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杜鹃花开 >

文艺评论

打印

《闯关东》的逻辑:关内老爷吃人关外老爷“不吃人”

《闯关东》的逻辑:关内老爷吃人 关外老爷“不吃人”

云淡水暖


近年来的影视作品中,特别是电视屏幕上,充斥了太多的“主流”称谓:“老爷、太太、小姐、少爷、皇上、皇后、公公、贝勒、格格……”,可能是对过去太多的“同志、大姐、大爷、大妈、哥哥姐姐、大婶大娘…”之类的风格的逆反罢。最近,又有一个“老爷”粉墨登场了,就是央视隆重推出,各家地方台争相播放的《闯关东》里头的地主朱开山,有意思的是,朱老爷的饰演者是《亮剑》里头饰演我军高级指挥员李云龙的那位李幼斌先生,李云龙的人生轨迹是不堪大别山区地主老爷的欺压,跟着红军起来闹革命,成为解放军高级将领。朱开山的人生轨迹是颇富戏剧性,先是“为生活所迫”而“闯”,“闯”而“成功”,尔后自己成为“老爷”,据说此剧“超越”了《亮剑》的李云龙。

“闯关东”者,“闯”字当头也,为什么要“闯”,因为在关内活不下去了,到关外找一条活路,据资料,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先后有3000多万人相继踏上关东大地。这种历史鲜见的移民现象被称为“闯关东”,是中国乃至世界移民史上最大的一次迁徙活动。(《沈阳日报》);清代268年中,山东曾出现旱 灾233年次,涝灾245年次,黄运洪灾127年次,潮灾45年次,各种自然灾害之严重超过全国其它各省。康熙四年的特大旱灾,更是全省10 7州县无一幸免,“草木皆枯”、“人多饿死”、“ 道多饿殍”、“ 人相食”的记载充斥大小县志。不仅天灾,人祸也接踵而至。咸丰年间,鲁捻、幅军、长枪会军、文贤教军等起义烈火烧得山东大半糜烂,在兵燹的冲击下,山东人的生存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到 关东当“流民”就不足为奇了。(《百度博客》);“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

“闯”过去了之后,都成了“朱老爷”了么?否也:

个案1:滨州市蒲城乡李振杰口述:“我出生于东北新京。我父亲早在1926年就借高利贷去了东北。那时我大爷在东北给人扛活,大娘在老家。我父亲就是奔着我大爷去的。我父亲去先到济南,坐火车经山海关到新京,在一家面粉厂做工。我母亲也是山东人,在新京经人介绍与我父亲结了婚。从此我村大多数闯关东的都是奔着我父亲去的。”

个案2:博兴县于树林口述:“我今年74岁,闯关东时26岁。当时家有父、母、妻子。从张店坐火车,经济南、天津到奉天。原来在家是木匠,在那儿找了木工干。我没上过学。与我同去的是我姨表兄,奔着在东北的姑表兄弟去的。他比我早去一年多,我就是在老家跟他学木匠的。”(《华夏文化》)……

事实上,绝大多数穷人人“闯”过去,不会也不可能成为“朱老爷”,但是,可能从现今的文人墨客们的眼光看,只有成了“朱老爷”者,身上才有“故事”,才有噱头,只有“朱老爷”们才能够“真实”地映射出“闯关东”的“壮举”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面貌,按照当今主流“著名微观经济学家”茅于轼的逻辑,就是“高收入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但是,有人并不认同“朱老爷”们如此风情万种的“闯关东”的经历,闯关东人在船上的表现,过于安静和秩序,虽然也有饿死的难民,但整体表现过于写意,少了点揪心的东西。看罢头两集,明显感觉对闯关东这段近代史上人类最大的迁徙展现不够充分,对惨烈渲染更是不够。走旱路的文传与鲜儿也一路顺风,有水喝有饭吃,一对情侣牵手走关东,浪漫有余,残酷不足,让人觉得闯关东的感觉只是苦了点,整体过程挺轻松的。(《沈阳日报》)

草民以为,即便是在“草木皆枯”、“人多饿死”、“ 道多饿殍”、“ 人相食”的记载充斥大小县志的年代,关内的“朱老爷”们的生活也还是不会差的,否则怎么会有“朱门酒肉抽,路有冻死骨”的古言呢,关内的“朱老爷”不会给穷人活路,穷人只好“闯关东”了。按照《闯关东》的描写,是不是有这么一个逻辑,关内的“朱老爷”们吃人,所以穷人们只好“闯出去”,到了关外,穷人们“闯”成了“朱老爷”,于是爱屋及乌,对穷人充满了“人文关怀”和顾看。

但是,草民记得关于东北地区农村状况的老电影有一部《暴风骤雨》,周立波创作,于洋主演土改工作队队长,其中有一个贫苦农民叫做“赵光腚”,就是穷的叮当响,连裤子都穿不上,元茂屯的地主韩老六勾结国民党残匪袭击于洋饰演队长的土改工作队,威胁参加土改的农民,后来,“赵光腚”在反击韩老六和国民党残匪的战斗中牺牲了。据于洋后来回忆,他在参加部队文工团的时候,到土改工作队参加土改,是货真价实的土改工作队的队员,于洋回忆当时东北农村的土改过程中,许多斗争现实与《暴风骤雨》的描写是非常吻合的,比如地主暗地下威胁农民,农民害怕变天,经过工作队讲道理,农民明白了谁养活谁、谁剥削谁的道理,起来诉苦等等。

草民还记得曲波写的《林海雪原》中关于东北地区的国民党残匪中,有一些匪首就是当地的大地主,对土改工作队和翻身农民进行了血腥的报复,曲波是亲身参与了东北地区剿匪战斗的指挥员,其写作的素材多来自于自身的亲历,比如侦察员杨子荣就确有其人。

这些亲历者的故事才过去了2~30年,另外一些不知道哪里来的“素材”就开始颠覆那些原先的东西了。先前是“赵光腚”、少剑波、杨子荣、李勇奇(《林海雪原》中的贫苦林业工人)们身上发生的故事,以正面的视角在银幕上展现。现在倒了个,韩老六、座山雕们摇身一变,成了“朱老爷”们了,早知道如此,早年李云龙们起来闹什么革命,投奔“朱老爷”们,一起“推动社会发展”,岂不更为省事儿。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djhk/wypl/2013-05-02/692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闯关东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