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泪眼背后的感人故事
毛泽东泪眼背后的感人故事
史 真
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看到贺子珍去苏联主意已定时,想极力挽留她。他知道,她这个时候提出要走,同自己有关,曾经说了一番十分动情的话:“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在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一是我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泪。二是跟过我的通讯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有的通讯员牺牲了,我难过得落泪。我这个人就是这样,骑过的马老了,死了,用过的钢笔旧了,我舍不得换掉。三是在贵州,听说你负了伤,要不行了,我掉了泪。”毛泽东正是这样的人。在毛泽东波澜壮阔、功勋卓著的革命生涯中,曾几次伤感落泪,呈现出他温情细致的一面。
在乌江南岸挥泪送衣给“干人”
1934年年底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过半。在危急时刻,毛泽东力挽狂澜,力主主力红军避实击虚,向敌人兵力空虚的贵州开进。
红军进入贵州后发现这里的穷人特别贫困,被形象地称为“干人”,因为他们的血汗已被各种苛捐杂税榨得一干二净。所以,红军所到之处,到处都是向他们求乞的“干人”。这些“干人”一个个衣不蔽体,骨瘦如柴。此情此景震撼了每个红军指战员,许多人不禁掉下了眼泪。
在红军路过乌江南岸的剑河县时,人们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孙子寒冬里仍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单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红军指战员们立即围了上来。
此时,毛泽东从后面走来,见前面围着很多人,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一位红军战士答道:“老妈妈说,她家一年收的粮食全被地主抢光了,她儿子前几天也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她没有活路,只好和小孙子四处讨吃的。”
听到这儿,毛泽东已是热泪盈眶。
毛泽东当即脱下身上的毛线衣,又叫警卫员拿了两袋干粮,连同毛线衣一起送给老婆婆。他蹲下来,亲切地对这位绝望的老人说:“老人家,你记住,我们是红军,红军是‘干人’的队伍。”穿上毛线衣的老人感动地直点头,嘴里连声念叨:“红军,红军……”领着她的小孙子,颤巍巍地走了。
颇富同情心的毛泽东为“干人”情不自禁流泪,告诉我们时刻不要忘记穷人。这样的泪水流给了穷人,也流给了自己。毛泽东看到老百姓生活如此艰难,既感到难过,也感到内疚,更感到了肩上的责任,表达了一代伟人纯朴、深厚的爱民之心。
长征途中与建国后曾两次因贺子珍伤感落泪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率红军成功地四渡赤水,又挥师南渡乌江,威逼贵阳,日夜兼程,很快来到滇黔交界的盘县境内,再往前走,就将进入云南省境。只要北渡金沙,红军就可以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扭转被动局面了。就在这时,一场意想不到的灾祸降临到他的妻子贺子珍头上。
1935年4月23日,红军总卫生部休养连来到盘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中午时分,天空响起了嗡嗡的飞机声,警卫员吴吉清急忙让贺子珍隐蔽,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组织安排伤员隐蔽。就在这时,敌机投下了炸弹。贺子珍头上、胸脯上、臂膀上,到处鲜血涔涔,倒在血泊中。经医生检查,发现她身上17处负伤。贺子珍苏醒后,对大家说:“我负伤的事请你们暂时不要告诉主席。他在前线指挥作战很忙,不要再分他的心。请你们把我寄放在附近老百姓家里,将来革命胜利了再见面……”说完,又昏迷过去。
目睹此状,大家十分难过,特别是毛泽东专门派来负责照顾贺子珍的警卫员吴吉清焦急万分。战友们一面急忙把血泊中的贺子珍抬上担架,一面急派骑兵飞奔红军总部,通知毛泽东。
不一会儿,村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身披大衣、一脸风尘的毛泽东一跳下马,就快步走到贺子珍的身旁,弯下腰仔细端详着不省人事的妻子,拉着她的手连呼:“子珍!子珍!……”想着妻子在革命中经历的种种磨难,这位叱咤风云的红军统帅不禁轻轻捧着贺子珍的头,抽泣起来。
1936年,毛泽东与贺子珍在陕北保安。
时光流转,世事难料。1937年8月同毛泽东负气诀别远赴莫斯科、1939年正式与毛泽东分手的贺子珍,因倍受异国煎熬而于1947年在老战友王稼祥夫妇和罗荣桓夫妇的帮助下,并经毛泽东同意,带着岸青、娇娇(即李敏)回到阔别十年的中国。回国后的贺子珍,先是住在哈尔滨,后因身体原因借住在哥哥贺敏学上海家中。陈毅从上海市长岗位赴京上任后,安排她住进了自己在上海的住所——湖南路262号。后来,贺子珍在此住了近30年之久。
1948年,在妹妹贺怡的建议下,贺子珍和娇娇分别用中文和俄文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贺子珍在信中说,我已经回到中国了,身体不太好,还在休养,并参加一些工作。在苏联的日子,比长征还要苦。最后她感谢毛泽东对自己母亲和妹妹的照顾。毛泽东没有回信,只是给娇娇拍了一封电报。一个月后,毛泽东派人把娇娇接到了北平西山,让她在自己身边生活、读书。
1950年,毛泽东给贺子珍回了一封信:“娇娇在我身边很好,我很喜欢她。望你保重身体,革命第一,身体第一,他人第一,顾全大局,多看看社会主义建设。”显然,贺子珍要回到毛泽东身边的愿望不可能实现了。由于对毛泽东的思念有增无减,女儿又不在身边,贺子珍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
1954年的一天,贺子珍在上海贺敏学家中休养。她偶然打开了收音机,听到了毛泽东洪亮的声音正在宣读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开幕词。贺子珍顿时呆住了。毛泽东的声音对她的刺激太大了,她终于崩溃了。广播播了一遍又一遍,她就听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第二天,嫂子李立英才发现她僵坐在椅子上,已经神志不清。收音机开了一夜,也烧坏了。
获悉贺子珍病倒的消息,毛泽东在女儿李敏面前第一次流下了泪水。他马上托李敏给贺子珍带去了一封信,要她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不要抽那么多烟。毛泽东的关心胜过任何良药,病中的贺子珍听了毛泽东的话,身体很快就得以好转。
之后,李敏就成为了家庭的“特命全权大使”,来往于北京、上海之间,充当起父母情感交流的“星空鹊桥”。对女儿的每一次探母之行,毛泽东都要亲自为她打点行装,备好各种北京的土特产。同样,每次回京,贺子珍也总是让女儿大包小包地捎上毛泽东当年爱吃的时鲜蔬菜。
甘竹山上恸哭被敌机炸死的警卫班长胡昌保
毛泽东在指挥红军飞渡天险大渡河后,于1935年6月上旬的一天,亲率军委纵队翻越二郎山附近的甘竹山。他和警卫员一起艰难地往山上爬。途中,毛泽东不时地讲故事和笑话,逗得大家直笑。走到半山腰的开阔地时,他说:“歇歇脚吧!”说着,就在一块光溜溜的石头上坐了下来,大家也围着他坐下。
正在说笑之际,忽然,毛泽东的警卫班长胡昌保摆手示意大家停下。这时,大家才听清头顶上响起了嗡嗡的马达声,抬头一看,从东南方向来了几架敌机。毛泽东急忙让大家隐蔽,可来不及了。人们还没来得及跑开,敌机便俯冲下来,扔下了几颗炸弹。呼啸的炸弹成群落地开花,爆炸声震耳欲聋。其中一颗炸弹落在离毛泽东很近的地方。
眼疾手快的警卫班长胡昌保大喊一声“主席——”,随即猛地向毛泽东扑去,趁势将他推向一边。瞬间,毛泽东刚刚休息的地方腾起了烟柱。大家不顾一切地围了过来,只见胡昌保双眼紧闭,浑身是血,倒在地上。所幸,毛泽东没有受伤。
毛泽东与警卫班战士合影,可惜的是照片中没有胡昌保。
满身尘土的毛泽东蹲在胡昌保身旁,一边用手抚摸着他的头,一边轻轻地呼唤着:“小胡,昌保同志……”在毛泽东的呼唤下,胡昌保缓缓地苏醒过来。
毛泽东连忙喊卫生员给胡昌保包扎。胡昌保躺在毛泽东的怀里,望着围在身旁的警卫班战友们,缓缓而吃力地说:“同志们,不要难过!你们替我保卫好主席吧!”
胡昌保看着大家,然后慢慢地闭上眼睛,头一歪,倒在了毛泽东的怀中。
毛泽东把胡昌保轻轻放下,叫人取来一条毛毯,盖在烈士遗体上。
面对为保护自己而牺牲的战士,毛泽东再也抑制不住悲痛,泪水从宽阔的脸颊上不停地流了下来……
一代伟人把自己不轻易流的泪水,流给了自己的警卫班长。因为,这位班长不仅救了毛泽东的命,他更是一位品格高尚、工作负责、为人真诚的人,毛泽东的眼泪,更多的是送给了胡昌保的品格和精神。
获悉彭雪枫将军阵亡消息不由得默然泪流
彭雪枫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家,也是毛泽东的爱将之一。他投身革命20年,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深受毛泽东器重。他率军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所指挥的部队屡为前锋,战功卓著,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地……同时,他也敢于坚持原则,犯颜直陈。为此,他曾同毛泽东发生了一次争执,并互相拍了桌子。毛泽东不仅没有记恨,而且还屡屡委以重任,在党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然而,就在抗战胜利前夕,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创始人、新四军第4师师长彭雪枫在一次指挥作战中不幸中弹牺牲。
得知彭雪枫牺牲的消息,毛泽东默然神伤,不由得泪流慨叹:“小小的八里庄,竟然损我一员大将!”
为了不影响部队的士气,也为了保护身怀六甲的彭雪枫爱人林颖,师领导请示新四军党委后,决定暂缓公布彭雪枫阵亡的噩耗。直到1945年1月24日,彭雪枫牺牲的消息才公布于世,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等率延安各界代表1000余人,在延安中央大礼堂沉痛追悼彭雪枫。中央大礼堂门口挂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挽联:“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寇,打汉奸,千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和陈毅等也都致了悼词,他们的共同挽词是:“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山河破碎,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听闻百姓遭灾而难过流泪
农民出身的毛泽东和农民有一种天然的感情,因为农民,毛泽东曾经流下眼泪。
1950年夏天,安徽、河南交界地区突降大暴雨,而且,大暴雨连续下了半个多月也没停。大暴雨引发了罕见的大洪水。洪水迅速顺着淮河河道下流,流到淮北地区时,很快就溢出河道。刚刚获得解放不久,正在进行土地改革的淮北地区,一下子就被泡在了洪水里。农民的房屋被冲毁,大片土地被淹。特别是,由于洪水来得突然,许多民众来不及逃避而被淹死。有的农民为了逃避洪水,只好爬到了树上,但被洪水冲来的毒蛇也都爬到了树上,出现了人蛇共争一棵树的现象。结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人蛇共处一树,许多农民不幸被毒蛇活活咬死了。洪水过后,淮北成了一片泽国。人无粮,马无草,许多人被饿死。当时,隐藏在淮北地区的国民党特务和反革命分子也趁机造谣说,老天发怒,要共产党坐不稳江山。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淮北民众处在惊恐和慌乱之中,生计也陷入了困境。
当时,安徽省委对灾区民众十分关心,除了组织抗洪和救济灾民外,还立即组织干部下去调查。调查者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淮北地区。调查者回来后,以省委的名义写了一份淮北灾情的报告。这份报告,以加急机要件,疾送北京中南海。
关于淮河出现洪水的情况,毛泽东早几天就知道了。他很关心洪水造成的民众受灾情况,关注着民众的生产、生活和那里的土地改革工作。但是,当时他还不知道淮河的泛滥给淮北人民造成如此重大损失。
7月20日这天,毛泽东正在菊香书屋批阅文件,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急匆匆地送来一份机要急件。
毛泽东放下手中的文件,打开送来的机要急件一看,是华东军政委员会关于1950年淮河大水受灾情况的电报。毛泽东读着电报,脸上立刻浮现出沉重的表情。当即批示:“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请邀集有关人员讨论:(一)目前防救,(二)根本导淮问题。”
8月5日,中共安徽省委关于淮北遭受洪灾情况的报告的机要急件送到了毛泽东手中,电报中说:“今年水势之大,受灾之惨,不仅重于去年,且为百年来所未有。淮北20个县、淮南沿岸7个县均受淹……其中不少是全村沉没。由于水势凶猛,群众来不及逃走,或攀登树上、失足坠水(有在树上被毒蛇咬死者),或船小浪大、翻船而死者,统计489人,受灾人口共990余万,约占皖北人口之半……由于这些原因,干群均极悲观,灾民遇到干部多抱头大哭……”
当毛泽东读到这份机要急件中写的“有些灾民因躲避洪水不及,爬到树上,被毒蛇咬死”这些文字时,不禁难过地黯然落下了伤心的泪水。
1952年10月,毛泽东在郑州视察黄河。
随即,他在电报中“由于水势凶猛,来不及逃走……”“不少是全村沉没”、“被毒蛇咬死者”、“今后水灾威胁仍极严重”、“多抱头大哭”等处下边,着重地画上了横线。并在电报上给周恩来写了批示:“请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送我一阅。此计划8月份务必作好,由政务院通过,秋初即开始动工。”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抓救灾的同时,加紧了对治淮工程的具体部署。8月底治淮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对淮河水情、治淮方针及1951年应办工程作了反复研讨,为政务院发布治淮决定作了充分准备。之后,治淮工程紧锣密鼓一步步有序推进。
毛泽东一直关注着治淮工程,当他看到从治淮工地上传来的一份份捷报时,十分高兴。1951年5月,由邵力子担任中央治淮视察团的团长,率团去治淮工地视察。行前,毛泽东亲自会见了邵力子,关照他们视察中要了解的情况和需要详细询问的问题。最后,毛泽东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叫身边工作人员把这个题词制成4面锦旗,由邵力子代表他把这4面锦旗分送给奋战苏北运河等治淮水利工地的淮委及豫、皖、苏3省治淮机构,并发表《告淮河流域同胞书》。毛泽东的亲笔题词送到治淮指挥机关,消息和毛泽东的题词迅速传遍工地,工地上一片欢腾,进度倍增……
还有一次,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的强烈地震,随后又出现多次余震。拥有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唐山被夷为一片废墟,人民生命财产蒙受重大损失。这时,毛泽东许多时间处在昏迷半昏迷状态,靠鼻饲生活。但他清醒时仍十分关心唐山震情。他身边的医疗组成员、神经病学和老年医学专家王新德回忆道:“送来的地震情况汇报,主席不顾个人病重,都要亲自过目。这场地震伤亡达二十四万多人,其他的损失难以估量。当秘书报告地震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后,主席哭了——我第一次亲见主席嚎啕大哭。”这体现着他把对党和国家根本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千千万万基层百姓的根本利益及眼前安危冷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听周恩来讣告、看其悼词涌出泪水
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7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耗尽了心血的周恩来总理病逝。在这之前的十几个小时内,周恩来的病情报告便不断送到主席这里来。毛泽东静静地看着这一份又一份的病危报告,治疗方案、抢救方案的报告。
周总理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得知这一噩耗,马上来到毛泽东主席的大厅,告诉了在毛泽东卧室值班的护士。中午吃过饭后,毛泽东休息了两个小时,下午3点多钟,政治局派人送来了周总理逝世的讣告清样。值班护士小孟收下来,看毛主席睡醒觉,精神还算可以,她决定找机会把总理逝世的消息告诉毛泽东。
按照惯例,这时小孟给毛泽东读报,读文件。她先读了些别的内容,然后她觉得再也没法隐瞒了,便稍稍停顿了一会儿,拿起那张《讣告》清样,她一向很高的嗓门,很快的速度,忽然变得低沉、缓慢:“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76年……”
晚年毛泽东与周恩来最后一次握手。
毛泽东听着听着,慢慢地闭上了眼睛,紧锁起眉头,不一会儿,闭着的眼睛里渐渐溢出两行泪水,一直流到了脸颊。小孟自己已经哭出声来,泣不成句地坚持读完了讣告。
身在重病中的毛泽东没有说一句话,只任泪水默默地流淌,泪水流过了面颊,流到了嘴角,流到了脖颈。他始终不说一句话。几十年同舟共济,几十年风风雨雨,几十年来的得力助手,周恩来先走一步,永远离去了。这对于毛泽东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长年多病,身心交瘁,力不从心,他不能不触景生情了。
14日下午,工作人员为毛泽东念中央送审的周恩来追悼大会上的悼词稿。听悼词时,毛泽东再也不能控制自己,失声痛哭。这在毛泽东是极少见的。这其中有对自己战友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有他对党和国家未来命运的强烈关注和深深的隐忧。
(来源:《党史博采》,作者:史真)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gsyz/lxff/2017-03-07/42986.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