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杜鹃花开 >

散文杂文

打印

九月九的思念

九月九的思念

唐青钊

(作者赐稿,本网刊登时内容有删节)

  一九七六年的九月九日,中国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毛泽东,停止了思想,长眠于花丛。从此天长地久有时尽,人民的思念无穷期。

  九月九的思念,在我的心底里,在我的灵魂深处。

  余生也晚。开国大典上”人民万岁“的久久回响,吼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开国对外第一战,开天辟地以来让真正的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的土地改革,迅猛推进的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大跃进运动,“苦耶苦耶真苦耶,记不记得六零年”的大饥荒,不是得自父辈的闲聊,就是得自书本的阐述、影视的记录。余生也早。那场大饥荒来得凶猛,退得也快。甫一退潮,我和我的伙伴就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以至我们那八、九百人的生产大队,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竟有三十五、六个同学。我们读的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我们耳濡目染的是“学雷锋,见行动”;我们受的教育是“狠斗私字一闪念”、“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改造中国”、“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人民”,自然也喊过打倒叛徒内奸工贼XXX的口号、批判过“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的林陈反党集团及“克己复礼”的孔老二,至于参与“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的活动则几乎是少年的自觉行动了。然而,道德化的政治和政治化的道德教育,并不比现实的生活的教育来得直接和有效;以雷锋为楷模、以天下为己任的追求,却以沉重的生活和艰苦的劳动为起点和代价——当我自己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担当起最小两个弟妹的保姆,挑水、砍柴,洗衣、做饭,扯猪草、喂猪,一应家务,无不缠身;当我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除了做家务以外,还要参加学校尤其是生产队的劳动,以至我到十二、三岁就能挣回近两千工分、差不多是半个劳动力的工分了。尽管如此,仍然是半年细粮半年粗、五黄六月打饥荒。改革开放改变了我的命运:高考让我进入了中等专业学校,包分配的制度让我成了国家干部,组织的看重和自己的努力使我长期成为基础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政治上附上了权势的龙尾、经济上抓住了中产阶级的尾巴、生活上挤进了有闲阶级的队伍。如果以个人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我无疑会非常满足现在的处境,但是,尽管我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有过起伏和变化,但毛泽东始终是我精神的图腾、信仰的力量,毛泽东思想始终是我的指路明灯、力量的源泉。毛泽东早就成了我的生命,我的灵魂——我常常为给了我生命和灵魂而英年早逝的母亲而默默流泪,但我不仅为毛泽东默默流泪,有时竟情不自禁痛哭失声!

  九月九的思念,在我全家的心里,在我全家的灵魂深处。

  我的老父是一位农村基层干部。参加过土改、抗美援朝。一生最大的功德是为人排忧解难、植树造林、犁田铧田。退休时就是两担棉被和一部社队企业手工做的半成品沙发回家。可以说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但我的老父不过是那个时代农村基层干部清廉清苦群像中的一个。老父为毛泽东的所谓悲剧性的错误涕泪横流,为毛泽东的被妖魔化而愤愤不平,为毛泽东思想的被边缘化而短叹长嘘,为建国六十周年出现”毛泽东思想万岁“方队而手之舞之,为习总书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拍手叫好,认为抓到了点子,抓住了根本。我的妻是我同大队三十五、六个伙伴中的一个。情歌唱得很有激情,但唱得最有激情的是关于毛泽东的颂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等自是保留曲目。最值得骄傲的是我那小外孙。不到三岁,年轻的毛泽东、年老的毛泽东,本像的毛泽东、扮像的毛泽东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已学会了《我爱北京天安门》、《火车向着韶山跑》等歌曲,唱得有板有眼煞是可爱。这是我的小家,再说我的大家。我的弟弟妹妹,基本重复着我的故事,也基本附上了权势的龙尾,抓住了中产阶级的尾巴,并且生活在同一座城市里,也基本重复着我的情感,以毛泽东为木铎,以毛泽东为信仰,毛泽东思想是他们的力量,毛泽东思想是他们的指针和方向。

  九月九的思念,在我居住的社区居民的心里,在他们的灵魂深处。

  我的妻是一名小学教师,我嫁妻随妻走,嫁鸟随鸟飞自然成了妻子学校社区中的一员。在这个以小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群体中有社会分化,但分化不剧烈;有一些社会矛盾,但总体和谐稳定,左邻右舍的关系更正常融洽,因而楼下的广场成了社区的“乡校”。在乡校里,自然是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地海聊,其中不免针砭时弊、臧否人物。毛泽东这位被某些精英诬为有“反智主义”倾向、将知识分子贬为牛鬼蛇神的人物,在这些小知识分子眼里又成了革命导师、人民领袖、民族英雄,“银河号”事件时,他们感叹:要是毛泽东在哪容得这般屈辱;炸我南斯达夫大使馆时,他们叹惜:毛泽东就是死早了,并且“我们老百姓没有认为毛泽东不好的”成了社区居民们的共识。

  九月九的思念,在人民的心里,在他们的灵魂深处。

  我曾五次到过韶山,三次到过毛主席纪念堂。对韶山的游人如织和对天安门广场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一字长蛇阵有着直观的感受和真切的体会。这些直观的感受和真切的体会,使我感到到韶山参观游览、到纪念堂瞻仰遗容的人数怠为不虚。据不完全统计,自1950年毛泽东故居开放以来,吸引了超过五千万人到韶山追寻伟人足迹,。从2011年起到毛主席故居参观旅游的人数超过了1000万人。每年的春节,清明节,国庆节,每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生纪念日,每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纪念日,到韶山参观旅游的人数总是不断刷新纪录。据《天下韶山网》报道,2013年除夕之夜,到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给毛主席拜年共度除夕之夜的游客和市民达10万人以上;2月10日,蛇年第一天,寒风瑟瑟,却阻挡不了人们到湖南韶山缅怀毛泽东的热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怀着对毛主席的缕缕思念和深深祝福纷拥至此。据毛主席纪念堂接待处报道:毛主席纪念堂从1977年9月9日开馆到2004年9月9日,共接待瞻仰者2亿3千7百余万人,平均每天近20000人去瞻仰毛泽东遗容。2004年4月4日是国家将清明节纳入法定节假日的首个清明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上午时间就有3万多人来到位于天安门广场中央的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2012年4月4日是清明节,一大清早首都北京及全国各地的群众,涌向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前排队瞻仰毛主席遗容。由于人数较多,队伍迂回曲折为两列,并在纪念碑东南侧、纪念堂东侧、前门北侧折成N个几字型,绵延约3公里。清明节限定瞻仰时间4个小时,整个上午的瞻仰人数达10多万人。这些到韶山、到毛主席纪念堂的人们,可能有各自不同的动机,但基本的动机,至少有缅怀伟人、寻找精神力量的因素,这足以说明,毛泽东未死,毛泽东还在,毛泽东还活在人民心中,毛泽东仍然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保护神,毛泽东思想仍然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精神动力。

  九月九的思念绵绵无期,是因为毛泽东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不必说毛泽东多次挽救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不必说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成为抗日救国的中流砥柱、中华民族的脊梁,不必说毛泽东建立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不必说毛泽东用短短的二十八年时间就将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成了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工业国,更不必说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和人口数量暴涨、人口质量陡增的所谓“人口红利”。单说被全盘否定的文革,在犯下“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巨大错误的同时,都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和无限的思考。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主要动机是实现中国共产党的自我更新、吐故纳新。“一个人有动脉、静脉,通过心脏进行血液循环,还要通过肺部进行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空气,这就是吐故纳新。一个无产阶级的党,也要吐故纳新,才能朝气蓬勃。不清除废料,不吸收新鲜血液,党就没有朝气。”(转引自《红旗》杂志一九六八年第四期社论)。它是一九五七年共产党内整顿“三风”,即整顿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运动的继续,是对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五年我国部分农村和城市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继续,是为了实践谢觉哉同志所说的与中国 “官国”传统的彻底决裂,是为了实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虽然它在执行过程中犯了严重的错误,对中国共产党自我更新的长期目标失败了,但是他的救赎行动已经深深嵌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灵魂之中了。

  有没有一个“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我们这里姑且不论。但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的争论,在党内争论是很激烈的。比如说有人主张以俄为师。但苏联从赫鲁晓夫一上台就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彭真、张全景等党的领导人都认为苏联变修从赫鲁晓夫就开始了,最终经戈尔巴乔夫之手忘党忘国。比如说有人主张以第二国际民主社会主义为蓝图。虽然中国没有第二国际的传统,走向民主社会主义也不是不可能的,而所谓民主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数十年后,谢韬就认为中国改革走的就是民主社会主义的路子,搞的就是资本主义。毛泽东自然也有自己的社会主义蓝图。这个蓝图集中体现在他一九六二年发出的“五•七”指示里:“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运动。工人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那样。公社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鱼),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这个“五•七”指示勾画的是一幅美妙而又质朴的中国社会主义蓝图。它既是对毛泽东之前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即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一定要管理上层建筑,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毛主席读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及谈话》)——的自然衔接;又是毛泽东所追求的全新的社会主义理想模式。

  九月九的思念绵绵无期,是因为毛泽东树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精神。

  毛泽东的精神,虽无影无形,却至大至刚,每时每刻都充盈着天地,影响着人民、激励着人民、鼓舞着人民、护佑着人民。毛泽东自身独具的精神,择其要者,就是:谆谆教诲,孜孜以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厌的精神;不计名利,忍辱负重,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的精神;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创新、长于谋略的精神;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知错必改的精神;大智大勇,大仁大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精神;知人善任,作风民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夙夜在公,不谋私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毛泽东赋予和熔铸的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择其要者,就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北坡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毛泽东赋予和熔铸的中国人民的精神,择其要者,就是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雷锋精神,王进喜精神,焦裕禄精神。毛泽东重新赋予和熔铸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择其要者,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下为公、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精神,舍生取义、杀身以成仁的舍身精神,道之所存、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献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自强精神,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担当精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的决死精神,慷当以慨、重诺轻利的诚信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舍生忘死精神,等等。毛泽东的这些精神一言以蔽之,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它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支柱、中国人民的支柱、中华民族的支柱,假如中华国果亡,除非毛泽东精神先已死;未来中国傲立群雄,必是毛泽东精神泽被寰球。

  九月九的思念绵绵无期,是因为毛泽东创立了光辉灿烂的现代文化。

  毛泽东创造的中国现代文化,不仅征服了他的人民,而且征服了他的敌人;不仅征服了中国,而且征服了西方、征服了世界;不仅征服了当代,而且征服了未来。一个世纪前,中国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现代白话文,用胡适的话说是“毛润芝完成的。”中国大陆的现代话语就是以“毛语”——毛泽东的语言风格为主流,文言文和从外国引进的学术话语以及港澳话语均为支流。这是中国资产阶级最为伤感和忧心的东西。例如,被美国政府支持的海外中国自由派和民主派的刊物——《当代中国研究》刊登的一篇编辑部的文章《远未成为历史的毛泽东》就既万般无奈,又无限感叹地写道:“重要的是毛对中国现代汉语与中国人的思想所产生的无与伦比的影响。最值得关注的是这样一种现象:无论是毛的崇拜者在赞美他时,还是反对者批评毛时,使用的竟然还是毛式话语体系。那怕这些人出国多年,哪怕他们在海外受过硕士、博士教育,毛式话语的影响在他们身上仍然历历可见。一个人物能够不死,一定是这个人物深刻地体现了这个民族的精神本质,并同其精神引发的文化认同而掌握了这个民族的民众。毛的成功不只是政治的成功与军事的成功,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成功,至今还影响着整整几代中国人。毛泽东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文化中的主流,就在于他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

  这一点既让他的信奉者顶礼膜拜,更让他的敌人自叹不如。例如,反毛专家李锐曾这样感叹:毛泽东的文章中“中国古籍则信手拈来、满目皆是,从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到诗词曲赋、历史小说、各家笔记等能找到成百条成语典故。”反动右派朱学勤对他的自由派朋友中侈谈文化的人说:“你们讲文化哪一个也不是毛泽东的对手。毛泽东之所以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就在于他对中国文化科学的态度、批判的继承、彻底的改造。”毛泽东一再强调“清理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他认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总结,孔夫子的很多话都是好话,现在看起来也都是好的,但是拿到现实社会里那种复杂的矛盾他都处理不了,他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又都是废话屁话。”就在于他吸收了现代西方和世界的优秀文化。首先是吸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主张把中外文化成果结合起来,并赋予独特的民族形式。他说非驴非马也可以是骡子,就是非驴非马、驴马结合是会改变形象的,不会完全不变。中国的面貌,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都不应该是旧的,都应该改变。但中国的特点要保存,应该是在中国的基础上面吸取外国的东西,应该交配起来有机地结合。就在于他创造了中国新的文化。《毛泽东诗词》、《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是毛泽东文化的最好的著脚。毛泽东创造的中国现代文化,不但深切地影响了中国,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西方的思想家、政治家们普遍认为他改变了世界及世界未来。美国学者安德鲁罗斯在他的《毛泽东对西方文化政治的影响》一文中写道:“我们记得毛的思想对冷战时期左派和1968年这一代人令人激动的冲击,但是我们很少理解其对1970年代以来文化政治格局的影响。90年代以来,西方左右翼之间的文化斗争开展得轰轰烈烈,有着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运动和事件,……尝试描绘毛泽东对教育改革、文化和小区的社会运动以及立法变迁的潜在影响。毛的教诲如自我批评、青年造反、提高觉悟,在西方有着比中国更长久且深远的发展。”“在毛泽东热的最高潮过去了30年之后,像蕾所说的毛泽东的精神仍主导西方文学与文化批评家的心理。但是,在中国成为西方衣柜中衣物的主要出口商前,毛泽东主义就已经先出口到世界人们的心灵衣柜。西方著名思想家如萨特、阿尔都塞、罗兰、巴特和福柯等人的思想成长曾深受毛主义的影响。”

  九月九的思念绵绵无期,是因为毛泽东事实上回答了人类的终极问题。

  毛泽东曾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这样简明而深刻的阐述,这个阐述实际上是对人类终极问题的回答。他说: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又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对于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可理解。因此,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其所以错误,因为这些论点,不符合大约一百万年以来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自然界(例如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其他各种自然科学史反映的自然界)的历史事实。——这个终极问题的阐述岂是福山等资产阶级思想家能望其项背的?不敢讲后无来者,但可以说前无古人。

  九月九的思念,是心祭,也是礼祭。

  再过几天,又是九月九。让我们每一个热爱、崇敬毛泽东的人,为在天堂的老人家烧一炷香、献一朵花,寄上心香一瓣,敬祝老人家在天堂快快乐乐、平平安安。

  九月九的思念,将化作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毛泽东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中,毛泽东思想永远是照耀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前进的灯塔。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djhk/sw/2013-09-04/2276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9-04 关键字:纪念毛主席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