的奇伟、雄浑写起,继而论其功过,再到如何处理其“罪”问题,最后言此而意彼,自然而又顺利地转到为实现“环球同此凉热”而斗争的主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这样一个很难表述的重大政治和哲学问题,轻松愉快有趣而又通俗含蓄地表达出来。真所谓“举重千斤,轻若鸿毛”。

《念奴娇·昆仑》热情奔放,警句迭出,幻想神奇、夸张奇特。像玉龙飞舞的比喻,面对昆仑的命令,倚天抽剑的奇想,裁山分赠的宏愿,等等。在古今浩如烟海的吟咏山水的诗词中见所未见,是同类题材中光照千古的优秀篇章。

一首好诗,总要有一个令人神往的、具有美感的意境。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念奴娇·昆仑》这首词的意境自有特点:在这首词中,巧妙地将悠远绵长的时间与辽阔浩渺的空间和谐地统一起来,构成了一幅高远宏阔时空意境。给人以雄浑壮阔、奔放豪迈感觉。“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写的是空间境界与历史的时间境界,其后又在历史时空和现实空间的对照中,抒发了历史沧桑,昆仑永恒的感叹,“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以同一空间景物的变化来展示历史的评价。历史上的时间意识与现在的时间意识更进一层地映照。而全诗将复杂的意蕴贯穿在多层时空联系之中,既有自然山岳与社会人事的时空交融,又有过去与未来的历史时空变化,还有现实空间境界与联想空间境界的比照反映(现实任务与长远目标),中国与世界(近空间和远空间)的交叉组接,这种时空描写艺术手法的运用,使诗的内容斑斓绮丽,诗的境界宏伟瑰丽。诗人对现实形象的描绘与对革命理想的抒发紧密结合,水乳交融。

还有一点,应特别提出讨论,就是词中的巨人形象。“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这种“巨人形象”我们在《七律·长征》这“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和《沁园春·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中同样可以感受到。毛泽东诗词中的这种“巨人形象”,创造了一个诗意的无限广阔博大的时空,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造!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5
0
1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