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延安插队鲜为人知故事:送困难战友50斤粮票
习近平延安插队鲜为人知故事:送困难战友50斤粮票
核心提示:1975年10月,习近平上大学前专门到延安高鸣池家中辞行。他知道高鸣池家中生活非常困难,临别时硬将50斤全国通用粮票送给高鸣池。在那个困难的年代,50斤粮票是何等金贵呀!为这事高鸣池感激不尽,习近平上大学后,他专程去北京看望。
青年习近平资料图
学习时报:建设沼气池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习近平是怎样克服的?沼气池建成之后,带来哪些影响?
曹谷溪:在建设沼气池过程中,习近平既是指挥员又是技术员,遇到的困难都由他来解决。在那个年代,建筑材料的质量、施工精度,都和现在有很大差距。新建的沼气池因为有裂缝,沼水从裂缝渗入地下,就不能和粪便这些原料产生化学反应,也就无法产生沼气。为了维修沼气池,习近平带领几个青年,把沼气池里面的水、粪便,全部挖出来。然后下到沼气池里,打着手电筒找裂缝,用水把裂缝冲洗干净,再用水泥仔细地修补。在炎热的夏天,沼气池里臭不可闻、一片漆黑,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种又脏又累的活计,恐怕许多人是不愿意去干的。
排除了这些故障,沼气池很快就可以正常产气了。1974年7月中旬,沼气池顺利点火,梁家河亮起了陕北高原的第一盏沼气灯,一举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言。当时,整个延川县都轰动了。对于当地山区的农民来说,切实感受到了建沼气池的好处,纷纷到这里来“取经”。一时间,梁家河这口沼气池,变成了沼气宣传站,从早到晚挤满了从其他村赶来看稀罕的人。习近平和参加建池的几位同志,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介绍沼气制取的办法和利用沼气的好处。每天都不厌其烦地给参观的群众示范沼气使用的方法——把沼气灯的开关一扭,划根火柴一点,灯泡的光芒比60瓦的电灯还明亮。把灶膛里的沼气点燃,蓝色的火苗呼呼地烧着锅底,那火很“硬”,几分钟工夫,半锅凉水就“咕嘟咕嘟”地烧开了。
习近平建成的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在延川县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沼气革命。延川县革委会在梁家河召开“沼气现场会”。8月16日,延川县委在第8期《延川情况》上,通报表彰了习近平和他所领导的梁家河大队党支部。
1975年8月23日,共青团延川县委9号文件将他树立为“先进青年”,号召全县青年向他学习。
1975年8月22日,陕西省沼气推广利用现场会在延川县召开。会议代表参观了梁家河和上驿沼气池后,在上驿知青大院的一棵老槐树下搭戏台作为会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作“沼气要大办,政策要落实”的经验介绍。
在那次现场会上,文安驿上驿大队政治夜校的学员,为与会代表表演了陕北说书《四个老婆夸沼气》、小演唱《山村盛开沼气花》和陕北大秧歌等文艺节目。公社团委副书记、上驿大队团支部书记、“铁姑娘战斗队”队长柴富华告诉我,她当时编写了快板《大办沼气就是好》:
全省沼气现场会,定在延川文安驿。
省地县领导来视察,欢歌笑语满沟飞!
北京知青习近平,他和咱老百姓心贴心。
亲自到四川去取经,山村点亮沼气灯。
文安驿公社把令下,以点带面把沼气抓。
白天修梯田又打坝,夜晚建池搞粉刷。
过去做饭太麻烦,如今做饭拧开关。
自从咱把沼气办,解放妇女搞生产。
人人动手办沼气,自力更生最便宜。
点灯煮饭省力气,沼气肥料送集体。
沼气灯、夜校挂,
社员们灯下学文化。
技术培训首先抓,全县盛开沼气花!
柴富华说,她亲自登台表演,还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公社和县上的表扬。
1975年7月15日至21日,延安地委召开全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农业学大寨先进代表大会,表扬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时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被评为先进个人,他和延川县的北京及本地知识青年20余人,光荣出席了这次大会,并受到隆重表彰。
习近平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民修建沼气池,或许就这件事本身来说,这只是他人生中的一次小小历练。但就这件事产生的后续效应来看,对当时整个陕西省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一定不要轻视工作中的那些小事。做大事的人,都是从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件小事中成长起来的,而人的情操也是从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中培养起来的。当时的习近平,修建这个沼气池,他心中所想的,或许是为梁家河的老百姓带来温暖和光明,不再让婆姨女子为了烧柴煮饭熬煎(陕北方言,意为受煎熬)。这种精神,在他后来担任各级领导的施政实践中不断升华,最终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本情怀!
学习时报:您到梁家河采访后写出了《取火记》,对习近平当年在梁家河村带领村民建设沼气池事迹作了最早报道,在陕西全省推广沼气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请您讲讲当时采访过程中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佚名,原题:“陕北七年是近平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djhk/jswx/2017-11-04/47059.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