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之初,苏联对华经济援助有多重要?16亿大单,专家手把手教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多年来战乱留下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干净,半岛的战火就因美国的介入而迅速烧至鸭绿江边。在战争创伤尚未医治、西方国家封锁禁运、抗美援朝支出巨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恢复不可避免地要依靠当时东方阵营、尤其是阵营龙头——苏联的鼎力相助。
上图_ 苏联在志愿军入朝参战后,在我国东北地区迅速组建了第64歼击航空军
而事实上,苏联的确对于当时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给予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但由于受到后来中苏交恶及反修浪潮的影响,国人在谈及那段历史时总是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相关介绍也大多集中在苏联对于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支援,而对于中国国内经济的援助则讲述较少。
为使大家对建国伊始的苏援情况有一个相对系统的了解(本文所述建国之初的时间跨度为1949—1954年),本文结合目前公开史料及相关文献做简要介绍,以飨读者,如有挂一漏万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上图_ 苏联援华专家
16亿卢布的“大单”,经济复苏的物质保证
面对新中国财政拮据、而经济建设又急需立即开动的情况,苏联通过与华进出口贸易,向中国出口了大量在当时极为宝贵的工业原材料和设备。
1950年至1952年,苏联累计向中国出口了94.3万吨钢材(相当于同时期中国钢产量的40%)、150万吨成品油,以及价值1.263亿卢布的机器、设备、设施和配套材料,这对于新中国迅速建立起一系列标准化的工厂、替换落后且杂乱的旧式工厂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根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相关规定,苏联从1950年4月起,开始分批向中方移交苏联在华企业和设备。在朝鲜战争爆发前,苏联即将苏方在大连代管或租用的财产、苏军在东北没收的原日伪资产和苏军驻军驻地等中方交还。到1952年共计无偿移交给中国47座厂房、11座电影院、33座仓库、188处宅基地。在移交前,苏联还有计划地对一些工厂设施进行改建或扩建,以满足未来中国工业发展的需要,其中仅大连修造厂的产能较1946年便提高了36倍之多!
上图_ 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鉴于新中国因援朝导致财政支出激增、对内投资相对不足的情况,中苏双方经协商,达成了由苏方企业出资在中国创办石油、有色金属、航空和造船四个合营公司的协议,这是新中国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初尝试。
1951年,苏联累计在华投资约1.336亿卢布,到1953年便增长至6.4亿卢布。为促进在华苏资企业的建设与发展,苏联在1950年至1954年先后六次向中国低价出售或无偿赠送了价值4.96亿卢布的技术、仪器、毛坯件、工业半成品及配套设备,大大推动了新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截至1954年,苏联直接投资或累计向中国输入的各类援助物资与设备(含配套的相关附属物品)总价值达到15.975亿卢布。这笔近16亿卢布的“大单”,对当时囊中羞涩的新中国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它既是新中国经济恢复不可缺少的硬件基础,更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
上图_ 苏联运送援华物资
“156”工程,奠定新中国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建国初期,中苏合作较为被大家熟知的便是所谓的“156”工程,这也是建国初期苏联援华的重点及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核心。1950年,根据中苏协议,“156”工程的第一批50项工程全面上马。后来因情况变化,撤销1个、合并2个,实际开建47个。尽管其中很多项目至苏联撤走专家前仍未达完全建成,但到1954年,已经有36个项目进入了全面生产或运转阶段,其中22个更是可以进行满负荷生产或运转。
在1953年5月的报告中提到:“国内的煤炭、钢铁、电力和石油等主要工业产能已达到建国时的两倍,预计到1959年达到苏联一五计划的水平,接近或超过日本1937年的水平。”(《1953-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卷》)
上图_ 当时提倡向苏联学习的海报
此外,在援华过程中,苏方还会尽可能满足中方一些临时增加的项目。鉴于朝鲜战场上美军巨大的空中优势给志愿军造成的严重伤亡,1951年1月,中方紧急照会苏方,请求在东北建立飞机维修保养及航空发动机组装和维修保养的工厂,并逐渐过渡到生产飞机及航空发动机。仅仅三个小时后,中方的请求便得到允准。苏方迅速在当年内援助中国建成了可年均大修600架飞机、3000台航空发动机的工厂,当年即完成大修飞机300架、航空发动机1500台,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基础就此奠定。
实事求是地讲,“156”工程中的很多项目技术水平并不算高,而且因为项目铺开得过多、过大,导致出现了不少“烂尾”的情况(联想到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时还有大量农产品因未及时收割、入库而烂在地里,规划及组织调度不佳似乎是苏/俄的通病),但在当时这却是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好且最为完善的工业建设援助,它使中国仅用了短短十年就完成了工业经济体系的初步建设,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
上图_ 苏联援华专家在用餐
无比珍贵的经验,助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苏联的援助不是无私无偿的,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援助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涉及援建工程或应中方特别要求而临时添加的很多项目的科学资料及技术文件,苏方没有收取任何专利费用,大多数只象征性收取了移交材料的运输费和复印费。而即便是这些费用,也没有硬性规定额度,更没有催收。
鉴于当时中国的学术研究环境尚待复苏,多年战乱又导致大量材料、书籍或丢失或被毁,1950年9月,苏方责成苏联科学院图书馆对中方所缺项目进行审查,而后有针对性地向中国赠送经济技术资料、文献,工程建设与制造图纸,以及相关书籍、报刊、杂志等,并决定根据援华工程建设进度,视情每年多赠送25%。
上图_ 与苏联专家交流学习的海报
到1953年,苏联赠送的相关资料总计达12842套(册)。
1953年5月,中苏又签署协议,由苏方无偿向中方提供援华建设项目的相关文件资料。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宝贵的、无法用具体价值衡量的资料的到来,使中国很快以苏式标准建立起了在当时看来十分先进的经济建设规范,实现了从技术规格、操作流程到审核验收、市场准入等环节的全面制度化、系列化、规范化,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能耗。
上图_ 苏联援华专家临别留念
此外,大量苏联专家的到来,更是将许多先进经验毫无保留地将分享给了中方。
例如,中国曾被认为是贫油国。但苏联专家经过实地勘探,认为中国地下石油资源是丰富的,并传授了先进的油田勘探法,使中国的石油产量在1952年超过了解放前最高量的19.66%。阜新发电厂在机组安装过程中,采用了苏联专家提出的装机方法与流程,结果工时节约达4/5,提前一个月竣工不说,还节省费用60亿元(旧币),技术水平也达到了苏联同期标准。
太原钢铁厂采用苏联专家提出的新式炼钢法,每炉冶炼时间由10小时42分缩短到4小时54分,效率提升了两倍。
上图_ 1952年6月16日,苏联专家普希金(右)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旁听五年制教学方法讲课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苏联专家还手把手为中国相关工厂、企业、部门、组织制定或改进了一整套管理、运行、培训及检验规范,提出并推广了明确生产责任制、建立经济核算制度、制定安全生产标准等很多合理化建议,收到了良好效果。
很多专家还在工作中通过讲解授课等方式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仅1952年便在东北培训2万余人,这些绝大多数都成为新中国经济起飞的第一代“开路者”。
上图_ 与苏联专家交流关于航空工业的画面
历史雄辩地证明,经过多年战火的新中国在急需修复战争的创伤、恢复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之时,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援助。尽管这种援助算不上无私,更非十全十美,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种在国与国之间负责且真诚的帮助。客观、认真地厘清建国初期苏联援华的事实,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那段历史,对于今日中国的发展建设也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参考资料:
[1]《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彭敏主编
[2]《1953-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档案馆编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ls/2022-12-04/78965.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