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鲁郑:谁是昆明暴恐案最大受益者?
3月1日晚,新疆分裂势力在昆明制造严重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造成29人遇难,130人受伤。暴徒之残酷,事件规模之大另世界震惊。在我的印象中,昆明是一个远离纠纷、远离暴力的地方,是一个少数民族生活和谐的地方,而就在这样一个地方发生如此凶残的暴力事件,不得不更令世人震惊和心寒。
同样是分离主义主导的暴乱事件,很多人联想到近日的乌克兰动乱,两者本质完全不同。和普通的国家分离运动不同,昆明暴恐主要是极端恐怖主义因素在主导,才会导致行动之残酷和灭绝人性。而乌克兰动乱则主要是大国背后的博弈,并非恐怖主义因素。
一直以来,西方对发生在中国的恐怖事件态度总是暧昧,报道之冷漠,和报道西方类似事件持完全不同的态度和立场。此次昆明暴恐造成巨大的平民伤亡,中国媒体和网民无不愤怒、谴责和哀痛,而一些西方媒体却一如既往地不仅不谴责暴力事件,反而借机炒作,甚至对分离势力表现出同情,间接地起到纵容和支持的作用。
《今日美国报》2日称,北京指责外部势力和宗教极端分子制造民族麻烦,维吾尔活动组织则指责“中国当局的压制、歧视政策引发动荡”。美国《时代》周刊网站称,虽然“西藏自治运动”得到更多的国际关注,“但维吾尔人也已经起来反对限制礼拜和职业发展机会等长期打压”。而号称独立的英国公共媒体BBC,对昆明事件没有任何谴责。相反,它还突出新疆和中国其他地区长期的不和、矛盾。
根据我在法国的经历,媒体在事件过后往往会聚焦境外维族组织的声音,把他们的立场放在主流媒体上,让法国的民众误以为是他们在反抗不公正的待遇和命运,而往往忽视了这本质上是一起针对无辜平民的恐怖袭击。
从根源来讲,分离主义能够对中国(发展)制造障碍、制造问题,它能够影响、干扰中国的发展,这是西方非常乐意看到的事情。从这个立场出发看待发生在中国的恐怖袭击,有这样的反应很正常。为了自己的利益搞双重标准,这是西方经常做的事情,现在的乌克兰事件也一样。
这个事件发生后,谁是得益者?最先得益者应该是西方。因为这样的事件能达到两个目的。首先是阻挠、干扰、分散中国的发展,其次是利用这种事情丑化中国,他们的焦点会放在我们在民族领域存在的问题上。最典型的就是“7·5”事件。第一天,国内的报道非常透明,法国媒体也不得不去报道暴力恐怖事件本身。但是第二天开始,就完全发生变化。基调立刻变成维族反抗汉人的统治。直到现在,每年的7月5日,在法国都能看到标语为“抗暴”、“起义”的广告活动。
同时,流亡在海外的维族分离主义者也是受益者。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资金扶持。西方给这些分离主义者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国际空间。一些重要的活动会邀请像热比娅这样的人物出席,给他们提供讲坛、表现自己的计划。
但不得不说,分离主义者的获益是有限的,而且会越来越有限。西方的扶持无外乎为了干扰和牵制中国,不管是达赖、热比娅还是其他分离主义者,都只不过是西方的一颗棋子而已。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一个发展、稳定、向上的真实的中国形象正在刷新各国的认识,国际社会在打击恐怖主义上有着越来越高的共识,分离主义者的活动空间只会越来越小,唯利是图的西方还会再扶持热捧他们吗?
从另一个方面看,昆明事件也有正面作用,它能激发中国人的团结和众志成城的精神。因为针对平民的暴力行动、恐怖主义行动是反人类的,这是普世的原则。反对这点全中国人民应该是没有异议的,是站在一起的。但这样的事情如果频频发生,也会损害政府的权威性,让人质疑政府没有能力制服暴徒、解决问题。
面对恐怖袭击,中国应该做两方面的工作。对内要加大打击的力量,这种极端恐怖主义分子,他们已经失去理性。他们和普通的分裂主义者不一样,他们不考虑利益,什么都不考虑,只想诉诸暴力,没有任何可以妥协和对话的可能性。对外要在国际上建立更广大的反恐统一战线,让他们在国际社会也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这一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第一时间谴责了昆明暴恐行动,虽然他的措辞似乎也受到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在暴力当天发表的声明中,他用的只是terrible attack,即可怕的袭击,而非“恐怖主义”(terrorist)。不过,联合国安理会紧随其后,于2日发表媒体声明,“以最强烈的言辞”谴责此次暴乱事件,呼吁将恐怖袭击实施者、组织者、资助者和支持者绳之以法。向“这起非常丑恶的恐怖袭击”的受害者及其家人,以及中国人民和政府表示最深切的同情和慰问。
联合国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远远超过西方,代表了国际社会最普遍的声音。在反恐上,我们可以借助联合国的力量,让联合国发出声音,比如采用发布联合国大会的声明等,以这样的形式改变西方不公正报道的影响。当然和西方打交道我们还有很多其他方式,毕竟恐怖主义也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他们也需要考虑平衡点,也需要中国的帮助。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aq/2014-03-04/2509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