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教育

打印

孩子身上的一粒灰,落到社会就是一座山!

孩子身上的一粒灰,落到社会就是一座山!

燕梳楼

  万万没想到。

  6.18打折打的最狠的,不是陶宝,不是京东,也不是拼多多。

  而是教育股,数日下来几乎腰斩,腿都要被打折了。新东方、跟谁学、高途等无一幸免。

  仿佛昨天还是资本的小甜甜,一转眼就成了牛夫人,每看一眼都嫌弃。

  而这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

  当三胎政策一夜甫出普天同庆时,大家都在猜测哪些行业会是受益股。

  生孩子要请客吃饭吧,然后茅台果然就涨了。生完孩子要上网课辅导班吧,然后新东方、学而思果然就涨跌跌跌了。

  一直跌到我一哥们脸都绿了。以前在小黄车,结果OFO死了,后来又去比较火的P2P,结果又爆雷了,然后下决心到一个朝阳行业,就去了某在线教育机构,结果.....

  关键是这家伙还特别实诚,遇事总喜欢从自身找原因,我真害怕他哪天想不开,躺平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一个小调查说起。

  某官媒为了呼应三胎政策搞了个小调查,就问年轻人你咋不想生三胎呀。排在第一的原因就是经济压力大,教育成本高,生得起养不起。

  按说谁不想子孙成群含饴弄儿,人生一大乐事呀,问题是经济不允许啊。

  什么叫民生?民声就是民生。然后这声音就上达天听了,高层也是非常的重视。

  校外辅导多如牛毛,整!在线教育泛滥成灾,治!

  然后我们就看到,6月1日儿童这一天,市监总局对新东方、学而思等15家校外培训机构大开杀戒,分别予以顶格罚款。我这当天的文章中就指出,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因为要解决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得先把教育难、教育贵的问题解决了。

  国家很多政策都是好的,比如说九年制教育,不收学费了,是不是解决了民生大问题?但另一个口子没扎住,让各种辅导班和在线教育忽如一夜春风来,大街小巷遍地开。

  关键是,还贵的要死!

  学区房咱就不说了,买不起咱就用电动车每天跑三五公里送娃上学吧。但课外班你上不上?你不上就得输在起跑线,你要上吧一年工资都不够。

  就在今年高考时,媒体还采访上海一对送孙女赶考的爷爷奶奶,问到教育成本时,气氛瞬间就不好了,奶奶说仅仅为孙女补课就花了100多万,惟清北不可辜负。

  看清楚了,不是所有成长成本,而是仅仅补课就是100多万!

  所以年轻人能不算这个帐吗,好不容易通过奋斗进了城,甚至还拱到了城里的白菜,要是一口气生一串,还不得一夜做回土猪去。

  所以,三胎意愿取决于经济基础,没毛病。

  更何况,教育公平才是最大的公平。如果因为辅导班而导致分层撕裂,因为钱而导致教育失衡,这不变成宁有种乎了?

  那么拿校外机构和在线教育开刀,也就不难理解了。

  更伴随着市监总局的重拳整治之后,多米诺骨牌也开始加速倒下。

  从禁止寒暑假校外培训,到某省严禁学校组织在校补课和网络补课,再到高层批评学校不能把学生时间推到社会上去,这已经不能简单用风声鹤唳来形容了。

  把时间还给学生,让教育成本降下来,已是高层共识,并开始联合行动。

  就在前两天,对于中小学生网课的整治还进入了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的选项,这瞬间引发一阵惊呼,上网课上成网络犯罪了?

  是不是下一步还会和黄赌毒合并同类项,甚至当网络黑社会予以打击?

  当然这有些危言耸听了,事实上这就是一个对违规中小学网课的举报入口,关键词是违规,是指那些带有不良信息的、教唆误导的、没有资质的非法网课。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给人一种黑云压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时来天地皆同地,运去英雄不自由。

  大环境如此,咱们那些习惯于撒网收鱼的机构们也醒醒吧,从你们的上市梦中出来吧,在线教育的最好时代结束了!

  不要迷信资本。资本可以砸响上市的锣,也能砸出个埋你的坑。

  昨天路透就有个非常重磅的消息说,中国可能会试行禁止寒暑假校外培训,旨在减轻学童压力,并通过降低家庭教育成本来提升三胎率。

  然后有人就笑了,说禁止校外培训班就能提高生育率?孩子送不出去,小夫妻不是更没机会躲到被窝里开个小会?

  我倒不以为然。此前天天给你机会开小会造小人,年轻人不还是不想造吗?

  再者,谁特么喜欢大白天的造小人,还特地把娃送到辅导班然后回家再仓促上马?

  所以反驳无据也无效。对于年轻人来说,没精力带是假,没经济支撑是真。

  有个数据说,在城里养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要250万左右,我是认同这数字的。就拿我家那小子来说,一年补课费就花掉我半年工资,三年养老钱。

  让我生三胎,除非国家包上大学。

  经济活动决定生育冲动,这才是真理。

  当然,一刀切地直接把校外辅导班灭了,似乎也不科学,国家也断然不会这么做。

  但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明确的导向,只有春风徐徐心情放松,才能造出高品质的好娃来嘛。

  让年轻人解压,让孩子减负,才能真正的释放三胎意愿。

  而另一个现实问题是,如果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校外辅导班一夜之间消失了,没有了,娃怎么办?谁来带?

  事业与三胎,不可兼得呀。

  总要有人牺牲才是。一个还好,如果二胎,三胎,对于同时工作的小夫妻来说,就得有人辞职回家带娃,专职宝妈或者宝爸就会大量出现。

  双职工变成了单职工,反过来又影响了经济基础,又回到了经济上的问题。

  所以建议国家还是要出台更多的货币补贴政策,这是实打实的鼓励,也是实打实的国策。

  除此之外,我还有三招,可解带娃之难:

  第一,单位自办托儿所。

  其实在广东、北京一些地方已经悄然兴起。

  很多大厂为了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增强员工的忠诚度,企业自办托儿所,让员工实现带娃上班的“美梦”。

  比如京东的“京东初然之爱托幼中心”,滴滴的“员工子女托管中心”,不仅完全免费,而且还有专业的幼师团队,就彻底解决了上班族的带孩子问题。

  其实早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很多工厂和机关都是有自营幼儿园或托儿所的,现在复古起来,倒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无论是教育,还是医疗,抑或是养老,完全推给社会就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教不起、治不起、老不起!

  第二,小区自办托儿所。

  以各小区、社区为单位,自办托儿所,政府补贴,家庭分担。

  此前的全国两会上,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就此也提出这样的建议,鼓励以社区为依托兴办托儿所,同时鼓励女职工集中的单位恢复托儿所。

  在消费升级、经济内卷、三胎难行的大环境下,企业和社区重启自办托管机构,而不是完全推给社会,让资本操纵,应该值得研究和推进。

  第三,政府公办托儿所。

  咱们现在的综合国力,完全可以逐步分阶段解决教育、医疗和养老三座大山问题。

  仅仅消灭校外培训机构是治标不治本,机构没了,娃得有个地儿去呀。解决带娃问题才是根本。不然,经济问题解决了,精力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这三招,根本核心是,不能要钱,全免费!

  只有把经济与精力两个问题同时解决了,才能真正的把年轻人解放出来。

  泱泱大国,才能人潮汹涌生生不息!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啊!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jy/2021-06-20/6981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1-06-21 关键字:教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