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德彩:用“五万万”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
击落美军“双料王牌”的韩德彩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部队。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在蓝天上谱写了壮丽的乐章。下面讲述一位年仅20岁的志愿军飞行员,击落美国“双料王牌”驾驶员的故事。这名飞行员就是志愿军空军第15师43团1大队中队长韩德彩。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随后也参加了作战。
朝鲜战争初期,美国在朝鲜战场上投入了大量的空军,各种作战飞机1100余架,其飞行员大部分参加过第二世界大战,飞行时间都在1000多小时以上;而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刚刚组建不到一年,仅有各种作战飞机110余架。双方空军兵力对比悬殊,但这并没有动摇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赴朝作战的决心。
1953年4月开始,美国空军在不断轰炸破坏清川江两岸铁路干线的同时,开始轰炸朝鲜北部产稻区的水库,企图达到淹没农田,破坏朝鲜北方经济生产的目的。在此期间,美军调来了一些飞行时间达一千小时以上的所谓“王牌驾驶员”,组成“猎航组”。隐蔽于万米高空之上,或设伏在志愿军机场附近山区上空,偷袭志愿军空军正在起飞或着陆的飞机。最初志愿军空军由于疏于戒备,曾吃过几次亏。后来加强了对起飞着陆的警戒和掩护,扭转了被动局面,粉碎了美空军的阴谋。
4月9日,美联社从汉城发出一条消息宣布:美国 “双料王牌驾驶员”哈罗德·爱德华·费希尔在4月7日的作战中“失踪”了。那是4月7日下午,第15师43团的12架米格-15BNC型飞机在楚山、碧潼地区与美空军F-86机群空战后返航。他们在大堡机场上空散开了队形,减低了速度,依次着陆。飞行员韩德彩和他的长机张牛科掩护战友们安全着陆后,双机拉开距离也准备着陆,当下滑至高度1000米时,耳机里传来了地面指挥员的命令:“拉起来!快拉起来!有敌机!韩德彩听到这急促的口令,当即拉起机头,并稍压飞行坡度,向四周搜索。他盯着远处飘动的白云,极力想从云团中和云团边缘寻找美机的踪迹。忽然他看到左前方有两架飞机,一前一后,以大坡度向左转弯,象是在编队飞行。韩德彩感到奇怪,本团的飞机除了他和张牛科以外,其余都安全着陆了,这两架飞机从哪里来的?他立即警觉起来,密切注视着这两架飞机的动向。距离渐渐地缩短了。韩德彩终于看清,前面的是一架友机,后面是一架美机,美机正在攻击前面的飞机。友机极力摆脱,美飞机紧追不放。韩德彩见此情景,恨不得马上冲上去,以解友机之危。但是此时,他与美飞机尚有一段距离,不能开炮射击,正当他准备加大速度攻击时,美飞机却停止了对友机的追击。一侧机身趁势咬住了右前方正在下滑着陆的张牛科的飞机。韩德彩连忙向张牛科报警:“3号、3号!拉起来!快拉起来!敌人向你开炮了!”可是,已经躲不及的张牛科,飞机猛烈地颤抖了一下,飞机尾部冒出一股烟火,而美机仍然咬住不放,为援救战友,韩德彩不顾自己飞机的油量已不多,警告灯已经闪亮,他加大油门,下滑增速,冲向美机。美飞机见势不妙,立刻放开张牛科的飞机,慌忙逃走。脱离了美机威胁的张牛科沉着地操纵负伤的飞机,安全降落在机场上。
这时,空中只剩韩德彩和被他追击的那架美国飞机了。眼看就要追到开火距离,美国飞行员慌了手脚,突然,来了个下滑右转,企图逃跑。韩德彩没有跟着追下去,而是轻轻地拉了一下驾驶杆,上升了一点高度,保持居高临下的优势,紧追不放。美机下滑摆脱不成,又猛地向左上方拉起,韩德彩眼明手快,即向左方截击,美机又改向右转弯,韩德彩也迅速地向右压坡度追了上去。距离迅速靠近,韩德彩熟练地操纵飞机,将美机套进瞄准器的光环。当逼近至大约300米时,他按动炮钮,一阵猛烈地射击,将这架美机击落。美国飞行员在他的飞机被击中的瞬间跳了伞,跌落在距离机场不远的一个山坡上,被当地的高射炮部队活捉。他就是美国空军第51联队上尉小队长哈罗德·爱德华·费希尔。
费希尔被俘后,这位美国“空军英雄”、“双料王牌驾驶员”对于他的飞机被击落很不服气,一再请求见见他的对手,志愿军空军领导满足了他的要求。韩德彩英姿焕发地站起来,志愿军空军部队首长向费希尔介绍说:“这就是击落你的中国飞行员。
费希尔把韩德彩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双肩往上一耸,摇晃着脑袋说:“对不起,长官先生,我不愿意开这种玩笑。……要知道,我是美国空中英雄,怎么可能是这个年轻人打下来的?”当大量的证据摆在费希尔面前后,他不得不承认了这一事实。费希尔问:“你们究竟用多少钱雇用这位年轻的飞行员?”志愿军领导坚定地回答:“是五万万”但不是五万万元,而是五万万颗中国人的心。”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用他们临危不惧的精神和博大的爱国主义热情创造了世界空军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历史的镜头推到了90年代,在这场战争结束的40多年后,中美关系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在两国的友好往来中,这两位昔日战场上的对手,今日的将军,踏着一片掌声在安宁和平的气氛中又一次握手会面了。
信息来源:抗美援朝纪念馆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gsyz/ylfc/2013-07-18/21922.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