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沈大地感受抗美援朝精神
在辽沈大地感受抗美援朝精神
陶德言 田宝剑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参考消息》推出“致敬最可爱的人”大型专题报道,引发读者强烈共鸣。10月下旬,记者赴沈阳、丹东采访调研,追寻志愿军足迹,一路感悟,一路震撼……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10月下旬,记者一行来到辽沈大地采访调研,参访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位于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走访丹东、长甸河口鸭绿江断桥遗址,拜谒烈士英灵,感受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重温历史中寻找民族前行的力量。
五大烈士墓,174407个名字
深秋雨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处处青松翠柏,庄严肃穆。
正对大门的烈士陵园广场上,花岗岩砌成的烈士纪念碑高耸于基座之上,直指天空。碑身正面,刻着董必武亲笔题写的“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十二个金色大字。在纪念碑后面和两侧,松柏掩映下,是一排排坟冢和墓碑,123位志愿军烈士长眠于此。1951年初,为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原东北人民政府决定在沈阳修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陵园于同年8月正式落成。
纪念碑右侧最前排,便是特级英雄黄继光、杨根思和一级英雄邱少云、孙占元、杨连第五位烈士之墓,简朴的墓碑上,刻着鲜红的五角星和英雄的名字。朝鲜战场上,有4位志愿军军级领导牺牲,其中3人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他们是50军副军长蔡正国、39军副军长吴国璋、23军参谋长饶惠谭。驻足烈士墓前,如此近距离地瞻仰家喻户晓的英雄们的长眠之地,不禁让记者想起他们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以胸膛堵住敌人枪眼、烈火焚身仍岿然不动的英勇壮举。阴云低垂,寒风萧瑟,记者仿佛感受到天地之间回荡着烈士们奋勇杀敌的英雄豪情。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的杨根思墓。 田宝剑/摄
再往里走,是新建的圆形下沉式烈士纪念广场,广场中间坐落着白色花岗岩群山雕塑,寓意英雄精神如高山巍峨、万古长存。尤为让记者感到震撼的,是环绕广场的黑金沙花岗岩烈士英名墙,墙高3米,长达130多米,上面镌刻着密密的志愿军烈士姓名。据介绍,经整理核实后,现确认抗美援朝烈士有197653位,其中23246位重名烈士信息可在抗美援朝烈士名录中查询,英名墙上实际镌刻174407位烈士英名。
英灵不朽,忠魂常在。一排排名字后面,是一个个定格在战场上的年轻生命,是他们的血肉之躯拼来“立国之战”的伟大胜利;一排排名字后面,是一个个痛失亲人的英雄家庭,是他们的无私奉献为新中国建设赢得了宝贵的和平环境;一排排名字后面,是一个个载入史册的悲壮故事,是他们的英雄壮举铸成中华民族苦难辉煌的历史。这一个个名字,是无数亲人的伤痛,更是民族的思念和国家的记忆。当年,由于战事紧急、条件所限,大多数志愿军烈士的遗体埋葬在朝鲜半岛。建立烈士英名墙,174407个烈士名字矗立眼前,既体现祖国对每一位烈士的尊重与纪念,更让抗美援朝英雄群体变得具体清晰,也让烈士后代拥有一处祭奠先烈、寄托哀思的场所。每年春节、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节日,总有烈士的后人来这里擦拭名字,奉上鲜花,诉说思念。
广场四周的环形地下墓穴,安放着716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2014年至2020年,陵园共举办7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今后在韩国发掘出的志愿军烈士遗骸,预计韩方将继续移交给中方,两国将进一步加强烈士遗骸相关合作。时今国家强盛,愿更多烈士遗骸能够回到祖国的怀抱,在中华大地上安息。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在擦拭烈士英名墙。 姚剑锋/摄
一件血衣,一张两岁生日照
纪念碑左侧的烈士纪念馆内,主要展出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图片以及在战争中牺牲的147位各级英雄和4位军级干部、16位师级干部、230位团级干部的英雄事迹。采访中,纪念馆宣教科科长王春婕将记者带到一件血衣前。60多年过去,这件泛黄的白衬衣上,浸透整个右胸部的血迹已变成黑褐色,右胸口处一个被弹片撕裂的洞眼尤为触目。血衣前的说明牌上写着:“蔡正国牺牲时的血衣”。
1950年10月,蔡正国率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任40军副军长、50军副军长。1953年4月12日夜,50军军部正在会议室召开西海岸防御工作会议,突然敌机机群来袭,投掷数十枚炸弹,其中一枚炸弹就在蔡正国身旁爆炸,他的头部和胸部多处中弹。展出的这件血衣,直到烈士遗体运送到沈阳烈士陵园后才换下来。牺牲时,蔡正国年仅44岁,距离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只有3个月。
纪念馆的展出中,有一组照片让记者停留凝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志愿军第1军7师19团团长康致中、政委孙泽东、副政委傅颖、参谋长王伯明四位烈士的照片排在一起,介绍文字显示他们牺牲于同一天——1953年6月26日。四人年龄也大致相仿,30岁刚出头,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英姿勃发。他们牺牲时,距离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只有1个月。
那一天,19团团长康致中与全团100多名指战员在团部召开作战会议。敌人出动40余架轰炸机对19团坑道指挥所进行轮番轰炸致山体垮塌,指挥所两个坑道口被厚土掩埋,参加会议的指战员被埋在坑道内,壮烈牺牲。直到两个月后,坍塌的坑道被挖开,100多名指战员的遗体才被找到。据19团原1营通讯员孙泉友回忆,战士们找到康致中的遗体,他穿着军装,躺在坑道里,像睡着了一样;政委孙泽东趴在桌上,电话听筒压在脸上,脸部都变了形……在离康致中遗体不远的坑道壁上,有一张作战地图,右侧斜插着他的儿子康明的两岁生日照。
康明两岁生日照片。
2018年,年近七旬的康明将父亲康致中的所有遗物都捐赠给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其中包括这张曾见证那惨烈一幕、陪伴父亲最后时光的珍贵照片。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入朝参战,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共毙伤俘敌71万余人,志愿军战斗伤亡36万余人。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一座纪念馆,两座“姊妹桥”
深秋的丹东,满城金黄,早晚气温已经降到零下。然而,记者一到这座与朝鲜隔江相望的边城,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热烈气氛却扑面而来。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从安东(今丹东市)、长甸河口、辑安(今吉林省集安市)三个口岸,跨过鸭绿江,秘密进入朝鲜,展开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丹东是志愿军出国作战的出发地,也是抗美援朝战略后方的最前沿,许多部队从这里出发,大量军需从这里转运,前线撤回的伤病员在这里救治,这是一座当之无愧的“英雄的城市”。抗美援朝纪念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鸭绿江大桥、鸭绿江断桥、长甸河口断桥、毛岸英学校……今年,来丹东参观抗美援朝历史遗址遗迹和纪念场所的游客人数明显增多。人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回望历史,致敬英烈。值得一提的是,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第一座志愿军烈士陵园,于1951年5月建成。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这里曾安葬志愿军烈士400多位。
今年9月19日,抗美援朝纪念馆经过整修后重新开放。这是一个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丹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喜梅介绍说,自开馆以来至10月底,纪念馆累计接待观众20.82万人次,纪念馆网站上留下的网友留言和“献花”更是不计其数。
从纪念馆来到丹东市振兴区鸭绿江畔,只见两座雄伟钢桥并肩横在滔滔江水之上。这两座“姊妹桥”,一座叫鸭绿江大桥,一座叫鸭绿江断桥。断桥是鸭绿江上第一座大桥,1911年建成;鸭绿江大桥始建于1937年,1943年启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两座“姊妹桥”承担着志愿军过江、军用物资供应、后方支援前线的运输任务,成为中方向前线输血的大动脉,也成为美军的重点轰炸目标。
1950年11月,美军两次共派出上百架轰炸机对大桥进行轰炸,朝方一侧桥梁被炸毁,坚固的钢结构大桥被炸弹生生切断,成为断桥。大桥中方一侧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记者在桥上看到,被炸断的厚厚钢板上弹痕、弹孔清晰可见,有的钢板扭曲变形,足见炸弹的巨大破坏力。站在断桥头望向对岸,可见江水中仍残留几座孤零零的桥墩,对面岸上便是朝鲜新义州,一座高大的红色圆形标志性建筑格外醒目。
今年85岁的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会秘书长宋群基介绍说,断桥被炸毁的同时,鸭绿江大桥也频遭轰炸,损毁严重。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我方组织铁路工人、部队昼夜抢修,竭力保证桥梁畅通。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鸭绿江大桥成为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如今,鸭绿江大桥仍担负联通中朝经贸、人员往来的重任,被称为“中朝友谊桥”。
回到断桥桥头,一幅大型雕塑《为了和平》气势宏伟,再现彭德怀司令员率师过江的真实场景。记者站在雕塑前,望着桥头残存的日本侵略者炮楼,不禁想起彭德怀司令员那句荡气回肠、掷地有声的名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鸭绿江断桥桥头《为了和平》雕塑。 田宝剑/摄
一座断桥,一所毛岸英学校
沿江边公路北上,车行一个多小时,两岸群山起伏,层林尽染,江面也变得更加宽阔,一江碧水风光壮美。这里便是丹东市宽甸县长甸镇河口村。河口村是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渡江点之一,也是志愿军后勤补给的一条生命线、志愿军伤病员口岸医院所在地和中转站……
这里的江面上也横跨一座断桥。此桥原名清城桥,1942年建成,是一座公路桥。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第39军117师和第40军118师从这里秘密过江,开赴朝鲜前线。为阻止中方人员、物资通过该桥进入朝鲜,1951年11月,美军大批轰炸机飞临河口桥上空,投下大量炸弹和定时炸弹,桥中间长约200米被炸毁,桥面落入水中,无法修复。如今,该桥中方一侧尚存9孔,朝鲜一侧尚存5孔,水中还立有三座桥墩。记者坐船从江面望去,只见被拦腰炸断的大桥挺立在碧蓝江水之上,用它残缺的躯体诉说着入侵者的蛮横残暴、抗击者的坚强不屈。
宽甸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邹晋告诉记者,当时,为了能让志愿军有更多通道顺利渡江,宽甸县政府决定组建战勤船队协助志愿军工兵部队搭建浮桥。浮桥采用夜架昼撤的方式,一般在黄昏后两到三小时架起,先将木船连接起来,然后铺上枕木,就搭起一座简易浮桥,由工兵战士引导志愿军部队通过,拂晓前一小时再将桥拆除。
1950年10月23日,新婚不久的毛岸英就是从河口浮桥上告别祖国,前往朝鲜战场,担任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不幸的是,11月25日上午,美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几十枚凝固汽油弹,正在作战室的毛岸英壮烈牺牲,年仅28岁,距他到朝鲜仅仅过去34天。
毛岸英从河口渡江赴朝,他再也没有回来。这里,便成了毛岸英烈士在祖国留下最后足迹的地方。为了表达对烈士深深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宽甸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河口村修建一所毛岸英学校。刘思齐两次赴宽甸选址并参加奠基仪式。2003年9月,毛岸英学校正式创办。
毛岸英学校。 资料图片
学校内建有毛岸英烈士纪念馆,收藏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展品以及毛岸英烈士遗物300余件。2010年,宽甸县在毛岸英渡江的河口竖起了他的塑像,塑像所在广场被命名为“毛岸英广场”,旨在让人们永远纪念和缅怀这位共和国的娇子,铭记和追思那一段充满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当年,朝鲜战场战斗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史诗。在把敌人从鸭绿江畔赶到三八线的同时,志愿军也付出巨大牺牲。据介绍,战争爆发后,很多伤病员和牺牲的战士被一车车运回河口。伤员们在这里紧急医治、转运,牺牲的烈士大多就埋葬在附近绵延群山之中。如今,宽甸县共有4所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共安葬抗美援朝第一次、第二次战役中牺牲的有名和无名烈士969位,其中包括300多位参加著名的长津湖战斗牺牲的烈士。
群山肃立,江水奔流。河口,这个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所传唱的“可爱的故乡”,烈士的英魂化作了巍巍青山,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近年来,河口村村民发扬抗美援朝时期参军参战、增产节约、拥军优属的革命精神,敢闯敢拼,勤劳致富,让自己的家乡从过去吃不上饭变成如今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从外地引进的燕红桃树,现在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产量4000万公斤。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以及鸭绿江对岸朝鲜的异国风光,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对埋葬在这里的烈士最好的安慰。”河口村村党支部书记冉庆臣说。
今非昔比。70年过去,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物阜民丰,国富兵强,这盛世足可告慰当年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先烈们。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ls/2020-12-22/66749.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