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王芳”致敬!为王芳鼓掌!
向“王芳”致敬!为王芳鼓掌!
不鸣惊人
写下这个题目,可能要戳某些公知们的肺管子,让他们感到很不顺眼,很不舒服。说明一下:题中前一个王芳,指的是艺术形象王芳。“向王芳致敬!”是笔者1990年赴八一电影制片厂采访《英雄儿女》中王芳的扮演者刘尚娴时见面道出的第一句话。刘尚娴塑造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不朽银幕形象,王芳成为“最可爱的人”艺术典型之一名至实归、当之无愧,故需要向她表达由衷的敬意——也包括所有红色经典中为弘扬民族正气增添了“正能量”的艺术形象!后一个王芳,指的是今年央视春节晚会上的歌者王芳。笔者与王芳同为东北那旮嗒银,此前曾经聆听过她演唱过的若干首红歌,并为其鼓掌喝彩!今年的春晚,“高天滚滚寒流急 大地微微暖气吹”,首登春晚的俺们老乡王芳一曲汁正味儿浓的《英雄赞歌》,让吓恐自己有朝一日“腐烂变泥土”的公知们气急败坏、恼羞成怒,使出各种毒计狠招儿,口出狂言恶语,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在这种邪正对垒的情况下,旗帜鲜明地支持王芳,给予王芳以更加热烈的掌声就显得尤为必要!
今年的春晚,《英雄组歌》是一大亮点,也是一大焦点。无形为红色与黑色的对决、红色与黄色的对决搭建了一个硕大的平台。公知们自以为得计,首先发出挑衅,觉得把诋毁“红歌”与妖魔化“文革”挂上勾就占领了“普世道德”的制高点,孰不知正是由于他们“脑残”的“文革思维”和“军妓”之类的“文革语言”,进一步唤醒了以网络红军为代表的广大民众的新的觉醒,包括平素对此较少关心的底层草根民众。春晚节目互动调查中,央视网、人民网、腾讯网、搜狐网、凤凰网等门户网站的调查显示,《英雄组歌》掌声如雷,好评如潮。这种局面的形成固然与红色文化的根基和其自身的魅力有关,但不容否定的一个因素还在于,真的要感谢公知们不遗余力的鼓噪,正是这种鼓噪在剥开自身画皮、露出推墙沉船改旗易帜真面目的同时,激活了网络红军以键盘和鼠标为武器捍卫红色文化、捍卫红色江山的热情,使之革命激情得以充分燃烧。这是什么?这就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这,也就是历史的辩证法。“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吐槽元年”成为公知们首战的“滑铁卢”,是公知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
继春节晚会上红色经典舞剧《红色娘子军》片断登上舞台之后,我们欣慰地看到,元宵晚会上红色经典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再次亮相。红色经典的传承像万泉河水流淌不息,似林海雪原,广袤无垠。从初一到十五,“新南霸天”“新座山雕”们的日子过得可真不快活!
然而,谁都不必高兴得太早。一台春晚可以折射出一切问题却解决不了一切问题。战斗正未有穷期,在社会政治领域和社会文化领域,围绕着转意识形态之“基因”与“反转”的斗争还将长期存在下去,唱红打黑扫黄的战斗仍将处于艰难的“现在进行时”,而且仅是诸多战线的一条战线。
“放眼看天下,风雷震八方。燎原烈火旺,工农齐武装。”红色文化的捍卫者们、红色江山的保卫者们,有必要像红色娘子军那样,认清“战士的责任重”,唤起工农千百万,誓将南霸天、北霸天、一切反动派统统埋葬;“党给我智慧给我胆,千难万险只等闲。”亦有必要像杨子荣那样,壮志未酬誓不休,甘洒热血写春秋;同样有必要像《英雄儿女》中的王芳和我们身边的姐妹王芳那样,傲然挺立在滚滚风烟之中,为英雄放歌,化纸虎为尘!
笔行至此,似乎感觉公知们又把广大民众逼回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既然红色那么令公知眩晕,既然革命那么值得公知们与之告别,咱尝试着换个时髦点儿的、“普世”点儿的标题也真的不难,谁不会呀——
《春晚过后,今夜我们都是王芳,今后我们都是王芳!》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djhk/wypl/2014-02-24/24942.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