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经济

打印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研究逻辑——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视角

  马克思经济理论作为一门科学理论,自成体系,以其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经济学学科发展比较成熟,学术界对它的研究也很深入;但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研究,需要从整体性的角度对它进行探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为视角,分析了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三个主要关系:以物质资料生产为研究出发点和其理论基础即劳动价值论的关系、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和其理论核心即剩余价值论的关系、揭示经济规律的研究任务和其理论结论即“两个必然”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研究逻辑体现了它和其他部分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

  一、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出发点和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资料生产采用商品生产的形式,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分析商品开始;马克思主义在分析商品的过程中创立了劳动价值论。

  1.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

  分析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出发点,不能孤立地从经济理论本身而应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或者说是其各部分的有机联系中去考察。

  (1)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看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的彻底解放的科学。无产阶级和人类的彻底解放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从自然中解放出来,做自然的主人;从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做社会的主人;从自身中解放出来,做自己的主人。这三个解放都离不开物质资料生产,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发展水平是实现人的解放的条件。

  阐明为何以及如何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从而也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历史使命。虽然马克思经济理论不能独立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离不开经济理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任务主要是揭示无产阶级和人类为何和如何从社会经济关系中解放出来,首先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离开物质资料生产,生产关系无从谈起,因而经济理论需要从物质资料生产出发。

  (2)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出发点

  恩格斯说德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内容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它一出现,科学的、独立的、德国的经济学也就产生了。这种德国的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1](P37-38)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主要基于唯物史观的以下三个基本观点:一是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从物质资料生产出发。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二是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着社会发展。三是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3)从与古典经济学的区别看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出发点

  马克思经济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它与古典政治经济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古典经济学把商品、货币、资本等经济范畴看作是“自然秩序”、“理性”、“人类本性”,从而把它们视为永恒的范畴,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是社会生产关系在理论上的表现,这些经济范畴如同它们所表现的经济关系一样,不是永久存在的,具有历史性。古典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社会也看成是自然的永恒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取代封建社会具有历史进步性,但它也具有历史性,终将被新的社会形态取代。马克思要研究人类社会不同生产方式更替的规律,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只能从物质资料生产出发,因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2.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分析商品开始

  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出发点,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分析商品开始,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采取了商品生产形式。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但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及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这一条件最初是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生产为了交换和商品交换以等价为原则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特点。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和特点决定了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在历史上看,这一矛盾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的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商品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居于统治地位

  商品生产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一是商品成为产品的普遍形式。人们通过购买或者说交换获得所要消费的产品,同时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要作为商品出卖,即所有产品都采用“商品”的外壳。二是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是社会生产的普遍形式。资本主义私有制,促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从而把一切生产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一般形式。

  (3)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资本主义经济是以资本运行为核心的,资本的元素形式是商品。因为商品是资本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商品是资本存在的形式、商品是资本的产物和结果。

  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最普遍最大量的现象,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有机体的细胞,它蕴含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中一切矛盾的胚芽。从商品这一范畴出发,可以清楚地看到商品的内在矛盾怎样外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怎样发展为资本和劳动的对立;从这一范畴出发,可以看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3.马克思的商品经济理论——劳动价值论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对商品的分析是围绕价值进行的,在分析商品的过程中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

  (1)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交换”是商品生产的目的,商品作为价值发生关系。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在商品经济中它只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关系的体现,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2)商品经济运行以价值为核心

  商品经济运行以价值为核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析了价值的创造、价值量的决定、价值量的比较、价值的表现形式以及价值的实现。

  第一,价值的创造。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抽象劳动形成价值不是两次劳动或两个劳动过程,是生产商品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在生产使用价值的同时也耗费了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形成价值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第二,价值量的决定与比较。一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关系着生产同一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的劳动的比较。二是商品交换以简单劳动为基础,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这关系着生产不同商品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比较。三是价值量的比较是一个社会过程。

  第三,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和价格都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

  第四,价值的实现。价值实现主要取决于:一是生产的商品具有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二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符合或者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三是商品的供求总量平衡或者供不应求。

  (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主要内容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发生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

  第一,价值“插手”生产和消费之间使两者关系更为复杂。本来人类生产是为了满足消费需要,但在商品经济中,需要通过“交换”来实现,这使得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复杂化。

  第二,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因为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超额价值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商品个别价值的降低通过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实现,追求个别劳动生产率的结果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三,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引导社会资源配置。价格波动关系着商品生产者的收益,从而引导着资源的流向。但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不完善以及滞后性,这种由价格引导的社会资源配置往往具有盲目性,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第四,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和经济上的两极分化。理论上商品经济中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历史上正是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趋势上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灭亡。

  二、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关系被“物”的关系掩盖着,因此产生了各种“拜物教”;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被“物”掩盖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1.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但不是抽象的生产关系,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是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关系,是和“物”结合着的生产关系。

  (1)马克思研究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研究生产关系,是研究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不仅仅是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而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不是孤立地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某一个环节中人和人的关系,而是把其作为社会再生产整体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是一个体系,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构成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2)马克思研究的是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性。马克思指出经济学研究的生产不是生产一般,而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只有在研究生产和交换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的基础上,才能确立为数不多的、适应一切生产和交换的、最普遍的规律。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重点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在《资本论》开篇,马克思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2](P8)

  (3)马克思研究的是“物”背后的生产关系

  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是生产关系,但是生产关系通过一定的“物”表现出来的。恩格斯指出:“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1])(P44)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生产关系不脱离“物”,只是不研究“物”的物质内容,而研究“物”的社会形式;研究生产关系不脱离社会生产的物质过程,只是不研究物质生产过程本身,而是研究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人和人的关系。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总是被“物”的关系掩盖着。

  2.“物”的依赖关系和“拜物教”

  (1)物的依赖关系存在于商品经济中

  马克思从人的主体角度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物的依赖关系或者说第二种形态和商品经济相对应或者说存在于商品经济中。以不同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体现着不同的关系,简单商品经济中的商品之间“物”的关系体现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和资本结合着的商品“物”的关系,体现着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不管在什么生产方式下的商品经济中,由于“人”的关系被“物”的关系掩盖着,于是产生了各种“拜物教”。

  (2)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

  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了拜物教的性质。马克思阐明,商品的神秘性不是来源于使用价值,也不是来源于价值,因为使用价值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并不神秘,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也不神秘。商品拜物教在于劳动产品采取商品的形式,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性质,即物质资料生产采取商品生产形式。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作为商品,货币并不神秘,具有满足社会需要的自然属性。作为价值一般代表,货币却充满了魔力。因为它是物质财富的一般形式,是财富本身。货币拜物教的产生源于货币所采取的社会形式,即作为一般等价物,这使商品内在矛盾表现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对立。“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 ”[2](P112)本来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能否实现价值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是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中,似乎只取决于货币的权力。

  (3)资本和资本拜物教

  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核心范畴,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比如货币、商品以及各种生产资料,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要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在成为资本增殖的手段的时候才成为资本。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似乎资本自身就具有增殖的能力,就能产生利润,于是才产生了“资本拜物教”。

  资本拜物教的产生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是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交换表现为“平等”的交换。二是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三是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四是资本具体形式的多样化。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秘密和“资本拜物教”之谜的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3.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质的理论 ——剩余价值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核心,它通过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分配等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1)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从而也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劳动力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的要素,但并不是在任何社会中劳动力都是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二是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工资,但是工资形式却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它是工人的全部劳动的报酬。马克思区分了劳动力和劳动,阐明了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并通过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这一假象。

  (2)剩余价值的生产马克思用劳动二重性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首先劳动者在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同时,用抽象劳动创造了新的价值。如果工人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的价值,是价值形成过程。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增值过程。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劳动力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即为剩余价值。

  剩余劳动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但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劳动表现为剩余价值,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但剩余价值采取利润形式掩盖了这种剥削关系,因为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利润却把它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3)剩余价值的分配

  剩余价值不但采取利润的形式,利润还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实质上是不同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瓜分剩余价值,平均利润在竞争中通过资本转移形成的过程和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结果,都模糊了利润的真实来源,造成了资本家所得和工人剩余劳动无关的假象。

  剩余价值不仅表现为利润,而且还分割成产业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润、利息、地租等。剩余价值的这些具体形式或者说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分割,并没有改变剩余价值的性质,在量上也不能多于总剩余价值,但却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创造利润、土地创造地租、劳动创造工资”的假象,揭示了在物的关系下掩盖着的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和阶级的对立关系。

  (4)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增殖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实现生产目的方式一是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主要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方法;二是保证资本的顺利运行,让同量资本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主要是加速资本循环和周转。

  资本增殖是无休止的运动,这种无休止的运动就是再生产。要更多地生产剩余价值就要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本质上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扩大自己的资本,以进一步更多地占有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历史趋势。

  三、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任务和“两个必然”结论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任务是揭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在运行中有不可克服的矛盾,马克思在揭示这些矛盾的过程中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1.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并不能脱离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1)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发生的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劳动者在生产力中起支配作用,劳动资料是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生产力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剩余劳动的存在以劳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为前提,剩余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的比例随生产力发展而变化,剩余劳动的普遍增加会促进分工的发展。

  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社会分工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只有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才可能自觉地实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只能通过商品“价格”的变动引导社会资源配置自发实现。

  (2)生产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和人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性质是生产社会形式的基础。一切经济关系都是利益关系,并表现为所有制关系,在不同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的地位不同。

  生产关系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社会再生产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统一体,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社会再生产中各个环节及其关系。

  (3)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社会形态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

  任何社会形态都是历史的,新的社会形态产生和发展于旧的社会内部,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社会形态的更替从根本上取决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人的彻底解放需要高度发展的物质条件,只有实现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才能实现人的彻底解放。无产阶级只有废除一切私有制才能解放自己,被压迫阶级的解放必然意味着新社会的建立。

  2.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运行中的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采取商品生产形式。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是在其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两个基本规律,它们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产生了不可克服的矛盾。

  (1)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生产和交换的矛盾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不但生产剩余价值,还要实现剩余价值。后者受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和社会消费力的限制,但首先表现为流通中的商品积压或者说是剩余价值实现的困难。

  剩余价值的实现要通过市场或者流通,资本主义经济中一切商品流通都成为资本的职能。商业的独立存在激化了资本流通中的矛盾,因为它可能使大量卖出的商品没有实际进入个人消费或生产消费,但再生产过程还可以按相同的或扩大的规模进行,从而使整个再生产过程可以处在虚假繁荣的状态中,最终会爆发危机。

  (2)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剩余价值,追求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手段决定了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一是生产和生产目的不统一。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使劳动者成为生产的手段,劳动者的消费只局限于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从而使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有限,导致了和无限扩大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二是追求剩余价值的手段和结果的不统一。个别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加剧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三是生产不断扩大和社会消费力相对降低。通过基本积累不断扩大生产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决定的,伴随着资本积累的是两极分化,加剧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爆发。

  (3)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中的矛盾

  马克思在分析个别资本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因为剩余价值的实现还取决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马克思分析的结论是在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的部门之间、部类之间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社会生产和消费、社会供给和需求、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积累和消费之间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使得社会资本再生产要求的比例关系、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的条件,经常遭到破坏,表现是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

  (4)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矛盾冲突的集中表现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它表现为商品危机和货币危机,但实质上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不是相对于人的需要的绝对过剩,是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相对过剩,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是经济的冲突达到了顶点:生产力起来反对已经被它超过的生产方式。它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着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它要被一种的新的生产方式取代。

  3.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取代

  马克思从物质资料生产出发,以商品为分析起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透过商品、货币、资本等“物”的关系,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中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根源,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并指出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1)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克服了先前一切社会阶段的局限性,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基础,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但是它同样是一种历史性的生产方式,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决定了它终将被新的生产方式取代。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不断尖锐化,以及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表明其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被新的生产关系取代。

  (2)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的生产方式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产物,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自由人类社会准备了生产力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社会共同占有的基础以及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生产资料社会共同占有,生产有计划地进行,消除了无政府状态;实现了人的彻底解放,人能够全面而自由发展。

  (3)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社会形态更替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是一个规律,完备社会形态更替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实现两种社会制度的更替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孙蚌珠,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jj/2014-02-11/2478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4-02-14 关键字:马克思经济理论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