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诞生内闻!
巍峨屹立于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8年4月22日落成,同年5月1日举行了揭幕仪式。60多年过去了,它以中华民族特有的风采成为世人瞩目的建筑。不仅千百万中国人民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而且来华的许多外国领导人和著名人士也都前来致敬、献花。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参与纪念碑工程建设的建筑师、艺术家、工程师以及一些老师傅们以忘我无私的默默无闻的辛勤劳动,克服重重困难,建造了这座不朽的丰碑。
周恩来提议:将纪念碑建在天安门广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开国大典前一天(即1949年9月30日)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兴建的。
在讨论和通过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时,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提议:将纪念碑建在天安门广场。
他解释说,之所以在天安门广场建纪念碑,是因为天安门广场有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同时这里也是全国和世界人民景仰的地方。
周恩来的提议获得了代表们的一致赞同和通过。
1949年9月30日下午6时,夕阳下的天安门广场异常绚丽。全体政协代表从怀仁堂来到天安门广场,排好队,开始举行纪念碑奠基典礼。
◆1949年9月30日,周恩来主持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
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周恩来代表大会主席团致词说:“我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建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现在,1949年9月30日,我们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外举行这个纪念碑的奠基典礼。”
周恩来致词之后,全体代表都脱帽静默志哀。
礼毕,毛泽东主席宣读纪念碑碑文。
碑文由毛泽东所撰,由周恩来手书。
◆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碑文。
碑的正面是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碑身的背面正文有一百多个镏金大字,是毛主席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全文共分三段: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周恩来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背面碑文。
新当选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总理周恩来等参加了奠基仪式,毛泽东主席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基。
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纪念性建筑
在天安门广场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这项工程不仅在政治、文化方面有其特殊意义,而且在工程设计和建造方面也有它独特的要求和创新。这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纪念性建筑工程。
北京市政府担负了修建纪念碑的重任,为此专门成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它由中央及地方17个单位组成。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彭真同志任主任委员。梁思成、刘开渠领导整个纪念碑的方案制定,下设设计处和工程处负责工程的具体实施。一些专业人员从建设局、建筑设计院及中央美术学院抽调,专业技术工人则从全国著名行家中物色征借。
◆1951年制作的五分之一缩尺的大模型,台座为红墙,墙上有三个门洞,台座上立碑。
由于工程为全国人民所瞩目,而工程方案最初无一定之见,故兴建委员会决定面向全国征集意见。一年多后,共收到书面意见140余份,内容丰富,形式各异。有亭、台、堂、碑各种式样,有单独的、群集的塑像,有高耸的塔型,也有低矮的园林型。几经归纳分类和讨论,大家多认为歌颂人民英雄的崇高形象,表现其伟大功绩,工程应采取高大而挺拔的表现形式。最后决定放弃各种低矮的方案,而采取高耸类型。同时,将中国传统的碑身形式与碑座上的浮雕结合起来,形成统一和谐的工程结构,奠定了目前工程的雏形。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书写的碑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的背面是由周恩来总理书写的碑文。碑座四周安排8一10幅白色大理石浮雕,反映中国人民近代和现代革命斗争的画面。可是,在碑顶要不要设置瞭望台,或者安装大型塑像,在碑身内部要不要设展览馆陈列馆上大家出现了意见分歧。于是,在1951年国庆前,在天安门广场南端陈列了3个模型。一个是1/5缩尺的木制大模型,其形状酷似3个门洞的城台,称为检阅台,台上建有高碑。另外两个小模型分别是有坡顶和群像雕塑的高碑。在半年多的陈列期间,又陆续收到图件几十幅,文字100余篇。经过座谈讨论,取消了城台和碑的内部陈列室等,并进一步改进碑型,使其高矮宽窄相称。
◆1952年初拟定以碑文为主题、以浮雕为衬托的设计方案,并以此为准绘制设计图。
现建成的碑身,碑面略呈弧形,显得丰满、结实。为使高碑视觉上壮观、稳重,碑面自上而下略作收分。在碑的顶部、侧面以及须弥座部位饰刻有不同的花纹,取得各部所要求的装饰效果。
为了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向全国征求纪念碑设计方案。不久收到方案180件,大致可分为几个主要类型:
(1)认为人民英雄来自广大工农群众,碑应有亲切感。方案采用平铺在地面的方式;
(2)以巨型雕像体现英雄形象;
(3)用高耸矗立的碑形塔形,以体现革命先烈高耸云霄的英雄气概和崇高品质。至于艺术形式,有中国传统形式的,有欧洲古典形式的,也有“现代”式的。
都委会邀请各方面团体的代表以及在京的一些建筑师、艺术家会同评选。平铺地面的方案很快就被否定了。于是用雕像形式或用碑的形式就成为争议的焦点。在争议过程中,大多数意见同意以下几个根本观点:
(1)政协会议通过建碑,通过了《碑文》。碑的设计应以《碑文》为中心主题,所以应采用碑的形式。《碑文》中所述三个阶段的英雄史迹,可用浮雕表达。
(2)考虑到古今中外都有“碑”,有些方案主张采用埃及“方尖碑”或“纪念柱”的形式,但这些形式都难以突出作为主题的《碑文》。以镌刻文字为主题的碑,在我国有悠久传统。所以采用我国传统的碑的形式较为恰当。
(3)中国古碑都矮小低沉,缺乏英雄气概,必须予以革新。
(4)考虑到《碑文》只刻在碑的一面,其另一面拟请毛主席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后来彭真市长又说周恩来写得极好的颜字,建议《碑文》请周总理手书。
此后,即由都委会参照已收到的各种方案草拟“碑型”的设计方案,但雕刻家仍保留意见,认为还是应该以雕像为主题。
梁思成先生在设计过程中,虽然主张以碑的形式,但考虑到雕塑家的意见,所以他又请清华大学的年轻教师收集了很多欧美、苏联诸国的雕像以供参考。
毛泽东建议将浮雕内容“井冈山”改为“八一”
1952年5月,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组成,其主要成员如下:
主任彭真;
副主任郑振铎、梁思成;
秘书长薛子正;
工程事务处处长王明之,副处长吴华庆;
建筑设计组组长梁思成,副组长莫宗江;
美术工作组于6月19日成立,组长刘开渠,副组长滑田友、张松鹤;
土木施工组组长王明之。
此外还设有:
史料专门委员会,召集人范文澜;
建筑设计专门委员会,召集人梁思成。
◆人民英雄纪念碑修建中。
7月中旬,史料委员会初步提出浮雕主题方案九幅。1953年1月19日薛子正传达毛主席关于浮雕主题的指示:“井冈山”改为“八一”;“义和团”改为“甲午”;“平型关”改为“延安出击”;“三元里”是否找一个更好的画面?“游击战”太抽象;“长征”哪一个场面可以代表?
史料委员会又经过多次讨论,原先提出的浮雕主题又经过多次改变,才决定用现在雕成的八幅。
大约于1952年夏由郑振铎主持召开会议,最后决定采用梁思成建议的这一设计方案(即现在已建成的方案),但对碑顶暂作保留,碑身以下全部定下来,并立即开始基础设计并施工。这个方案碑高约40.50米,是按广场扩建为宽200至250米,由北面任何一点望过去,在透视上碑都比正阳门城楼高。结构方面则考虑到土壤荷载力和地震等问题。
1954年11月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开会,彭真市长指示碑顶采用现在的“建筑顶”,即梁思成最初的建议。原因是碑40米高,上面再放上群像,不管远近都看不清楚。而且主题混淆,不相配合。同时也把浮雕的主题定为“鸦片战争”“金田起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敌后游击”“渡江胜利”八幅。
纪念碑由座北朝南变成了座南朝北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由北京市政府负责修建的。为了修建这个碑,专门成立了由17个单位组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并动员各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这一工程。
纪念碑的位置在故宫的中轴线上,其中心距天安门墙基440米,碑的总高度为38米,比天安门城楼高出4米多。碑脚月台分两层,上层长宽各32米,下层月台南北长61.5米,东西长50.5米,两层月台四周有宽敞的台阶和护栏。碑身的结构并非实体,而是钢筋混凝土的空筒,成为碑身主要受力的内胎,与外砌的花岗石块用镀锌的铁钉铆固,并用水泥灌浆浇铸成整体。经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考验,未见碑体有丝毫松动或破损,可见质量确属上乘。碑体及上层月台下内部,可从几处活动的地平面盖板下去,并有铁爬梯直达碑顶,以便检修。碑身坐落在30X30米独立扩展的钢筋混凝土平基中央,为一次浇铸而成。为了使工程主要负荷施加以后,结构的重力变形尽早完成,尽量减少外砌石料结构受重力变形影响,故严格控制了先中央、后四周的安装程序,使工程保持了长期的变形稳定。
应该指出的一个重要变动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突然接到兴建委员会的指示,要将整个碑面转移180度。本来按照我国传统习惯,碑面朝南,故“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碑体应朝南。但是许多群众指出:重大的群众活动都集中在天安门与纪念碑之间的广场上,碑身正面应朝北,与天安门相对。这意见得到中央领导及专家们的同意,于是决定把碑面转移180度。
◆运送碑石。
根据建筑设计,碑题石面长为14.4米,上宽2.48米,下宽2.72米,要求是一块整石,其厚度视结构与施工的需要而定(最后定为0.6米)。从施工角度考虑,石料毛坯不能过薄。根据计算,石料为0.6米厚的薄板,在长15米的情况下,平放时的自重将导致石板自行折断。石料来自青岛浮山,在漫长的运输过程中,更是无法保证安全运抵。故在开采原地的石胚需要厚达3米才行,这就是说毛胚将重达320吨以上。
如何取得如此巨大的整体石块,使其安全脱离掩体,成为采石施工中的难题。技术员对此也毫无经验可借鉴,曾依据当地老石工的建议先选择一大的平整岩体,四周凿几个炮眼,在深处埋上炸药,打“闷炮”即爆破不开花,仅在山体内部掀起一水平裂缝,然后,在上层剥出大小石块。但是试了两次,结果都达不到所需要的平面尺寸。
于是,技术人员和老石工讨论商议,决定按需要尺寸,沿四周挖4米深的槽,同时注意到选择的碑体平面应与岩石结晶层面平行,再沿石槽,在石料预计的剥离面四周横向等距凿几十个对称楔子眼。另外,石料长边两边相对凿出8个置放千斤顶的窝龛,其中都放置了200吨的千斤顶。在行动时,有几十人持重锤将铁楔插入预定剥离线中,同时锤击,力量不宜过大,但需要同步均匀,此时8个千斤项也压足了力量。这样,按口令同时锤击。锤击几次,石料果然按预定剥离面分离,成功解决了大石料的开采问题。接着是把大石料抬起、架空、底下安上铁轨和道木,又在上坡、下坡挂上钢索荷花轮,上下控制其下滑速度,在统一指挥下,缓缓下滑至坡下平地,然后翻身上铁架放稳,进行第一次加工整形,并减重至280吨,准备运往青岛火车站。
浮山采石场距青岛火车站大约30公里,大都是丘陵地,如何搬运,最初设想是修一条临时重轨铁路直达石料处,但这谈何容易?
当时刚刚建国,百废待兴,铁道的选线和路基、桥梁建设所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等,各种条件都不能满足要求。
当时一位鞍山老起重工张合符,虽为半文盲,但经验丰富,头脑灵活。他提出还是采取古老办法,用滚木及推土机一步步牵引滚移,有些小桥则下垫木垛填实。“滚木”是鞍山支援的无缝钢管的初胚,这样既稳妥,速度也不算很慢,石料终于顺利运抵青岛车站。
碑题碑文用掉了130两黄金
那时期,我国铁路平板车皮载重大都是30吨的。铁道部门多方协助,了解到东北小丰满电厂有90吨平板车皮,但没有更大的了,不可能专门再设计新的载重更大的车皮。商量着用两个车皮抬,但考虑运行中铁道的转弯、上下坡都得借用活动转盘等方法,对这么重的石料的安全也无把握。最后还是采用最简单的办法,按90吨车皮超载10%考虑,先将280吨大石料抬上90吨车皮,再将石料垫稳后,进行第二次加工到100吨。石料略呈中间厚,两头薄。为使石料安全些,火车车速慢行,直达当时前门的西车站,又用同样的方法,将石料搬运到广场工地。
最后一次加工是使石料厚度达到0.6米。初加工时,石料不能平放而是侧立加工。按预定的尺寸,再加两侧的压缝宽度,共重60吨。最后的关键问题是石料如何起吊,就位于高达十几米的准确设计位置。首先是石料的保护、包装,先用厚木料在四周环包住,再用铁架箍紧。提升安全靠石料、木料间的摩擦力。此外利用碑的混凝土筒作为起重支柱,用重型卷扬机起吊。碑身两旁各立一个高吊杆,以调整石料的摆放平正。担任指挥的仍是老起重工张合符。安装时十分紧张,在场职工默默地祝愿别出毛病,最后终于安全准确地就位了,现场一片欢呼。这是全体技术员工共同努力的心血结晶。
◆碑体竣工。
碑身和浮雕石料的开采、运输、加工和安装,看来轻松多了,实际也是十分繁重、困难。花岗石小的几百公斤,大的八九吨,其型号、种类既特别,又繁多。因为碑面为弧形,碑身下宽上窄,碑身各层、各段的砌块都不一样,需要“对号入座”。浮雕的石料采自房山的汉白玉矿,因岩层破碎,合乎2米宽规格的不多,故须逐层挑选,费力费工(小块的用作护栏)。
整个纪念碑工程,包括月台等,共用石料13000多块。石料的加工十分精细,可以说每一成品其楞角、边线、弧面、花纹、卷边等都经严格检查,安装时也步步有序。
碑上刻字、镶金是在安装以后进行的。首先是将所写原稿按碑的尺寸放大,并用阴文镌刻,力求字形与原字神似,并以紫铜为胎,采用我国传统的镏金工艺做成金字镶嵌进去。据镀镏老工人说,能保证300年不变色。碑题、碑文共用黄金130两。
经过近8年的艰苦努力,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终于建成了。它成了天安门广场的标志性建筑,成为人民景仰先烈的崇高地方,60多年来,它见证了人民共和国的风风雨雨。让我们永远记住前辈们为子孙后代奉献的这一光辉杰作。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ls/2022-04-22/7503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