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聂荣臻诞辰121周年|中国航天事业的卓越领导者和奠基人
纪念聂荣臻诞辰121周年|中国航天事业的卓越领导者和奠基人
新华社图片
2020年12月29日,是聂荣臻元帅诞辰121周年。
聂荣臻元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而且是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聂帅明确指出: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办什么事情都应该以自力更生为主,尤其是在尖端科学技术和军队的先进武器装备方面,更应该强调自力更生。因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把最先进的技术交给中国。这方面即使用很多的钱也是买不到的,何况我们还没有这么多钱。他还说,我们不能自甘落后,中国历史上产生过许多大科学家,只是近百年来才落后了。因此,不能迷信外国,依赖外国,“以洋为贵”,应该自力更生,勇于探索。他同时认为,中国搞闭关自守,既不应该也是行不通的……
在此,我们一起重温2004年《中国航天报》刊发的一篇文章,仰望新中国航天事业卓越领导者和奠基人聂荣臻元帅的丰功伟绩,作为对聂荣臻元帅诞辰121周年的纪念。1960年4月,聂荣臻在郭沫若等陪同下来到上海参观航天产品。
苟毅 摄 中国航天报资料图片
一、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成果”的方针,开创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航天发展道路。
聂荣臻元帅是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卓越领导者和奠基人。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主管国家科学技术和国防科技工作,协助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特别是为“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开拓性、奠基性工作。1963年4月,周恩来(左二)、聂荣臻(左一)、贺龙(右二)、张爱萍在中南海。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当时,我国导弹、火箭技术究竟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迫切需要明确的首要问题。是一切都靠自己从头摸索前进,还是一切依赖外国援助?聂荣臻元帅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反复研究,确认应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上,坚持自力更生,同时尽可能争取必要与可能的国际援助。为此,他在向中央的报告中提出,我国导弹的研究,应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成果”的方针。
同年10月,党中央批准了这一方针。这就是国防部五院的建院方针。
我国航天事业正是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和停止一切技术援助,加上国家经济发生严重困难,聂荣臻元帅力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继续研制导弹、原子弹。
在我国第一发地地导弹仿制任务基本完成后,他又明确提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争一口气,突破从仿制到独立设计这一关,迅速提高,建立我们自己的高技术水平的导弹技术体系。”并强调,完成任务依靠谁?依靠我们自己。无论在什么时候,我国火箭技术的发展都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的专家、自己的干部和工人。
当时,我国是在国外封锁和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导弹、火箭技术的,聂荣臻元帅为此长期夜以继日地组织领导,制定规划,筹措经费,培养人才,组织全国大协作,进行联合攻关。正是在他这种忘我工作精神的鼓舞下,当时一批从国外回来的专家和一大批我们自己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密切配合,不计名利,刻苦学习,钻研业务,认真负责,投身到航天事业中来。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使我国国防尖端技术迅速发展起来。
在今天,我们仍要牢记聂荣臻元帅的教导,任何时候都必须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聂荣臻(左一)到现场指导“两弹”转运。
二、科研“开门七件事”,为我国自主发展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1956年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完全是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既无图纸资料,也无仪器设备。研究导弹,开拓者们面临着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
聂荣臻元帅在建院初期曾形象地说,一个家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搞好科研,同样也有“开门七件事”,即新型原材料、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精密机械、大型设备、测试技术、计量技术。他表示要帮助解决科研“开门七件事”。
现在回顾起来,聂荣臻元帅提出的科研“开门七件事”是多么的深刻,多么的富有远见。
航天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综合,几乎荟萃了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的全部最新成果,涉及到自然学科、技术学科、管理学科等众多学科,只有在各有关专业技术、基础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有足够的技术储备进行型号研制。科研“开门七件事”就集中体现了所需技术基础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航天事业创业初期,聂荣臻元帅就深刻地洞察到,科研“开门七件事”如果过不了关,将成为发展我国尖端技术的主要障碍。为此,他提出了组织全国大协作,开展新材料、元器件和新设备的攻关建议。
这一建议的组织实施,不仅对当时导弹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全国范围形成了一个协作网,而且带动了我国整个科学技术和基础工业的发展。预先研究、技术储备是研制航天工程重要的技术、物质基础构成。
对此,聂荣臻元帅提出了按“三步棋”安排的原则,即在同一时期内至少要看到三步棋,安排好三个层次的工作。一是在探索研究的;二是正在设计和试制的;三是设计定型后小批生产的。
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三步棋”的原则,有效地提高了当时科研工作的前瞻性、计划性、目的性,一步一步地夯实了我国航天工程研制的技术基础,特别对后来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钱学森(右一)和聂荣臻(右二)在我国首次“两弹结合”试验现场。导弹核武器在预定区域成功爆炸。
20世纪50年代聂荣臻元帅提出的科研“开门七件事”和“三步棋”的原则到今天仍然非常重要,带有根本性的技术基础仍需继续加强。
古人云“根深才能叶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加强技术基础,才能具备实现航天持续健康发展所需的“利器”,才能做到航天事业“根深叶茂”。
三、高瞻远瞩,尊重人才,为我国造就了一支能攻关的坚强航天队伍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受党中央的委托,聂荣臻元帅负责主持组建航天技术研究机构。他首先把组织航天技术研制队伍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加以考虑。他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狠抓科学管理,培养和造就了一支能攻关的坚强航天队伍。
航天队伍是航天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组织保证。在组建航天队伍的初期,聂荣臻元帅就高瞻远瞩,采取内外并举的方式,千方百计地从国内外广揽人才。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支持下,聂荣臻元帅克服各种困难,卓有成效地进行了航天队伍的创建工作。对内,他全力协调工业部门、高等院校和军队,为国防部五院选拔了第一批急需的党政干部和技术专家;对外,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在国外的科学家回国,并委以技术领导的重任。
在聂荣臻元帅的精心谋划和组织下,国防部五院很快就集中起30多名科技专家和100多名大学生,开始了导弹、火箭技术的探索与研究。历经几十年来的发展与建设,我国航天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整体规模和专业素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此,我们更加怀念和崇敬这位航天队伍的创建者。
科技知识分子是航天队伍的主体,聂荣臻元帅高度重视科技队伍的培养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他就深刻地指出,我们必须把培养科学技术队伍作为一个战略性的问题来考虑。20世纪60年代下半叶,在同国防部五院高级知识分子的一次座谈会上,他又对在座的同志提出,我们应该看得远一些,要培养我们的年青一代。对年青新生力量的成长,我们应该感到欣慰。
在聂荣臻元帅的谆谆嘱托下,老一代航天人不辱使命,言传身教,不断地培养和锻炼中青年骨干力量,让他们在技术攻关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这也是我国航天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
聂荣臻元帅非常关心、重视知识分子,即使是在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候,他也是想尽办法保护知识分子。
聂荣臻元帅把自己比作科技战线的后勤部长。他说:“我自己就是个勤务员,我有志于当个科学工作的勤务员,为研究工作努力创造各种条件,保障科学工作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20世纪60年代初特别困难的时候,聂荣臻元帅从各大军区、地方募集了一批批肉、鱼、豆等营养品,专配给从事国防尖端科研的专家们,以使专家们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科研工作中去。
针对知识分子当时科研工作时间不足的情况,聂荣臻元帅对当时要求科技人员政治上要“红”但不甚实际的做法,亲自主持制定了被誉为我国第一部科学宪法的《科学十四条》,并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十四条》中最关键、最敏感的问题有四个。第一,明确研究机构的根本任务是“出成果、出人才”;第二,尊重科学家、保护科学家,提出“初步红”的标准(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用自己的专业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三,明确研究所一级党委才有领导权,基层党组织只起保证作用,党员要尊重非党科学家的意见;第四,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区分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的界限,思想问题和行动问题的界限。保证了科技人员有六分之五的时间能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文革”期间,一些科技工作者受到迫害,聂荣臻元帅总是竭尽全力去帮助。他对知识分子非常尊重,核科学专家王淦昌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聂帅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制定、执行科技政策上,或是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心方面,都是一位最好的领导者。晚年聂荣臻与邓颖超,邓颖超身旁是聂帅的夫人张瑞华、女儿聂力。
聂荣臻元帅是认真贯彻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楷模,他视知识分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基本力量,在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上给予充分信任。他勉励老五院的高级知识分子要“加强学习,加速进步,勇于负责,技术民主,提高自己,培养后辈,又红又专,终身努力”。尤其是他大力倡导的技术民主和技术责任制,当时在航天广大干部职工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引起了专家的共鸣。他明确要求:“国防科委和五院各级领导,应该定期检查技术民主和技术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并且以此作为考核各单位党组织和政治工作做得好坏的标志之一”。发扬技术民主,落实技术责任制,对航天科研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1966年10月27日,“两弹结合”试验后聂荣臻元帅接见科研人员。(魏其勇 提供)
敬爱的聂荣臻元帅离开我们已有一段时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深邃思想、民主作风和求真务实精神却深深烙印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头脑中。特别是科技委的许多老专家都曾亲身聆听过聂荣臻元帅的殷切教诲,他们回顾起聂荣臻元帅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历史性贡献都是感慨万千,推崇备至。
我们要永远铭记和学习聂荣臻元帅的好思想、好作风,并加以发扬光大,与时俱进,继续努力,为我国航天事业谱写出更加光辉壮丽的新篇章。
原文标题《航天事业的卓越领导者和奠基人——纪念聂荣臻元帅诞辰105周年》,发表于《中国航天报》2004年12月29日4版,作者: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微信发布时内容有修改。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除署名外来源于中国航天报资料图片、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微信等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gsyz/hqpp/2020-12-30/6690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