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各种新兴媒体借助网络平台蓬勃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主导性和垄断性,成为人们尤其是大 学生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空间因此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如何掌握网络空间的主导权、话语权,是新形势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
1.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文化生活的主要场域。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网络空间已经与传统校园媒体共同构成了他们重要的思想文化生活场域。从入学到毕业, 大学生几乎全部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很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上就已经标明了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博以及官方微信的二维码,帮助学生第一时间融入大学生 活。学生入学报到需要通过报到系统完成,以实现学籍认证;学生的选课需要依赖教务系统完成;学生学习所需的慕课等课程资源由网络提供;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社 团活动借助飞信群、QQ群、微信群等各类网络交流工具进行;学生的课外休闲和课余生活离不开校园BBS、校园社交网站等媒介。网络媒体打破了传统校园媒体 的空间界限,把象牙塔般的大学生活与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思想舆论环境。
2. 高校在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工作尚显薄弱。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接受网络、学习网络知识、运用网络媒体的能力和意识都比较强,即便像来自偏远农村的大学生, 时间不长也能够在网络空间如鱼得水。相对来说,高校对网络空间的运用、监管有些滞后,未能与时俱进,意识形态工作在网络空间的开展就显得更为薄弱。笔者日 前面向一些高校的宣传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大致了解了高校目前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并找出了其中的原因。
一是缺乏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一些高校的教育观念还比较保守,对新兴媒体的认识不够、支持也不够,驾驭网络空间的底气和能力明显不足,无法适应 新技术的发展并大胆地拓展新的意识形态教育空间。校报、广播站、宣传栏等传统媒体使用率在100%,官方网站开通率为78%,官方微信平台开通率为 44%,校园BBS论坛开通率为44%,官方微博和手机报开通率均为22%。高校较大程度地依赖于传统媒体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网络媒体尚处在初创和发展当 中。部分高校在面对是否开通新媒体平台的问题上,要么受到领导层的制约,要么存在网络环境复杂、运行难度较大的顾虑,以致出现高校对网络空间的主导和监管 处于疏离状态。
二是高校自身尚未形成大宣传格局,宣传部门孤军奋战、孤掌难鸣,整体的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和氛围在弱化。一些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着误区,以为 意识形态工作就是宣传部门的工作。实际上,这个工作应是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协调性、整体性工作,是 包括全校教职员在内的全局性工作。调研发现,只有校报、宣传栏和官方网站(官方新闻)普遍由宣传部来主管和运营,其他网络媒体要么由其他部门管理,要么由 学生社团自行管理。在大宣传格局未能构建起来的情况下,宣传部有意识形态教育意识,但是管理范围有限,其他部门和学生社团又往往把宣传重点放在反映学生课 余生活及服务需求上,容易忽视意识形态的引领。因而,极大地限制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是宣传队伍自身能力不高、适应性不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对新媒体平台的使用本身已经让一大批人跟不上时代了,后台操作和运营更是 对技术和意识双重能力的考验。高校对传统媒体一板一眼的宣传手段和方法是熟悉的、依赖的,而对新媒体的启用和运营则是慎重的、忐忑的,宣传队伍自身的能力 和观念的滞后,成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障碍。
在新兴媒体运用较好的学校,大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相应地得到增强。在网络空间开展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也能够比较顺畅 地让学生接受。但是这样的学校目前还不多,还不足以对抗网络空间的杂音和噪音,需要更多的高校提高网络空间的驾驭能力,方能扭转目前意识形态教育薄弱的状 态。
3.高校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的对策思考。网络空间是现代人生存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异常活跃和热衷的思想文化生活场域,是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与敌对势力争夺青年的主战场,如何掌握网络空间的话语权,是高校的重要课题。
首先,高校要乐观积极地推进新媒体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意识形态工作是极端重要的工作,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是巩固宣传思想 文化阵地、提高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高校必须跟上时代步伐,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大力支持宣传部门组建团队,迎接网络空间迅速的、巨大的技术变 革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其次,高校要理直气壮地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势位引领。网络技术只是途径和手段,内容为王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义。掌握了网络空间的运营技 术,还不等于掌握了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必须把意识形态教育理念贯穿于网络空间各个环节、各个角落。因此,高校必须通过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来吸引大学 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必须建立起经得住推敲的、让大学生信服的理论体系来回应社会发展中的现实处境,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理论只要说服人,就 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高校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对高校意 识形态工作的高势位引领,并以此来统摄网络空间的各种资源,明确监管责任,掌握话语权。
再次,高校要高度负责地配齐建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不仅仅是指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它应是大宣传格局中处在多个工作层面的、肩 负共同的意识形态教育职责的一支队伍。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包括党政工团干部。高校领导一方面要明确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地位,旗帜鲜明地站在 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选拔和配备、培训和提高。高校领导要定期就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理论研讨、形势研判和工作部署, 有计划地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技能培训和工作规范、工作纪律培训,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整体实力,以适应网络空间的形 势要求。
第四,扎扎实实地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从“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来看,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每个 教职员工、每个育人环节都肩负着教育的职责。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广大高校教师同样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力军,他们既在课堂上对大学生形成重要的影响,在网络媒体中同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既可能源于教师的个人魅力、师德魅力,也可能源于教师的学术魅力、思想魅力。掌握网络空间的话语权需要更广大的高校教师的积极参与,发挥师德榜 样的作用。因此,扎扎实实地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促进优良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增强高校教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规范高 校教师的网络行为,使广大高校教师能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意识形态教育的自觉性,积极参与网络空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以灵活的、贴心的、润物无声 的方式抢占舆论生成与传播的制高点,巩固网络空间的话语权,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环节。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jy/2015-08-11/33450.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