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心所向 >

网友

打印

祝东力:关于雷锋精神答记者问

  1、您曾在《雷锋日记里的毛主席语录》一文中对于雷锋有着独特的解读,让人深受启发。您为什么会提出“在雷锋式的德行不再能被遵循的时代,雷锋至少应当得到我们后辈善意的理解。”您认为当代中国社会雷锋精神已经不合时宜或几乎被抛弃了吗(至少每年官方都在搞学雷锋活动)?如今社会上对雷锋不 “善意”的理解主要有什么具体表现?

    市场经济的逻辑,就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这样的经济社会环境中,雷锋精神是最稀缺,同时也是最被渴求的一种价值。一方面稀缺,一方面被渴求,这其实并不矛盾。你们这个问题像是火星人问的。

    2、“范跑跑”、“小悦悦(路人无视佛山被碾压幼女)”等事件,您觉得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心态,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很明显,反映了社会共同体的瓦解。人与人之间,无论是熟悉的师生之间(范跑跑事件),还是陌生的路人之间(小悦悦事件),彼此都不再有什么情感的、责任义务的关联。这就是一个社会的碎片化,反映在社会心态上就是冷漠。爱的反面不是恨,是这种冷漠。

    3、雷锋精神,有人说也是一种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您也提出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在历史进程中有着几次变迁,当下的社会情境您如何看待?目前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最大的难点在何处?

    当前最大的问题,一是腐败问题,一是分配问题,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背后,其实贯穿着同一个问题,就是公正问题。的确,只要有公权力,就会有腐败。但腐败蔓延到这种程度,实际上是自我宽宥、纵容的结果。这是最大的不公正。另一方面,当前分配问题之所以突显为社会问题,也是由于不公正。假如是按劳分配造成的正常的收入差距,像毛时代,工人也有八级工资,干部则有三十级工资,但因为总体上仍遵循按劳分配的公正原则,所以这种收入的、贫富的差距,并没有引发社会问题。社会不公正,特别是长期的、普遍的不公正,对社会风气造成根本性的伤害。所以,要扭转社会风气,树立正面的核心价值观,就先要结束普遍的不公正状况,解决腐败问题、分配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基本解决,是恢复社会公正的标志。恢复了社会的基本公正,才能树立社会正气,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也才有基础。

    4、您认为“弘扬雷锋精神”是否有其效用?具体是什么?

    多年来的事实证明,没什么用,否则还会出现“老人倒地要不要扶”的讨论吗?

    5、对于现在社会中有一种声音认为“雷锋”本身值得学习接受,但是不能接受政府主导的“运动式”学习,您如何看待?央视评选“感动中国人物”以及中宣部组织的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是否对于改善整体社会风貌有所裨益?

    学雷锋,本来就是政府主导的活动。当年为什么那样有效?当年大家为什么能够接受、愿意接受、甚至兴高采烈地接受政府的主导?雷锋本人在日记里自述,他的每一个助人为乐的行动,都是在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雷锋的一言一行,本身就是政府主导的结果。雷锋是毛主席的好战士。因此,关键不在于是否由政府主导,关键在于是什么样的政府,是为什么人服务的政府。

    6、“最美妈妈(杭州徒手接住坠楼儿童的吴菊萍)”还有佛山“小悦悦”事件中伸出援手的拾荒者受到网民推崇,您觉得这是否可以理解为社会对雷锋精神的呼唤?而这些被草根群体推出的新时代的“好人好事”是否可以成为雷锋精神的延续?或是新时代的翻版?

    社会一直都在呼唤雷锋精神。上面说过,市场经济环境下,雷锋精神最稀缺,也最被渴求。但是,“最美妈妈”等人物,不能认为是雷锋精神的延续或翻版。她们代表的是人类的基本良知,孟子所说的“不忍人之心”。而雷锋精神是这种人类良知的升华版。这涉及到雷锋精神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7、雷锋精神的精髓是什么?随着时代的变迁,是否应该给“雷锋精神”注入一种新的阐释?据我们了解,南京举办了一项“网络雷锋”社团评选活动,一些过去很难跟“雷锋”沾边儿的组织也参加了评选,比如,一个车友会,开始主要是抱着玩儿的心态四处旅游,但后来稍带着做起公益来,比如给所去的贫困地区的孩子募捐衣物、文具等。像这样的组织和个人参加“雷锋”评选,您有何评价?

    雷锋精神的实质,用歌词里的一句话说就是“爱憎分明不忘本”,雷锋自己也用“春夏秋冬”做过非常贴切的比喻。“爱”的另一面是“憎”。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雷锋这两方面情感的共同根源是其阶级属性,这就是那个不能“忘”的“本”。雷锋首先是一名战士。因此,雷锋精神实际上是一种阶级伦理和阶级政治,它源于雷锋的政治自觉。“爱”的对象是人民,危害人民的力量,是敌人,是“憎”的对象。爱与憎这两种相反的情感合在一起,才能界定和支撑一个 “人民共同体”。今天,当然有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但是,不能回避人类否定性的情感“憎”,不能一味鼓吹“让世界充满爱”,这并不能改变人心的冷漠。正如 “唱红”必须“打黑”,否则就是空洞、虚伪的。至于你说的车友会,也没必要用真正的雷锋精神去要求它。作为民间组织或者个人,只要助人为乐,也不妨用雷锋的名字授予其荣誉,但我们心里必须明白“雷锋精神”的真正含义。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minxinsuoxiang/wangyou/2013-05-01/27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1 关键字:雷锋精神  市场经济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