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回忆55年前打服装备精良的印军:靠的是毛泽东思想武装的钢铁战士!
老兵回忆55年前打服装备精良的印军:靠的是毛泽东思想武装的钢铁战士!
吕永岩
解放军55年前是怎么打服印度的,亲历的老兵告诉你!
雪域之巅的战与和,他们有话说。
原编者按:6月中旬,印度军队非法越界进入中国境内,干扰中方在西藏洞朗地区的道路施工。一个多月来,印方不顾中方再三抗议,拒不撤军,由此形成双方军队在中国边境地区的长期对峙。
环环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中印边界局势再度紧张让很多参加过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老兵揪心,印度方面的无理取闹更让他们气愤。
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密切关注着该事件的发展动态,并誓言如果祖国需要,他们愿意送自己的子女再上前线,捍卫祖国疆土!
“最近我接到很多战友的电话”
“最近我接到很多战友的电话,我们都非常关注中印边境局势。对于印方的行为,我们很气愤。”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陕西联谊会会长陈群耕接受环环采访时说,他们是当兵的,认为如果外交途径解决不了问题,那只能选择强硬。
现年73岁的老兵陈群耕。
陈群耕,73岁,在55年前那场战争中,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师高射炮营的一名士兵,当时他的名字是陈五九。近日听闻他曾经服役的部队再次进藏,他和战友们激动不已。他说:“我们老了,但如果有儿子,我们鼓励儿子,有孙子,我们鼓励孙子上前线!”
77岁的韩学润,曾经是11师师直防化连的一名文书,也是那场战争的亲历者。“55年前,我们消灭了他们的王牌部队,现在我们依然可以”,他对环环表示。战后,韩学润用了30年时间搜集与研究中印边境战争资料,写了一部46万字的纪实长篇小说《世界屋脊大战》,1995年出版。这本书是国内鲜有的关于那场战争的公开记录。
韩学润
今年是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55周年。近些年,在陕西的参战老兵们每年都会举办小规模的纪念活动。今年,他们准备把活动办大。一方面是因为很多老兵都年事已高,参加纪念活动的人数每年都在减少;另一方面是源于印度的这次挑衅。
据老兵们讲,从1959年开始,印度不断对中国边境进行武装挑衅,并逐渐集结起精锐部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苏联撤走专家,而印度背后却有英国、苏联和美国撑腰。这样的形势让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感到乐观。然而,1962年10月20日,中国发起自卫反击战,不到一个月,印军主力部队就被打得一败涂地。
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
“我们跨过麦克马洪线,翻过喜马拉雅山,深入藏南平原地区,到达达旺等地,印度兵四处逃窜”,现年75岁的参战老兵叶宏亮回忆道。叶宏亮当时是55师某连的卫生员,负责100多名战士的伤员抢救、健康保障。
叶宏亮
根据陈群耕提供给环环的中国军事科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内部刊物,那场战争,中方共击毙印兵4885名,俘虏3968名,缴获轻重机枪火箭筒等数千支,枪弹炮弹等数百万枚。我军伤亡2419名,其中阵亡722名。
但国内有关这场战争的公开报道或记录却很少。多年来,尽管在中国民间有不少关于这场战争的回忆和评论,但政府公开表态和大中小学教材中却鲜有提及,官方更没有举办公开纪念活动。很多年轻人对那场战争知之甚少。
陈群耕说起他的一次经历。有一次他去政府办事,当说到自己曾参加过对印自卫反击战时,年轻的工作人员表示怀疑:“中国和印度还打过仗?我只知道我们有和尚去印度取过经。”
55 年前,他们这样奔赴战场
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任何有关这场战争的影视作品,曾长期从事宣传文艺工作的韩学润试图填补这个空白。他最近刚刚写完一个共40集的文学剧本,并将其命名为《扫了它!》。据说,当年印度悍然挑起大规模侵蚀中国领土的战争,中国一忍再忍,印度步步紧逼,毛泽东最后大手一劈:“扫了它!”随后中央下令反击。
“那个时候我们喝冰水,吃炒面(炒制面粉,当时解放军的主要干粮)。现在不少年轻人吃不了苦,动不动以钱说事。重温那段历史,我希望之前那种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能得到传扬”,韩学润谈起他写这部剧本的初衷时这样说。
那场战争留下的记忆对于老兵们来说刻骨铭心。海拔最低3000米、最高5700米,平均气温零下20摄氏度、最低零下38摄氏度……有关那场战争的很多数据,陈群耕倒背如流。1962年10月的一天,参军入伍已一年有余的陈群耕正在青海湖附近和战友们一起收割青稞,突然接到上级命令,数千名军人连夜返回西宁东郊驻地,带上干粮装备,随即向战场出发。那年陈群耕正好18岁。
他们都义无反顾,55师共7746人,625辆车,日夜兼程,陆续赶赴战场。不少士兵因为不能上战场情绪有些低落,被命令留下看守营地的士兵纷纷写血书,要求上前线。 由于车辆不够,当地政府发动所有的民用车辆加入运送士兵的队伍。车辆有的盖着帆布,有的直接敞篷。陈群耕回忆说,为防止脚趾被冻伤,他们每坐两小时车,就下车跟着车子跑20分钟。由于车况、路况等问题,不少路段他们都得靠两条腿和两只手。
1962年解放军进藏途中休息。
陈群耕所在的班的士兵合影。
叶宏亮还记得他们过五道梁和唐古拉山时的惊险。有句俗语叫“上了五道梁,喊爹又喊娘”。由于正值严冬,高寒缺氧,寒风刺骨,呵气成冰,在翻越这些险境时,不少装备都得靠人扛,靠人背。一些战士因缺氧等原因再也没有醒来。
从西宁经拉萨,20多天后他们终于到达中印边界前线阵地。沿途几乎所有成年藏民同胞都被发动参与修路。工兵团和推土机在前面开路,藏民在后面平路。“印度原以为我们至少需要一年时间疏通到喜马拉雅山的公路,而我们只花费了半个月。最后打得他们措手不及。”陈群耕说。
据叶宏亮回忆,在高海拔地区战友们都被告诫少活动、不能剧烈活动,但为了抢占先机,很多士兵都是跑步走。在一次围剿印军的行动中,他们营有两名战士因高山反应引发急性肺、脑水肿而牺牲。
在叶宏亮看来,印军装备比解放军的好。“我们大多用的是朝鲜战争时的武器,甚至解放战争时用的。印军用的是苏联、英国支持的武器。他们的是半自动或者自动,而我们的枪还是53式步骑枪,打一枪得再扣一下扳机。当时11师已经换了56式半自动步枪,我们55师1963年才换。”
“印度的75炮是固定在吉普车上的,我们的75炮是人扛的;他们吃的是罐头,有荤的有素的,我们吃的是炒面。他们一人有一块毛毯,干部有睡袋;我们盖的是棉褥子。”叶宏亮说,“在缴获的物资中,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了半导体收音机,在海拔那么高的地方竟然还能收听节目,当时真觉得开了眼界。”
1962年11月,印军军官实地勘察评估战争形势。
中国给世界“上了一课”
这场较量,最终以印军被重创结束。叶宏亮对环环说,解放军高昂的斗志、顽强的作战作风以及保家卫国的信念,是对方无法比的。 “我们都很年轻,他们不少兵都四五十岁了。他们是雇佣兵,在不可取胜的情况下可以自行撤退或逃跑;我们哪怕是一个人,也要坚持到最后,绝不退缩。”
1962年战争中的中印士兵。
按照规定,印度的俘虏都获得优待。据韩学润回忆,吃的喝的,连抽的烟以及慰问演出,都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一些逃到深山的印度士兵看到后,主动出来投靠。
战后,中国释放所有俘虏,退还了缴获的大量武器装备。据军旅作家金辉采写、1995年出版的《西藏墨脱的诱惑》一书记载,中方将这些装备修好、汽车加满油、武器擦干净后,全部还给了印度。
中国记者拍摄印度战俘营。
被俘印度伤兵被中方送回印度。
中国的仁义之举没能换来印度的好感。相反,印度政客将中国的主动停火视为“侮辱”,教育方面的灌输使得很多印度人至今对那场战败难以释怀。今年6月,印度陆军参谋长拉瓦特对采访他的媒体宣称:“印度军队已经做好了打2.5线战争的准备(即同时应对中国、巴基斯坦和印度国内安全威胁)。”
老兵们认为,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入藏交通状况早已今非昔比,不怕再在中印边境地区发起一场自卫反击战。“我们之前的榴弹炮、山炮最多也就能打十来公里,但现在我们的导弹指哪打哪,能打几千公里,根本不需要到前线,在后方就能给他们灭了”,叶宏亮说。
不过,对于中国那时的主动停火和撤兵,一些人一直有不同看法。“我方停火撤过‘麦克马洪线’后,还要再后撤20公里……结果印军乘虚而入,不仅全部占领‘麦克马洪线’以南,还向北蚕食推进,建哨所,修工事”,《西藏墨脱的诱惑》一书称。
据韩学润讲,当时他们已经打到传统分界线,收到回撤命令时,确实有很多战士、干部不理解、不甘心,后来上级层层做思想工作。“最终我们听了毛主席的话。我们就是想把他们打回谈判桌,我们反击战的目的达到了,见好就收。”
陈群耕这几年也不断被人问起这个问题,他本人仔细分析过,当时物资匮乏,后勤供应不足,难以长时间维持过长战线。
叶宏亮认为,我们当时打的主要是政治仗,是为了教训一下印度,从而维持边境地区的长久和平。“当时我们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都很落后。如果当时真的要在达旺等地区建立据点,把传统线以北这些地区都控制起来,印度估计会反扑,那么两国边境就难以安定。”
澳大利亚籍记者内维尔·马克斯维尔是研究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的权威专家,他认为中国通过这场战争表明了其“和平崛起”的立场,也改变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几年前,马克斯维尔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1962年那场战争给世界上了一课。“中国会尽量避免冲突,尽全力寻求和平的解决方式。但它不会被摆布,一旦涉及基本的安全问题,它绝不会退让。如果当问题变成要么战斗要么投降,中国会永远战斗。”
澳大利亚籍记者内维尔·马克斯维尔。
55年前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对环环采访的几名老兵来说,那段记忆一直在内心激荡。韩学润希望能找到人合作,将他的剧本拍成电视剧。叶宏亮自2012年起开始搜集有关那场战争的资料和回忆录,今年4月,在退休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支持下,他和数十位战友共同编写的《鏖战雪域之巅》终于被印刷出来。叶宏亮希望有出版社能够帮助出版发行,以便让更多人了解那场战争、那段历史。“我们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希望年轻人不要忘记过去,传承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意志。”
中印战争中国老兵合影。
叶宏亮编著的中印战争回忆录。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ls/2017-08-02/45483.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