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来,这件事习近平一直牵挂于心

作者:佚名 来源:求是网 2021-07-14 593

  躬身为桥,连接山海。

  25年前,党中央作出东部比较发达的13个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的战略部署,其中福建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确定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关系。同年10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对口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小组,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担任组长。同年11月,闽宁两省区在福州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

  闽宁扶贫协作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要战略决策,承载着他的殷切嘱托。

25年来,这件事习近平一直牵挂于心25年来,这件事习近平一直牵挂于心

东西部扶贫协作创奇迹,宁夏闽宁镇旧貌换新颜。自福建与宁夏结成帮扶对子以来,20多年间通过资金支持、引入项目、培训技能、帮扶产业等多方面举措,在戈壁旱塬间书写下闽宁扶贫协作的壮丽篇章。上图为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建设初期,移民群众在戈壁滩上开荒种田(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下图为闽宁镇原隆移民村的光伏蔬菜大棚(新华社记者 王鹏/摄)。

  “干沙滩”将来一定会变为“金沙滩”

  1997年4月,习近平同志到宁夏银川市参加闽宁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并深入西海固地区进行调研。如何破解西海固“一方水土养活不好一方人”的难题?

  习近平同志提议,以银川市永宁县玉泉营开发区黄羊滩吊庄移民点为主体,设立一个以福建、宁夏两省区简称命名的移民开发区——闽宁村,将西海固的部分贫困群众搬迁到这里。

  他断言,这片“干沙滩”将来一定会变为“金沙滩”。“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协作,促进闽宁双方共同发展”,“动员企业家到宁夏投资办厂”,“加强干部交流和人才培训”……这些战略性、前瞻性的措施,成为闽宁两省区共谋发展的行动指南。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望相助全面启动,一个闪耀着智慧光芒和强大生命力的“闽宁模式”开始形成。

  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领导和推动下,闽宁两省区同频共振,确定了“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的扶贫协作机制,市县结对帮扶,互派挂职干部,部门对口协作,使福建的人才、资金、科技、经验、市场等要素深深植入宁夏发展的“肌体”中,形成造血体系,从根本上提升了西海固地区的发展能力。

  当年不到8000人的闽宁村,如今发展为常住居民超过6万人的闽宁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之初的不足500元跃升到2020年的14961元。借助东部发达地区优势,以产业发展、企业参与持续带动农民脱贫致富——闽宁镇从“干沙滩”到“金沙滩”的传奇故事,是闽宁扶贫协作的生动缩影。

  “要做自己‘拿手’的”

  1997年闽宁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将菌草技术列为闽宁扶贫协作项目。时任福建农业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的林占熺和工作队员们跋涉千里,带着6箱菌草草种,来到固原市彭阳县推广菌草技术。半年后,用作物秸秆栽培香菇、平菇、双孢菇等食用菌取得成功。

  1998年10月,福建农业大学向福建省政府建议,利用包括菌草技术在内的多项技术,在宁夏实施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习近平同志对此作出批示,“菌草是我省之优势”,要求“扬长避短”,“要做自己‘拿手’的”。这为利用菌草技术开展对口帮扶宁夏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工作思路。

  此后,林占熺团队长期坚持在宁夏贫困山区驻村驻点,菌草技术在9个贫困县大面积推广。到2007年,宁夏1.75万户农户参与菌草生产,兴建菇棚1.75万个,年产值近亿元,菇农每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菌草业成为闽宁扶贫协作的一个重要产业,一大批农户通过发展菌草生产告别贫困。

  为表彰林占熺在菌草科学研究上取得的成绩,2000年6月,福建省政府为林占熺记一等功。7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出席了颁奖会,他指出,福建菌草技术的优势在全国相当突出,要继续让它在扶贫致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林占熺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咐,带领团队继续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开展菌草技术扶贫,探索如何把西北地区的生态治理和菌草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2010年,林占熺团队在闽宁镇荒漠上种植的巨菌草,经专家验收亩产鲜草20吨,为黄河流域荒漠化治理和菌草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新模式。

25年来,这件事习近平一直牵挂于心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给“穷沟沟”带来山乡巨变,实现“苦瘠甲天下”到“绿水青山”的蝶变。当年十年九旱的西海固地区通过移民搬迁、退耕还林、平整土地、保墒增收,如今生态得到了极大修复,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图为宁夏西海固地区西吉县震湖乡小流域治理生态修复区。强继周/摄

  “继续做好,再接再厉,久久为功”

  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同志始终关注闽宁扶贫协作进展情况,2008年4月深入宁夏西海固地区,调研了解闽宁扶贫协作工作;2016年7月专门到宁夏考察调研,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强调闽宁扶贫协作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一个生动例子;2020年6月在宁夏考察时,对深入推动新时代闽宁扶贫协作进一步作出重要指示。

  一份特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申请,作为闽宁扶贫协作项目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见证,被福建第十批、第十一批援宁干部樊学双珍藏了起来。写申请的是一位残疾人,他是宁夏隆德县神林乡辛平村二组农民辛宝同,他的申请不是向隆德县委、县政府寻求帮助,而是申请一家三口退出最低生活保障。

  201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辛宝同陷入困境。为治病,家中欠下20万元外债,但他的病情没有好转,一年后下身瘫痪。祸不单行,辛宝同的父亲因车祸全身瘫痪,家庭的重担压在了他母亲一人身上。看到隆德县有许多残疾人需要帮助,樊学双等福建援宁挂职干部多方筹措资金,在隆德县建立了宁夏第一家县级残疾人托养创业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帮扶残疾人。辛宝同和父母成为第一批入住托养创业服务中心的受益者,还和其他残疾人创办了扶贫助残“隆隆薯”品牌。“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我把钱给了妈妈,她抱着我哭了。”辛宝同流泪回忆。

  在樊学双的支持下,2019年,辛宝同创办了宁夏隆隆薯闽宁助残商贸中心,主要销售宁夏农副产品。不到两年时间,商贸中心实现销售额2300万元,为全县2390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分红186万元。在2018年召开的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樊学双作为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挂职干部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工作情况,总书记勉励他“继续做好,再接再厉,久久为功”。

  在总书记的关心关注下,闽宁扶贫协作由最初福建单向帮扶宁夏,拓展为闽宁双向互动、共同发展;由最初主要是政府援助,拓展为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由最初给钱给物的“输血式”帮扶,拓展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造血式”帮扶——“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推动闽宁扶贫协作实现了“三个拓展”。

  2020年1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宁夏彻底撕掉了西海固“苦瘠甲天下”的标签,9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80.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0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