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战争目光》让人警醒
《战争目光》让人警醒
戴旭
我是做军事理论研究工作的,对影视评论不是很熟悉,在座都是专家。我就用战争的目光来看一下《战争目光》这个片子吧。在这个片子之前,我已经用战争目光看过目前正在热播的一个片子,就是《集结号》。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主流媒体上提出了质疑,我说历史上的解放军和解放军的战争这样的。还用战争目光观察了一下眼下咱们国家的雪灾,我说这个雪灾把我们国家大系统的缺点都暴露出来了,对我们的军事战略有非常深刻的启示,未来我们不能再在我们的国土上迎接战争了,要御敌于国门之外。我是军人,又是研究战争的,我看什么都带着战争的目光。但我只是这样要求我自己。看完《战争目光》这个片子,我才恍然大悟,其实,我们所有的军人,所有的国民,都应该具有战争目光。这个片子教给我们一种思维方式:就是要用战争的目光看待我们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切。你看这场雪灾多么惨重!要是当初电力系统和铁路系统有这个战争目光,就是气象部门没预报准,它的系统也不会这么脆弱不堪一击。一场大雪都对付不了,还能对付战争吗?因为你的一个系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这么大的损失和麻烦。要反思。
这个片子它用战争的目光看的是我们军队的建设,它真正看到了我们军队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对今天情况的了解,以及对现代战争的一些感悟,我认为《战争目光》这部电视剧,这个制作群体,是一群真正弄懂了什么是信息化战争的人。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一言以蔽之,信息化战争就是传感器战争。用剧中人江永良的话说,就是谁控制了信息,谁就将赢得胜利。控制了信息,就能做到发现敌人而不被敌人发现,打击敌人而不被敌人打击。再说得白一点,就是谁控制了信息,谁就可以让自己耳聪目明,让敌人耳聋眼瞎,胜负还用说吗?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对伊拉克军队实行电子覆盖和精确摧毁,伊军的侦察、通信全面瘫痪。美军做到了夜空单向透明,美军什么都看得见伊拉克军,伊军什么也看不到,只有被动挨打。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美军评论说:没有有效的C4I(即指挥自动化)系统(以后又扩大了SR),军队不过是一群武装的乌合之众。就象脑袋控制拳头的道理所揭示的,被剥夺了信息的军队,就好象被挖去了眼睛、耳朵,摄走灵魂的躯壳。
《战争目光》这个片子反应了很强的忧患意识,我觉得这个忧患意识主要是对我军目前现状和对现代战争理解,或者是偏差或者不到位。一些人把演习当演戏,一些人抱残守缺。还有一些人是认认真真的学习,训练,但方法不对路,做无用功。我原来在空军指挥学院科研部,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当时上级有一个要求,就是每个科研单位都要成立一个研究小组,当时给我配了几个人做研究,我就要求:第一你把美军当成我军,把伊拉克军当台军观察这场战争的进攻;第二就是把美军当美军,把伊拉克军当我军再观察这场战争的防御,不谦虚的说这时候我就有了战争目光。可惜的是咱们军队里真正具有战争目光的非常少。伊拉克战争之后,中国军队的论文车载斗量,绝大多数都是观众的目光,没看出什么门道。去年,连续暴出日本人在中国的几个地方非法测绘的事,有关部门只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就完了,中国人也没有太多关注.但一些问号还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其中之一是:为什么中国人就没有这样的情报意识呢?当年,清政府出使日本的一个随员直隶试用通判姚文栋,在日本访问时发现了日本陆军省出版的《兵要日本地理小志》一书,如获至宝。此书专讲日本地理、气候、人情、风俗、政治、历史、物产、户口,以及战史、战场等,是日本第一部军事地理志。令人震骇的是,这部《兵要日本地理小志》在序中明确指出:“此书本为陆军军人,而今为小学课本”,“今也兵农一途,举海内皆兵,小学生徒能读此书,详山势水脉险夷广狭,则他日或从兵事,攻守进退之划策,有思过半矣。然则此书名为地志,实兵家之要典。”日本人竟然把兵书当成小学课本!姚于是将其带回译为汉文,希望印给外海水师各营,并恳切呼吁海军派员赴日实测,以备日后之用。这是1884年,距离中日甲午海战还有10年。姚文栋不仅照译原文,还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评述,分析对日作战的两条海上攻击通道。姚并不是间谍,上级也没有分配他中国任务。他就是个有心人。这就是战争目光。他用这个战争目光发现日本是一个战争民族。他还想着有朝一日中国能攻击日本本土。但他太高估中国人了。中国人那么多,有多少有他那样的战争目光?还不要说战争意识和战争意志了。看完这个片子我非常欣喜,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大的有战争目光的群体。我希望这种目光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在座的人,要把这种思维再扩大一点,最好扩大到每一个军种、军区的常委会和社会所有的精英阶层。
《战争目光》这个片名非常好。希望它能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一种注视未来的本能。我们要观察美军,我们看美军的战争就行,要看我军呢,实际上从我们的现实军事题材的电视剧里就可以看个大概了,现在各军区、各大军种都有不止一部的电视剧。所以我在开会之前,跟总政电视艺术中心的李主任聊天的时候,我说《战争目光》这个电视剧,从它反映的军事理念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突出重围》到《战争目光》是一个完整的阶段,从对新形势下新军事变革的探索,和对现代化战争的定义和理解,可以画一个句号。《战争目光》把信息化战争理解最到位,表达的最清楚。它可以作为直观的军事教科书,下发全军。
但是,这个片子也有它的问题。比如说一些艺术表现手法还不够出新。它里面展现的情节,我觉得有很多理想化的成分,包括江永良它的自荐啊,他那样的性格一路顶撞还能一路提升。这样的人在部队的现实中是非常的不多见。可能团以下军官还有这种冲劲,再往上就不行了,就要遭遇体制和传统的双重打压。但江永良能当到司令,这种理想化,其实是一种呼唤,这正是我们的忧患所在:如果军队没有这样的人,我们的希望在哪呢?可这样的人又怎么产生和生存呢?第二个问题,这个片子的遗憾就是没有像《集结号》一样,做很好的宣传,引起争鸣。所以我认为《战争目光》这个文章没有做完。就在前天,美国的巡洋舰把它的卫星打掉了,在他们打掉的半年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第二代信息化战争即将开始。我们用战争目光看咱们这个片子,它里面传递的是信息化战争的概念,不错,但还是初级的,也就是第一代信息战争的概念,还没有第二代信息化战争的概念,比如说他把我们的卫星打了,卫星打了我们的通信全部通断,我们通信一中断以后,把我们的电力水利交通金融全部打掉,这个国家就瘫痪了,军队根本轮不到上战场的机会。现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总体情况是,美国军在第一阶段,新型军队基本上打造完毕,俄罗斯、欧洲、日本等在第二阶段,正进入全面重组阶段。我们这个国家,这么庞大的一个军队,在战争问题上最没有紧迫感,喊的多做的少。像一列只鸣笛不前进的火车。未来留给我们的时间是不多的。所以希望这个片子,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不要光停留在电视剧的一个探讨。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djhk/wypl/2013-05-02/8900.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