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经济

打印

吴易风:毛泽东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毛泽东同志1958~1960年认真研读了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下册,深入思考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重要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见解,为经济学界留下了十分丰富而又非常珍贵的思想财富和理论遗产。毛泽东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论述,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 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毛泽东说:"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毛泽东选集》28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他正是在这个哲学观点的指导下思考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

  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谈话中,毛泽东三次谈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在第一次谈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毛泽东说:"这本教科书(指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引者),只讲物质前提,很少涉及上层建筑,即:阶级的国家,阶级的哲学,阶级的科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但是,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难得分家。不涉及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问题不容易说得清楚。"(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170页,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1998。以下出自此书的引文只注页码)

  在第二次谈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毛泽东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但是要研究清楚生产关系,就必须一方面联系研究生产力,另一方面联系研究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同上书,422页)

  在第三次谈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毛泽东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按照斯大林的说法,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即:所有制,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同上书,804页)

  毛泽东三次谈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提法都一样: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史上,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有两个最有影响的规定:一个是马克思的规定,一个是斯大林的规定。

  马克思在阐述《资本论》研究对象时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按照马克思的这一规定,《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由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因此,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从马克思的规定中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导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就是,政治经济学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方式以及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说:"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们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按照斯大林的这一规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后来我国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般都规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这个定义不是来自马克思,而是来自斯大林。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这两个提法显然有别。毛泽东不说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而说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这表明,他深入思考过政治经济学如果只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是否过窄的问题。

  毛泽东当时从两方面来拓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一方面联系研究生产力,另一方面联系研究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422页)

  确实,如果政治经济学不联系研究生产力,就会孤立地、静止地研究生产关系,就难以说清楚生产关系。同样,如果政治经济学不联系研究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也会孤立地静止地研究生产关系,也难以说清楚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毛泽东对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拓展,不仅当时对我国经济理论界重新思考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现在对我国经济理论界重新探索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看来,从斯大林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规定,到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规定的复归,是彻底解决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过窄问题的根本途径。(参阅:吴易风:《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国社会科学》1997(2))

  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没有说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力的,同样没有说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上层建筑的。他十分清楚,生产力的研究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任务,上层建筑的研究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任务。他的提法是:"联系研究"生产力,"联系研究"上层建筑。这个提法是准确的。联系研究生产力,不同于以生产力为研究对象;联系研究上层建筑,也不同于以上层建筑为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联系研究生产力,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本身就存在着内在联系。同样,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联系研究上层建筑,是因为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本身就存在着内在联系。毛泽东为政治经济学"联系研究"生产力、"联系研究"上层建筑规定了一个重要的原则界限。他说:"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这两方面的研究不能太发展了。生产力的研究太发展了,就成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了;上层建筑的研究太发展了,就成为阶级斗争论、国家论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所研究的,是阶级斗争学说、国家论、党论、战略策略,等等。"(422页)

  毛泽东本人没有脱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而是联系研究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例如,在考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革命时,毛泽东说:"当然,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拿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来说,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简单的协作就创造了一种生产力。手工工场就是这样一种简单协作,在这种协作的基础上,就产生了资本主义发展第一阶段的生产关系。手工工场是非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了一种改进技术的需要,为采用机器开辟了道路。在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十七世纪)以后,才进行工业革命(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法国、德国、美国、日本,都是经过不同的形式,改变了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之后,资本主义工业才大大发展起来。"(297~298页)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适应的问题,苏联教科书只是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愈来愈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与此不同,毛泽东既高度评价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作用,认为"人类历史一百万年中,资产阶级的三百年,是一个大跃进"(718页),又全面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适应和不适应的状况,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就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来说,现在还能使生产力得到一定发展。但是,同社会主义制度比较起来,就很不优越,而且日益走向没落和完结。"(339页)

  毛泽东本人也没有脱离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而是联系研究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来研究生产关系。他评论苏联教科书说:"这本教科书,只讲物质前提,很少涉及上层建筑,即:阶级的国家,阶级的哲学,阶级的科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生产关系,但是,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难得分家。不涉及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不容易说得清楚。"(170页)毛泽东既反对没有经济内容的政治经济学,又反对没有政治的政治经济学。他主张,政治经济学要研究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要研究上层建筑如何适应经济基础,还要研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关于上层建筑革命、生产关系的大发展和生产力的大发展三者之间的联系,毛泽东总结出一条既适用于资产阶级革命又适用于无产阶级命的一般规律。他说:"从世界的历史来看,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是在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以前,而是在这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大发展,也不是在上层建筑革命以前,而是在这以后。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首先制造舆论,夺取政权,然后解决所有制问题,再大大发展生产力,这是一般规律。在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以前,不存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中已经初步成长起来。在这点上,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有所不同。但是,这个一般规律,对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都是适用的,基本上是一致的。" (297~298页)

  毛泽东高度重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改进,他依次从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改进。

  首先是所有制变革。

  毛泽东高度重视所有制的变革。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他领导了中国的所有制变革。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思考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从理论上正确反映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的这一场翻天覆地的所有制大变革。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应是所有制的变革,而不是商品的两重性。毛泽东阐明了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不应从分析商品两重性开始的理由。他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虽然还有两重性,但是,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由于劳动力已经不是商品,社会主义商品的两重性已经不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的两重性,人与人的关系不再被商品这个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如果照抄马克思的方法,从商品出发,从商品的两重性出发,来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反而可能把问题模糊起来,不容易使人了解。"(804页)

  毛泽东明确主张,我国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从所有制的变革开始。毛泽东不仅提出了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所有制变革开始的原则,而且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所有制变革部分的写法提出了具体意见。他说:"先写生产资料私有制变革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把官僚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民族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把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个体农民私有制,再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把个体的手工业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然后,再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矛盾,以及这个矛盾发展的趋势和解决的办法,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本身有个变化、变革的过程,全民所有制本身也有变化、变革的过程,如体制下放、分级管理、企业自治权等。"(805页)

  毛泽东极其重视生产关系中所有制的变革,因为他深知,所有制的变革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道路,会为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建立和增强准备条件,会为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和建立人与人的平等关系创造前提。

  其次是劳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

  毛泽东高度重视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的不断改进。他认为,生产关系中所有制方面的变革在一定时期内有底,而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的改进则不好说有底。他提出,在生产关系中,变革后的所有制要有相对稳定时期,与此不同,人们在劳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要不断改进。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为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平等关系的建立创造了前提。但是,在基本解决所有制问题以后,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平等关系并不会自然出现,在这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是毛泽东从社会主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毛泽东说:"关于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苏联教科书只有一句空洞的话,即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的关系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的关系'。这句话是对的,但是没有展开,没有分析,没有接触到实质问题。教科书没有写这方面的文章。"(805~806页)他特别注意的是,"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解决了所有制问题以后,人们在劳动生产中的平等关系,是不会自然出现的。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一定要从各方面妨碍这种平等关系的形成和发展。"(67页)由此,毛泽东指出:"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的资产阶级法权,必须破除。例如,等级森严,居高临下,脱离群众,不以平等待人,不是靠工作能力吃饭而是靠资格、靠权力,干群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猫鼠关系和父子关系,这些东西都必须破除,彻底破除。破了又会生,生了又要破。"(67页)

  毛泽东特别重视所有制性质相对稳定时期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的不断变革。他认为,在所有制性质相对稳定时期,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否不断变革,对是否推进生产力发展有直接影响。他说:"在一定时期内,即所有制性质相对稳定的时期内,在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却不能不是不断变革的。"(806页)毛泽东强调领导者要以平等态度待人;强调企业管理要采取"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进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他说:"这些方面都是属于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改变还是不改变,对于推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806页)毛泽东对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提出的这些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理论。

  第三是分配关系。

  毛泽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分配问题。他不满意苏联教科书关于分配的论述,说:"关于产品分配,苏联教科书写得最不好,要重新另写,换一个写法。"(807页)

  毛泽东对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和苏联教科书的分配理论作了比较,指出苏联教科书的错误观点是对马克思的正确观点的修正。他说:"按照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分配首先是生产条件的分配。生产资料在谁手里,这是决定性的问题。生产资料的分配决定消费品的分配。教科书在这里不讲生产资料的分配,只讲消费品的分配,并且把消费品分配当作决定性动力,这是对马克思上述正确观点的一种修正,是理论上的一种很大错误。"(399页)

  赫鲁晓夫对艾森豪威尔说:苏联比资本主义更注意个人物质刺激。毛泽东批判赫鲁晓夫说:"这种说法简直不像样子。"(475页)苏联教科书深受赫鲁晓夫的影响,反复地突出宣传个人物质利益。毛泽东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说:"这本书很多地方一有机会就讲个人物质利益,好像总想用这个东西来引人入胜。钱能通神。这本书没有体系,可是在这点上却有体系。他们说,这个问题和个人物质利益有关,那个问题也和个人物质利益有关。似乎离开了个人物质利益,就什么事也办不成。试问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物质鼓励出来的吗?……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前一句话是讲要尽最大努力来生产。为什么把这两句话分割开来,总是片面地讲物质鼓励呢?"(403页)

  毛泽东分析了苏联强调个人物质利益原则的实质,说:"他们所强调的个人物质利益,实际上是最近视的个人主义。这种倾向,是资本主义时期无产阶级队伍中的经济主义、工团主义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表现。历史上许多资产阶级革命家英勇牺牲,他们也不是为了个人的眼前利益,而是为他们这个阶级的利益,为这个阶级的后代的利益。"(462)

  毛泽东全面分析了苏联教科书反复强调物质刺激的原因。除了由于"政治太弱"(462页),以及由于"斯大林时代过分强调集体利益,不注意个人所得;过分强调公的,不注意私的。现在走到反面"(576页)之外,主要是由于苏联的新社会阶层的特殊利益所致。毛泽东说:"苏联有个高薪阶层,在农村还有富裕农民阶层。对这些人来说,保持和扩大物质刺激,对他们是有利的,取消物质刺激对他们不利,他们就会进行反抗。"(277页)

  利益问题和利益关系是经济学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问题在于如何研究。毛泽东阐述了利益问题上公与私的辩证关系。他说:"公是对私来说的,私是对公来说的。公和私是对立的统一,不能有公无私,也不能有私无公。我们历来讲公私兼顾,早就说过没有什么大公无私,又说过先公后私。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集体利益增加了,个人利益也随着改善了。"(576页)

  毛泽东认为物质鼓励原则和精神鼓励原则都重要,不能偏废。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既要有物质鼓励,又要有精神鼓励。他全面地分析利益问题和利益关系,认为物质利益是一个重要原则,但总不是惟一原则,还必须有精神鼓励原则。同时,物质利益也不能单讲个人利益、暂时利益、局部利益,还应当讲集体利益、长远利益、全局利益。苏联教科书现在强调的是个人、暂时和局部的利益,不强调集体、长远和全局的利益。

  毛泽东既反对平均主义,又反对过分悬殊。他说:"反对平均主义,是正确的;反过头了,会发生个人主义。过分悬殊也是不对的。我们的提法是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过分悬殊。"(198页)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理论,特别是对公与私的辩证关系的论述,对物质鼓励原则和精神鼓励原则都重要的论述,对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贫富过分悬殊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毛泽东还预言:"可以设想,将来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以后,人们在劳动生产和分配中的相互关系,还会有无穷的变化,但是所有制方面不会有多大变化。"(319页)

  1958~1959年,我国经济界和经济理论界最商品生产问题上思想和理论相当混乱,在不少人中刮起了消灭商品生产的"共产风"。毛泽东把商品生产放在特定生产关系下来考察,区分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说明了二者的本质区别。他认为不能孤立地看商品生产,要看它和什么经济相联系。毛泽东说:"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相联系,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相联系,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50页)区分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就可以正确地制定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方针和政策,就可以解决一些人怕商品生产、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混为一谈的错误。毛泽东说:我国现在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国家和集体,这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有本质差别的。他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肯定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积极作用。

  除了生产关系所包括的所有制、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分配关系之外,毛泽东认为,

  管理也是"人与人的关系"(806页)他高度重视所有制性质相对稳定时期的管理问题,认为管理是所有制问题解决以后的最重要的问题,并明确认为管理也是人与人的关系。他说:"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以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即全民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集体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这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作的。"(806页)

  全民所有制企业如何分级管理,这是毛泽东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他重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认为这一点至关重要,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要经常注意解决。毛泽东说:"同是全民所有制的企业,但是有的由中央部门直接管,有的由省、市、自治区管,有的由地区管,有的由县管。都是全民所有制,归谁管,归哪级管,只要一个积极性还是要两个积极性,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时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经常注意解决的很关重要的问题。"(805页)

  毛泽东还研究了发挥中央的积极性、地方的积极性和企业的积极性问题,他说:"中央不能只靠自己的积极性,还必须同时依靠地方的积极性。过去中央有些部门,把地方办的事业不当作自己的,只把直属的企业看成自己的,这种看法妨碍了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中央和地方都要注意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去年有些基本建设单位实行了投资包干制,就大大发挥了这些单位的积极性。"(187页)

  全民所有制企业有没有自治权,这是毛泽东思考的又一重大问题。他认为,企业有没有自治权,直接关系到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问题。毛泽东说:"中央部门管的和地方各级管的企业,都在统一领导和统一计划下,具有一定的自治权。有没有这种自治权,对促进生产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的发展,关系很大。"(805页)

  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是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和企业领导人是否都关心生产的发展和改进并进行创造性合作的问题。毛泽东总结了我国的经验,探讨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怎样能够使体力劳动者和领导人都关心生产的发展和改进,怎样能够使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为不断改进生产而进行创造性合作。他说:"我们的经验,如果干部不放下架子,不同工人打成一片,工人就往往不把工厂看成自己的,而看成干部的。干部的老爷态度使工人不愿意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而且破坏劳动纪律的往往首先是那些老爷们。不能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用做工作,就自然会出现劳动者和企业领导人员的创造性合作。"(455~456页)

  毛泽东提出了劳动者管理的重要思想,认为劳动者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首要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各种权利中最大和最根本的权利,是其他一切权利的保证。他针对苏联教科书说:"这里讲到苏联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权利时,没有讲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利,就没有保证。"(275页)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首先就是劳动者有没有权利来克服各种敌对势力和它们的影响的问题。"(275页)毛泽东提出了人民管理上层建筑的思想,说:"人民自己必须管理上层建筑,不管理上层建筑是不行的。我们不能够把人民的权利问题,了解为国家只由一部分人管理,人民在这些人的管理下享受劳动、教育、社会保险等等权利。"(276页)

  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不要有一个纲?毛泽东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说:"我们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问题。"(422页)毛泽东的这一主张,同他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也是完全一致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研究生产力,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研究上层建筑,这就不是孤立地、静止地研究生产关系,而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适应和不适应、平衡和不平衡中研究生产关系,在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之间适应和不适应、平衡和不平衡中研究生产关系,由此来带动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的各个方面的研究,达到纲举目张的目的。

  二、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苏联经济学范式之所以存在严重缺点和原则错误,是由于作者缺乏一贯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指出:"世界上没有不能分析的事物,只是:一、情况不同;二、性质不同。许多基本范畴,特别是对立统一的法则,对各种事物都是适用的。这样来研究问题、看问题,就有了一贯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本教科书就没有运用这样一贯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事物。"(422~423页)

  正确的哲学思维是经济学家写出好的经济学论著的必要条件。毛泽东批评苏联教科书作者没有哲学家的头脑,没有辩证法,指出:"没有哲学家头脑的作家,要写出好的经济学来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能够写出《资本论》,列宁能够写出《帝国主义论》,因为他们同时是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头脑,有辩证法这个武器。"(803页)毛泽东认为,像马克思写的《资本论》,列宁写的《帝国主义论》,才是完整、严密、系统的科学著作。而像苏联教科书,还不能算作科学著作。

  毛泽东研究了苏联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研究了苏联不同社会阶层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他说:"他们那里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停顿的时间太长,多年来已经形成一个高薪阶层,农村中出现了富裕农民。因此必然有反映这种社会基础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就是这些人的意识形态。事情总要从两面看。既有高薪阶层,就一定有低薪阶层;既有富裕农民,也一定有非富裕农民,而且后者总是占多数。有低薪阶层、非富裕农民,就必然有反映这种社会基础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两种世界观、方法论的相互斗争,是必不可免的。"(743页)

  毛泽东相信,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中,辩证法总要代替形而上学。他说:"一种上层建筑如辩证法,代替另一种上层建筑如形而上学,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一个社会阶层的统治代替另一个社会阶层的统治,就要革命。总的趋势是这个革命不可避免,但是目前的革命条件还不成熟。"(743~744页)

  苏联教科书认为,在苏联国内,"资本主义复辟的最后根源被消灭了。"这个结论是这本教科书缺乏一贯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典型表现。对于苏联教科书的这个结论,毛泽东的评语是:"完全不对"。(235页)

  当时,毛泽东是以敏锐的洞察力从理论上指出苏联教科书的这个结论完全不对。现在,则是苏联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事实证明了苏联教科书的这个结论完全不对。历史和事实证明,苏联国内资本主义复辟的最后根源不仅没有被消灭,而且成了资本主义在苏联全面复辟的内在原因,导致资本主义在苏联全面复辟的外部原因正是通过这一内在原因而起作用的。这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深入研究的重大历史性课题。

  经济哲学是应用于经济学的哲学。毛泽东熟练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高度审视苏联经济学范式。他指出:"列宁死后,苏联的辩证法少了。是说少了,不是说没有。他们有时强调斗争不讲统一,有时强调统一不讲斗争。这两种片面性都是形而上学,都是缺少辩证法。他们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不承认矛盾的发展和转化,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还是矛盾,怕讲社会主义社会有阶级斗争。苏联这本书的缺点就在这里。"(743页)

  矛盾分析法是研究任何事物发展的过程所必须应用的方法,当然也是研究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所必须应用的方法。可是,苏联教科书说明问题不从分析矛盾入手。毛泽东指出:"说明问题不从分析矛盾出发,是这本书的一个特点,一个最大的缺点。当作一门科学,应当从分析矛盾出发,否则就不能成其为科学。"(712页)

  毛泽东进一步指出:"这本书的基本缺点,是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不承认社会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承认他们国内还有阶级斗争,还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800页)苏联教科书认为"团结一致,十分稳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认为"精神上政治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社会发展动力。毛泽东说:"这样一来,矛盾的普遍性这个规律,在他们那里被否定了,辩证法在他们那里就中断了。没有矛盾就没有运动。社会总是运动发展的。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动力。"(273页)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统一,科学的基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可是,苏联教科书看不到现象和本质的矛盾。对此,毛泽东批评说:"教科书不承认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本质总是藏在现象的后面,只有通过现象才能揭露本质。"(346页)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基本规律。毛泽东主张经济学要研究两重性,要研究对立的统一。他说:"两重性,任何事物都有,而且永远有,当然总是以不同的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性质也各不相同。"(576页)

  毛泽东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商品两重性进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方法为例,说:"资本主义社会,最大量、最日常、最普遍的现象是商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研究从此出发,分析出商品的两重性,由此揭露了在这种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下的人与人的关系,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802页)

  毛泽东又以保守和进步、稳定和变革的两重性为例,说:"保守和进步,稳定和变革,都是对立的统一,这也是两重性。生物的代代相传,就有而且必须有保守和进步的两重性。稻种改良,新种比旧种好,这是进步,是变革。人生儿子,儿子比父母更聪明粗壮,这也是进步,是变革。但是,如果只有进步的一面,只有变革的一面,那就没有一定相对稳定形态的具体的植物和动物,下一代就和上一代完全不同,稻子就不成其为稻子,人就不成其为人了。保守的一面,也有积极作用,可以使不断变革中的植物、动物,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起来,或者说相对地稳定起来,所以稻子改良了还是稻子,儿子比父亲粗壮聪明了还是人。但是,如果只有保守和稳定,没有进步和变革一方面,植物和动物就没有进化,就永远停顿下来,不能发展了。"(576~577页)毛泽东关于保守和进步、稳定和变革的两重性的论述,对我们认识事物,特别是当前对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改革开放,社会就会停顿,就不能进步,就不能发展;不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会失去社会主义的相对稳定形态,社会主义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认真地、全面地、深入地研究这一根本性问题。

  毛泽东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斗争,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每个时期都会有一部分人力求保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341页)他还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还有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还有保守的阶层,还有类似'既得利益集团',还存在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工人和农民的差别。要解决这些矛盾,消除这些差别,不经过斗争是不行的。"(341页)

  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提倡认真研究和学会运用经济规律。他说:"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是客观的必然性,要研究它。"(28页)并说:"必须认真研究客观经济规律","必须学会熟练地运用客观经济规律"。(33页)

  规律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任何科学都要认识和反映客观规律。政治经济学当然不能例外,它必须研究客观经济规律,揭示外在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认识和反映客观经济规律。问题是,苏联教科书总是从规律出发,借助演绎,用规律自身来说明自身。毛泽东在评议苏联教科书这一缺点时说:"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出发,来研究问题,不从历史的叙述和分析开始自然得出结论,而是从规律出发,进行演绎。"(634页)他还指出:"规律自身不能说明自身。规律存在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从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中来发现和证明规律。不从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下手,规律是说不清楚的。"(713页)

  毛泽东论证了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可知性,批评了思维不能到达存在彼岸的不可知论观点。他说:"照这种看法,思维只是思维,存在只是存在,思维不能达到存在的彼岸,存在不能被认识,客观不能被主观所认识,这就一定要走到二元论,最后走到康德那里去。"(714页)关于客观规律能够被认识的原因,毛泽东说:"规律是在事物的运动中反复出现的东西,不是偶然出现的东西。规律既然反复出现,因此就能够被认识。"(153页)他举资本主义经济的经济危机规律为例说明经济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过去是八年到十年出现一次,经过多次反复,就有可能使我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危机的规律。现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同马克思时候的危机不同,有了变化。过去大体上是七八年或十年来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48年到1959年,十年中美国来了三次。具体情况变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规律仍然存在。(421页)

  认识客观规律的目的是运用和驾驭客观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毛泽东说:"客观规律是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是和人们的主观认识相对立的。但是,人们通过实践,认识了客观规律,就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规律,驾驭这些规律,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28页)

  毛泽东这样总结了认识规律的过程:"认识规律,必须经过实践,取得成绩,发生问题,遇到失败,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使认识逐步推进。要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必须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进行研究,而且必须经过胜利和失败的比较。反复实践,反复学习,经过多次胜利和失败,并且认真进行研究,才能逐步使自己的认识合乎规律。只看见胜利,没有看见失败,要认识规律是不行的。"(346页)

  毛泽东深刻地阐明了主观运动规律和客观运动规律的关系。他说:"人们的主观运动的规律和外界的客观运动的规律是同一的。辩证法的规律,是客观所固有的,是客观运动的规律。这种客观运动的规律,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就成为主观辩证法。这个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是同一的。"(714页)

  苏联教科书没有提出社会主义经济的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没有提到按比例和不按比例的矛盾,没有讲到社会主义经济波浪式发展。针对苏联教科书的这一缺点和错误,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平衡和不平衡、按比例和不按比例、波浪式发展问题。

  毛泽东首先论述了技术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问题。苏联教科书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的发展极不平衡,必然加深生产中的比例失调现象,与此相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保证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有计划地发展科学和技术。对此,毛泽东评论说:"这段写得不对,既否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某种平衡,也否认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某种不平衡。资本主义技术的发展,有不平衡的方面,也有平衡的方面。问题是他们这种平衡和不平衡,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平衡和不平衡,在性质上不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技术发展有平衡,也有不平衡。"(415页)

  毛泽东从论述技术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进而论述经济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说:"技术的发展是这样,经济的发展也是这样。教科书没有接触到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波浪式前进。说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一点波浪也没有,这是不可能设想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直线的,而是螺旋式地上升,也就是波浪式发展。"(416页)

  毛泽东这样阐述了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平衡是对不平衡来说的,没有了不平衡,还有什么平衡?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因此有平衡的要求。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在各方面、各部门、各个部门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不断地产生,不断地解决。"(416页)

  针对苏联教科书不讲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不讲按比例和不按比例的矛盾,毛泽东指出:"要经常保持比例,就是由于经常出现不平衡。因为不成比例了,才提出按比例的任务。平衡了又不平衡,按比例了又不按比例,这种矛盾是经常的、永远存在的,教科书不讲这个观点。"(383页)毛泽东还指出,不平衡和比例失调的存在有助于认识客观规律。他说:"有不平衡,有比例失调,才能促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规律。"(383~384页)

  不平衡的绝对性和平衡的相对性是事物的客观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在于有可能自觉地认识、运用和驾驭这一客观经济规律。毛泽东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里,国民经济的平衡是通过经济危机达到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有可能经过计划来实现平衡。"(381页)"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能够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使不平衡得到调节,但是不平衡并不消失。'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因为消灭了私有制,可以有计划地组织经济,所以就有可能自觉地掌握和利用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这个客观规律,以造成许多相对的平衡。"(421页)毛泽东还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不按比例、不平衡的情况,要求我们按比例和综合平衡。"(383页)

  社会主义制度使认识和运用客观经济规律有了可能。但是,可能不等于现实,可能转化为现实必须有一定条件。毛泽东指出:"要把可能变成现实,就必须认真研究客观经济规律,必须学会熟练地运用客观经济规律,力求制定出能够正确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计划。"(33页)又说:"不以规律为计划的依据,就不能使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的作用发挥出来。"(382页)

  毛泽东研究并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不平衡的绝对性和平衡的相对性。他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和不平衡是绝对的。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或者说它们之间达到平衡,总是相对的。平衡和不平衡这个矛盾的两个侧面,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如果只有平衡,没有不平衡,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就不能发展了,就固定了。矛盾、斗争、分解是绝对的,统一、一致、团结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有了这样的观点,就能够正确认识我们的社会和其他事物;没有这样的观点,认识就会停滞、僵化。"(421~422页)

  毛泽东思想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毛泽东对苏联经济学范式的评论和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经受住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今天仍然具有理论的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jj/2013-11-20/2377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11-22 关键字:纪念毛主席  毛泽东  政治经济学  苏联政治经济学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