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关于战争电影沉思:“爽片”的危险
关于战争电影沉思:“爽片”的危险
郭松民
01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是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一句名言。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克氏的这一判断给予了高度肯定。
列宁在阅读克氏《战争论》的有关章节时,写下了这样的批注:
“政治意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没有目的的手段永远是不可想象的。”
毛主席则对这一观点给予了更为形象深刻的阐述。他指出,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
既然战争是政治的继续,那么作为对客观存在的战争的主观反映,战争题材的电影当然也是政治的继续。
更重要的,战争题材电影的主要功能,恰恰是要把战争实践中经常被遮蔽、被掩盖的政治充分揭露和呈现出来。
这里,我们也可以化用毛主席的话说,战争电影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电影。
古今中外的战争电影,都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02
比如,为观众所喜爱的《英雄儿女》,就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完美结合,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在影片中通过“祖国慰问团”的活动和朝鲜人民涉过冰河抢救受伤的王芳等情节,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上甘岭》则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热爱和对社会主义的向往;
国外的电影也是这样。
比如,1962年好莱坞拍摄的反映诺曼底登陆的《最长的一日》,可谓战争电影的鸿篇巨制,也被视为经典。
这部电影在冷战的“尖峰时刻”摄制完成,上映时刚好爆发古巴导弹危机。
影片的政治意图是非常明显的。一是要和苏联争夺“从纳粹占领下解放欧洲”的荣耀,并为美国驻军西欧的正当性辩护;二是要让面对苏联坦克集群“威胁”北约盟友恢复自信,其不言而喻的暗示是,美国既然能够战胜纳粹,当然也能够挡住苏联。
另一部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战争电影《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则歌颂了美国普通人的牺牲精神(汤姆·汉克斯饰演米勒上尉战前为一名小学教师)和人道主义情怀,同样具有为美国冷战结束后在中东和巴尔干采取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辩护的性质。
2003年,美国总统小布什为自己发动伊拉克战争辩护时,直接引用了这部电影的台词:
“这场战争是为了拯救人类文明本身。”
03
近三十年来,中国战争电影的一个倾向性问题是,刻意回避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如2007年冯小刚的《集结号》,结果把正义的、给中国带来巨大进步的解放战争,拍成了一种“伤痕”,也招致了观众和舆论的强烈批评。
最近几年的另一个倾向,似乎走出了“伤痕”,但却带着一种欣快的、跃跃欲试的感觉,把战争拍成了一种“暴力春宫”或“战争春宫”片。
这种电影的特点,是用冗长的、令观众目不暇接甚至感到窒息的“战斗”场面,取代了对战争背景、战争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与表现,更取代了对战争意义的探讨与表现。
坊间对这一类电影有一个恰如其分的称呼:“爽片”。
“爽”的含义是指什么呢?就是指只重视刺激感官以获得即时的快感,而不顾及其他。
在几年前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中,为了追求这种快感,不仅把“智取”变成了开着坦克的“强攻”,甚至还加演了一段座山雕驾驶飞机逃跑的场面,把深山老林中的土匪想象成了无所不能的“007”,真是爽歪歪了。
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成功”之后,战争电影对“爽”的追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登峰造极。
但政治是无法回避的。
由于近代以来,中国进行的战争都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当这些战争在银幕上被用“爽片”形式表现之后,战争的正义性、必要性都被淡化了,这就为一些人否定近代以来一系列革命战争和保家卫国战争的正义性、必要性预留了缺口,为在这一领域里历史虚无主义的卷土重来预留了通道。
从未来的角度看,在影响巨大的影片中对“战争快感”本身的过度追求与炫耀,在青少年观众中留下战争“很爽”的印象,也潜伏着以轻浮的态度对待战争的巨大风险。
毛主席曾经告诫,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今天,当我们讨论军事、战争题材的电影时,尤其应该注意这一点。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djhk/wypl/2021-11-17/72332.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