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避免民族分离的悲剧
苏联解体是20世纪人类历史演变的最重大事件。对俄罗斯人民来说,解体毫无疑问是一场悲剧,对分离出去的人民来说也是一种复杂的感情断裂。我们只有回到历史断裂的时刻,梳理当年各加盟共和国和各民族的态度才能清楚他们的内心世界。
苏联解体是不是像西方媒体宣传那样人民抛弃极权主义政权,选择“自由民主”道路呢?1991年3月苏联就“是否必要保留苏联”举行全民公决,76.4%赞成,21.7%反对。其中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投赞成票比例均超七成,中亚五国投赞成票的均超九成。这表明,绝大多数苏联人并不希望解体。
但苏共自己要自杀,戈尔巴乔夫的“自恋”和一些媒体颠倒是非,让人们陷入迷茫。长期极权专制,也让苏联人民不知如何保卫自己的国家。而且分离出来的国家,特别是中亚五国,他们复杂的民族和宗教情结在关键时刻起了作用。
伴随解体,一些以民族名称命名的加盟和自治共和国的民族激进分子被宣传为“民族英雄”,被激发的独立愿望有了一线希望,整个民族就被划入一个阵营。虽然很多人内心坚持应保留苏联,但没人愿意被称为“民族败类”或“民族叛徒”。这就是公决结果不被重视而没有遭到大多数公民反对的原因。
当时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总统在签署《阿拉木图协议》时说“我们是被动的,历史将证明这是错误的”,因为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首先签署了“独联体协议”,就好像“大哥们都分家了,我们小兄弟只好也走吧!”
但西方舆论不这样看,他们将此归罪于共产党的“专制集权”统治造成分裂。美国和平研究所马克•卡茨的文章称“这些民族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苏联统治是他们一切问题的根源。因此,如果苏联的力量表现出大为衰落,民族主义的叛乱就很可能爆发。”
苏联突然解体,让民族主义迅速燃烧起来。哈萨克人把排挤俄罗斯人当作自己民族情结的表现,借此证明自己可以并应成为主人。这在所有加盟共和国都有共同表现,只是轻重不同。不仅如此,哈萨克斯坦的新主人们为加强民族凝聚力,开始转向穆斯林,用伊斯兰教来巩固年轻的哈萨克民族。
历史上,一个强大民族以它征服的地域组成多民族国家屡见不鲜,一个强大国家因国内民族纷争而被分割也时有发生。强大国家的主体民族与周边弱小民族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平等,因此极易导致国家与民族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出现复杂的此消彼长的斗争。近代以来,这种斗争由于民族与疆域和主权利益密切相关,而激发起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它表现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两个方面。如果单一或主体民族占绝对优势,两者就容易合一;如果多民族或几个强大的民族并存,两者就会处在复杂敏感的境地。当国家与民族利益统一起来,一个强大国家就会出现;当国家与民族利益尖锐对立,强大的国家也会陷于毁灭。苏联解体的历史最能说明这个道理。实际上,苏联解体和民族分离都是苏共主动放弃领导,大搞民主社会主义引发的。中国应谨记教训,避免出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分裂。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aq/2013-11-07/2357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