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德国应听龙大人讲讲“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作者:云淡水暖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190

澳洲、德国应听龙大人讲讲“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云淡水暖


按:此文前天晚间因为时间少,图省事儿,用论坛的直接打字功能写的,但是,上帖后不见了,回收站也不见,只好回忆着重新打一遍,用WORD打完,再黏贴,特提醒各位网友,有时候帖文放不出来也不见了,最好先用文字编辑软件写一遍,这样保险些。

金融危机到来,全世界的实体经济在提心吊胆地短暂地偷喘了一口气之后,还是无可避免地被虚拟经济的泡沫拖入了衰退的困境,美国的傲视全球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奥巴马已经否决了三大汽车巨头中的“通用和克莱斯勒的整改计划。他分别给这两家陷入绝境的公司60天和30天最后时限,若不能在这期间达到政府要求,可能要求它们破产重组。”(新华网),美国如此,澳洲、欧洲也如此,报纸上有两个范例:

其一,全球第二大锌矿开采商、澳大利亚大型矿业集团之一OZ Minerals Ltd公司因为2007年全球锌价比上一年大跌44%,2008年年全球锌价再环比跌去50%,负债累累,公司市值已由最高约120亿澳元降至去年11月最低为17亿澳元水平,马上有有12亿澳元的到期债务需要解决。(《东方早报》)

其二,德国制造业巨头西门子公司属下的交通集团,…经常完成不了既定目标,赤字频频。最近,西门子公司已决定对交通集团进行“瘦身”,裁减2500个工作岗位。布拉格的工厂被关闭,德国克雷菲尔德工厂的岗位也被裁减。(《四川在线》)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进一步落实自身的“负责任的大国”的承诺,出手在这些产业、行业投资,采购,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之所以说“绵薄之力”,是因为中国手里的钱,准确地说是外汇,来得很不容易,是一件睡衣一件睡衣,一双波鞋一双波鞋,一条牛仔裤一条牛仔裤的微薄利润和劳苦大众一天十几个小时加班加点、流血流汗的艰苦付出换来的,比不得一架波音、空客卖给中国就楼走上亿的规模。

所以,中国所作出的正常的反应,是把有限的外汇投入到庞大的全球救市事业中去,用一句话说,叫做“双赢”。一是借现在实体经济资产价格低一些的时候买一些实用的资源,买一些实用的技术,二是为这些陷入困境的外国企业拉动一下“外需”,少裁点儿人。这样的做法,是符合“坚定不移对外开放”、“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的。

于是,就有了以上两个范例的对应案例:

其一,中国最大的资源贸易商、中国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OZ Minerals Ltd公司达成协议,中国五矿以26亿澳元(约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OZ Minerals公司。可以看出,中国五矿的出价已经很够意思了,解决了OZ Minerals Ltd的12亿债务,OZ Minerals Ltd公司还有差不多等于其市值的现金入账。(《东方早报》)

其二,3月20日,西门子公司与中国铁道部下属的三家机构签署了一系列合同,合作生产100列CRH3型高速火车(动车组),第一列将于明年即2010年下线。西门子方面承担当的是电气设备和火车底盘等部分,总价高达7.5亿欧元(约70亿元人民币)。这些生产任务将分别由西门子位于德国纽伦堡、克雷菲尔德等地,以及奥地利和中国上海等工厂承担。(《四川在线》)

对应以上良币交易,草民以为,我方是本着一贯的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的政策行事的,已有先例:

其一,中国号称“稀土帝国”,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53.5%。而且,中国的稀土资源已经完完全全地对外开放了,开放到什么程度呢?谁想挖就挖,以至于人大代表痛心地列举:2005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世界的96%,中国产量的60%用于出口,出口量占国际贸易的63%以上,而且中国是世界上惟一大量供应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我国稀土产品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外商家的控制,国内企业也竞相降价出售。二十多年来,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从我国进口了大量廉价稀土作为自己的战略储备。以制造业和电子工业起家的日本和韩国由于其自身资源短缺,对稀土的依赖不言而喻。中国出口量的近70%都去了这两个国家。至于稀土储量世界第二的美国,早早便封存了国内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钼的生产也已停止,转而每年从我国大量进口。

据说有种稀土资源,中国20几元一公斤卖给外国,人家加工一下2万多元一公斤卖回来。有人估计“按照目前的开发速度,再过二三十年,中国就会成为稀土小国或者是无稀土的国家。二三十年之后,我们将不得不花费巨资从外国进口稀土”。

其二,地处银川的原中国西北轴承公司,仅铁路轴承一项,合资前就占全国市场的40%,利润占全公司的40%,集团的“NXZ”商标是国家驰名商标,1998年,西北轴承与德国FAG公司开始合资,FAG是世界第三大轴承公司,德国最大的轴承企业。德方以“合资——亏损——独资”的套路,最后将中方赶出企业,德方并未带来任何技术,直接把中方自主技术生产的产品贴上自己的商标,高价卖到国外市场,中方人员的职责,竟然是修围墙。

对应以上两个案例,澳大利亚、德国的作为是什么呢,请看:

其一,澳大利亚财政部长韦恩•斯万(Wayne Swan)表示,中国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向OZ Minerals Ltd.提出的26亿澳元收购提议不能继续进行,因为OZ Minerals的资产中有一个位于澳大利亚的军事禁区里,该军事禁区是一个武器试验场。然而,Prominent Hill的铜金矿资产是OZ Minerals公司中的一块核心资产,资产规模占到公司总规模的50%。占比为50%的核心资产没了,这种收购的价值大打折扣。况且,既然是“军事禁区”,对内对外都应当是“禁区”,当初就不该在此处允许探矿,怎么中国要买了,就有“军事禁区”问题了。

其二,尽管中国总是试图通过大订单从而获得项目的核心技术,比如此次与西门子公司的高速列车交易,德国《商报》援引西门子内部人士的话说,西门子表示“与蒂森-克虏伯、空客等康采恩的态度一样,(西门子)不会、也绝不出让核心技术”。

澳大利亚否决中国“五矿”收购OZ Minerals的理由是“涉及军事禁区”也即“国家安全”,比较冠冕堂皇,西门子要向“蒂森-克虏伯、空客等康采恩”一样,核心技术“绝不出售”,也显得不容讨论。但是,按照草民的观察,此二国还是缺乏“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眼光。中国的收购和采购,事实上是对因金融风暴而陷入几乎破产的澳大利亚公司、德国公司的有力支持,但是,此二国要么以“安全”为理由,要么以“空客”为榜样,核心的东西绝不出让,给钱也不出让,属于“僵化”、“封闭”的思维,需要来一次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思想“解放”。

值此,草民想起中国的“开放大师”,现任博鳌论坛秘书长的龙永图先生,龙先生曾经是WTO首席谈判代表,深得“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真传,龙先生的开放观是真正的“全球化”,曾经说过中国要乐于为洋品牌的汽车打工,“民族品牌”对龙先生来说,是一个“伪命题”。那么,澳大利亚、德国的相关公司,最好请中国的龙永图先生去讲讲课,谈谈什么是“真正”的开放观,怎样进一步“扩大开放”。应该给他们说说,不能中国什么都开放,还在进一步“扩大”,他们却这样开放,那样不开放,选择性极强,成何体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云淡水暖
云淡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