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现象之我见

作者:北大校友 来源:雪夜闭门读晋书 2017-03-02 1042

杨振宁现象之我见

北大校友

杨振宁现象之我见

这两天杨振宁的事又因什么原因在网上沸沸扬扬。正如古人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张眼望去,尽是诋毁,谩骂之声。不知这是人之天性,还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在这里,老头子我也来谈谈我的看法。首先申明,我和杨从没见过面,也没有任何交往。除了,网络,新闻上来的消息之外,我对杨的了解就是曾经在研究物理期间,碰到了并看了他那篇50年代的文章。老头子我十多年前离开物理去尝试解决社会领域的问题。虽然不排除极其微弱的,以某种方式再回到物理的可能性,我和老杨在物理上的交集在可预见的将来也是微乎其微。

我这里发言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借这个机会,将这些年的一些所得略微整理。第二,继续寻求同道者。同道相成。道不同,不相与谋。开宗明义。

我认为,老杨之于华夏,可类比有牛顿之于英国,爱因斯坦之于犹太民族。老杨今天在中国的待遇,遭遇,不是老杨有负于华夏。正相反,是华夏有负于老杨。

此话从何而来?且听我细细道来。我对今天这个世界的认识简略地概括在”我看到的世界”聊天记录里。花五分钟就可以通读一遍。简单而言,西方现在有的这么多好的东西是华夏本应该有的。西方仅仅比起华夏多一个牛顿。那些个近代西方的成就是什么古希腊,古罗马的继续的说法是西方用来粉刷自己的,用来骗世界的。轻的看是自卑者需要正名。重的看是西方用于欺骗世界的躺尸剑法。(金庸的连城诀里,三个师兄弟,和谋杀了他们的师傅,做贼心虚,后来他们自己也收徒弟了,他们连他们自己的徒弟和亲孩子都不敢相信,所以不敢教他们自己的徒儿真正的唐诗剑法,而以躺尸剑法误导之。)那么今天华夏在某些方面依然落后于西方不是因为西方有什么什么的希腊某某精神,什么为自由而献身等等。而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候,牛顿的顿悟。西方认识到了牛顿的高明之处。也不是什么中国离希腊太远。1666年牛顿的巨著横空出世。直到牛顿的去世,仍然有不少人不明白牛顿的价值。

比如,全欧洲为牛顿送行,法国的文人伏尔泰唧唧歪歪,很是不爽,老子我们法国人为什么要为英国人牛顿送行。但是,在伏尔泰真正对牛顿有所了解之后,他也建立了物理实验室,翻译了牛顿的巨著,并做了大量的普及工作,不顾牛顿的学术宿敌莱布尼兹是他们法国人自己,坚持自称为牛顿主义者。什么意思呢,牛顿得到上天的启示,法国人依旧蒙昧,伏尔泰只是一个传音者,将牛顿得道的少许告诉法国人。那是大概1730年左右的事情了。离1666年有三代人的功夫。这么远的时间跨度并不影响法国在今天看来是有着深厚科学传统的国家。事实上,1730前后,伏尔泰对法国人的教化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出效果。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英国瓦特的蒸汽机的发明被拿破仑拒绝的例子。

再过了三代人之后,到了1793年,英国MaCartney一行,绕过半个地球,来到中国,带来最新的科技成果,在那个狗屁不通,猪狗不如的鞑虏乾隆面前遭受冷遇。MaCartney非常不 解。如果是欧洲大陆的野蛮人,没法理解,这也就罢了。可是,这是华夏。这个华夏老父亲,是那个曾经给他们带去指南针,火药和印刷的世外高人。MaCartney不明白的是,华夏老父亲因为过于地仁心宅厚,让那些个家奴住在富丽堂皇的皇宫里,好吃好穿地供养着它们,是希望能够教化它们。

也许MaCartney想明白了,这个家奴违背天意,奴大欺主,根本不可以被教化。两代人之后,英国人再次回到东亚,直接用拳头说话。再过了一代人的功夫,1868年前后,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比起法国,日本又迟了一百年。

到了今天,在科技树攀登的高下上看,英国,欧洲大陆,日本,同属一个层次。也就是说,1660的英国有了牛顿,有了不可替代的先行优势。但是这个优势不是如此的巨大,一百年后跟上的欧洲大陆,和两百年后起步的日本到今天他们的发达程度类似。那么在明白这个之后,就没必要把心思太多地化在李约瑟难题上。英国人给华夏出的李约瑟难题,轻的说是伪命题,重的说又是一招躺尸剑法。更重要的是科学革命从发源地的中心向外传播扩散时,各个民族是怎么对待它的。

牛顿对于西方的重要性老头子我曾经不只一次的提及。这里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收索。有西方的历史学家在问对今天的世界影响最大的50位历史人物。答案有不少版本。但是几乎每一个版本都把牛顿列在前三位。显然,牛顿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学家。

是的,英国人曾经说他们宁可不要印度,也不会不要莎士比亚。那么牛顿比起莎士比亚如何?英国的圣人坛里,牛顿排在第一位。毫不夸张,没有牛顿,就没有西方的今天。

那么在明白牛顿之后,让我们看看爱因斯坦。老头子在这里只描述现象,不做道德评判。我们都知道,犹太民族在最近两千年里流离失所。长期生活在世界各地。直到二十世纪中叶在中东重新建国。

爱因斯坦在接受上天的启示上确实与牛顿可以一比。简单而言,牛顿的万有引力告诉我们,苹果落地和天体的运行是同一种本质的具体不同表现。牛顿并没有比他大同代人有更多的数据。比起同代人,他只是对数据的解释更胜一筹。同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不是因为他有更多的数据,而是对数据的不同解读。甚至于洛伦兹变换对数学公式早就存在,而且是以洛伦兹命名的。

爱因斯坦的高明之处在于在所有人都有同样数据,看到同样现象的时候,能够看到光速不变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这是一个非常违反人类在日常生活经验的论断。奥林匹克不是要“更快,更强”吗?即使人不能更快了,这不还有车,有火箭吗?这个世界怎么会有一个速度的上限 呢?爱因斯坦理论对我们对世界认识的颠覆是巨大的,比起牛顿告诉大家的,天上和地上其实是一回事,一点也不过。

如果仅仅是同样的灵性而窥到上天的一点点秘密而颠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爱因斯坦或许只是一个可以和牛顿相提并论的物理学家。但是,光速不变,意味这质能关系,意味着原子能被释放的可能性。今天我们都能看到一封爱因斯坦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告诫罗斯福原子弹的可能性。有人说曼哈顿计划只有非常少的几个人知道,最早的参与者是奥本海默,费曼等犹太裔的物理学家。总统罗斯福知道。就连副总统杜鲁门都不知道。

有人说,罗斯福在最后一次和斯大林见面是非常隐晦地跟斯大林说美国发明了一种非常高能量的炸弹。斯大林祝贺罗斯福并希望美国在对日本的战争中发生作用,同时,斯大林立即转身告诉苏联国内加紧原子弹的研究。有人说那两颗原子弹不仅帮美国报了珍珠港之仇,并且帮美国直接把太平洋归为内海,算是爱因斯坦等人帮助美国的欧洲人重新找回某种种族的优越感。可以近似为某种投名状。

人们究竟是如何想的,不重要。但是,好多事情是实实在在发生了。罗斯福死的恰到好处。是杜鲁门的决定。并且,在投下原子弹之后,杜鲁门宣称“we made a 2.3 billion of scientific gamble and we won it”。这似乎与罗斯福和斯大林之间的谨慎沟通非常不一致。

总之,冷战开始了。以色列在中东建国了。爱因斯坦被推为以色列的第一任总统。当然他让贤了。原子弹在日本投下时,爱因斯坦说“I do not know what people will use in World War 3. But I know what people will use in World War 4, rocks and sticks”. 再之后,英国的罗素出面,和爱因斯坦联合发表声明,要和平利用原子能。可能可以理解为某种妥协,或者联盟吧。事实上,这个联盟一直到今天在这个世界上继续主导着重要的事情。把这个弄明白了,就应该可以理解不少事情了。这个联盟究竟是什么呢?老头子我曾经类比于中国唐代初期的某个联盟。究竟是当时的哪个联盟呢?你们自己琢磨。老头子我不说。你若要逼迫,老头子我也会使出几招躺尸剑法来晃你。

那么,爱因斯坦对于犹太民族的重要性现在应该没有异议了吧。犹太民族怎么可能把他仅仅当作是一个物理学家呢?到现在,我们的主角老杨同志该出场了。老头子我,先去喝口水。你们想想。今天的人们是很难想象原子弹在日本爆炸的时候,华夏是如何的一种近乎绝望的状态。就生活水准而言,古中国给华夏积累了很多,不仅是物质上的积累,更多的是自强不息精神上的积累。即使是被乾隆之流的鞑虏糟蹋了那么多年,中国人的生活水准一直到1820年仍然是领先于世界的。注意,这里我们比较的是社会水准,不是什么总体GDP,或者人均GDP。从那之后,那些个在皇宫里住着的劣等奴才的嘴脸完全暴露无遗。他们不再伪装他们在学习华夏道统,他们变本加厉地欺压华夏老父亲,把能败的任何家产全都败光。民国建立后薄薄的积累,到了1945年,跟日本打了那么久。真的只剩下最后几口气了。就在这个时候,美国亮出来原子弹这样的大杀器。

那时候在延安的老共,听到这样的东西时不知道该有多绝望。那时的老共哪知道什么是原子。可是,又想了解。有一个故事,据说(你如果问我谁说的,我说是一只小鸟告诉我的。A little bird told me so.)

周找人找到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不冷不热。周然后找到了居里夫人的女婿。那个女婿把一个差不多是过代的原子仪器卖给人周的人。周花了多少钱呢?具体的数字那只小鸟没告诉我。那只小鸟说,大概是三分之一,他们在延安埋在地下的,用油纸包着的美元。这些美元是怎么来的呢?可能是陈嘉庚捐的,也可能是别的渠道来的。

总之,就是用了三分之一的外汇储备买了一个即将被淘汰的,跟原子有的挂钩的某个实验设备。于此同时,国民党跟美国关系好,跟日本的战打完了,就开始恢复对美派遣留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杨和李先后到了美国,求学于费米。杨作为留学考试的第一名来到了美国。这也是后来不断有人要把杨去和邓稼先去比较的原因。老头子这里先不把杨跟邓比。先接着前面的牛顿和爱因斯坦。

杨有几方面的突破。大家都知道的是宇称不守恒。这方面的突破与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对西方传统观念的惊咋程度可以可比。前面提到,爱因斯坦提出光速不变是当时那么多看似难题的现象的最合理解释。可是,在人类生活的世界里,自然界里的速度有一个上限是非常违反常识的。同样,宇称守恒是人类日常生活里的常识。

什么是宇称守恒呢?如果在人类生活的宏观世界里,要打一个比方,那就是镜像不变。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从镜像里看到的物理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物理世界应该是一样的,他们遵守的物理规律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如果给你看一段录像,从录像里的物理规律来分析,我们是没有办法分辨这段录像究竟是对现实世界直接拍摄的,还是镜子里面看到的。这是人类千百年来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常识。大家从来就不去想这有可能有什么不对。简单的一个例子,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一辆车在直行,它可能向右拐。在镜子里看到的是那辆车向左拐。它也可能在现实生活里向左拐,那么在镜子里就是向右拐。如果我们看到一段录像,在录像里那辆车无论是向右,还是向左,我们都没法判断这段录像是对真实世界的直接拍摄还是对着镜子拍的。

那么,五六十年代,微观世界,粒子物理里有很多的数据。这些数据,现象是所有物理工作者都能看见的。有一个问题大家都不理解。李和杨提出了有可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宇称是不守恒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微观世界基本粒子层面,用前面那辆车的比喻,我们有可能从车的左拐还是右拐就可以判断我们看到的是直接的物理世界,还是镜像里的世界。真正的,具体的细节比这复杂的多,有粒子的衰败,自旋,电荷等等在里面。但是,基本的概念就是如此。或者再回到那辆车的比喻上,在基本粒子的微观世界里有某种车只左拐,从来不会右拐。

所以,在李和杨提出有这种可能性后,当时的物理学家包利讥笑说到“我不相信上帝是个左撇子。”两个三十出头的毛头小伙。没人相信他们。然后,李和杨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检测他们的猜想。没有人帮助他们。最后,找到了另一个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吴在实验结果公布是一个石破惊天的效果。诺贝尔奖给了李和杨的这个结果,不是这个结果刚刚够那个炸药奖。正相反,是西方的一个补救,把那个奖比作一个遮羞布也不过分。

让我们再次简单梳理究竟发生了什么。在那么多数据面前,那么多的西方科学家们。从牛顿以来三百年的积累,对世界,对科学的认识早本应该突破各种条条框框,科学无禁区,科学无权威的信条,应该早就是他们的血液的一部分了。但是,没有人能想到那个貌似复杂的问题有一个非常简明的解释,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宇称守恒在微观世界可能不是了。没想到也就罢了。等李和杨提出来之后,他们也不仔细想想,就直接的排斥。直到吴健雄的实验结果出来。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他们赶紧亡羊补牢,给李和杨发奖。

透过这件事还可以看到很多。先谈谈这对西方意味着什么。第一,西方的科学界其实就在五十年代之前没多久刚刚被爱因斯坦打脸。但他们不长记性,内在的无知和心虚让他们再一次被两个在他们看来是外人的华裔打脸。第二,科学革命虽然已经有了三,四百年,但是西方的先行优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第三,到今天,西方唯一可以傲视世界的就是他们是科学革命的发源地。一次次被打脸的现实再次证明当时这个事件的偶然性。同样,从华夏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什么。

与爱因斯坦他们长期生活在欧洲不同的是杨和李都是先在中国完成基础教育,在美国也就短短的十几年。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穿透力就直接走在西方同行的前面。尽管是被满清鞑虏破坏了三百年,连华夏自己本土的“天工开物”都被列为禁书,1793年MaCartney来欲向华夏老父亲展示作为一个有所建树的华夏旁系私生子的最新科技成就还被那个猪狗不如的乾隆阻扰,中华没有亡,天下没有亡。恢复中华之后,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华夏的优秀儿女就在最尖端的,西方最也以为豪的领域告诉那些先行者,世界应该是怎样的。

这个事件给华夏的信心,在那个年代,在中国的原子弹还要再等上七,八年的时侯是难以估量的。就单纯的技术讨论。原子弹在这个地球上已经有人在不同的地方一次又一次地做出来过。从问题上来看,我们知道那是有解的。就是如何找到这个解的问题。而李和杨的理论是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上没有人知道会是怎样的?那是一个要猜测昊天上帝的意志的问题。是华夏脱离对天的敬畏而在近代不断得到天的惩罚吗?是华夏因为妇人之仁让那些个低级的渔猎民族在北京城里白吃上三百年,是因为华夏为了躲避当皇帝的责任而每个人宁可当个地主也不去做吃力不讨好的皇帝吗?是华夏因为不敬天,从而用人不察,而导致了奴大欺主?也许都有。但是华夏对天的领悟和敬畏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要不,如何解释这李和杨可以有这样的穿透力,直接越过西方几百年的积累,成为游走于人类已知和未知领域的最边缘?

李和杨在这件事上的成功对后来原子弹的研发起了多大的激励作用,我们不得而知。也可能难以界定。但是,毫无疑问,因为他们走到了这一步,一些在美国的大门就会为他们打开。就像牛顿后来成为伦敦造币厂厂长,爱因斯坦为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在在美国,在国际上施加他的影响。杨要做的事情就可能不再局限在物理上了。

现在有人可能会说,老头子你太过于拔高杨了吧,不就运气好,碰了一个炸药奖吗?老头子我要说,你错了,错大了。那个炸药奖给了李和杨是西方的一块遮羞布。就是说炸药奖是西方的政治武器。那个炸药奖从来就是如此。不用说那些所谓的和平奖,文学奖了到今天是怎样的一个德行。看看第一个所谓的文学奖给了谁就明白了。在那个时代,文学巨匠非托尔斯泰莫属,可是有谁能说出第一个文学奖得的名字?那个所谓的炸药奖,反应的是北欧的一群人他们看到的世界,以及谁对他们看到的世界的贡献。也就某些个中国的无聊,无耻,无脑的文人们对那个奖膜拜。到21世纪了,还嚷嚷着什么那个炸药文学奖不公平,没给他父亲,等等。这个世界上谁会在乎北朝鲜给了谁三八红旗手的称号了?那么那个炸药奖真的就一无是处了吗?也不是,北欧是北,但仍然是欧洲,离科学革命的中心还是近。他们对科学的判断仍然有借鉴之处。就是他们仍然还有一点在科学上的先行优势。但也仅仅如此。那些个,在北京城里的,长期被养着的,蛆一样活着的造粪机器,垃圾文人们,难道还要那几个北欧人告诉他们什么是和平,什么是文学?让那些垃圾文人膜拜的文学奖,就连欧洲人自己,如法国的萨特都据绝。

在弄明白诺贝尔物理奖给了李和杨这个事件不是体现了诺贝尔奖的光环,更体现了炸药奖的西方政治遮羞布的功能之后,我们可以看看杨是否还有别的建树,还是仅仅就只有那么一个怪招,还是几个华裔仅仅从一个不同的文化背景敢于去想长久浸淫在西方文化里人不敢去想的事情。

在谈及老杨另一个非常醒目的成果之前,先绕一下,谈谈为什么这些个最前沿的物理研究在西方有这么特殊的位置。老头子认为,如果说西方这几百年来做对了什么的话,是他们对天的敬畏。那么这些个能在最前沿的物理研究上有所建树的人是什么呢?是把天地意志通过人类可以理解的方式告诉了人类。他们是天的传信者。

在这一点上,西方认为是有传统的。比如,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偷盗给了人间。那么牛顿是什么呢?他告诉人类天上和地上没什么区别,苹果落地和日月星辰的运行同是他的万有引力的不同表现。这是不容易理解的。牛顿又发明了微积分,用微积分的语言把万有引力具体告诉这个世界。

这个行为,为将来一代又一代的物理学家设下模板。怎么理解呢?就是昊天上帝启示了牛顿,牛顿领悟到了某种规律,但是现成的语言,现有的数学没法表达,牛顿就被逼迫地去自己建立一套语言系统来表达这种规律。这个现象在最前沿的基础研究在牛顿之后不再经常出现,但也有过,比如狄拉克的Delta函数。

那么,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这个过程是反过来的。比如大学生先学习高等数学,然后“应用”到物理的解题,工程设计当中。好像这个世界上是先有了某种数学演绎,然后找到某些地方应用。历史上不是这样的,甚至是恰恰相反的。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这个宇宙里有某种东西,通过不同的形式反映在不同人的意识里。在数学家眼里是某种数学演绎,在物理学家眼里是某种自然规律,在画家,音乐家里可能又是别的表现。普通人在一生中能有一次得到这样的启示就是得道之人了。

牛顿呢,他特别之处在于,他得到的启示在物理上表现为天地一体,又能发明一个更容易理解的微积分向人们表述他的物理领会。同样是英国人的麦克斯韦也是个天才,用的是一组偏微分方程来解释电和磁的现象。日常生活里,电是电,磁是磁。电是什么呢?电是天上到闪电,是秋天天气干燥是的摩擦起电。磁是什么呢?磁是指南针,吸引铁钉的磁石。中学物理里讲到,电流周围产生磁场。电流是什么呢?电流可以是电子的移动。电子是什么呢?电子周围有电场。那么移动的电子,就是移动的电场,移动的电场产生了磁场。啊,实际上电和磁是同一样东西,就是在不同的参照系里看而已。到了这一步就差不多了。那么万有引力可以用非常简单的日常语言表达,电磁现象就稍微复杂一点。

理工科大学应该都知道一点微积分,然后多变量微积分,然后微分方程,再然后偏微分方程,最后是偏微分方程组。大多数人被这些个东西已经绕的晕头转向,想想看有人能用这样的一个方程组来解释所有的电磁现象。这不是天的启示还是什么?  在此基础上,我们看看老杨的规范场理论。这里可能有曾经在大学是物理专业的。他们可能听说过场这个概念,电场,磁场,引力场,等等?问问他们是否真正在什么时候学过场论。

事实上,我所知的任何一个学校里都没有经典的场论的课程。在问问他们什么是量子力学。他们最多告诉你,他们学过。如果他们诚实的话,他们会告诉你他们很郁闷,当时没学懂。那么,把经典场论和量子力学放在一起,才有了量子场论。这离规范场还有多远呢?远也不远,中间还有一个概念叫群论。什么是群,老头子我也记不大清楚了。就记得是某种高深的数学,曾经有个法国人用这个概念解决了五次方程的求根问题,然后就决斗死了。

到现在为止,大概规范场的基本元素凑齐了。累不累?我觉得有点累。至于那些个自以为大学里学了一点物理的人以为他可以从物理专业的角度来评判老杨的规范场,老头子我对他们只能呵呵一笑。一个八岁小毛头,在少年宫里拿着电池,电阻把一个灯泡接着,弄亮了,就在他同桌小女孩们面前拍胸脯,自称为科学家。当然,八岁小毛孩应该被鼓励,因为他们还有更多的可塑性。

那么在讲完规范场的高深之后,就要讲讲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前面讲过牛顿的天地一体,麦克斯韦的电磁一体。那么老杨的规范场是什么呢?是强弱一体。强作用力和弱作用力是是什么呢?日常生活中见不到。是极其微观的世界里的东西。比原子还更微观的东西,是描述夸克,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物理里,人类到今天为止所知道就四种力,万有引力,电磁作用,强作用,弱作用。到目前为止,电磁,强,弱被统一,老杨的规范场论就是这个统一的数学基础。

到现在为止,你觉得老杨怎么样呢?是不是那些北欧人再给老杨发一次炸药奖,才会让你觉得老杨这个规范场论真的有点什么呢?老杨自然还有其他非常多的研究。从老头子的视角看过去,这两个最重要。一个是可比于爱因斯坦对西方传统观点的打破。一个可比于牛顿的天地一统,麦克斯韦电磁一统,英国传统的数理结合。那么比起爱因斯坦,麦克斯韦他们长久地在西方的浸淫,老杨就是完完全全的外来人。你告诉我,这不是上天对华夏的垂青,还有什么解释?事实上,在完全看明白老杨的高明之处后,就会看到,即使是站在西方的视角上看,老杨是西方之外的第一人。

别告诉我什么印度有波色,日本有更多的诺贝尔科学奖。去问问他们,他们中的哪一个可以和老杨相提并论。另外,如果你忘了,我再次告诉你,那个炸药奖是西方的遮羞布。只是那个遮羞布在某些方面,某些时候对华夏还有点借鉴意义。

那么在明白老杨的科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之后,就可以看更容易想明白一些事情。本人在不少地方提到过,西方比起华夏就是多了一个牛顿。西方,特别是英国的文化对在最前沿的物理阵地作战的人有一种来自传统的敬畏。牛顿就不必说了。物理学家毫不谦虚的说是他们打赢了二战,联军的声纳系统找到了德国潜艇,原子弹让日本直接投降。即使是到了70年代,美国最受尊敬的两个职业是最高法官和核物理学家(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美国国内和国际的秩序维护者)。

那么西方为什么对老杨的承认是那么有限呢?看看传统西方对爱因斯坦的态度就明白了。在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对爱因斯坦的宣传和追捧是世界各地的犹太传统的社区在做的。到今天,传统的西方总有各种微辞,对爱因斯坦的私生活,对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上的失误抓住不放。明白吗?这是在犹太人长期宣传爱因斯坦给罗斯福的信,曼哈顿计划的原子弹替他们报了珍珠港的一箭之仇,爱因斯坦和罗素在精英层面的和解之后的事了。那些人就算碰不到爱因斯坦,就拿别的人开刀。

比如,奥本海默被以防共的名义受折磨。明白这些之后,你们还能指望他们对老杨有什么更多的褒奖?在明白西方为什么对老杨的轻描淡写之后,就要看看为什么中国对老杨的态度。这里,老头子我把视角从世界拉回到中国。中国不等于中华,中国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与华夏是完全重合的。满清时期,中国已亡,但中华未亡,天下未亡。在这里,老头子我又要提到一个人物,宋应星和他的科技百科全书“天工开物”。满清的无知和做贼心虚把“天工开物”列为禁书。于此同时,“天工开物”传到欧洲,被奉为至宝。据说,在欧洲的博物馆里能看到各种版本,各种语言的“天工开物”译本。

按照以色列人类学家Harari 的划分,人类到今天经历了这三个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Scientific Revolution.

那么,那些个渔猎戏子们是第一个革命都没完成,仅仅是渔猎,连畜牧都没到达,连如何去合理安排畜牧的时间和地点都没发展出来。他们怎么可能理解正在积累着要进行第三个科学革命的东西?那么在理解了那些渔猎戏子要把“天工开物”列为禁书后面的原因之后,就可以大概看清楚为什么今天在中国有那么多的人要诋毁老杨。那些人嘛,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事实上,根本就不认同华夏。这不是什么国籍,人在哪里住的问题。孙文当选民国总统时仍然是美国国籍。与之相反,你会认为川岛芳子住在上海就一定是因为它认同华夏?

那么在诋毁老杨的各种声音里有不少是在他的私德上做文章。真是可笑,老杨就不是人了吗?那些认为名人就应该是十全十美的只是因为他们是趴着的。那些人必须通过他们自己凡夫俗子的肉眼看到他们认为的高明之处才愿意承认名人的高明之处,比如说在水上走路,比如说用两条鱼可以让五千人吃饱,再比如说非要西红柿炒鸡蛋比他们都炒得好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牛顿在南海泡沫里输了一大笔钱,然后他说,我会计算天体的运行,可是没法计算人们的疯狂。于此同时,中国的那些跪着的垃圾文人称zan牛顿的谦虚。因为牛顿曾说“如果我有什么成就,那是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们不明白的是,牛顿一辈子在和许多人争吵。牛顿与法国的莱布尼茨争吵谁是微积分的发明者。牛顿和本国的惠更斯在争吵光的本质问题。

牛顿和胡克在争吵弹簧受力形变的发现权问题。因为胡克是个侏儒,牛顿说了上面的话是在讽刺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即使那是我偷的,也不可能是偷一个侏儒的,是我偷一个恰恰跟你相反的人的,是从一个巨人那里偷的。这些唧唧歪歪的嘴架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人们究竟是如何对待本民族的天才的。如果以前你不知道老杨高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西方人没向牛顿那样去褒奖他,今天你明白了。牛顿改变了英国,爱因斯坦改变了犹太民族的命运。那么老杨既然与他们可比,为什么他对华夏的改变还没看见效果?

这个问题可以从许多方面来看。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应用今天我们都看得见。事实上,今天我们有什么东西能离开电呢?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结果在原子弹里看到了。相对论里时间只是一轴的理论在犹太人把持的好莱坞大片里不断地被扩展人的想象力。这些个理论对我们日常生活有直接的影响,没有直接影响的被相关同族人的编成故事娱乐大众。那么,老杨的科学成就虽然是可以比为是麦克斯韦加爱因斯坦,但是,一没有现成的应用,二没有他的同族人在不断地去诠释,唯一见到就是一些个什么奖的罗列,文章的收集。没有人去跟普通人不断地去解释那些个理论如果在现实生活里意味着什么,去开拓人们的想象空间。这就让普通人们看不见老杨的高明之处。

科学是什么呢?这世间万物的存在由里及外可以分为理,气,像。类比于,科学的精神,科学的内容,科学的应用。到了今天,世界上人们都可以看到科学的应用,技术是如何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大多数情况下,科学的内容本身并不能引起重视。可是,上个世纪的欧洲的犹太人对爱因斯坦的理论在还没有应用之前就非常认同,对爱因斯坦本人也非常尊敬。这给后来原子弹的成功打下非常好的社会基础。犹太民族在二十世纪能够那么迅速的复兴是他们对爱因斯坦和他的成果和尊重紧紧相关的。

直到二十世纪前,西方认为犹太文明是一个化石文明。他们认为文明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难以做到的事情。文明既需要有传统,即不变,又需要发展,即变。变和不变之间如何掌控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事情。那时的西方认为,世界历史上,能够既有传统又能发展的文化只有两个。一个就是古罗马,另一个就是当时的英国。他们认为犹太从他们放逐开始就是化石文化了。至于中华文化,在他们眼里,早就是千年的死水一潭了,只是不断的在退化。

那么,可以简单理解原子弹的冲击波敲开了犹太的化石。如果认为老头子我想在这里鼓吹复兴途径,并号召华夏尊重科学的知识本身,而不要等到到了应用的阶段再承认科学,那就错大了。第一,他们的途径不可以重复。第二,即使可以重复,这是不是华夏的世界观呢?老头子我在这里只是做一个比较。那么,我们可以看看英国对科学是在哪个层面的认识。牛顿的发现给当时的英国人带来了什么直接的利益吗?我想不出来,是火箭发射到天上吗?好像没有。那么英国人为什么这么敬重牛顿?我认为是他们对科学的认识是在精神层面上的真正尊重。简单而言,就是敬天。

敬天和知天是有区别的。知天在华夏自古有之。事实上,任何一个正常的民族都会去知天。那些个渔猎戏子连天都不想去知,是奇葩中的奇葩。不仅将“天工开物”给禁止了,连英国人远道而来的最新科技也看都不看。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那些渔猎戏子们做贼心虚,违背天意的,所以害怕看到天,和任何跟天有关的东西。

近几百年的英国肯定是做对什么了。他们不仅敬自然界的天,也敬人世间的天。他们从许多殖民地撤退之后,原殖民地还部分地认同他们,加入英联邦,一起开运动会,一起玩。相反,法国自以为非洲是他们的老势力范围,前些年想去那些地方看看能不能整合什么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英国人的敬天,所以他们敬重能够知天的人,所以他们敬重牛顿。因为他们敬重牛顿,才有了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知天者在那个社会出现,才有了今天。并不是英国突然有了今天,才回去找到牛顿,再把他供起来。华夏的复兴只能重新回到敬天的传统上来。现在解释最开始我的断言,就是为什么我说是华夏有负于老杨。

明朝末年,经过近两千年,大家看到中国的大统总是搞不好,没人愿意再做皇帝了,还不如当一个地主。然后,渔猎戏子就被赶鸭子上架,在皇宫里演皇帝。那时的华夏人不是不知道那些个渔猎戏子是白痴。华夏人不是不知天,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不敬天。宁可得过且过地当个地主什么的,也不愿意面对现实,面对困难。知道皇帝是个苦差,让那帮乡巴佬在皇宫里过过瘾。他们不明白的是,让那帮渔猎戏子当个皇帝不仅仅是要供着那帮造粪机器,那些个渔猎戏子会根据自己井底之蛙的见识来限制,污染整个社会环境,因为他们做贼心虚,它们不仅自己不去知天,也限制整个社会去知天。这些个环境的污染,不是什么出点钱给渔猎戏子买一点造粪材料的问题。

那么在明朝末年出生的宋应星,是他有负于华夏呢,还是华夏有负有他?从历史来看,毫无疑问,是华夏有负于宋应星。今天,如果我们让那帮渔猎戏子的文化传人继续来污染社会环境,搅和是非。老杨将有着宋应星一样的命运。华夏将再次沉沦。现在,在网上谩骂,诋毁老杨的势头不小。在一个正常的社会,这些人都应该被人肉出来,社会要彻底清除这些人渣。这些人渣能够在华夏里继续谩骂老杨就是华夏有负于老杨。

不错,人群里肯定有不明真相,人云亦云的附和者。教育他们也是华夏内在的力量应该做的。这些人年轻,不太懂,他们没明白老杨意味着什么,也是华夏自己的责任。这些年轻人 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在现在的信息社会里,要找到那些诋毁言论的源头。仔细看看,源头就是一些川岛芳子之流的人。他们大多已经是中年以上。本人还知道一个自称是老杨在西南联大同窗的老老头。

那些个老不死的东西,自以为是老杨多年前的同学,不知是因为老杨当年馒头吃的没他快,袜子上还有个洞之类的琐事,还是老杨的炸药奖没带他分,也在大肆诋毁老杨。对于这样的垃圾无聊,百无一用的文人,他这辈子有机会和老杨同窗是他亿万年休来的福分。一个人即使活了百年,也就不过是三十亿秒的一生。用那些个垃圾文人对冥卒的理解,冥卒就是平均,分到这个世界上七十亿人身上,人均不到半秒。那些个垃圾文人有机会能和老杨这样的人近距离接触几年时间,却没能领略到一点灵气,反而穷尽诋毁之力。

根据运气守恒定律,那些个垃圾文人将在下辈子,从此以后的世世代代,被打回原形,以吃土为生,用腹部行走。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0
0
0
11
2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