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三农

打印

小岗村终于重返集体合作之路了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9-10/182218623800.shtml
  看到新浪最显眼处的这则消息,几个月没有露面的我,终于也要忍不住读后有感了:这一天来得太迟了。

       
  我在一月份曾连续写过几篇文章对比“大包干”小岗村的失败与一些继续走集体农业致富的村庄的经验。现在中央终于认识到“大包干”小农单干是死路一条了。
  看完这篇新闻,其中两点最令人觉得好笑。


  1.  “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是分田单干的黄金时期,一家人起早贪黑地干,一年就成了万元户,严宏昌说,1989年自己家花了10万块钱盖了大瓦房”。


  严宏昌满口谎言,一年下来就成了万元户?完全是扯淡。80年代,农民一年干下来全家剩个1000块就很不错了。89年10万是什么概念?那时候你有个1、2万的积蓄就是很富裕了,当时大、中城市工资一个月才200多块。那个时候的农民,很多上中、小学的孩子每学期交个一百多的学杂费都困难、上大学的每年交个五、六百的学费都要找亲戚借,更不用说什么10万了!而且,当时建个这样的瓦房,最多2万就够了,即使建两层的楼房也只要3万,根本不要什么10万。严宏昌是个大骗子!我们也是农村人,你不要信口扯黄。看来,“大包干光环”下的小岗人,成了满口胡言的大骗子,反过来再为其所谓“大包干英明决策”歌功颂德。既然一年就成了万元户,30年了,那你小岗村人应该家家都有个30万了,为什么前几年政府免费赠送你们的电话,很多家庭都用不起而要求停掉了电话?为什么至今小岗村多数农民还是住破旧的平房、还楼房都建不起,建房子都还要靠政府每家补贴2万呢?这个大谎言太经不起推敲了吧。让我们继续看下面的报道吧。


  2.  “家家户户都打算盖房子。”杨明吉告诉记者,“国家正在建设新农村,村里盖一栋小楼补贴两万块钱,不过钱还没拿到手。”


  看来还是要为失败的、持续了30年的农业政策背书,让小岗村看起来显得富裕些。对我们其他广大的村子,政府倒没有这样的补贴好事。不要说2万的天问数字,一分钱都没有。不过呢,其他一些“违背指令”、“顶风”坚持走集体致富的村庄,90年代就盖上了和城里一样的现代化高楼和楼房。


  就连我们那样单干的村,这几年托锦涛的福给农民免税,很多都自家盖上了楼房。同样是单干,我就不明白了,你小岗村人是怎么回事,至今连个楼房都盖不起还要政府每家补贴2万?要补,全国农户就都应该补2万,那样全国一年的GDP都不够用。你小岗村在安徽是平原,耕地多,不是西部山区或者北方耕地少的地方农民盖不起房可以理解。我只能说不勤劳了。小岗村人当年搞承包前,1800亩地,养不活400多号人,我也真不明白了,究竟是集体政策不好,还是小岗村人太“乖巧”、太懒惰?我就不多说了。我们村只有不到1000亩地,当初除了养活村里1500多人,还给国家交了不少粮棉呢。一个非常的可能是,如果当初广大农村不走单干,继续走集体规模经济,加上利用城市发展对农产品需求增加和国际市场两大有利因素,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现在的中国早就不知出现了多少可以与美国大农业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农业集团,而不是像现在,中国的农业从改革前的机械化农业退步到小农原始手工农业(笔者上中学时也曾在自家的“大包干”农田里做过几年这样的原始农活,当时年幼,不了解农村政策路线斗争,不知道这是彻底否定毛主席、否定毛主席路线的政治手段,就是很纳闷,为什么70年代就实现了的机械化的劳动,倒退回这样的原始社会?现在一看,正是所谓“大包干单干”,把农田全部分成数块碎片土地,而无法实施机械化农业),农业完全缺乏竞争力,中国农产品市场任人分割(美国转基因大豆,我在美国6年从不吃的美国速成鸡肉和没有猪肉味的美国猪肉,美国牛肉,每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高达数百亿美元),更不用说走出国门了。悲哉悲哉!!!


  30年弹指一挥间,某些人为了彻底否定毛主席、否定毛主席路线,让中国农业倒退回原始农业,让毛主席时代建立的农业命脉--水利系统及水库--彻底荒废,以致近些年河湖干涸、耕地干旱无水可灌,让10亿中国农民在世界经济蓬勃大发展的30年里,仅局限于解决温饱(这“解决温饱”,并不是所谓“大包干单干”的功劳,而是袁隆平在毛主席在世时的最后几年就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水稻技术出现大进步),错失农业规模发展良机。资改派神话让10亿农民苦了30年,让中国农业耽误了宝贵的30年。作为农民的儿子,我对资改派实在无言,也让我---即便作为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美国所培养的博士,也无限怀念毛主席。


  附新闻:http://news.sina.com.cn/c/sd/2009-09-10/182218623800.shtml
  大型媒体联动报道《共和国地标》将以时间为序,梳理不同时期曾经凝聚过我们目光的地点,通过串联并解读这些地标,还原它们的历史细节,展现它们的现实状态,为广大读者拼出一串新中国成长的足迹。

  当选地标:安徽小岗村

  当选理由:1978年,包干到户的发明地  

  小岗村重走集体合作之路

  乘车从安徽省凤阳县城往东,过临淮关,东南行至小溪河镇,小岗村很快出现在眼前。

  31年前,18位勇敢的贫苦农民正是在这里摁下鲜红的手印,掀开了中国农村历史崭新的一页,中国千百万个乡村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纪念建国60周年之际,记者重访这个“中国十大名村”之一的小岗,发现历史翻转,这座名村又有了新的变化,合地、走集体之路,重新成为他们的选择。

  名村依旧是一个普通村庄

  2008年3月13日中午,50多岁的小岗村村民杨明吉走在村中心地带的“友谊大道”上。碰到熟人,杨明吉会递上一根香烟,闲谈几句,话题不外乎是,“你家的房子盖起来没有”。

  此时,全长700米的友谊大道上四处堆积着成垛的红砖、成堆的沙子和建筑石子。友谊大道南北两边,好多家庭正在将老屋拆除,修建新房,有的二层小楼已经初具雏形。

  洋溢在春风当中的小岗村俨然成了一处大工地。“100来户人家差不多有五六十户在翻修或新建楼房。”小岗村村委会主任关友江告诉记者。

  今年60岁的关友江年轻时讨过饭,是当年摁下红手印的“十八户”之一。如今的他,同时也是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的副董事长。

  “家家户户都打算盖房子。”杨明吉告诉记者,国家正在建设新农村,村里盖一栋小楼补贴两万块钱,不过钱还没拿到手。(注:看来还是要为老邓的政策背书,让小岗村看起来显得富裕些。对我们其他广大的村子,政府倒没有这样的好事。不过,其他一些走集体致富的村庄,早就盖上了楼房。)

  杨明吉的家在友谊大道的南侧,那是一层楼的平房,“上面再垛一层,就成了两层小楼”。

  这项工程大约花费三四万元钱,杨明吉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不过一下子拿出三四万元绝非易事,“去年儿子才结婚,年底又添了一个孙子,都是喜事啊,花了好几万块钱”。

  条件好了,不住草房了。杨明吉颇为感叹:“房子盖好了,腰包就瘪了,农村人来钱难啊!”

  记者眼前的小岗村仿佛成了一个集镇。不仅有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通自来水,有垃圾填埋场,装上路灯的水泥路上还三三两两停着小轿车。不过,村东头满目的葡萄架、村西头黑压压的蘑菇大棚,告诉记者这里依旧是江淮大地上一个普通的村庄。

  单干搞生产是搞到头了

  严宏昌是当年搞分田到户的带头人之一。忆起31年前的那个冬天,年近花甲的严宏昌眼里闪烁着智慧和精明:“那时候,想找18个人一起开会,非常难。就像搞地下工作一样,只能单线联系。”

  “譬如说,我和你关系好,我就偷偷地动员你。然后由你偷偷地动员和你关系好的人,无论如何不能将我暴露。”严宏昌说。

  就这样,1978年12月,“十八户”的当家人聚集在村民严立华家,摁下了生死手印,分田到户。在摁满手印的“秘密协议”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万一走漏风声,队干部为此蹲班房,全队社员共同负责把他们的小孩抚养到18周岁。

  1979年,作为带头人之一的严宏昌突然处在了风口浪尖。“一开始就给我定了性。说我拉社会主义的倒车,挖社会主义的墙脚,走资本主义道路,是标准的现行反革命。”

  严宏昌不服气。他说:“我一个农民,交售了粮食,对国家有贡献,就是光荣的。难道年年吃回销粮反而光荣?”

  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大获丰收,严宏昌交售的粮食“差不多完成了二三十年的任务”。

  三十一年弹指一挥间,如今,严宏昌的5个子女已成家立业,大儿子开了公司,小儿子出国读博士,严宏昌感到很满足,“现在生活有保证,党和国家政策又好,比30年前不知道幸福多少倍”。

  不过,严宏昌也颇有遗憾:“小岗村和过去相比,变化翻天覆地;但和其他先进村相比,差距很大。过去这么多年,小岗村错失了好多发展致富的机会。”

  和严宏昌一样,当年一道摁下手印的“十八户”们都不是很满足,“现在农资价格涨得快,单搞农业生产、靠种地很难致富”。

  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是分田单干的黄金时期,一家人起早贪黑地干,一年就成了万元户,严宏昌说,1989年自己家花了10万块钱盖了大瓦房(严宏昌满口谎言,一年就成了万元户?扯淡。农民一年干下来剩个1000块就很不错了。89年10万是什么概念?那时候你有个1、2万就是“万元户”、很富裕了,当时城市工资一个月才200多块。那个时候的农民,给孩子交个几百的学费都拿不出来,更不用说什么10万了。而且,当时建个这样的房子,最多2万就够了,根本不要什么10万。)“后来就不行了,小岗走慢了,各种税费、提留统筹负担很重,后来农资价格涨得厉害,一亩地赚不到几个钱,顶多落点口粮。”

  单干搞生产是搞到头了,青年人开始外出打工。“全村100来户人家,有七八成人家都外出打工了。”关友江说。

  “分田到户”还能一直沿袭下去吗?多少年后,很多小岗人再次陷入思索当中。

  重走集体合作之路

  2008年3月12日,植树节。在小岗村西头的那片葡萄园里,全村老老少少聚在一起,开了个会。

  “除了外出打工的,村里人差不多都来了。”关友江告诉记者,人很多,没地方坐,有的人只好站着。

  这次村民会议只讨论了一个话题:土地流转。

  村里想得很清楚,个体式的农耕作业只能吃饱肚子,不可能走向富裕。要发展,必须走集体合作之路。

  在这次村民会议上,村里拿出一个方案:以每年每亩500元的价格,将农民的土地反租过来,统一平整,对外招租。引进资金和项目后,办厂子,村里人还可以进厂打工,也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

  “至少80%的人同意这个方案。”关友江告诉记者,即使退一步说,不把土地反租过来,大片土地集中在一起,进行平整,小田变大田,也可以顺利实现大农机作业,效率会高得多。

  小岗村当前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招商引资,将这些土地资源利用好。关友江告诉记者,目前小岗村有一个养猪场、一个钢结构厂,还有一个面粉厂今年也要投产。

  这些工业相比小岗村人致富的梦想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今天的小岗村让周边村庄很是羡慕,然而,尽管头顶着“中国十大名村”光环,和全国其他名村相比,小岗村不论是产值还是人均收入,都有不小差距。

  种种迹象显示,在“分田到户”31年后,小岗村走向集体合作的脉络越来越清晰。

  今日集体合作非同昔日

  “风正一帆悬。小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以此开头。

  沈浩看来,小岗村当前已经走到了一种蓄势待发的节点上。“我们将小岗的产业发展定位于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业。”沈浩透露,近几年来,小岗村不断更新、改良葡萄品种,差不多有600亩土地种上了葡萄,这占了全村土地的近三分之一;村里还发展养殖业,这些都有力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最近三四年,小岗村人均纯收入连续走高,到2007年底已经达到6000元。”

  全长21公里的小岗大道将在今年6月底前贯通,届时,凤阳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小岗村的红色旅游将紧密地连在一起,游客从韭山洞出来,可以很快来到小岗。

  沈浩说,小岗人的收入一年一个台阶,“两年后收入将达到1万元”,农村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也大为改善,“不仅摩托车、冰箱、洗衣机走进了小岗家庭,还有3户人家买上了小轿车”。

  这位从安徽省财政厅选派到小岗村担任支部书记的“城里人”告诉记者,2004年他第一次来到小岗村时,路非常难走,连当时一位副省长的座车底盘都坏了,虽然有过心理准备,一看到实际情况,心里还是非常落寞。“这些年下来,有时也很委屈,也流过几次泪”,不过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小岗村也一天一天地变好。

  挂职3年期满的沈浩,本来可以回到合肥上班了,却又被村民们挽留下来了。“小岗村的村民们时隔几十年之后,再次主动按下手印,派代表到省里要求把我留下来。我不能辜负这种信任。”

  “纪念改革最好的方式就是继续深化改革。”沈浩说,现在是小岗发展史上的最好时期,小岗人有条件有信心通过集体合作之路,让大家的腰包鼓起来。同时,这种集体合作之路,是一种市场化的道路,和31年前集体制的内涵完全不一样。

  再扮“试验田”角色

  2008年3月1日,小岗村和周边的石马、严岗正式合并。一个新的小岗村诞生了,“人口从400多人增加到4000多人”。老小岗村被称作小岗村核心区。关友江告诉记者,小岗村现在描画的集体合作之路,只是在这个核心区进行。“等到时机成熟了,再考虑进行全面推广。”

  从这个角度来看,“分田到户”30年后的小岗村,再次扮演着一块改革试验田的角色。

  而实际上,农村土地流转、走集体合作之路,正是全国很多农村地区当前不断探索的一个宏大命题。

  沈浩表示,在没有任何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的背景下,个体化劳作的小岗能够富裕起来才是不正常的。“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要富裕必须走集体合作之路。”

  当年大包干的带头人严宏昌,2000年前后也担任过村委会主任,当时他也曾尝试通过土地流转,种植葡萄,发展农业,他认为,“土地流转是一个正确的思路”。

  不过,严宏昌表示,走上集体合作之路,一定要妥善解决两个难题,否则就会回到30年前改革的原点,“一是集体化必须能产生更多的收益,农民手中唯一的资源就是土地,一定要比个体经营更赚钱。二是不能损害农民的利益,农民要得到更多的实惠。譬如说,租地的一亩500元钱一定要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农民的拥护”。

  这不仅是小岗村再次改革必须面临的两大考验,同时也是中国千百万个和小岗一样没有多少资源和区位优势的广大农村需要考虑的问题。

  告别严宏昌,路过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时,附近小溪河镇的一对新人正在纪念馆里拍摄婚礼外景。新郎邢正军说:“大包干不仅是小岗人的骄傲,也是凤阳人、安徽人的骄傲。”

  新人手中捧着的红花,与远处广场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交相辉映,格外耀眼。这里,不仅记录着中国农村改革的30年历史,同时也昭示着中国农村的未来……

  记者手记

  变,是唯一的希望

  这似乎是一片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

  31年前18位农民的惊人之举,被演绎成无数个版本,争相传诵。当年的许多细节其实已经无从追寻,即便是如今,被统称为“十八户”的当事人,也很难过多去描绘他们最初的“英勇果敢”。

  一切,缘于生存的艰难。穷则思变,几乎已成为中国农村千百年来的永恒主题。走进小岗,你才会发现,中国农民对于这一主题的探索与开拓,还将继续下去。前路茫茫,唯有努力。

  这或许正是在建国60周年之际重新品温小岗故事的最大价值。除了头上那一道红色的光环之外,小岗其实更像是中国千万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一片贫瘠的土地,千百勤劳的村民,没有更多的优势。

  变,是唯一的希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sn/2013-05-02/20754.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小岗村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