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际接轨,不等于皈依西方!

作者:许秀江 张晓楹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4-10-31 31

与国际接轨,不等于皈依西方!

现在流行的一种很时髦的说法,叫“与国际接轨”,其实就是这种懒汉思想。笔者并不反对与国际接轨,如果按照字面理解,与国际接轨本来应该是指建立一条物质、信息、技术的通道,以便于国际间的双向交流,其中通道两端在国格、人格上是对等的,绝无老子儿子、师傅徒弟之分,如果是这样的“与国际接轨”,国人当然举双手赞成。然而,我们到处所听到的“与国际接轨”,显然不是这样,一些人心目中的经济学“与国际接轨”当然也不是我所说的接轨。

目前经济学“与国际接轨”的说法,至少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与国际接轨”就是向西方看齐

有人说,中国没有经济学家,比如2005年底,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国内有的著名经济学家连在国际上最好的50个经济系里当研究生的资格都不够。”华尔街日报评选十名中国经济学家的标准之一干脆就是中国学者在国外发表文章的数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则断言,中国有很多名牌大学设有经济系,但没有一个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经济系的前列,无法与麻省理工、哈佛、耶鲁、剑桥、牛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世界名校相提并论。上述言论的一个共同点是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经济学和经济学家,其逻辑谬误是不言自明的。就好比,一个擅长游泳的人,与不会游泳的拳击世界冠军比游泳,一个擅长拳击的人,与不会拳击的象棋大师比拳击,拿别人的短处与自己的长处去比,那么,结论总归是荒谬的。如果按照这一逻辑,按照中国人的标准来评价美国的经济学家,那么,也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没有一个合格的经济学家。

上述中国没有合格的经济学家、中国目前的经济学十分落后等言论就是“‘与国际接轨’就是向西方看齐”这种误区的典型代表。其错误的根源首先是把中国的市场经济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混为一谈,看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由此自然把中国需要的经济学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学混为一谈。主张中国经济学向西方看齐,其结果必然是,一方面,使中国经济学失去存在的理由与特色,另一方面在实践上必然导致全盘西化的行动,从而给社会带来灾难。

误区之二:就是用西方的标准来评价中国经济学

在有些人眼里,所谓经济学与国际接轨就是美国化,标准化就是数学化,现代化就是新古典化。上述否定中国经济学家成就的言论就是这种误区的典型代表。这种说辞的更直白表述就是一权都要听洋人的话,一切都要照洋人的规矩办。其错误的根源就是不顾事实,看不到自己的成绩,体现了这些人应有的民族自豪感和学术自信心的缺失。我们很难想象,连自己的国家和民族都不爱的人,能给他的国家和人民提出值得信赖的政策建议吗?其危害是误导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方向,坑害了年轻学者,浪费了宝贵的学术资源,造成学术界思想的混乱。

因为中国经济学到底是好是坏,中国经济学家的水平是高是低,其实与洋人没有什么太大的直接关系。中国的经济学不是摆在橱窗里供洋人观赏的花瓶,中国的经济学家也不是放在动物园里供洋人参观展览的大熊猫,所以中国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理论既不需要洋人品头论足,也不需要洋人的喝彩。

误区之三:把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终极目标

有些学者天真地以为中国学者凭着中国人突出的聪明才智,只要发奋图强,向西方学者看齐,就能得到西方学者的认可,就能最终获得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奖。这实际上是一些没有现实追求,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只能跟在西方学者身后模仿爬行的学者用来自我安慰的强心剂。

20世纪的科学史表明,在自然科学方面,中国现代不是没有出现过杰出的科学家,他们不仅在理论基础上对前人的理论作出了重大突破,而且在实际应用方面,也为人类作出了相当突出贡献。比如地质学家李四光,如果按照旧有的地质构造理论,不但中国是个贫油国,就是世界当时勘测的石油储量,到20世纪末就已经枯竭,现在全世界开采的石油,都是按照李四光的理论开采出来的,这样的科学家在整个20世纪的世界范围都少见,可是却与诺贝尔奖的任何奖项无缘。按照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李四光完全够格!

再有如科学家袁隆平,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打破了西方学者长期以来信奉的水稻不能杂交的教条,使粮食大幅增产,为解决地球上60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袁隆平这样的人同样也没有得上诺贝尔奖的任何奖项。中国人不是没有人具备参评诺贝尔奖的资格,中国自然科学家的境遇尚且如此,中国经济学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景就更是可想而知。

事实上,中国人很难得上诺贝尔奖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西方世界所标榜的全世界、全人类实际上在语境上指的就是西方世界的全部,并没有包含真正的全部人类,诺贝尔奖作为西方文化背景的产物,当然关注的也只是西方世界那一小部分。就像你只关心自己家的事情,而不关注别人过得怎样一样,这谈不上是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因为,就像鱼和鸟不能在同一个空间生活一样,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本来就是两回事。

中国经济学者瞄准诺贝尔奖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自欺欺人。作为学术价值观的误导,对中国经济学的健康发展十分有害。这种单一的追求,很可能破坏中国经济学的多样化生态。

误区之四:全面引进洋教材,按照国外的教学要求教学

经济学教学与国际接轨很多大学在形象建设中都十分强调与国际接轨,并把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国际化作为一个可资炫耀的资本,似乎谁要是不与国际接轨,谁就在经济学圈里无法立足了。一些学校甚至认为中国经济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国际性的经济学家;也就是说,要使中国培养的经济学博士能够在欧美市场就业和能在国际著名的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这种说法实在很诱人,却是对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严重误导。

事实上,中国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平民教育转变,以就业为导向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必须重视的问题。家长们花了大蜇的资金把孩子送进高校,其直接目的就是就业。学到能够有利于就业的课程是家长和学生的最大心愿。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在中国本土、中国企业就业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全面引进洋教材,按照国外的教学要求教学,学生们在毕业后基本用不上。让学生在学校接受了一堆没用的东西,是学校对家长和学生的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带来的长期后果必定是整个经济学高等教育的滑坡与衰落。毕竟按照所谓国际化教育目标最终获得就业出路的人是极少数。牺牲多数人的利益,去追求假大空的目标,就是误人子弟。

如果上述“与国际接轨”成为一种思维模式,一事当前,先看外国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那么,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抑制。如果中国人花在“与国际接轨”上的精力远远大于花在创造上的精力。长此以往,中国的经济学家就会逐渐丧失思维能力,那时,中国恐怕真是既无经济学又无经济学家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