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多维阐述与现实价值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和理论家,无论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政治功能,毛泽东关于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占有突出地位。深入具体地研究这一理论对当前我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一、毛泽东对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多维阐述
(一)明确指出了意识形态的政治指导功能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一经产生,就会对一定阶级、集团及个人的实践活动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毛泽东从多维视角论述了意识形态的政治指导功能。
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指导作用的宏观视角,指明了意识形态的政治指导功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毛泽东就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在阐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反映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实践斗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在它同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就成为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夺取政权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因此,“我国的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这是毛泽东从革命实践中所总结出的一条中国革命成功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还从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角度,论证了意识形态的政治指导功能。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时还指导实践。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不仅仅在于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其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毛泽东强调,如果将正确的理论束之高阁,不去指导实践,再好的理论也是毫无用处的。他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认为认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抓住了对世界规律性的认识,还必须把它再应用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回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毛泽东所论述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哲学论证。
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站在建立和巩固国家根本制度的高度,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指导地位和功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需要构建新的政治制度,而这种新的政治制度,就必须有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在1954年9月15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在开幕词中明确提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而这一制度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这实际上就从国家根本制度的层面,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深刻论述了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功能
任何意识形态都具有一种教育功能,也就是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意图引导人、塑造人、改造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通过用正确的理论和思想观点教育广大群众,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发挥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功能。强调通过政治教育不仅可以使人民群众具有自觉的革命行动,而且还有助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在谈到对红军进行政治教育时,毛泽东指出:“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在谈到对无产阶级的政治教育时强调,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共产党是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但也需要进行政治教育,这样才能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以有效地从事革命政治实践活动,“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就算是教育的问题。”“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党只有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才能有效地领导其他工作,“掌握思政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把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功能提高到“生命线”的高度,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这一著名论断,深刻表明了意识形态政治教育功能的强大作用。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通过发挥政治教育功能,不仅可以保障经济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性质,而且还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对此,毛泽东深刻指出:“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提高劳动生产率,一靠物质技术,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政治思想工作”。
(三)全面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政治批判和斗争功能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要努力宣传和倡导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价值取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排斥和批判异己的意识形态,以保障所影响的社会成员不断秉持其思想观念。
在对国内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斗争方面。毛泽东早在1929年就指出了当时红军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主要有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等,这些错误思想对于革命队伍的健康发展,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危害极大,对此必须进行批判和纠正。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反映旧制度的旧思想的残余,总是长期地留在人们的头脑里,不愿意轻易地退出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还是有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存在,也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存在。”在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大量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会自动减弱和消退的,要战胜和清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就必须对此进行批判和斗争,否则错误思想就会泛滥,就会占领意识形态市场,进而给革命事业带来危害。毛泽东指出:“我们应当批评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不加批评,看着错误思想到处泛滥,任凭它们去占领市场,当然不行。有错误就得批判,有毒草就得进行斗争。”毛泽东还进一步分析认为,通过批判和斗争,有助于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毛泽东还特别重视对共产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批判和斗争,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自动地发展变化,往往具有滞后性,因此,有必要对意识形态的滞后性进行批判。他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要清除这些错误思想,就需要对此进行批判和斗争。因此,在思想领域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建国后,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在我们的许多同志中间,仍然存在着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和作风,这就是: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工作上的官僚主义和组织上的宗派主义。”这些错误观点和作风,都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是不利于党的内外团结的,是阻碍我们事业进步的,必须对这些错误观点和作风进行批判。
在学习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国外的资产阶级思想不可避免地要传到国内来,腐蚀人们的思想,危害革命和建设事业,必须以批判的态度学习和借鉴外国的思想文化。毛泽东明确指出,对外国的东西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地搬用。对于“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这种对外国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也是毛泽东关于意识形态批判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具体阐述了意识形态的政治激励和动员功能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特定的思想体系,在集中体现和反映阶级意识的同时,对激励人们的斗志,营造浓厚思想氛围,动员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政治实践具有显著的功能。
毛泽东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在革命斗争中的政治动员功能。在早期开展农民运动时,就看到了思想宣传所发挥的动员作用,他指出:“有农会的地方普遍地举行了政治宣传,引动了整个农村,效力很大。”在农民运动中,通过政治动员,形成了革命高潮,使农民团结一致。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更加重视政治动员在抗战的巨大作用,指出“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通过政治动员把战争的政治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必须使每个士兵和人民都明白为什么打仗,打仗和他们有什么关系,这样才能使民众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实践,进而形成浩大的政治声势和强大的政治力量。“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政治上动员全军全民起来奋斗,是最重要的具体的条件之一。”毛泽东十分重视革命文化在政治动员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要进行革命就要进行思想上精神上的准备,而革命文化就发挥着这种作用,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这里的“革命文化”显然就属于意识形态,这就指出了意识形态在革命中发挥的思想准备作用,这其中内含着意识形态的政治动员功能。
毛泽东还从夺取政权和建立新制度的角度分析了意识形态的政治动员功能,他明确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要建立一个新制度同样也需要发挥意识形态的政治动员功能,这就是要宣传新制度的优越性,批判旧制度的弊端,为新制度的建立打下思想和心理基础。毛泽东在三大改造过程中,面对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更为具体地强调了意识形态的政治动员功能,他指出:“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总是要伴随一场大喊大叫的,这就是宣传新制度的优越性,批判旧制度的落后性”。
(五)深入阐释了意识形态的政治维护和促进功能
意识形态对其所依附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所代表的阶级、集团利益,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形成一种内在的维护和促进功能,使现有社会经济基础更加巩固和完善,使现有政治结构更加稳定,从而促进其所代表的利益更加有效地实现。
毛泽东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从文化功能视角论证了意识形态的这种政治维护和促进功能,他认为“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这种新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显然属于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就是为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服务的。对于文化的这种作用,毛泽东更为具体地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不仅论述了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而且还深刻论证了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这种“伟大影响和作用”就是从积极方面阐述了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促进和维护作用。
毛泽东还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角度深刻阐释了意识形态的这种能动性,对此他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毛泽东进一步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出发,阐述了意识形态对维护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他认为,要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除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外,还必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进行经常的、艰苦的社会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
毛泽东对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阐述是全面而深刻的,这些阐述不仅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更体现着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总结的智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二、毛泽东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理论对当前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现实价值
毛泽东所阐述的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理论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我们深刻、全面地理解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而且在实践上有助于我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一)始终坚持意识形态政治指导功能,为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提供根本思想保证
毛泽东从理论的能动作用、制度构建等多个层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指导功能,这对于当前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蕴含着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引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蕴含着代表人民利益和愿望、体现人类发展正确方向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如果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就会消解当代中国的党魂、国魂、民魂,消解全党全国人民的精神武器。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指导功能,就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提供了根本思想保证。
(二)充分发挥意识形态政治教育功能,为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奠定群众基础
毛泽东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功能,并把思想政治教育看做是“中心环节”,提到“生命线”的地位。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既是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热点难点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增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极为繁重。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功能,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增强人民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当前要特别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强对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发挥好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功能,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信念、信心,把党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转化为群众的自觉性实践,进而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奠定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三)善于运用意识形态政治批判功能,为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排除思想障碍
毛泽东依据当时的现实情况,反复强调要对党内外、国内外的各种错误思想进行批判,以保证革命队伍的纯洁性和革命事业的顺利进行。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碰撞,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多样化社会思潮竞相展示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争夺民众、争夺思想文化阵地,对这些社会思潮必须进行深入具体分析,揭露和批驳各种社会思潮的思想实质,对一些错误、反动的社会思潮必须进行坚决的批判和斗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西方国家一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会通过不同途径传入我国,西方大国对我实施的“西化”、“分化”战略不断采取新手段、新形式,对此,我们也必须进行坚决抵制和批判;同时在我们党内和人民群众内部也存在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一些模糊的认识,这也需要我们抵制一些错误思想观点的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只有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和思想观点进行抵制、批判和斗争,才能排除各种错误思想观点的干扰,保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顺利实现。
(四)注重发挥意识形态政治激励功能,为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提供不竭动力
在革命战争年代和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毛泽东特别强调意识形态对激励斗志、振奋精神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同样需要发挥意识形态的政治动员和激励功能,凝神聚气,攻坚克难。通过发挥意识形态的政治激励功能,坚定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胜信心;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培育高尚的情操,形成内在的精神动力;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崇德向善、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通过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不竭动力,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提供动力源泉。正如十八大报告所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政治维护功能,为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创造良好环境
毛泽东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能动作用的角度,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维护和促进功能。
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风险隐患增多,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差异、利益矛盾普遍存在着,同时,干部作风、贫富不均、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方面的敏感问题、热点问题频发,维护稳定的任务依然很重。这就要有效发挥意识形态的维护功能,利用先进文化、高尚的道德对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精神世界进行整合,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避免人民内部关系的扭曲和变异,防止一些矛盾激化,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通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理性地认识一些社会问题,消除思想上的疑虑、困惑,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得到广泛而深厚的政治认同,消除不稳定因素,进而为我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创造良好环境。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gsyz/lxff/2016-08-27/39692.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