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火箭院的辉煌60年

火箭院的辉煌60

范特西

1.jpg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史上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的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中国首枚导弹“1059”的诞生地,中国首次“两弹一星”试验任务的结合者,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承载者。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6位两弹一星元勋,31位两院院士,2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十余型战略导弹武器,我国首型战术弹道导弹,12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第一颗探月卫星。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三大精神的源泉。自立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19571116日创建至今,“火箭院”(简称)走过了60年的辉煌历程,取得了中国航天史上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1

1956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我国导弹梦、航天梦就此起步。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652.jpg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办公楼旧址

1956217日,钱学森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对组建导弹研究的组织机构、人员选调、发展规划和实施步骤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意见。526日,中央军委确定由航空工业委员会负责组建导弹管理机构——国防部五局和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08日,国防部五院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钱学森任院长。中国航天事业就此起步。

2

19571116

国防部五院成立两个分院。一分院即现在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658.jpg

划入一分院的专家工作室人员合影

1957年,为了迎接苏联在导弹技术方面的援助,发展我国的导弹技术,国防部五院决定在原有的10个研究室基础上,组建两个分院,即一分院、二分院,按学院一级行使职权(兵团级)。一分院(即火箭院前身)负责导弹的总体设计和弹体、发动机的研制。1116日,周恩来总理任命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兼任一分院院长,火箭院就算正式成立了。

3

1960

仿制的首枚导弹“1059”试验成功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01.jpg

1960115日,我国仿制苏联“P-2”导弹的第一枚导弹(代号“1059”,后称东风一号)在酒泉进行飞行试验,飞行550公里,弹头命中目标区,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掌握导弹技术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4

1964

自主研制首型导弹东风二号试验成功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03.jpg

1964629日,东风二号导弹在酒泉进行发射试验,首次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导弹从仿制走向自主研制。通过东风二号导弹的改型研制,初步摸索了自行设计的规律,掌握了导弹从提出任务、总体设计、工程研制,直到飞行试验的主要程序、工作内容和方法。

5

196411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改组为第七机械工业部,负责洲际导弹(航天)工业,火箭院改称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

6

1966

“两弹结合”试验获得成功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06.jpg

聂荣臻元帅和钱学森等人在罗布泊试验场

19661027日,我国成功用东风二号甲中近程导弹加装核弹头进行了“两弹结合”试验。试验的成功,表明中国已具有战略威慑能力。周恩来总理对“两弹结合”试验提出的“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要求,成为尖端武器研制工作的十六字方针。 

7

1970

首型中远程导弹东风四号试验成功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09.jpg

1970130日,中远程地地导弹东风四号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东风四号导弹是我国运载火箭的基础,它的研制成功,对我国掌握多级火箭技术、发射人造卫星和发展洲际导弹具有重要作用。

8

1970

长征一号成功发射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11.jpg

1970424日,以东风四号导弹为基础加装第三级固体发动机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9

1975

长征二号成功将 “尖兵一号”卫星发射入轨,开辟遥感事业先河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13.jpg

197511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尖兵一号”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为二级液体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高度在500km以下的各类近地轨道卫星和其他航天器,是中国的航天运载器的基础型号。在长征二号的技术基础上,发展了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和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

10

1980

东风五号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成功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16.jpg

1980518日,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东风五号洲际弹道导弹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发射。这是中国导弹研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表明中国的国防实力有了新的提高和加强。

11

19824

中央决定国家机关实行体制改革,七机部改为航天工业部,火箭院随即改称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

12

1984

长征三号成功将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发射入轨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20.jpg

19844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二号第二颗试验通信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417日,卫星成功开通通信、电视传输。此次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和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第三个掌握先进低温火箭技术的国家。

13

1985

中国运载火箭正式投入国际市场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22.jpg

19851026日,航天工业部对外宣布,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中国长城工业公司负责承揽国外用户卫星发射服务业务。

14

19887

航天工业部与航空工业部合并,成立航空航天工业部,火箭院随即改称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

15

1990

首次发射外星获得成功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25.jpg

19904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卫星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这是中国承揽的首次商业发射服务。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之后,第三个进入国际航天商业发射领域的国家。

16

1990

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征二号E成功发射,实现由串联到捆绑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27.jpg

1990716日,我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二号E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一颗模拟星和一颗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二号E低轨运载能力达到9.2吨,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从1.5吨提高到4.8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17

1991

钱学森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29.jpg

199110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授奖仪式,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的奠基人,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特别是火箭导弹、航天事业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18

1992

1989年年217日,航空航天部同意一院的第二名称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1992814日,“长二捆”火箭成功发射了“澳星”,这是一次全国直播的发射,举国上下一片欢腾,随后正式挂牌。

19

19936

航空航天工业部撤销,成立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火箭院改称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研究院。

20

1994

“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发射成功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34.jpg

199428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获得成功,将实践四号科学实验卫星和一颗模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大幅提升了我国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载能力。20076月,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获得“金牌火箭”称号,迄今为止的所有发射均获成功。

21

1997

长征三号甲成功发射新一代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三号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38.jpg

1997512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新一代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三号送入预定轨道,进一步满足了国内各种通信业务的需要,加速了国家的信息化进程。

22

19997

根据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分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后改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火箭院改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23

19999

国家表彰“两弹一星”元勋,“两弹一星”精神正式提出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41.jpg

19999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表彰曾为“两弹一星”研制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等16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7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江泽民总书记在讲话中阐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24

199911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44.jpg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火箭由四个液体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发射空间站则不包含)组成。19991120日,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运载火箭发射入轨。1121日,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这是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试验。

25

2000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助力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建设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47.jpg

2000年,2颗北斗卫星先后成功发射,2003年,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卫星,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建成,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改善了我国长期缺乏自主有效的高精度导航定位手段的被动局面。

26

2003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49.jpg

20031015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的神舟五号飞船送入太空,在轨飞行21小时后,于1016日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此后,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承担所有载人航天任务均获成功,被命名为“神箭”。

27

2003

长征二号丙助推“双星探测计划”顺利实施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51.jpg

20031230日、2004725日,中国长征二号丙SM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两颗卫星,与欧洲空间局星簇计划的四颗卫星形成人类对地球空间的第一次六点探测。双星计划是我国航天领域第一个空间科学计划,带动了我国科学卫星系列的发展。

28

2004

王永志、孙家栋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54.jpg

王永志(右)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4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01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孙家栋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9

2007

长征三号甲成功将嫦娥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56.jpg

20071024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嫦娥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嫦娥一号经过14天飞行,于117日成功进入200公里环月轨道。1126日,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第一幅月球三维影像图。20081112日,我国首幅120米分辨率的全月球影像图公开发布,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完成。

30

2008

长征三号丙成功将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759.jpg

2008425日,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天链一号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测控覆盖率由原来的12%大幅提高到60%左右。2011年、2012年,天链一号02星、03星先后成功发射升空,实现全球组网运行,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中继卫星系统三星组网、全球覆盖的国家。

31

2010

长征三号丙成功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刷新中国航天新高度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801.jpg

2010101日,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1027日至29日,嫦娥二号卫星完成对月球虹湾局部区域高分辨率成像拍照,之后,嫦娥二号卫星飞离月球,奔向日地拉格朗日L2点,在距地球700万公里处与图塔蒂斯小行星交会探测,实现了数亿公里的远距离星际航行,刷新了中国航天的新高度。

32

2011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宫一号,实现空间对接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804.jpg

2011929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2011年至2013年,天宫一号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了自动和手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均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全面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为我国建造空间站、开展大规模空间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搭乘神舟九号飞船的刘洋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号飞船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成功进行太空授课。

33

2013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及月面巡视勘察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806.jpg

201312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12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自主成功避障,安全软着陆。1215日,“玉兔”号月球车与着陆器分离,开始月面巡视勘察。嫦娥三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落”全面实现。

34

20166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808.jpg

2016625日,我国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使我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不到9吨提升到近14吨,提高了我国进入空间能力。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也是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的首秀之战。

35

201611

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811.jpg

201611320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

36

2017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卫星

微信图片_20171119011814.jpg

20171151945分,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北斗三号首发双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本次发射的卫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第24颗、25颗卫星,更是北斗三号第12颗组网卫星,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进入“最后一步”。

60年风雨兼程,60年春华秋实。火箭院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创人类航天文明,铸民族科技丰碑”,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已从一个只有175人的团队,逐步发展成为拥有3万多名员工、中国最大世界知名的运载火箭产研联合体,形成了航天运输系统、导弹武器系统和民用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

习总书记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长征火箭的每一次升空、每一次飞行,无不是在挑战中实现跨越,在艰辛中铸就辉煌。火箭院几代航天人自力更生、无私奉献、自主创新,助力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正在向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阔步前行。

长征火箭,前景广阔;中国航天,前途光明。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ls/2017-11-19/4729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7-11-19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