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写给抗大的十九件手迹 部分从未公开发表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一所专门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毛泽东深知,抗日战争的胜利需要千千万万的干部,所以他对抗大情有独钟。本文搜集、整理了毛泽东给抗大的题词、书信等手迹共19件,其中相当一部分从未公开发表过。从毛泽东的各种手迹看,他给抗大的这些手迹虽不是为抗大所题的全部,但也堪称颇丰。
1937年春, 毛泽东、朱德、林彪等和抗大部分人员合影
红军办了一个“红埔”军校
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后,开办了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6年5月,在黄河西岸的大相寺,毛泽东主持召开会议,决定在原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抗日红军大学,下设高级科、上级科、普通科(亦称一、二、三科)。因为以前有一个黄埔军校,毛泽东戏称红军大学为“红埔”。
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出席。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创办工农红军大学,是为了促进和迎接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到来。第一次大革命时有一个黄埔(军校),它的学生成为当时革命的主导力量。我们的红大就是要继承黄埔的精神,要完成黄埔未完成的任务,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为主导的力量,即是要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
毛泽东说:“你们现在是上山学道,学成之后下山济世。学道修道,重在个人修行。在这里,我们大家都是学生,又都是先生。”“形势发展很快,一个新的局面就要到来。良机不可错过,大家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真正要放下板凳,坐稳屁股,抓紧时间埋头读书,研究些问题,总结些经验,在不超过半年的学习时间里,真正做到学有所成,修成正果,去普度众生,因为众生的苦难太重啊!……”
12月7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任命林彪为红军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刘伯承为副校长。1937年1月,红军大学随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易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毛泽东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仍然担任抗大校长。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写道:“红军大学有许多独特无二的地方。它的校长是一个28岁的指挥员,据说他从来没有吃过一次败仗。红军大学自称有一个班的学员全是老战士,平均年龄是27岁,平均每人有八年作战经验,受过三次伤。”“我曾几次同毛泽东一起去参加过村民和红军学员的群众大会,去过红色剧院。他毫不惹眼地坐在观众的中间,玩得很高兴。我记得有一次在抗日剧社看戏,休息的时候,群众一致要求毛泽东和林彪来一次合唱。林彪是红军大学的校长,只有28岁,他以前是蒋介石参谋部里一个著名的年轻军校毕业生。林彪像一个小学生似的涨红了脸,讲了几句很得体的话,请女共产党员代替他们唱支歌,逃脱了‘点名表演’。”
在延安的抗大校史展览中,有一封毛泽东于1936年12月26日写给林彪的信。信中这样写道:
林彪同志:你的信我完全同意。还有一点,就是三科的文化教育(识字、作文、看书报等能力的养成),是整个教育计划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部分之一,如你所说的实际与理论并重,文化工具就是“实际”的一部分。如你所说的实际与理论联系,文化工具乃是能够而且必须用了去把二者联系起来的。如果学生一切课都学好了,但不能看书、作文,那他们出校后的发展仍是很有限的。如果一切课学了许多,但不算很多也不算很精,但学会了看书、作文,那他们出校后的发展就有了一种常常用得的基础工具了,如果你同意此意见,那我想应在二、三两科,在以后的四个月中,把文化课(识字、看书、作文三门)更增加些,我意把它增加到全学习时间(包括自修时间)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请你考虑这个问题。定期检查时文化应是重要的检查标准之一。
参加抗大开学典礼
1937年1月21日,抗大举行开学典礼。学员一部分是从部队中抽调的红军干部,一部分是从全国各地来到延安的知识青年。“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抗日者的先锋!”《抗大校歌》唱出了学员们的心声。
毛泽东在开学典礼上讲话:“现在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将来一面作战,一面生产,这就是抗大的作风,足以战胜任何敌人的!”1939年,毛泽东为抗大开展生产运动两次题词,其一是上面这段话,见《生产战线上的抗大》。还有一个类似的题词刊登在1939年3月《生产导报·生产运动特刊》第一号上:“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克服困难,敌人丧胆。”
1937年3月2日,毛泽东在抗大第二期的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并为第二队学员题词:“要学习朱总司令: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1938年5月24日,抗大第四期开学。毛泽东题词:“学好本领好上前线去。”刊登在1938年8月4日的《新华日报》上。
毛泽东在抗大第四期第三大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进一步阐述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性。他指出: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政治方向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向,你们要学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是要打日本、怎样打日本、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能被我们打倒的正确的政治方向。
毛泽东鼓励学员来抗大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全国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不是为了自己的家,而是为了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家,牺牲一切。所以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现在你们牺牲升官、发财及吃小米饭、爬清凉山的初步决心是有了,但没有最后的决心是不够的,你们更要有为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牺牲自己贡献生命的决心!”“革命的过程,像在波涛汹涌的江河中行船,怯懦者常常会动摇起来,不知所措。在革命的大浪潮中遇到困难便动摇退缩的人在历史上是有的,希望你们中间没有这样的人,你们要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建设新中国而永不退缩,勇往直前,要坚决地为全国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奋斗到底!毫无疑问,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抗大最重要的传统和经验,是培养新型革命人才的重要保证。”
“抗大是一块磨石,把那些小资产阶级意识———感情冲动、粗暴浮躁、没有耐心等磨个精光,把自己变成一把雪亮的利刀,去打倒日本,去创造新社会,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毛泽东还为抗大题词:“不但要有革命热忱,而且要有实际精神。”
毛泽东经常到抗大讲课
红军大学成立时,仅有杨兰史、张如心等三位专职教员。1938年10月,杨兰史在延安不幸病逝。毛泽东专门为他写了挽词:“哀悼我们教育战线上的勇士,杨兰史同志永远不死!”
由于教员如此缺乏,毛泽东等人带头讲课,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也多次到红大或抗大或讲课或作报告。毛泽东回忆说:“那时我可讲得多,三天一小讲,五天一大讲。”毛泽东讲课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军事、哲学、历史等,其中主讲战略问题。
红军大学成立时,毛泽东为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正在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写好一章,就到红军大学讲演一次。每次讲课前一天的夜里,他都要到红军大学,在窑洞前的大树上挂一盏马灯,和学员们漫谈。课间休息20分钟,也搜集问题和意见。毛泽东回忆说:“我过去在抗大讲课的时候,就是把讲稿发给学员,我只讲30分钟,让学员自己去研究,然后提出问题,教员解答。”
1937年7月、8月,为了提高抗大广大学员的哲学水平,毛泽东应抗大校长林彪的请求,为抗大第二期学员讲授唯物论和辩证法。历时三个多月,授课110多个小时。经毛泽东同意,总政治部把毛泽东讲课记录打印了若干份,列为抗大的必读教材。毛泽东这个讲课提纲的主要组成部分后来经过整理,改题为《实践论》和《矛盾论》,1952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
毛泽东在抗大给学员讲课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1995年7月20日,原抗大第二期十三队学员何启君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漫说抗日军政大学》一文:“毛主席给抗大讲话、上大课,有时几乎隔几天便有一次。能够直面聆听革命领袖的谆谆教诲,当然是非凡的福气。他的语言、思想、风采,像阳光沐浴着我们,像春风吹拂着我们火热的心。……主席常以诙谐、生动的语言,阐发其深深的哲理。他曾向三期的学员和教员们说过一段话:‘你们会不会吃小米呀?’众声回答:‘会!’‘你们会不会打草鞋呀?’众人齐应:‘会!’他道:‘好!能吃小米,能打草鞋,才能算抗大学生。你们是来革命的,要学马列主义!要知道,吃小米,爬大山,住窑洞,才能出马列主义!’”
毛泽东认为“教员是干部的干部”,他非常重视抗大教员队伍的建设,专门为教员题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那时抗大学员生活十分艰苦,除基本口粮外,每个学员每天只有3分钱的菜钱,只能吃小米饭和熬白菜,而教员每月有2斤大米和1斤鸡蛋的特殊供应。
到抗大第四期时,全校专职教员达到253人。
毛泽东多次为抗大题词
1936年6月,国民党军偷袭瓦窑堡。红军大学迁到保安县(今志丹县),山上的几十个石洞成了校舍。最大的石洞原是羊圈,学员们铲掉羊粪、杂草,用石灰水刷白洞壁,并在石壁上凿出一块大石板,用石头砌成桌椅和讲台,用茅草编成门帘,这便成了教室。学员宿舍也是石洞,晚上就睡在石床上。
随着抗大学员越来越多,宿舍和教室都成了大问题。
毛泽东说:“我们创办红大、抗大的时候,要教员,没有。要房子,没有。要教材,没有。要经费,没有。怎么办?就是‘艰苦奋斗!’要有这种精神。”
学员们自己动手挖窑洞、建校舍。
1937年10月23日, 毛泽东为抗大建筑校舍题词
1937年10月23日,毛泽东为抗大题词:“听说你们建筑校舍的劳动热忱很高,开始表现了成绩,这是很好的。这将给你们一个证明:在共产党与红军面前一切普通所谓困难是不存在的,最严重的困难也能克服,红军在世界上是无敌的。”
毛泽东还给抗大学员复信,勉励他们。红军时期,军人俱乐部被称为“列宁室”。抗战爆发后,抗大九队的学员将“列宁室”改为“救亡室”。毛泽东得知后,于1937年12月15日给九队的学员写信:“九队的同志们:庆祝你们成立了救亡室,这‘救亡’二字就是你们及全国人民在现阶段上唯一的总目标。达到这个目标的道路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希望你们学习这个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方法,唯有统一战线才能达到‘救亡’之目的。”
1939年5月26日,毛泽东为抗大成立纪念日而作《抗大三周年纪念》。毛泽东说:“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它比较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斗争,到延安参观的人,所以十分注意去看抗大,我想不外这个理由。
“抗大的革命与进步,是因为它的职员教员与课程是革命的进步的,又因为它的学生是革命的进步的,没有这两方面的革命性进步性,抗大决不能成为全国与世界称赞的抗大。
“一部分人是反对抗大的,就是投降派与顽固派。这一点正是表明抗大是一个最革命最进步的抗大,如若不然,他们就不会反对了。投降派顽固派人们之起劲地反对抗大,证明抗大的革命性进步性,增加了抗大的光荣。抗大之所以是个光荣的军事学校,不但因为大多数人拥护它,称赞它,也还因为投降派顽固派人们在那里起劲地反对它,污蔑它。……
“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三者,是造成一个抗日的革命的军人所不可缺一的。抗大的职员、教员、学生,都是根据这三者去进行教育与从事学习的。
“抗大在其逐年的改良进步中间,伴来了若干缺点,它发展了,但困难也来了,主要的是经费不足,教员不足,教材不足这几项。然而共产党领导的抗大,是不怕困难与一定能够克服困难的。在共产党面前无困难,就是因为它能克服困难。
“抗大三周年后,改正其缺点使之更加进步,这是我的希望,也是全国全世界的希望。
“抗大的教职员们学生们努力啊!”
此文被毛泽东修改后易名为《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曾出过一本小册子。
毛泽东的“三句话”“八个字”
1937年4月,林彪给抗大政治部副主任莫文骅一张纸条,上面是毛泽东亲笔写的“团结、紧张、活泼、严肃”八个字,字不大。莫文骅叫政治部的人用红布把这八个字放大后贴在校门口,并用黑体字印在抗大的校旗上。从此,这八个字就成了抗大的校训。毛泽东写的是“团结、紧张、活泼、严肃”,抗大校旗上也是这个顺序。
1939年6月1日, 抗大在延安南门外举行建校三周年纪念大会。毛泽东、刘少奇等在会上检阅学员队伍
1938年3月,毛泽东到抗大演讲,其中讲到了三句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林彪请毛泽东把这三句话写在纸上,作为抗大的教育方针。
3月5日,毛泽东为抗大同学会成立题词:“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
毛泽东说:“唐僧这个人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遭了九九八十一难,百折不回,他的方向是坚定不移的。但他也有缺点,麻痹、警惕性不高,敌人换个花样就不认识了。猪八戒有许多缺点,但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不怕艰苦,臭柿子胡同就是他拱开的。孙猴子很灵活,很机动,但他最大的缺点是方向不坚定,三心二意……”“你们别小看了那匹小白龙马。它不图名、不图利,埋头苦干,把唐僧一直驮到西天,把经取了回来。这是一种朴素、踏实的作风,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毛泽东的这“三句话”“八个字”在20世纪60年代被林彪归纳为“三八作风”,而在军队中重新倡导。毛泽东题写的“三句话”还在,“团结、紧张、活泼、严肃”的题词却找不到了。林彪请毛泽东重新题写,这次题写毛泽东把顺序变动了一下,成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抗大各期的毕业证
1937年8月,毛泽东在抗大二期毕业证书上题词:“勇敢、坚定、沉着。向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
原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廉祥云珍藏着毛泽东1938年给抗大写的这个题词。那时廉祥云在抗大校务部队列科工作,负责保管和发放抗大毕业证书。他想把毕业证书重新设计一下,用长4寸、宽5寸8分的白色道林纸,中间一条折叠线,左面是毛泽东题词,右面是毕业证书正文。抗大校务部副部长许世友、副校长罗瑞卿责成廉祥云给毛泽东写一份报告。1938年6月,校务部收到毛泽东的题词:“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用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
毛泽东的手迹被廉祥云珍藏起来。1986年4月19日,他将其捐献给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
1938年9月2日, 林彪、 罗瑞卿为抗大第四期学员签发的毕业证
1938年4月19日,抗大第四期学员毕业前,毛泽东来抗大作报告,学员们纷纷请他题词。“知识分子之成为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结合工农民众,他们的分界仅仅在这一点。”“继续努力以求贯彻,给抗大四期毕业同学。”这幅题词刊登在1939年9月1日的《新华日报》上。
毛泽东给抗大的领导人写了一封信:“此次毕业生必须发给《解放》五十七期,其中文件,并须加以讨论之后,才走为好。需要多少,速去交涉领取,先取少数每队发二三本也好。卅号下午中央书记处开会,一号下午的军事会我准备到,二号可以来讲六中全会的总结。”此信原件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毛泽东对毕业学员说,你们到抗大来学习,有三个阶段,要上三课:从西安到延安八百里,这是第一课;在学校里住窑洞,吃小米,出操上课,这是第二课;现在第二课上完了,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第三课,这便是到斗争中去学习,“那是无字之书”。他教育学员“永远以革命的面目相见”,不要学汪精卫、张国焘,“半路上忽然不见了”。
毛泽东说:“抗大的学生要有一种作风:不断地学习。当学生,要当到长胡子,当到胡子白了,当到阎王请去喝烧酒。那时,才算毕业了!”“当学生,不一定非在学校不可。李逵没上过学校,但他很勇敢!瓦岗寨的绿林英雄,也没有上过学校。就是民族英雄岳飞,还不是从战争中锻炼出来的?”“虽然,抗大已经发给了毕业证书,但还是要当学生。毕业,只是开步走!以后的课程,是实践!”“窑洞出真理,窑洞出马列!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是‘洋元始天尊’,而你们就是‘洋元始天尊’的弟子。什么时候下山呢?天下大乱你们就下山!”
毛泽东在抗大学员于江的笔记本上题词:“碰了钉子时,就向钉子学习,问题就解决了。”1939年2月,于江奔赴晋察冀边区,担任中共定兴县委书记,1940年3月不幸被捕,牺牲时年仅26岁。
1939年,毛泽东为抗大校刊《抗大》题词:“努力奋斗再接再厉光明就在前面。”1943年6月1日,毛泽东为抗大成立七周年纪念题词:“站在最前线。”
抗战八年,抗大办了八期,还办了14所分校,培养出20多万名军政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干部基础。
本文载于《党史博览》2015年第7期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gsyz/lxff/2015-08-01/33278.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