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山仰止 >

高瞻远瞩

打印

李殿仁中将: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伟人——读《毛泽东年谱(1949—1976)》

 每到历史的重大关头,及时地作出正确决策,这是毛泽东同志过人胆识和超人智慧的领袖风范所在,也是他令人尊敬的高贵品格所在。

  去年,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出版了六卷本《毛泽东年谱(1949—1976)》。一年后的今天,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1周年纪念。借此机会,我谈谈读《毛泽东年谱(1949—1976)》的心得体会,以纪念这位“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伟人。

  1949—1976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27年。这27年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操劳和贡献,一点都不比1921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28年他领导我们党艰苦创业时期逊色。这27年,毛泽东殚精竭虑,构建了新的国体政体,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起新型的工业体系和所有制形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一,建设一个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绝不同于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不是一个剥削阶级推翻另一个剥削阶级的权力更替,而是要建立一个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毛泽东同志满怀信心地指出:“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就为我们的国家政权确定了明确的性质: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人民当家作主。在社会生活中,人民大众要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现,一定的法规来保证。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学说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构建了中国式政治制度,这就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民主党派参与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

  为了保证人民的权力得以实现,为了保证这些基本政治制度的顺利实施,毛泽东同志又领导我们党和人民创建了中国特色的法律体制。先是废除一切旧的法规,宣布旧社会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一切法规制度统统作废,一律摧毁。接着他带领各党派代表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根本大法形式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成果,确立了我们的国家性质和政权形式,这实际是大家公认的一部临时宪法。到了1954年,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把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归人民写进了宪法。同时,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生产资料公有制等一系列的根本制度写进了宪法。根据宪法又分别制定了婚姻法等具体法律,并明确规定了民主立法、严格执法、民主监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一系列法制原则。这些基本政治制度、根本大法和法规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是我们团结奋进的根基,直到现在它仍然闪耀着光辉。

  第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消灭剥削压迫,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作为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认识最清楚,信念最坚定,而且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一直在奋斗、在探索。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就提出中国革命的前途就是先要夺取政权建设新民主主义,尔后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武装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为了巩固和发展胜利成果,巩固发展新生的人民政权,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开始了新的长征。首先用不到半年时间肃清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军事力量,解放了除台湾和沿海岛屿及香港澳门之外的全部领土,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空前统一。接着进行土地革命,使亿万劳苦大众分到了土地,开始大规模恢复和发展国家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同时,积极开展外交工作,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千百年来受尽剥削压迫的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扬眉吐气,意气风发。这个时候的资本家也自觉地向共产党靠拢,认为有了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复兴之日就要到来了。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抓住这个有利机遇,果断地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战略构想。1953年初开始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毛泽东同志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要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种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从中国实际出发,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伟大举措,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苏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之路,顺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怎么走,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进行了伟大的探索。具体实践就是领导全党在全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所谓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要革除那些旧思想、旧观念、旧制度、旧风俗习惯。既要改变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行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个人所有制的新制度,而且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又要在思想观念上树立起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观念,核心是消灭剥削压迫,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实行人人参加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并逐步实现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所谓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因此,“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让全体人民既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又成为祖国的保卫者。在全国各条战线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

  第三,在历史的关节点作出正确决策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彭真同志曾说,“我这一生就是佩服毛主席。因为许多关节点上都是毛主席比别人计高一筹。有时候我们当时不理解,事后事实证明主席是正确的”。每到历史的重大关头,及时地作出正确决策,这是毛泽东同志过人胆识和超人智慧的领袖风范所在,也是他令人尊敬的高贵品格所在。

  比如抗美援朝。在中央讨论朝鲜战局和出兵朝鲜问题上,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不同意出兵,理由是我们打了这么多年仗,迫切需要医治战争创伤,人民政权还没有完全巩固,经济十分困难,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差和无制空制海权,等等。毛泽东同志坚定地说,不出兵的理由可以列出若干条,但都抵不过出兵这一条,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经过充分讨论,大家统一认识,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这一决断,把一个不信邪、不怕鬼、顶天立地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使世界为之一惊。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并肩把美国打到了谈判桌前,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

  又比如两弹一星。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经济薄弱,技术落后,人才匮乏,并面对帝国主义武装侵略和核威慑核讹诈的威胁。在内忧外患面前,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把中国的生存与发展放在世界大格局下来运筹,放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来思考,放在当时最现实的需求上来谋划。深刻认识到我们必须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在尖端科技上突破,通过局部的跃升,带动整个科技、人才、工业的全面发展。从1956年起毛主席就决定搞原子弹。他亲自决策组织精兵强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用了几年时间就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

  第四,千方百计保证共产党开创的伟大事业永不变质继续前进。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同志最担心的是革命胜利取得政权之后,干部脱离群众、消极腐败、改变颜色。因此,千方百计地保证党开创的伟大事业永不变质。

  进城前就向全党发出忠告。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就告诫全党要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不要被不拿枪的敌人打倒。在离开西柏坡时,他多次讲到“今天是进京赶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体现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历史的自觉、理论的自觉、使命的自觉。

  进城后,领导全党不断开展教育整风,限制干部特权,保持党的纯洁。为了防止我们的干部“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在全国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号召全党勤俭建国。从1951年开始大力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既严惩了党内贪污腐败分子又打击了资本家的不法行为,保证了政权建设的清廉之风和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之后多次开展整风运动、教育活动,在党内提倡积极思想斗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群众揭露党的错误和缺点,帮助整顿党风,监督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言行,等等。

  特别警惕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图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策略,并提出把希望寄托在“第三、四代身上”的战略图谋,引起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警觉。特别是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在苏联部分得手后,毛泽东同志把很大精力放到了防止“和平演变”上。为防止党和国家改变颜色,毛主席一直在进行艰苦的探索。特别是他提出了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宏伟战略,抓住了党和人民千秋大业的根本。毛主席还具体提出了接班人的五条标准,强调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必须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

  总而言之,《毛泽东年谱(1949—1976)》是一部党史国史教科书,它记述的是毛泽东同志的活动历程,反映的是我们党、我们国家从1949年到1976年27年的奋斗史实。让人特别受振奋受鼓舞的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主政以来,清风浩荡,一扫人们心中的忧虑和政治雾霾,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意志和信心,坚定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我们满怀信心地在党中央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进。

  (作者系国防大学原副政委、中将,教授)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gsyz/gzyz/2014-12-26/2944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XQ 更新时间:2014-12-26 关键字:高瞻远瞩  高山仰止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