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厉以宁的不靠谱
看了厉以宁的文章,感觉就是一个词——扯蛋。
第一个问题,关于经济调整,关于提高经济质量。
首先关于经济发展,如果你告诉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你想30年都可以增长10%,那么大家会全部高兴得昏过去。认为你是胡扯,天上不是掉了一个大馅饼,而是每天24小时,1年365天,连续10年,从早上掉到晚上。现在你说7%,也是天上每天掉馅饼。对欧美国家来说,3%就是天上掉馅饼。对日本来说,没有通缩,就是天上掉馅饼。
你现在说,我想增长又快,质量又好。是啊,我还想自己长得又高又帅,又有钱,又有才。还想找个天下最有才华,最有品德,最有修养,最有相貌,最有钱财的mm呢。所以这个就叫做扯蛋。
那么,厉以宁谈到中国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说得好像洪水猛兽。可是当初喊生喊死,要改革要开放,要中央放权,为地方松绑,让地方政府爱干啥就干啥,不就是你们这帮人嘛。
所以你说投资冲动怪圈,是没错。说某些产业,面临产能过剩,也没错。但是解决的方法,一个就是地方政府转型,从经济投资驱动型,到环境平台提供服务型。另一个解决方法,就是要打破地方经济割据,建立统一市场。
其实这两个动作,都是要收掉部分地方政府的权。一部分让给社会,一部分还给中央。这样的话,你产业可以靠产业内部的行业整合,来消化你的过剩。这个不就是我说的削藩嘛。
现在倒好,要搞啥优化结构,采取的方法,是欧美要用来限制中国发展的东东。还有就是啥技术创新,好像陈经同学说的那样,也是一个扯。技术创新,根本就不是企业该做的。
美国的技术创新在世界上算是做的不错的,但是人家的钱,是国家通过国防部啥的,投入到各大学研究所的。还有就是风险基金,搞创投公司搞出来的。如果让每天在市场里面搏杀的企业,不顾自己的利润和成本,去搞技术创新,就是找死。你以为创新不是砸钱,而且不一定砸得出结果来?
第二个内容,是谈宏观调控,这次算是乖了一点。虽然还是改革不离口,开放不离手,还是把宏观调控,说得很负面。但是至少,没有啥改革要别人去死,去阵痛,去休克了。
大部分市场唯上的同学的看法,就是他们认为宏观调控是不好的,只有市场是万能的。
我的看法,就是完全依赖行政命令的宏观调控是有问题的。在紧急情况下,是应该用行政力量。但是通常的情况下,宏观调控,是应该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实现。比如说,你看到股市有泡沫,你不是通过行政命令去规定,而是通过市场化手段,要么提高股票印花税,或者降低融资融券的杠杆率,或者政府基金市场化操作,等等。
第三个问题,就是土地确权的问题。
这个其实就是关于农村土地私有化的争论。厉以宁同学的想法,还是来自于当年的承包制的想法。就是把集体所有权的农村土地,先是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把整体的使用权切割斩开。然后把斩开的使用权分给大家用。那么现在想把所有权也这么斩。不过问题的变化在于,当你的所有权是整体的,但是使用权是分散的,你出来的是小农经济。而你将所有权分散掉,出来的还是小农经济。
也许你刚刚搞完人民公社,啥都是公的,个人和家庭的私人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一旦把大家为了好日子和发家致富的主观能动性给释放出来,你确实可以得到一个生产力的大释放。
但是那玩意已经搞了30多年了,今天小农经济的结果,就是原来集体拥有的基础灌溉等农业建设,都是千疮百孔,目前的主观能动性,估计更多的是把拥有所有权的土地,拿去换钱花了。
那么下一步,你面临的是如何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或者如何将城市的技术和资金带到农业,搞现代农业。这个要求的是使用权上的统一化。目前估计采取的就是啥农业公司,下来租地,入股啥的。将来出现的问题,大家看吧。就好像现在的城中村的土地那样的玩法。所以最后的可能,就是还是要让国家控制的大型农业公司,去乌克兰和巴西啥的,去寻找廉价的土地资源了。
第四个问题,就是收入分配的问题。
厉以宁的看法,和美国的共和党是一条路数。就是在一次分配上下手,而是拒绝在二次分配上下手。一次分配,关系的就是大家的工作收入水平。比如确定最低工资制啥的。在农民的情况,就是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可以说,这两年,在一次分配上,中国做得比之前好多了。当然工人工资的增长,大部分还是靠的市场力量(招工难)解决的。但是我怀疑这方面的空间有多大。所以厉同学举的例子,是蛮苍白的。啥希望靠工会组织和资方讨价还价等等。
但是不要忘记,大部分就业机会,是来自中小企业。说他们是强势,是不太符合事实的。在农民方面,城市居民的蔬菜水果的价格压力,其实是相当大了。你如果搞农会的结果,是压倒采购商的话,那么你以为采购商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可以让你压缩?除非你有本事,把中间的流通环节给清理掉,把物流成本搞下来。然后再加入国家财政补贴。
但是前面说了,物流的成本,主要是诸侯经济割裂市场的结果。你要是这个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是一个解不开的困境。
那么二次分配,主要就是从有钱的同学那里收税,然后财政上补贴穷的同学。对此,厉同学坚决反对哈。
所以不疼不痒地关心了农民半天,最后一露出屁股,原来还是资本家和大富翁那边的人哈。
第五个问题,就是关于中国的城镇化。
从厉同学的观点来看,主要是这样一个思路:
靠土地财政的路子已经死了,因为该卖掉的都卖掉了。所以要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路子,靠举债来完成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
如果你搞的是土地财政,那么是靠搞土地三通一平,导致对土地的重新估价,然后用潜在的价格重估,先贷款出来搞基础建设。
其实这个就是鸡生蛋、蛋生鸡。就是用你的鸡,将来会下的蛋作为抵押,找别人借蛋,然后用这个蛋养鸡,就可以还人家的蛋。
当然现在说的土地财政,是已经平整的土地,通过一个名目,重新估值,比如从商业区变成金融区,来做更大的贷款投放。所以你如果发行公共债券,和之前的靠未来土地抵押是一码事。主要的区别,就是你拿到的钱,利率是什么?如果你可以靠公共债券拿的钱,比土地抵押拿的钱,成本更低,那就是你的本事,呵呵。
其实中国现在的土地重新评估,还有很大的空间要走,完全不是无土地可做的情况。主要的问题,就是要防止重估过快,需要一步一步的重估。不过城镇化是一个大课题,出现什么样的幺蛾子都不用奇怪。
第六个问题,是很多市场至上、把私有化吹上天的同学们,都最喜欢干的,就是把国企给咔嚓掉。
大家首先要明白,一个市场,有两个相对的东西,一个是竞争,一个是垄断。
以前大家听到的,就是竞争如何如何好,垄断如何如何差。但是大家没有听过,一定程度的垄断,是对行业比较好。比如美国的大部分行业,基本上都是两个垄断大企业,占领60%-80%的市场,然后其他的很多小企业,来抢剩下的市场。比如说,美国饮料市场,就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当然,很多大企业,比如汽车业的福特和通用,每个后面都有一大堆中小企业的零件供应商。因为很简单,过度竞争,导致产品价格过低(如果大家不偷偷搞行业协定定价的话),最后就是大家的利润率太低。
这个大家看一下海外的中餐馆,就知道啥叫做过度竞争。或者看一下中国的钢铁业,在和人家谈判铁矿石价格的时候。大家通常听到“中国人卖啥啥就贱,中国人买啥啥就贵”,原因就是中国人的情况,是过度竞争,而去买东西的时候,人家就是适当的垄断。
所以我说过,只有适当的垄断,就是所谓行业整合,你才可以真正的出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只要混过西方大垄断企业的人,大概都知道,大企业真正的厉害之处,是通过垄断的地位,进而获取廉价的融资成本,和获得政府政策的支持。比如在美国这里,曾经就是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CTO,如果你购买的思科的设备,那么出了问题,就是思科的问题。如果你购买其他人的设备,哪怕是人家的质量更好,价格更便宜,如果出了问题,就是你CTO的问题。当然现在其他的竞争者过来了,比如华为,人家CTO也可以买了,那么这个时候,就是美国政府出来制止你的。
大家要了解的,就是真正的技术创新,是不会从这些垄断的大企业出来,而是需要其他机制来产生。那么中国的大型垄断国企,和美国的大型垄断私企,主要的区别,是在于你国企的垄断利润,还可以去国家财政,而私企的垄断利润,就去了大富翁的钱包,然后人家再逃一把税。
或者像厉同学这样,坚决反对二次分配啥的。
因此中国的大垄断国企,如果你要改进目前的问题的话,可以就事论事,看病下药。不要动不动就要私有化,然后让来同学、松同学等等的私募基金给吃下来,最后你就会发现,日子不会比以前好多少。
而且国企要涨价,大家还可以鼓噪,骂得政府胆颤心惊,知难而退。
可是到了私人的手上,人家市场要涨价,你敢说市场不是?
结果垄断的情况,不会有多少变化。
其实现在某党的很多同学,还是没有搞清楚这个。但是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敌人反对的,就一定要坚持。如果你看到美国和其他欧洲同学,每天想着如何算计中国的国企,你就知道,你干对了。人家沙特的石油公司、新加坡的主权基金,还有北欧的不少东西,都是国企。
第七个问题,中国的民企,其实中国的名企没有啥大问题。
现在的情况,就是主要靠初级制造,靠挖煤矿等简单的低技术企业,积累的资金和管理经验,已经没法适应未来产业升级的要求了。其实这个时候,开始的金融改革,就是要让这些企业资本,可以通过专业管理的资金市场,寻找比较有前景的新型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企业去投资。那种事必躬亲,啥都要做的传统老板方式,应该走不下去了。
现在要出现的,就是专业的投资基金和风险基金队伍、专业的科技研发和创始人队伍、专业的企业经理人和管理团队、以及专业的市场推广、产品销售和广告策划队伍。
其实我提到的后面的这些中端到高端的各种人才,中国还是蛮缺乏的,这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看到,某些同学们,一谈到企业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扯到制度问题、法律问题、产权问题等等,就没有想到,一个现代企业,上上下下,都需要专业和有经验的同学去运作。以为民企把产权确立了,你就自然而然成英特尔了。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中等收入陷阱,我知道厉同学要为他的弟子大声呐喊,认为这个在中国不会出现。
其实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机会挺大的,关键在于中国人自己的教育可不可搞上去,山寨、逆向工程和技术追赶的能力行不行。如果这些做不到,其实问题还是挺严重的。
附:厉以宁文章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jj/2013-11-07/2358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