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组织“细胞”在中共四大完型

作者:马婉 来源:文汇报 2017-12-15 551

党的组织“细胞”在中共四大完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快速发展,也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在国共合作之初,党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建设国民党的整个工作中”,对自身组织工作的忽略,对革命领导权的不置可否,都制约着党自身的发展。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开启了党的建设新起点。会议在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同时,强调了组织问题的重要性,制定了《对于组织问题之决议案》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使党的组织“细胞”在此定型。一是确定基层组织的名称。把党的基层组织由党小组改为党支部,并强调要在工厂、路矿和农会中,进行宣传教育,将有阶级觉悟的分子吸收入党,建立党的支部。二是设立基层组织基本形式。明确规定“我们党的基本组织,应是以产业和机关为单位的支部组织”。按产业和机构组织支部,奠定党的基层组织的组成方式,更富战斗力,这一规定使得党组织与广大群众保持着最直接的联系,也为后来的“支部建在连上”奠定了基础。三是规定基层组织的人数,“将原来章程上有五人以上可组织一小组”,改为“有三人以上即可组织支部”。这不仅有利于党发展壮大组织,更有利于党的基层组织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此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这些举措规范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为建设群众性的政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与完善,改变了一大至三大以来党员数量增长缓慢的局面。至1925年10月短短数月间,党员由四大时的900多人发展到3000人。到1927年4月中共五大召开时,更是发展到57967人,比四大时增长58.3倍,成为党在历史上党员人数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党组织的完型更是增强了党的领导力与影响力,推动着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一步步走向高潮。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