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俄罗斯预警:美国这是“打”不过又要放毒

作者:司马南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4-08-22 758

今天跟大家说一个要紧的事儿,俄罗斯方面警告说美国有可能再次投毒,并且美国的相关计划已经启动了。

司马南:俄罗斯预警:美国这是“打”不过又要放毒

美国人要在病毒方面搞见不得人的事情。美国人反复宣称他们讲民主,讲人权,讲普世价值,讲法治,讲伦理。这种东西听多了,有的人便信以为真了。还有的朋友心地善良,这两类人他们都笃信美国人不可能做这样的事儿,相信美国人做事儿有底线。

二战结束之后,像希特勒那么杀人的事情,有没有发生?美国人看到没有?美国人知道吗?眼下发生在加沙的人道主义灾难,造成四万多人死亡,十几万人受伤,这难道不是种族灭绝行为吗?美国人不但看到了,甚至还上手帮忙,这种事儿美国人都做的出来。与此相比,在美国人看来弄个“小虫子”,弄个病毒就更不在话下了。

当年美国从日本731部队获取了很多细菌战相关的研究成果,于是他们在朝鲜战场美国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使用细菌武器的那一幕,难道大家都忘记了吗?

司马南:俄罗斯预警:美国这是“打”不过又要放毒

前两日,815日本投降纪念日,我看到新闻,当年14岁的一个日本人已经变成了90多岁的日本老人。他现在良心发现,致力于中日友好,坚持不顾各种阻力,要把日本当年犯下的恶行揭露出来。

这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又到哈尔滨去,讲述当年他在731部队看到的用活人解剖,做病毒研究的那段历史。

后来,731部队的全部研究成果及负责细菌研究的番号为“侵华日军100细菌部队”的日本军队战犯,多数被美国接收。美国人给这些战犯以自由,让他们免于远东军事法庭的审判,以此交换了731部队,100部队,并以科学的名义接收了这些以惨无人道的活体实验得到的研究成果。

815是日本投降日,我们不能忘记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那些放过日本战犯的美国人应当接受战争审判。

2年前,还是疫情期间,我参与拍摄了一部50多集的电视连续剧《战旗如画》,饰演了一个朝鲜人,最开始是一个蓬头垢面的、傻傻的朝鲜老大爷,后来变身为朝鲜《平壤日报》的记者,再后来被揭露出来是一个会讲英文的,满口英文的美国中情局特工。

这个戏本来说是在中央一套播出的,后来说在八套播,结果到现在为止,由于剧组本身的原因,这个戏到现在没有播。但是在拍摄这部戏的过程中,大量的细菌战的画面,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还是美国人做下的丧尽天良的事情,抗美援越期间,美国人在越南使用了“橙剂”(掺杂了剧毒物质二噁英的致命毒剂),给越南当地环境极其居民造成了持久的伤害。然而今天越南人却像忘记了美国在越南犯下的罪行一样,和美国人勾结地非常紧密,反而要跟中国过不去。

司马南:俄罗斯预警:美国这是“打”不过又要放毒

以上种种,美国所犯下的历史罪行历历在目。难道今天的美国人会对中国网开一面吗?那美国人投毒不投毒有证据吗?美国人到底怎么干,那是一回事,但是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防范美国人投毒。如果疏于防范,一旦美国人投毒,我们又该怎么办?

如今美国在政治、军事、科技、经济等几乎所有方面打压中国,把中国锁定为头号对手。何况过去美国人已经多次做过伤天害理、罪恶滔天的事情,难道今天的美国人痛改前非、立地成佛了?

中国有那么多资产沉淀在美国,谈到万一美国有一天不还钱怎么办?有个老头儿慢悠悠地说导,“我相信美国人是守信用的。”关键在于我们凭什么要相信美国?如果美国人不守信用怎么办?美国人把俄罗斯的资产全部都给扣下了,连阿富汗这么一个很多国民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国家都不放过。

美国军队在阿富汗盘踞了20年之久,疯狂杀戮,接着还扣了人家仅有的几十亿国家财产。有些美国人这种事儿都干得出来,凭什么相信他们会对中国网开一面呢?

司马南:俄罗斯预警:美国这是“打”不过又要放毒

一旦美国投毒,相关国家将会陷入既死人又花钱的危急境况。无论是死人还是花钱,对中国来说都是一种致命的威胁。中国今天面临经济下行,社会压力加大,大家都感觉罗锅上山——前(钱)紧。

为什么钱紧?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三年疫情的“疤痕效应”,现在还在继续延续。前天我刚看到一个官方的统计数据,从2000年到现在,全国支付的医疗费用总支出超过20万亿人民币。

2022年疫情最严重,这一年医疗费用总支出是8万多亿啊,大家觉得财政困难,实际上这和当时的超规模支出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支出增加,另一方面收入减少,国家和地方财政能不困难吗?哪个小家不是同样的情况?经济修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果美国人投毒不是一种虚妄的说法,未来我们怎么应对?我们还有多少财力支撑?因此这件事儿绝不能不认真,提高警惕,做好防范工作。

俄罗斯方面根据最新掌握的情报信息,再次向全球发出警告信号,称新的人造病毒可能会出现,而且这次病毒所造成的危害可能比新冠病毒更强。俄罗斯方面为此呼吁全国做好准备。写到这儿,不瞒各位说,我的心情又沉重了几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司马南
司马南
主持人,学者
16
1
0
3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