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与农民安置——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
编者按:在上一期的推送里,调研同学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大潮下的农村社会现状做了探讨。今天给大家带来返乡调研系列之二——关注土地流转和农民安置问题,让我们共同来分享其中的观点与思考。
导言
在“三农”问题中,土地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建国以来,我国土地制度经过几番改革,其中“土地流转”成为一个热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 一度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其短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耕种模式导致土地太过分散,不适应农业生产,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 展。于是近年来,国家鼓励将土地集中利用。
然而一些研究文章指出,不少地区在“加快城镇化”、“经营城市”、“以地生财”等的口号下,空前规模地侵夺强占农民的承包地,只按计划经济时期 规定的标准给极少的土地补偿费,并且对失地农民不作适当的安置。这种不平等不等价的交换,一方面使失地农民数以方万计,(有人估计在4000万左右);而 另一方面有些政府、官员,不法房地产商则从中渔利,客观上形成了“土地征占越多,政府利益越大,部门福利越好”的现实。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中央三令五申要 保护耕地这个基本国策得不到落实贯彻的根本原因。
新农村建设,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几年,在我的老家,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外公外婆搬出了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宅,住进了统一安排的楼房;土地 没有了,由政府规划利用;附近几个小村子合并在一起,有了一个陌生的名字。新农村建设,绝不仅仅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名词。这样巨大的变化,就发生在我的身 边,让人不得不开始思考它的意义。文章中提到的变相侵占农民土地,不当安置失地农民的现象是否在我的家乡存在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开展了我的寒假调研。
土地利用情况
我首先拜访了一位村委书记,从他那里我了解到,目前村里已经基本完成了村民的集中住宿搬迁工作,采取的是先进行土地流转再动员拆迁的程序。但 是,由集中居住而空置出的大片土地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上级政府对此还没有完整的开发利用思路。目前,土地主要规划为几个大区,粮食功能区,特种 水产区,瓜果蔬菜区,临港工业区等。
这个村所属的地区规划为粮食区,计划引入种粮大户,统一种植管理。但是这项工作进行得不是特别顺利(包括在其他地区进行的招商引资工作),所以 现在一方面政府支付给农民大量土地租金(以亩产粮食800斤的市场价为准,当前是1024元/亩),另一方面大量土地闲置,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
在这样一个过渡的时期,村里作出了比较灵活的安排。允许农民暂时继续耕种土地,但是也作出一定的规定:可以种植粮食,蔬菜,但不允许栽种树苗,开挖鱼塘。因为鱼塘和树木的生产周期长,如果有进一步的集体用地计划,会给复垦带来较大难度,引发纠纷。
在介绍完农村城镇化的开展情况后,村委书记又向我们大致介绍了我国土地政策的历史:从1983年到1998年,及1998年到2028年,分别 是15年和30年的两轮土地承包周期。农村城镇化工作中的拆迁补偿等均以第二轮为准。而2028年后的土地政策,则还在进一步讨论之中。
村委会(笔者拍摄)
村民安置情况
走访了村委会之后,我又来到了另一村的居民集中住宿区,走访了居住在这里的几位老人,聆听他们对这一轮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村里的居住点又 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六层高的楼房,大约有十几幢,住着原来附近几个村里大部分的人家。在这些楼房的不远处,是一排排低矮的临时棚屋,类似于建筑工地上的 塑料板房,这里住着八十多岁腿脚不方便而不能上楼的老人们。虽说是临时居住点,但从建起到今,也已经有三四年了。
与几位老人交谈后我了解到,大部分人对政府作出的安排表示理解和支持,但还有一些地方不太满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房屋搬迁时没有充分征求农民的意见,尊重农民的意愿。在补偿住房的时候出现了一些纠纷和不公平的现象。更重要的一点是,大部分农民,对自己的老宅和宅基地的感情是很深的,而现在住的楼房,则让他们觉得没有归属感,生活上很不习惯。
第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一位老农民给我算了一笔帐,原先自己种地,按照亩产600公斤稻谷,减去农业成本,每亩地最多利润不到400元。他也 感叹“为什么农民富不起来,农产品价格实在是太低了!”。由此看来,目前政府支付的租金,实际上是高于市场价格的,再加上之前几乎每户也都已经不以种田为 主业,多多少少有其他的收入,所以生活可以说并不困难。但是农民失去了土地,在情感上就仿佛失去了根。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农村居民最最关心的养老,医疗问 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现在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实际上相当不完善,可以说都是农民自己掏钱,这让大部分的农民感到不满意和担忧。
第三,老年人的安置工作还不够到位,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居住在棚屋的老年人几乎都是孤身一人,子女在楼房里,非常的不方便。前几日南方大雪,因 为棚屋有倒塌的危险,村委会派专人安排老人们临时迁到附近的幼儿园暂住。虽然是一番好心,但是老人们抱怨一日三餐依然要回到棚屋中吃,每天两边跑,腿脚不 方便,实在是受罪。这反映出将老人们安排在棚屋中毕竟是权宜之计,还需要更好的公共设施建设,比如养老院等等让这些老人们能够安享晚年。不仅如此,社区绿 化,教育机构等配套设施也要跟上。
老年人临时安置点(笔者拍摄)
结论
我认为,应该强调的一点是,中国农村走城镇化道路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们不可能一直保持着每家每户一亩三分地的状况,这样的生产方式在生产工 具,资源分配,劳动力方面的诸多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要进行对农村的集中规划。包产到户作为发展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集 体化生产是必然趋势。小农经济形态已经代表不了先进的生产力,中国的农业最终还是走集约化的道路。
而在这样一个改革的过程中,迷茫,失误和阵痛在所难免,我们能做的是从实践中不断积累宝贵的经验,反思检讨,再运用到实践中去。
从本村新农村改革的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并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
1.应尽早确定地区规划利用的具体方案,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接,突出可操作性。对招商引资计划做好经济,环保等各方面评估。在制定规划前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规划批准后,要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这样可以减少大片土地闲置的资源浪费现象。
2.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要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业集约化的必然性,照顾到他们安土重迁的情绪,从而是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可支持国家的改革方案。
3.进一步提高养老,医疗等农民福利,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一些文章指出,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向农民征地获得大笔财政收入,却主要投入于城镇建 设,使城乡差距更为悬殊。我认为这有一定的道理。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福利制度目前确实有着天壤之别。新农村建设绝不仅仅是造楼房,圈土地,更重要的是切 实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建设“农村”,发展“农业”的同时,也不应忘了以人为本。只有真正落实全面覆盖的养老和医疗福利,建设好农村配套的绿化, 教育机构等等,才能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大片暂时没有利用的土地正在荒芜(笔者拍摄)
参考文献
(1)陆学艺:《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前景》
(2)刘田:《想想农民利益——关于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历史思考》,《中国土地》2001年 第9期
(3)沈娟群,甘侠:《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为例》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m.syxtk.com/wzzx/llyd/sn/2016-02-24/36490.html-红色文化网