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要谨防陷入“四个误区”

作者:丹心墨子 来源:丹心墨子 2021-05-23 1511

党史学习教育要谨防陷入“四个误区”

丹心墨子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动员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如此大规模地系统性地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对于我们广大普通党员而言,不仅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全面了解党史的机遇,更是一次难得的正本清源认知党史的机会。因此,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要自觉清除过去一个时期以来在党史方面出现的“杂音”,谨防陷入“四个误区”。

  一是要谨防陷入“权力之争”误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 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自我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100年来,就在不断地自我革新、自我革命,勇于面对问题,敢于纠正失误,善于同来自内部的错误作斗争。但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妖言惑众,把正常开展的党内斗争归结为“权力之争”,庸俗为“争权夺利”“害怕大权旁落”,从而达到抹黑中国共产党历史,丑化中国共产党的目的。例如,把古田会议之前的“朱毛之争”、遵义会议期间与博古李德的斗争、长征途中与张国焘的斗争、甚至延安整风等等,都说成是“权力之争”。他们的蛊惑之所以有一定的“市场”,是因为党内开展政治斗争、路线斗争,会表现出“权力”特征。例如“朱毛之争”是由前委与红四军军委之间的关系引起的,遵义会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等,这种党内斗争表现出的“权力”外化特质,被别有用心地利用,如果不加以深刻分析、科学辨别,很容易掉进他们精心设计的“权力之争”陷阱。

  党史上发生的党内斗争事件,都是因为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建党建军途径、处理党外关系政策策略等大是大非问题而产生的政治路线斗争。在探索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时,发生了认识分歧、观点碰撞,加上个人性格因素影响,使“斗争”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时还表现得非常激烈。但无论斗争多么激烈,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所有的党内斗争都是建立在坚定的革命信仰基础上的。虽然斗争形式表现出领导权问题,但都是出于“如何更好更快地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绝对不是为了一己之私。例如,瞿秋白、李立三的“左倾”冒进,是迫切希望尽快取得革命成功。当年中央苏区项英、任弼时、刘安恭、博古等批判毛泽东,就是认为毛泽东的领导方法是右倾,认定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朱毛之争”的核心在“新与旧”上,即究竟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建设新型人民军队、如何建设和巩固革命建立根据地。年仅24岁的博古挑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担时,采取“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反“围剿”策略,就是不想丢弃用鲜血和生命建立起来的苏区。李德的指挥虽然给红军造成了非常重大的损失,但他作为一个外国人,能够提着脑袋献身中国革命事业,也足以令人感动。遵义会议上唯有凯丰坚决反对毛泽东重新掌握军事领导权,绝对不是他对毛泽东有什么个人成见,而是认为毛泽东不过是看过几本《孙子兵法》一类的古书罢了,根本不懂马列主义,不可能领导红军走出困境。终归一句话,这些斗争都是在抱定革命信念的前提下,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事业而进行的,虽然表现出“领导权”问题,但都是为了挽救红军、挽救革命、挽救党,寻找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假若如一些人所言,发生的这些党内斗争就是为了个人的“权力之争”“争权夺利”或升官发财,试想,这些当年翻江倒海的人物,有必要投身到随时可能牺牲个人生命的革命事业中嘛?

  二是要谨防陷入“超越时代”误区。学习党史,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要用历史的眼光,不能以后来的情况变化、今天的环境条件来衡量或曲解过去发生的历史。也就是说,不能陷入“超越时代”的误区。例如对陈独秀的评价,我们党在历史上已为其作过定论,但后来出现了很多“翻案”性文章或文艺作品,无视他所犯下的错误,片面地予以拔高美化。以历史的眼光看:陈独秀为创立中国共产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但无论什么原因,他作为党的总书记,犯下了右倾错误也是不争的事实,后来搞“托陈取消派”更是无法否定的事实。

  再如,以今天的改革开放来污蔑毛泽东时代是“闭关锁国”——这种观点甚至被炒作得几乎成了“定论”。全然不提新中国建国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专门组建国际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即“巴统”)对我实行孤立、封锁、禁运的事实,全然不提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为冲破西方封锁所作出的艰巨努力,全然不提如何通过中法建交改善与西欧关系的,全然不提毛主席创造性的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亚非拉朋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全然不提毛主席是如何通过“小球推动大球”从而打破中美关系坚冰……说到底,某些人就是企图通过“超越时代”等手段“评价”历史事件,达到污化党的历史的目的。

  毛泽东讲过:“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党在一定时期的活动是受历史时空条件限制的,不管组织或个人,无论取得胜利还是遭受失败,都是与认识、把握时代条件和革命规律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学习党史过程中,认识理解、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更应尊重历史背景,不能跨越时代条件而任意拔高或贬低。

  三是要谨防陷入“本末倒置”误区。党史学习教育要把握主流、主干,注重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最忌把主次关系、轻重位置弄颠倒了,陷入本末倒置的误区,甚至舍本逐末,抱着“猎奇”心态,不在根本性、完整性上下功夫,反而只在枝节问题上动歪心思。

  百年党史的主流、主干是什么?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奋斗史。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义无反顾地、前仆后继地带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再进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的历史。这个主干主流脉络是非常清晰的,更是党史的真实写照,也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一些企图不端的人知道撼动“大树”不易,便把心思放在“枝节”上,以所谓“反思历史”“还原历史”“重新评价”为名,打着“学术公正”“尊重史实”的幌子,借助新媒体、自媒体等平台,专门在一些枝节、细节上搞“演义”,以“发掘”所谓的“秘闻”为噱头,吸眼球,还有借“文学作品”形式,肆意歪曲党的政策和党的形象,通过抹黑英雄人物、甚至开国领袖,美化敌对势力人物形象、甚至抬高民族历史罪人等手段,达到搞乱人们对党史的正确理解、否定和攻击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目的。

  所以,党史学习教育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正本清源机遇,坚决不能人云亦云,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鉴别真伪,通过对党史主流、主干的认知,科学理解百年党史,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坚定“四个自信”和历史自信的目的。

  四是要谨防陷入“学用脱节”误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就明确提出党史学习教育要做到“学用结合”,不能满足于“学过了”“看过了”“听过了”,要防止“水过地皮湿”,要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在实践中见成效。

  什么是成功学?百年党史就是最大的、最好的成功学。因为百年党史既是一部艰苦创业史,也是一部不断走向成功的历史。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探索寻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成功。辛亥革命也只是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依旧无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割地赔款,山河破碎的现状。中国共产党能够从200多个政治派别中脱颖而出,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无数仁人志士和政治党派的夙愿,靠的绝对不是运气、侥幸与偶然,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成功之道。

  毛泽东主席说过,他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习近平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所以,作为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既要通过学习增强政治信念,坚定跟党走的决心,还要充分认识到,百年党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宝贵经验,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成功学“秘笈”和“瑰宝”,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消化吸收红色基因,在实际工作中,用好用活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积攒起来的宝贵的成功经验。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6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