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惊呆了——志愿军战士的战绩,连“神剧”都不敢这么拍……
我惊呆了——志愿军战士的战绩,连“神剧”都不敢这么拍……
明德先生
下午去军事博物馆参观“抗美援朝纪念展”,说老实话,我彻底的惊呆了:
这是什么样的中国军人创造的赫赫战绩呀?
望着他们创造的传奇,身为英雄儿女的后代,我真的惊讶得目瞪口呆:
面对着“英雄儿女们”用血肉之躯打出的赫赫国威,恐怕就是今天的“抗日神剧”的导演们看到了,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这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
抗战之前,国力对比是这样的:
军力对比是这样的:
甚至在开战前两个月没有苏联的空军支援,即便如此艰难,毛主席还是下定决心: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看着彭老总这番气壮山河的话,我怎能不激动得热泪盈眶?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可是诸位你知道吗?彭老总去朝鲜的时候,带着的地图,竟然还是日本人出版的……
这就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面临的真实的现状呀!
但这样的现实能让我们屈服吗?
你看,这是美国第七师的王牌主力“北极熊团”,但是它的团旗,竟然被展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厅里,诉说着这个王牌部队被全歼的故事……
你看,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美军王牌中的王牌,面对着钢铁的志愿军战士,在减员7321人之后狼狈逃窜,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冰雕连的志愿军战士被活活冻死在阵地上,那么,等待着这支王牌军队的命运只可能有一个:
那就是团灭!
你说,他们是怎么创造的奇迹呀?
请看,一级英雄郭忠田创造的全排14小时急行军145华里的迄今为止世界步兵史上的记录!
要知道,彼时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穿着单薄的衣服,奔跑在一两千米的海拔上,最终竟然还消灭掉了200多敌人、缴获火炮6 门、汽车58辆,全排无一伤亡的战绩!
这就是我们的38军——万岁军!
望着彭老总写的那两行铿锵有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激动得岂止是我们这群后来者?
这分明是我们这个被欺凌近百年的民族之怒吼!
没有枪,没有炮,我们的志愿军就退缩了吗?
不!
请看他们创造的奇迹!
志愿军战士赵顺山用这把镐头,砍死了三名美军!
志愿军战士郑起用这把军号,在整个阵地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情况下,愣是靠着吹响冲锋号,吓退了敌人的进攻!
为什么敌人要撤退呀?
答案很简单:我们把他们彻底的打怕了、打趴下了!
不要觉得这些战绩过于神奇,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传奇的案例还有很多:
请看,这里是我的三个河南老乡!
祖籍舞阳的志愿军战士吴志洲,一个人歼敌50多人;
祖籍上蔡的志愿军战士雷保森,一个班摧毁敌人坦克11辆、吉普车1辆、毙敌多人;
祖籍林县的志愿军战士孙占元,在双腿被炸断的前提下,依然忍痛战斗,最后拉响手榴弹与7名敌人同归于尽!
这才是我中原人之血性!
希望那些“河南黑”的朋友们,看一看我们河南籍的志愿军英雄们在战场上创造的赫赫战绩:
河南,从来没有赢过一场网络暴力,但从来没有输过一次民族大义!
我原以为这些战绩已经够传奇得了,可是后面的事迹,更是令我惊愕不已:
你看呀,我们志愿军战士关崇贵带领着两个人坚守前沿阵地,竟然前后三次打退了敌人500余人的冲击,毙伤敌人50余人,用机枪击落敌人飞机一架!
机枪打飞机——这不是抗日神剧,这是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创造的奇迹!
你看呀,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杨育才带领一个侦察班,全歼了南朝鲜最精锐的首都师中的“白虎团”!
白虎团?你或许觉得很熟悉,没错,就是宋仲基饰演的《太阳的后裔》里面牛逼哄哄的部队,可是他们的“白虎旗”,就在我们的展厅中陈列着:是太阳的后裔,还是失败的回忆?
问谁领会得来!
更不必提我们所熟知的特级英雄杨根思、黄继光,更不必提我们从小到大听了无数次的邱少云、罗盛教,这是人民的部队,这是英雄的部队!
为什么志愿军可以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取得如此战绩?
我想,只需要看到这尊汉白玉的雕像,你就会明白:
连共和国主席的儿子都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抗争到底、保家卫国?
越往后看,越发觉得这样的故事,我们讲述的太少了:
那些将美国吹捧到天际的人,可曾晓得美国人在朝鲜战场上干下得可以比拟“731部队”的累累罪行?
我们有物证、更有人证——美军被俘虏的飞行员为证!
那些鼓吹美国人权至上的人,可曾晓得美国人对待我们被俘虏的志愿军战士,竟然在他们的身上刻上国民党党徽、旗帜和反动口号?
这一桩桩、一幕幕,我们怎能忘记?我们又怎敢忘记?
你瞧,这样的缴枪“正规化”:难道不是对历史的最好铭记吗?
你瞧,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的笑容,难道不能让时光凝滞吗?
你说,就是63头猪,一个人能抓完吗?
用什么来结束全篇,总结一下抗美援朝的丰功伟绩呢?
我想,彭老总的话最有说服力:
我想,毛主席的这段话,最具有警示意义:
“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js/2020-11-02/65839.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