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闻“井喷”:我们还能相信谁?
假新闻“井喷”:我们还能相信谁?
假新闻在今年夏季忽呈“井喷”之势爆发,的确造就了一场令国民手足无措的信息瘟疫。假新闻历来有之,不独是网络时代的“专利”,但如此高强度、高密度地“集束式”对社会发动狂轰滥炸,在新中国新闻史上,这是第一次,也是最“毒”的一次,但决不是最后一次。有“迹象”或许可供我们作出一个大胆的甚至接近合理的推测:假新闻对国家、对社会、对民众的“恐怖袭击”才刚刚开始。
这种“迹象”不仅来自我国目前丝毫未见颓势的平面媒体:有正规资质纸质报章杂志超过万余种,有合法身份的不同级次、不同体制的电视台、电台总共数千家,如果再加上那些林林总总的海外媒体常驻机构,本身就构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庞大的新闻产品制作集群。而且更让人头大的,是那一亿六千万中国网民(目前仍在以每天100名的速度递增)。从理论上讲,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网民群体,每个人都拥有制作新闻产品的“资格”和机会,借助难以数计的各种网络平台,轻而易举地把他们自己生产的新闻产品推向“消费终端”并实现几何级增长的循环“消费”。从这个意义上看,每一个网民就是一个潜在的“媒体”——互联网也正在把中国拖入一个“全民媒体”的时代。
处在这样一个“全民媒体”的时代,中国社会的新闻生态不仅面临着执政党的“集权喉舌”与“民众喉舌”的矛盾博弈,更面临着一国之“地域喉舌”同跨国界的“世界喉舌”的利益撞击,以致于使得我们那个曾经独步天下的固若金汤的全封闭式新闻管理体制,突然变得如此不知所措、如此不堪一击。假新闻“井喷”给了我们极其沉重的教训。
而且,以后的事实可能将会渐次证明,这场信息瘟疫对公众心理的摧残将远远超过对公众视听的破坏。此后真新闻也会常常被人疑为假货色,这种症状已经进入初发阶段。痛定思痛之后,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正逐渐在公众心理上清晰起来:我们还能相信谁?!其实,假冒伪劣的新闻产品,同集市上各种假冒伪劣商品一样,都是民众不共戴天的社会公害。不同的是,前者对公众心理的杀伤力更为致命。
没有别的选择,我们仍然必须相信国家。但国家的公信力在遭到假新闻的重创后能否尽快恢复元气?答案是肯定的。问题在于,中国将如何重建这一公信力。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重建中国新闻管理的“疆域”,必须强化中国新闻管理的“主权”。我们自然首先想到依法治“假”,但新闻立法的事儿,早在多少年前就已经被人们嚼成一个有气无力的话题。以前是“平面媒体”时代,体制内的行政式集权管理足矣,几乎不需要新闻立法;而如今是“全民媒体”时代,那种集权管理显然已经不能一手遮天,新闻立法刻不容缓。依法治“媒”已是国人多年的宿愿。
但在新闻立法前的这段未知时间里,我们不能任凭假新闻继续肆无忌惮地瓦解国家的公信力量,摧残社会的话语和谐,破坏民众的信任取向。中国的传统新闻制度不可谓不严,但这套几乎天衣无缝的新闻制度,在今天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纸馅包子”的假新闻就是主流媒体炮制并传播出来的,而在当今中国,主流媒体无疑处于传统新闻制度管束最为森严的地带。可为什么会“出事儿”?浮躁,因拜金而导致的浮躁。国家对付这种国有传媒机构的拜金综合征,暂时用行政手段治理仍然较为有效,谁传播假新闻就撤了那里的“头儿”,管用。
网络媒体的假新闻如何遏制?在新闻立法尚未完成之前,我认为,应该充分调动我们的“资源”优势,去对一些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发布伊始对社会产生一定震撼的重大信息之真伪及时进行核实。而能够权威地担当起这一使命的,当今中国非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两大传媒巨头莫属。这两大传媒巨头的分支机构遍布神州乃至全球,新闻打假,其权威与优势均不可替代。
例如,几天前发自网络的关于“最毒后妈”的假新闻,人民日报社或新华社的任一驻地机构都可以派人核实,至少往江西鄱阳有关部门打几通电话总不是一件难事吧。无论证实还是证伪,都发布一个消息,哪怕是“未经证实”的说法,也算是对公众的一个交代。这样既可平网络狂潮之乍起,又可正社会迷失之视听,从而把假新闻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遗憾的是,不仅失声失语,而且其网站还在相当程度上干了“推波助澜”的傻事儿。
即使“疑似”假新闻已经上网,也要去核实,因为网络还有另外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那就是时评队伍。如果说网络是新闻的“放大器”,那么这支队伍就是这个“放大器”上只知有高度、而不知有低度的高度调节阀,它可以把某新闻放大到极致。而且时评作者的下手“目标”大都是重大新闻,但有社会责任感的时评作者却时常为新闻的真假所困惑,此时,如果权威“核实”机构哪怕只是告诉他们该新闻“未经证实”,他们都不会轻易去敲击品头论足的键盘。
有人说,这个年头,信息像原子裂变,一朝登网便一发而不可收,核实得过来吗?当然不是鸡毛蒜皮的东西都拿去核实一番,需要核实的只是那些对社会有强烈冲击的“要闻”。在这一点,上述两家央级传媒机构的“敏感”能力是足可信赖的。至于哪位明星生下的孩子到底是十斤还是八斤,哪位超女的胸围臀围标准与否,那是“狗仔队”的事儿,重大新闻的“核实”者大可不必去操心。
尽管民众总是几十年如一日地抱怨这两大传媒机构“栽花多,种刺少”,但凭心而论,民众同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对这两大传媒机构保持了一种不可替代、也难能可贵的信任——时至今日仍痴心未改。(2007年7月27日 星期五)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minxinsuoxiang/wangyou/2013-05-02/1450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