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石油冲击或成俄罗斯经济结构优化契机
核心提示:俄罗斯经济是否会因为油价暴跌而崩溃?因为石油天然气产业在当前俄罗斯经济中的重要性;因为当前的石油熊市是经济基本面决定的大趋势,可望持续10年左右;因为西方操纵之手正在努力给这个趋势推波助澜;因为当前油价下跌已经给俄罗斯带来的财政收入、货币汇率等一系列冲击;因为1980年代油价暴跌重创苏联经济的前车之鉴;这个问题颇为引人瞩目。然而,尽管这一轮石油熊市完全可能延续十年甚至更长,但俄罗斯经济不会因为漫漫石油熊市而全盘崩溃。
目前正在进入的十年初级产品熊市肯定会在新兴市场中引发剧烈的分化,不少新兴市场会经历从经济危机到政治动荡的演化,但最能考验一个国家、民族“成色”的恰恰是危机的冲击。社会凝聚力虚弱、国民意志薄弱的国家在危机面前一触即溃,但拥有伟大文化传统、社会凝聚力坚强、国民意志坚韧不拔的国家就不一样了;只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危机对这样的国家反而可能是自我提升的发展契机。回首当年,布尔什维克继承的是一个“既强大又软弱”的农业国,1927—1928年,苏联在经济形势较好的情况下发生了谷物收购危机,在探讨解决粮食问题的出路时,斯大林曾指出,当时苏联使用的木犁至少有500万部,只要把这些木犁换成铁犁,就能大大增加粮食产量;[①]1929—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也导致苏联出口的初级产品价格全面暴跌,但恰恰是在这场危机中,苏联快速实现了工业化。
今天的俄罗斯虽然没有堪比苏联工业化时期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高效组织,但至少领导核心足够坚强,保证领导核心5年稳定基本没有问题,保证10年稳定问题不算大,这个国家比其它大多数此前十余年同样高度依赖初级产品行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更有能力度过危机考验。俄罗斯中长期持续稳定发展需要有一个坚强稳定的领导核心,而这样的领导核心往往需要经历危机考验方才能够脱颖而出,普京得以成长为收拾苏联解体后乱局的强人,正是车臣叛乱和1998年金融危机给他提供了显示身手的舞台,进而赢得了俄罗斯民众的拥护。俄罗斯需要一个后普京时代的坚强明智领导核心,如果处置得当,这场经济冲击正好有助于普京的接班人成长。对苏联、对俄罗斯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好恶感情,但评判其潜力、发展走向时切忌带入个人感情,而是要力求中立、客观,剖析问题时往往需要冷静到冷酷地步。
进一步分析俄罗斯的经济家当。这个国家此时的国家生产体系秩序、资产储备等等已非1990年代可比;其经济体系虽然有很多僵化之处,但危机冲击会激发出调整的弹性。不能简单地用景气时期的生产成本衡量此时俄罗斯油气工业成本,进而判断其经受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战的能力,因为这并非固定值,人力成本、运输成本都是变量,而且是以本币计价的变量,这意味着俄罗斯卢比汇率一时间瀑布般的贬值恰恰能够降低其以美元计价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如果运输体系改善,如果他们因为西方制裁而成规模采用中国设备、元件替代西方产品(他们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其总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经受价格战的底气会更足。
不仅如此,过去10余年的初级产品牛市是一把双刃剑,它令本来就遭受苏联解体重创的俄罗斯制造业进一步经历了10年“荷兰病”折磨,出现了“非工业化”趋势。在这一时期的俄罗斯领导人不是不想改变这种状况,问题是他们无法扭转经济规律。2009年11月12日,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向联邦会议发表国情咨文,其中将“经济现代化”定义为俄罗斯面临的生存问题,多次提到不能再依靠高油价作为收入来源,要摆脱依靠能源原料出口支撑国家经济,应该开始让整个国家的生产部门实现现代化。“在我看来,这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生存问题。”“祖国的威望与人民的福利不能无休止地建立在过去的成就上。占预算收入最大部分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综合体、保障我们安全的核武器、工业与公共设施……所有这些大部分还是由苏联专家创造的”,而“不是我们创造的”;他还宣称,北高加索地区的腐败程度史无前例。[②]现在,油价下跌,“荷兰病”因素消失,俄罗斯制造业迎来了一定程度复兴的契机。须知,这个国家不是同样高度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拉美和非洲国家,因为它的人民富有才智技能,教育水平不低;它的人民在景气时期可能显得与拉美和非洲国家大众一样喜好玩乐和懒散,但遭遇危机冲击时的韧性却在全世界名列前茅。
对我国而言,俄罗斯不仅仅是一个名列前茅的大贸易伙伴,而且是一个有着巨大共同战略利益的伙伴:在欧洲方向抵御西方压力;在中亚西亚方向抵御和镇压伊斯兰极端主义扩张浪潮;在北冰洋方向维护主权,抵御美欧加拿大压力,避免解冻后潜力巨大的北冰洋航道全部被西方势力把持;——俄罗斯的这三大战略利益与我们大体重叠。但俄罗斯又是一个因为历史恩怨而对中国颇有疑忌的国家,是一个经济体系不乏僵化、随意之处的国家,也因此给我国企业、商户造成了不少损失。正因为如此,我们对俄罗斯在政治上要支持,在经济上要拉它、帮它与国际惯例接轨,创造更好的商业环境;熊市会帮助俄罗斯朝野社会认识到牛市期间许多民粹主义要求、措施的不合理之处,认识到许多“防华”措施之违背事实和经济规律,只要我们诚恳,不趁人之危搞讹诈,俄罗斯伙伴依照客观经济规律接受改革阻力会相对大大减小。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jj/2014-12-06/2915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